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山莨菪碱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形成过程的影响。方法:采用二甲基亚硝胺腹腔注射建立SD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低、中、高剂量预防组于造模的同时分别给以山莨菪碱0.5、1、2mg(kg·d)腹腔注射,直至造模结束(4周)。低、中、高剂量治疗组分别以2、4、8mg(kg·d)的剂量腹腔注射,持续8周。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纤维化标志物透明质酸(HA)和层粘连蛋白(LN),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变化。结果:不同剂量预防组和治疗组LN和HA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1),且各预防组LN和HA水平均显著低于相应的治疗组(P〈0.05,P〈0.01)。肝组织HE染色显示,与模型组比较,预防组和治疗组肝组织汇管区面积明显减小,炎症程度减轻,纤维组织减少,肝细胞排列相对整齐。结论:山莨菪碱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有抑制作用,可用于肝纤维化的防治。  相似文献   

2.
研究保肝Ⅰ号(BGYH)对四氯化碳(CCl4)和高脂饮食联合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 40% CCl4-大豆油灌胃联合高脂饲料建立肝纤维化模型. 建模结束后模型组重新分组后用BGYH高、中、低剂量灌胃连续治疗17 d,进行肝脏病理和血清学检测. 检测结果表明BGYH能够减轻肝纤维化大鼠的脂肪变性和组织增生,降低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含量,增加血清白蛋白(ALB),降低血清中透明质酸(HA),肝脏中羟脯氨酸(Hyp)和Ⅰ型胶原蛋白(Col Ⅰ)的. BGYH能够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肝脏中的转氨酶水平,保护肝功能,减轻肝脏脂肪变性和纤维组织增生,具有显著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胆总管结扎法制备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对田基黄总黄酮抗大鼠肝纤维化作用进行了研究。从造模首日起,灌胃给药,每天给予田基黄总黄酮(9、18、36 mg/kg)1次,4周后,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TNF-α水平及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丙二醛(MDA)、羟脯氨酸(Hyp)的含量及MMP-1、TIMP-1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田基黄总黄酮能显著降低胆总管结扎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血清中TBIL、DBIL、ALT、AST、PCⅢ、HA、LN的水平、肝组织中Hyp的含量和TIMP-1蛋白的表达,说明田基黄总黄酮具有良好的抗胆汁性肝纤维化的作用。此外,田基黄总黄酮也能提高肝组织SOD、GSH-Px的活性,降低肝组织MDA及血清中TNF-α的含量。田基黄总黄酮可抑制胆总管结扎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形成,其抗肝纤维化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及抗TNF-α的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4.
5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以及野鸦椿高、低剂量组,除正常组外余灌胃给予CCl4每周2次,共8周造成慢性肝纤维化模型,第4周开始秋水仙碱组给秋水仙碱0.1 mg/kg,野鸦椿高、低剂量组分别给野鸦椿水提物1 mL/kg和0.2 mL/kg,连续5周,模型组及对照组给等体积生理盐水.给药结束后,处死动物取血、分离血清,检测HA、LN及PⅢP 含量.结果发现,野鸦椿高、低剂量组HA、LN、PⅢP均明显低于模型组,高剂量组HA、LN浓度与秋水仙碱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ⅢP则高于秋水仙碱组,而低于低剂量组.结果表明:野鸦椿水提物具有抗慢性肝纤维化的作用,并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2-乙基-3-羟基-6-苯硫基-4(1H)-吡啶酮(HPP)对四氯化碳(CCl4),硫代乙酰胺(TAA)及D-氨基半乳糖(D-GalN)引发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方法:用CCl4,TAA,D-GalN引发动物急性肝损伤(D-GalN)引发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方法:用CCl4,TAA,D-GalN引发动物急性肝损伤,HPP通过口服红药,测定动物血清中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结果:HPP1.6mg.kg^-1,6.4mg.kg^-1显著抑制运物血清中GPT,GOT活性的升高,显著抑制GSH-Px,SOD活性的降低且能降低肝组织中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的升高,同时HPP对CCl4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实验表明HPP对正常小鼠血清及肝脏GPT活力无明显影响,结论:HPP对动物急性肝损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建立硫代乙酰胺诱导大鼠肝纤维模型,分析肝组织病理切片及肝纤维血清指标等,并检查肾脏病理改变。方法:选取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30只、模型B组、模型C组、模型D组,每组10只。根据大鼠体重,采用腹腔隔天注射硫代乙酰胺诱导肝纤维化,观察大鼠肝纤维化形成情况与肾脏组织学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ALT、AST血清浓度均升高(P0.01),T-SOD活性显著降低,GSH-PX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模型C组与模型D组LN、HA与对照相比有明显差别(P0.01),模型D组CIV、PCⅢ与对照相比有明显差别(P0.05)。模型B组LN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别(P0.01)。肝脏病理组织提示模型组大鼠肝细胞大量坏死,假小叶形成,肾组织有轻度病变。由此可知,硫代乙酰胺能诱导大鼠形成肝纤维化,并且造成肾脏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7.
采用CCl4损伤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观察肝纤维化对TGF—β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2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组:一组作为正常组(C组,n=6),另外一组为肝纤维化模型组(M组,n=14)。C组,饲普通饲料及自来水,每次腹腔注射2mL·kg^-1橄榄油,M组于实验第1天腹腔内注射50%CCl4(CCl4:橄榄油=1:1)诱导肝纤维化,每次2mL·kg^-1,每周3次,共6周。实验完备后称重、处死,并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血清中的ALT和AsT活性,用RT—PCR技术检测:Ⅰ、Ⅲ型胶原蛋白、Fibroneetion、PAI-1和TGF—β mRNA转录水平。结果: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较,ALT和AST活性显著升高(P〈0.05),Ⅰ、Ⅲ型胶原蛋白、Fibronection、PAI-1、TGF—β转录水平同样显著升高(P〈0.05)。结论:大鼠肝纤雏化与TGF—β信号通路有直接的关系,而且在纤维化肝中表达量明显上调。  相似文献   

8.
镉铅对泥鳅组织转氨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研究了镉(Cd^2+)、铅(Pb^2+)以及两者联合(Cd^2++Pb^2+)作用对泥鳅肝胰脏、肾脏及鳃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d^2+或Pb^2+暴露量的增加,肝胰脏、鳃GPT和GOT活性先升高后下降,而肾脏转氨酶活性则随Cd^2+质量浓度的升高而明显下降(P〈0.05或P〈0.01),随Pb^2+质量浓度的升高而极显著升高(P〈0.01).Cd^2++Pb^2+各质量浓度处理均引起组织GPT活性极显著下降(P〈0.01);而GOT被低质量浓度Cd^2++Pb^2+诱导,暴露量增加时又被明显抑制(P〈0.01).Cd^2+对泥鳅组织转氨酶活性毒性作用大于Pb^2+,Cd^2++Pb^2+联合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低质量浓度处理条件下,肝胰脏和鳃GOT及GPT活性受抑制明显;高质量浓度处理条件下,3种组织的转氨酶活性受抑制情况相似.  相似文献   

9.
通过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观察蒙药额力根-7对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实验中,将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模型组,额力根-7低、中、高剂量治疗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以CCl4复合因素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低、中、高剂量治疗组造模同时分别给予复方额力根-7 270mg·kg~(-1)·d~(-1)、540mg·kg~(-1)·d~(-1)、910mg·kg~(-1)·d~(-1)灌胃治疗.8周后,利用全自动生化仪分析各组血清肝功能指标、放射免疫法测定肝纤维化指标、HE染色观察各组病理改变、黄嘌呤氧化酶法和TBA法测定肝组织SOD、MDA变化、ELISA法测定血清TGF-β_1.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肝功能指标、纤维化指标均明显升高,肝脏病理检测呈纤维化改变.与模型组相比,额力根-7各治疗组中ALT、AST、ALP升高受到抑制(P0.05);HA、PⅢP、LN、Ⅳ-C水平降低(P0.05);大鼠肝脏纤维化病理改变得到改善;SOD水平升高,MDA水平降低;同时血清TGF-β_1水平下降(P0.05).结果表明,蒙药额力根-7对大鼠肝纤维化具有治疗作用,同时该药物还具有抗氧化以及抑制TGF-β_1表达作用.该研究结果为额力根-7抗肝纤维化作用提供了动物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0.
建立贵州小型猪复合因素所致的肝纤维化模型,为肝纤维化机制和治疗研究提供基础。方法贵州小型猪16头,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每周两次给予溶剂橄榄油和生理盐水,实验组每周两次分别腹腔注射给予40%的四氯化碳(CCl4)橄榄油和兔血清各0.5 mL/kg,共9周,建立复合因素所致的肝纤维化模型。实验结束时,取血清查肝功ALT、AST、TP、ALB、A/G,取肝组织邻片做常规HE染色、Masson染色和Van Gieson染色,光镜和电镜下观察病理变化。结果染毒9周后,实验组血清ALT、AST比对照组明显增高(t值分别为0.0001、0.0004,P<0.01),ALB、A/G比对照组明显降低(t值分别为0.001、0.003,P<0.01);实验组肝组织光镜和电镜下观察病理切片均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变。结论复合因素CCl4、兔血清腹腔注射可导致贵州小型猪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BLLF1基因转基因小鼠的部分血生化指标改变和白细胞特性,为该模型小鼠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选取2月龄和4月龄的EBV转基因小鼠及KM小鼠的血清测定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总蛋白(TP)、白蛋白(ALB)、尿素氮(BUN)和肌酐(CRE),观察其肝肾功能;并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血糖(GLU);取全血测定白细胞总数(WBC)及其分类。结果EBV转基因小鼠血清中的GOT、TP、ALB、BUN、CRE、TC和TG与同周龄同性别的KM小鼠相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EBV转基因小鼠的WBC总数以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GRN%)与同周龄同性别的KM小鼠相比显著升高,而淋巴细胞百分比(LYM%)显著降低。结论通过对EBVBLLF1基因转基因小鼠的部分血生化指标改变和白细胞特性的观察,为该小鼠的应用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黄甲软肝颗粒对人血白蛋白( human serum albumin,HSA)所致的Wistar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体内实验,将72只雄性大鼠随机分成阴性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组、黄甲软肝高、中以及低剂量组剂量组,建立HSA致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计算肝、脾系数,测定血清中肝纤维化标志物含量、丙氨酸氨基酸转移酶( ALT) 、天门冬氨酸转移酶( AST)等相关生化指标,并检查肝脏病理形态改变。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黄甲软肝三个剂量组大鼠血清透明质酸( HA)含量显著降低;高剂量组血清层粘连蛋白( LN) 、Ⅲ型前胶原( PCⅢ )水平、ALT 和 AST 显著降低;高剂量组及中剂量组肝纤维化病变明显减轻。 结论 黄甲软肝颗粒能显著改善 HSA 所致的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的肝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大鼠为实验动物,对四氯化碳、人血白蛋白所致的肝纤维化动物模型,与正常大鼠从存活率,血清ALT、AST、LDH、肝组织胶原蛋白含量,肝脏病理学表现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各项测试与正常大鼠比较差异极为显著,均能反映出肝纤维化的形成,各项测试指标可作为实验性肝纤维化治疗研究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葛花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的预防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每日予大鼠白酒灌胃方法复制大鼠酒精性肝损伤模型,观察中药葛花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的预防作用。11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葛花醇提物低剂量组、葛花醇提物中剂量组、葛花醇提物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药东宝甘泰片组。在造模的同时灌胃葛花醇提物及东宝甘泰片水溶液。连续灌胃8周,8周末取材观察: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总蛋白(TP)及白蛋白(ALB)含量;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出现肝组织脂肪变性和炎性浸润,血清ALT、AST、ALP活性较空白组显著增加,TP、ALB含量较空白组显著降低;且肝组织中SOD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葛花醇提物组大鼠的肝组织脂肪变性和炎性浸润均较模型组有所减轻,血清ALT、AST活性较模型组显著降低,TP、ALB含量较模型组显著升高,肝组织SOD活性较模型组显著升高,MDA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GSH含量较模型组也明显升高。研究表明,葛花醇提物具有明显预防酒精性肝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探讨忍冬木层孔菌总酚(Phellinus lonicerinus total phenolics, PLTP)调控肥大细胞(Mast Cell, MC)改善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0.2 mg/kg)、PLTP低剂量组(250 mg/kg)、PLTP高剂量组(500 mg/kg),每组10只.除正常组注射橄榄油外,其余各组腹腔注射2 mL/kg 50% CCl4橄榄油溶液,2次/w,共8 w.首次注射后各给药组每天灌胃对应剂量的药物,正常组与模型组灌胃相应体积的生理盐水,1次/d,共8 w.末次给药后禁食24 h,取大鼠血和肝脏,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及透明质酸(haluronic acid, HA)、Ⅲ型前胶原(procollagen typeⅢ, PCⅢ)、Ⅳ型胶原(typeⅣ collagen, Ⅳ-C)的含量;免疫组化测定α-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 smooth muscle actin, α-SMA)的表达量,同时切片观察肝脏组织学变化及肥大细胞的数量及脱颗粒变化.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PLTP能降低大鼠血清AST、ALT及ALP的活性,降低血清中HA、PCⅢ、Ⅳ-C的含量;病理学检查结果表明PLTP能明显减轻CCl4引起的大鼠肝损伤及纤维化;甲苯胺蓝染色(TB)可见CCl4模型组大鼠肝脏血管周围及纤维间隔内大量正在脱颗粒和已经脱颗粒的充满蓝紫色颗粒的MC,MC数目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LTP组MC数量明显减少.同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PLTP下调肝组织中α-SMA的表达.综上,PLTP对CCl4致大鼠肝纤维化有防治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MC的数量及其脱颗粒、下调肝组织中α-SM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铁椆根调节高糖高脂大鼠肝功能的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A、B、C、D、E、F组各8只.A组仅饲喂基础饲料,连续6周;其余5组则饲喂高糖高脂饲料3周建立高糖高脂大鼠模型,其后B组采血检验,C组继续饲喂高糖高脂饲料3周,D、E、F组则分别饲喂含铁椆根水煮液437、583、875g/kg的高糖高脂饲料3周.6周后以摘眼球取血法采血检测各组肝功能各项指标.结果高糖高脂模型大鼠肝功能主要指标与A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饲喂铁桐根3周后,D、E、F组肝功能明显改善,与C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铁椆根能有效减轻肝损伤,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失替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对2006年3月至2007年6月18例来我院就诊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给予口服恩替卡韦治疗剂量0.5mg/次,1次/d,基本疗程1年。观察HBV-DNA定量,肝纤维化指标(HA、LN、POⅢ、Ⅳ—C),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肝功能指标、HBV—DNA定量、肝纤四项指标改善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改善肝功能,阻止肝纤维化进展,防止病情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