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3 毫秒
1.
以四种生物量大,易于栽培的蕈菌为材料,研究其对土壤中Pb和As的生物富集水平.干燥后的蕈菌样品经过微波消解处理,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分析蕈菌样品中的铅含量,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ICP-AES)分析蕈菌样品中的砷含量.研究表明在污染土壤中收集的蕈菌样品中铅和砷的水平随着土壤中铅和砷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土壤中的Pb2+浓度为1000mg/kg(DW)时,长根菇对Pb的积累能力最强,可达到13.33±1.44mg/kg(DW).当土壤中的As3+浓度为200mg/kg(DW)时,金福菇对As的积累能力最强,可达到9.34±0.21mg/kg(DW).研究表明蕈菌对污染土壤中的铅和砷具有很强的积累能力.  相似文献   

2.
砷形态分析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水环境中的4种砷形态亚砷酸(As(Ⅲ))、砷酸(AS(V))、一甲基砷酸(MMA)、二甲基砷酸(DMA)的形态分析方法.在pH 6.0磷酸盐作流动相、梯度洗脱条件下,4种砷形态在IC-Anion-PW阴离子交换色谱上获得了分离.以20g/L的KzS2 08溶液作氧化荆,紫外催化氧化消解,可使有机砷完全转化为无机态的As(V).并在10%的盐酸栽流、20g/LKBH4+5g/LKOH溶液为还原剂的条件下,实现了氢化发生原子荧光检测.将所建立的方法用于地下水样品的测定,4种形态砷系物在O~20mg/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都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各检出限均保持在约0.1/g/L水平,回收率控制在95%~110%以内,相对标准偏差≤3%.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使用凝胶渗透色谱-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GPC-SPE-HPLC)测定油脂及油炸食品中的4种常见酚类抗氧化剂没食子酸丙酯(PG)、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叔丁基对羟基茴香醚(BHA)和二丁基羟基甲苯(BHT)的方法.试样经乙酸乙酯-环己烷(V(乙酸乙酯)∶V(环已烷)=1∶1)和乙腈漩涡振荡萃取,凝胶渗透色谱(GPC)和HLB固相萃取柱净化,以乙腈-体积分数为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以BDS HYPERSIL C18柱作为分离柱,在检测波长280nm下用紫外检测器检测.方法的检出限为0.6~1.0mg/kg(油脂样品)和0.3~0.5mg/kg(油炸样品),定量限为2~3mg/kg(油脂样品)和1~1.7mg/kg(油炸样品),线性相关系数r>0.998,平均回收率为80.3%~94.0%(油脂样品)和80.3%~93.4%(油炸样品);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22%~8.80%(油脂样品)和2.74%~9.62%(油炸样品).该方法选择性好,灵敏度高,检出限低,能够成功地应用于油脂及油炸食品中4种常见酚类抗氧化剂的检测.  相似文献   

4.
应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稻谷及其制品中总砷,采用微波消解法对稻谷及其制品样品进行总砷的前处理.结果表明,方法检出限为0.02 mg/kg,线性范围为0~25μg/L,回收率为92.6~103.0%,相对标准偏差为0.8%.所测稻谷中总砷范围在0.126~0.526 mg/kg,糙米中总砷范围在0.096~0.174 mg/kg,大米中总砷范围在0.012~0.054 mg/kg.  相似文献   

5.
依据相关规范进行采样,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二硫腙比色法以及硼氢化物还原比色法,对成都市主城区市售兔肉组织进行了金属镉、铅、汞、砷的残留检测分析.检测结果表明:兔肉中重金属镉残留量最大值为0.0267±0.0042 mg/kg,重金属砷残留量最大值为0.4357±0.0135 mg/kg.镉、砷的残留量均符合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以及无公害食品兔肉标准所规定的重金属残留标准(Cd≤0.10 mg/kg,As≤0.50 mg/kg);而重金属铅残留量最大值为0.2545±0.0245 mg/kg,重金属汞残留量最大值为0.0887±0.0019 mg/kg,均远远超过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以及无公害食品兔肉标准所规定的重金属残留标准(Pb≤0.20 mg/kg,Hg≤0.05 mg/kg).  相似文献   

6.
为采用阳极溶出伏安法(ASV)测定不同形态的砷(As),优化了pH值、沉积电位、沉积时间和支持电解质等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体系在1~100μg/L峰电流与As(Ⅲ)的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检出限为37.5 ng/L,8次重复测定10μg/L As(Ⅲ)RSD为1.27%.该方法可通过还原As(V)为更有电活性的As(Ⅲ)来实现As(V)的测定,可用于检测自来水样品中超痕量As(Ⅲ)和As(V),测定结果与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结果相一致,实现了不同形态砷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珠江三角洲典型区水土中砷的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研究区水土中砷的来源及分布,采集地表水样5组、土壤样32组、地下水样14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地表水已受到砷污染。表层土壤(0~10 cm)中砷全量为198~274 mg/kg,平均全量为237 mg/kg,土壤中砷的形态分布以极难迁移的残渣态为主,各形态平均含量的顺序依次为残渣态>弱有机结合态>氧化物结合态>碳酸盐态>强有机结合态>水溶态>离子交换态。底层土壤(30~40 cm)中砷全量为115~281 mg/kg,平均全量为212mg/kg,土壤中砷的形态也以残渣态为主,土壤中砷的各种形态的平均含量顺序依次为残渣态>弱有机结合态>氧化物结合态>碳酸盐态>强有机结合态>离子交换态>水溶态,底层土壤中砷的各种形态的均量均低于表层土壤。包气带砷全量随深度增加先降低后升高,水溶态、离子交换态以及碳酸盐态的含量均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而弱有机结合态、氧化物结合态、强有机结合态以及残渣态的含量随深度增加均呈无规律变化。地下水砷含量在00028~0021mg/L之间,均值为00114 mg/L,超标率达429%。地表污水灌溉下渗以及含水介质中原生砷的释放是研究区地下水砷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高校学生常用各类型化妆品中砷含量进行调查分析。方法:新银盐法测定4种不同种类化妆品样品中砷含量,结果依据2007年版《化妆品卫生规范》(砷含量不得超过10 mg/kg)进行卫生学评价。结果:所检测的4类化妆品(防晒霜、润肤霜、粉底、面霜)中,砷含量在0.186 1~4.045 3 mg/kg之间,浓度依次为润肤霜>防晒霜>粉底>面霜。结论:本次实验所测定的化妆品样品中砷含量未超过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9.
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研究了藻类中砷的形态分析,测定3种藻类中的有机砷和无机砷。在选定的试验条件下,方法检出限为0.01 mg/kg和0.04 mg/kg;进行3种藻类样品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1.32%~4.65%、2.78%~6.15%,加标回收率为83.85%~100.58%、78.12%~111.18%。样品处理简便快速,线性范围宽,基体干扰小,精密度、准确性均能满足藻类中的形态分析。  相似文献   

10.
检测了采自于四川省凉山州16种野生蘑菇的汞和砷含量.所有样品中,大白菇(Russula delica)具有最高的汞含量,为0.8607mg/kg干物质,其次为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汞含量0.7625mg/kg干物质.在采集地土壤中4个样点未检出汞的情况下,有3个样点采集的蘑菇中均有汞的检出,说明野生蘑菇对汞元素强烈的积累能力.采于四川会理锌矿区林家山的喇叭陀螺菌(Gomphusfloccosus)具有最强的积累砷的能力,子实体中的砷含量为1.9581—4.0035mg/kg干物质,其次为白杯伞(C litocybe phyllophila)子实体,砷的含量3.6418mg/kg干物质.采于会理县锌矿区的松塔牛肝菌(Strobilomyces strobilaceus)和采于西昌市大箐山林场的美味牛肝菌子实体中未检出砷含量.表明不同种类蘑菇积累汞和砷的能力不同;不同采集地同种蘑菇对砷和汞的积累能力也不同;蘑菇对汞和砷的积累与土壤中汞和砷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将含砷废液和硫化砷废渣进行综合处理,制备出含As_2O_3达99.0%以上的三氧化砷的方法。用这种方法消除了含砷废水、废渣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考察了温度、酸度、液固比、浸出时间等因素对硫化砷中砷浸出率的影响,其中温度和硫酸浓度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2.
In bench-scaled experiments, iron-sulphide minerals, pyrite and pyrrhotite are used as adsorbents for arsenic removal from As-spiked water of As5+ and As3+ species. The adsorption rate, efficiency, As-adsorption stability and the associated pH conditions have been examined. Observations indicate that these iron-sulphide minerals are very efficient to adsorb arsenic from water for both As5+ and As3+ species. Similar to other studies, As3+-adsorption shows a slower rate than As3+. The stability of the adsorbed arsenic seems closety retated to the pH values of the solution. A lower pH levet commonly less than 4.0 is required to protect the adsorbed arsenic from serious oxidation and backward retease. Fining of the mineral powders and shaking of the solution during adsorption enhance the adsorption efficiency and adsorption rate. For practical use of the method presented in this study, the waste produced should be managed with great care to keep it from redistribution over water system. A further study of the protection for the waste from oxidation on real water systems will greatly enhanc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trong ability of arsenic adsorption by these minerals, which is observed from this study.  相似文献   

13.
海洋药用羊栖菜中总砷含量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微库仑滴定法手段,对海洋药物羊栖菜中无机砷、有机砷以及总砷含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无机砷(As(Ⅲ),As(Ⅴ))含量极少,大部分是以有机砷的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14.
痕量砷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砷是一种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微量元素.砷过量会影响工农业产品的质量,危害人类健康甚至致癌.选择适当、简便、可靠的测定方法是现代痕量分析技术取得重大发展的必要条件.综述了近年来痕量砷的测定方法,主要包括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法、电化学方法、X-射线荧光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并展望了联用技术在砷形态的分离和测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硝酸银—聚乙烯醇—乙醇体系光度法测定化妆品中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样品用硝酸-硫酸消化后,砷转变为砷化氢气体,以硝酸银-聚乙烯醇-乙醇体系为吸收液,对微量砷进行光度测定,方法回收率为87-110%,平均RSD为4.4%,方法简便,灵敏度高,所需试剂无毒,应用于市售化妆品检测,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
对云南省楚雄州某废弃砷矿区的土壤采取4个样品进行分析,采用BCR法对该矿区土壤中砷的弱酸提取态、可还原态和可氧化态、总态4种存在形态进行提取研究.结果表明该砷矿区土壤重金属最大含量达465.125 5 mg/kg,从砷的存在形态来看,主要以残渣态砷为主,含量达280.2 mg/kg,占到砷含量的67.11%.该矿区土壤已经受到严重污染,且以残渣态砷为主,属于难处理废物,对当地的水环境和土壤健康存在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17.
土壤砷污染对大豆砷含量与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土壤加砷盆栽大豆实验,利用氢化物发生-分光光度法测定大豆和土壤的砷含量,以研究土壤砷污染对大豆砷含量及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根、茎和籽粒砷含量均与土壤加砷水平呈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并呈根〉茎〉籽粒的规律.大豆收获后,土壤砷含量与土壤加砷水平呈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土壤砷的残留率在82%以上,与土壤加砷水平呈极显著的对数相关.大豆根、茎和籽粒的富砷量均与土壤加砷呈极显著的二次函数相关关系,大豆茎的富砷量是根富砷量的3.4~8.1倍,是籽粒富砷量的2.8~4.6倍.大豆吸收的砷有82%以上存在于地上部分,但大豆对土壤加砷的利用率只在万分之几.大豆富砷量和大豆对土壤砷的利用率均以茎最高,而富集系数则为根〉茎〉籽粒.总之,大豆砷含量受土壤砷水平决定,籽粒含砷量最低有利于砷污染土壤的利用,土壤砷污染具有长效性.  相似文献   

18.
含砷废水、废渣的处理处置技术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砷废水和废渣对环境危害极大,砷污染的治理已成为全球的研究热点.总结了近些年来含砷废水、废渣的处理方法及发展状况,以及各种除砷技术的优缺点.重点介绍了处理含砷废水的化学法、物理法及生物法;含砷废渣处理的稳定固化技术、火法焙烧和湿法回收资源化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19.
高砷酸性废水除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高砷酸性废水经处理后能达标排放,且不产生二次污染,需要进行分步处理.对高含砷废水(砷含量为10000mg/L左右)采用分步、催化氧化后絮凝沉淀的处理方法.一步处理:采用石灰乳,调pH=3~4去除SO42-;二步处理:采用NaOH溶液使pH=9~10,回收重金属;三步处理:加入催化剂—活性炭和Fe2 通入空气氧化,使溶液中的As(Ⅲ)和Fe2 氧化成As(Ⅴ)和Fe3 ,然后用石灰乳控制pH=6~9,使高价砷酸根与Fe3 生成难溶的FeAsO4沉淀.经过上述处理后溶液中的砷小于0.5mg/L,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为了认识土壤砷污染与植物砷含量的关系,进行土壤加砷盆栽魔芋试验.结果表明,本实验条件下,魔芋球茎和茎叶的砷含量范围分别为2.12~14.98和1.23~21.23μg g-1,均与土壤加砷量呈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在对照下,球茎砷含量高于茎叶,在土壤加砷下,茎叶的砷含量高于球茎.魔芋的富砷量与土壤加砷量呈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在低土壤砷水平下,魔芋球茎富砷量大于茎叶,高土壤砷水平下,魔芋茎叶的富砷量大于球茎.同对照相比,土壤加砷降低了魔芋球茎富砷量所占比例,增加了魔芋茎叶富砷量所占比例,低土壤砷水平下,球茎富砷量所占比例高于茎叶,高土壤砷水平下,茎叶富砷量所占比例高于球茎.魔芋对土壤加砷的利用量与土壤加砷量呈极显著的线性相关,魔芋对土壤加砷的利用率只有0.25‰~0.84‰.魔芋球茎和茎叶对砷的富集系数分别为0.03~0.13和0.07~0.13,同对照相比,土壤加砷降低了球茎的富集系数,增加了茎叶的富集系数,在对照下,球茎的富集系数高于茎叶,在土壤加砷下,茎叶富集系数高于球茎.总之,土壤加砷不仅显著增加了魔芋球茎和茎叶的砷含量,也改变砷在魔芋体内的分布格局,魔芋是吸收利用土壤砷能力弱的植物,魔芋通过将所吸收的砷转移到地上部分以适应砷污染土壤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