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文化义是在词的概念义基础上被赋予的引申义、比喻义、借代义、联想义、象征义、感情色彩、语体色彩以及特有的含义.它是文化色彩的再现.不同文化语境既存在共有的文化义,也存在特有的文化义.本文结合水果词的实例,着眼于文化义与文化语境的关系,分析其文化义在不同文化语境下体现的文化差异,从文化的角度来把握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2.
对同义谚语与近义谚语进行严格界定,是使谚语研究走向精细化、科学化的一个关键步骤,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一些谚语尽管存在首字、字序、语气、句式、时代色彩不同等异处,但语源相同,字面义或深层义基本相同,属于同义谚语;一些谚语虽然只有个别核心语素不同,或取材不同,或句式有所扩展,或书证表义侧重点不同,但在本义、比喻义或引申义上产生了细微的变化,甚至产生了语义交叉现象,应划为近义谚语。  相似文献   

3.
江丽 《当代地方科技》2010,(20):151-151
本文对几部汉译日翻译作品中多义词的误译进行分析,探讨了汉语多义词日译的主要方法及注意点。多义词的误译大多数是由于对派生义,特别比喻义理解错误而导致的,我们根据上下文来全面理解多义词在句中的涵义。  相似文献   

4.
《读书杂志》运用“类比手法”释词表现在六个方面,即:表明释词方式相同、揭明比喻义相同、直引同类训释为解、用类比推理说明词义训释、说明正反同词、说明古语今义。  相似文献   

5.
运用计量统计的方法,分析了<现代汉语词典>(1983年版)中2488条比喻义的释义特点及所反映的词义性质.概括出了六种释义类型,反映出两种不同性质的比喻义固定比喻义与语境比喻义.固定比喻义是指已经凝固为稳定词义成分的比喻义,已成为词典释义中的一部分.语境比喻义是指靠具体上下文来显示的比喻义,以例句的形式来体现.<现代汉语词典>对比喻义的处理方法在词汇学与词典学有着独到的贡献再现了词义形成、稳定的过程;扩大了规范语文词典反映语言事实的范围,加强了语文词典的"引导"功能;丰富了词典的编纂技巧,完善了语文词典的表现手段.  相似文献   

6.
鲍丽娟 《长春大学学报》2002,12(1):59-61,80
汉语中某些词语除了具有表面显现的反映义以外,还有隐含在使用上的某些特殊要求和含义。词语的隐义在其使用中表现为感情褒贬的不同,使用范围及语义轻重的差异,搭配上对词语的限定等。  相似文献   

7.
某些方言词典中表“里面”之义的方位词“窦里”,应是“肚里”;某些方言词典中表“上面”之义的方位词“下”,应是“上”。  相似文献   

8.
新词词典释义中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新词词典释义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概括性、标注词性、分辨引申义和比喻义。强调在分辨比喻义时应注意三种请况,并对比喻义作了认知解释。  相似文献   

9.
正每年9至11月,这里的居民在踏出家门前,都要伸头观察两边,以防被北极熊袭击;晚上10点,全镇会响起警钟声,提醒小孩回家,以免小孩被北极熊当成晚餐;万圣节,小孩出去玩,都由荷枪巡警带领,以免小孩误将真正的北极熊当成人扮熊。这里就是被称为"北极熊之乡"的加拿大丘吉尔。  相似文献   

10.
修辞手段的运用是每一种语言都存在的现象,在具体的语义组合中,某些修辞手段的构成恰恰是利用了义位的某些隐含义素。词语的变异,往往就是隐含义素催生的结果,使语义在原有义和新增义的和谐与矛盾中显得更为新奇别致、富有吸引力,语言也在这种情形中鲜活起来。要想准确而恰当地把握发话者所表达的修辞话语的意义,就必须突破话语的表层,通过隐含义素直入其深层含义去理解言外之意。  相似文献   

11.
英汉动物喻体、喻义之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喻体与喻义在英汉文化中有完全一致的时候,这是因为任何两个社会都有文化重叠之处,加之人类理性思维的共性。喻体和喻义在这两种文化中有完全不一致的时候,这是由于各个社会又都有其文化个性。本文试图通过实例,对比分析动物喻体、喻义在英汉两种文化中的异同。  相似文献   

12.
文学文本的主题是一种审美特质的社会意识形态,存在的路径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文学文本的主题蕴蓄于外在的具体可感的表意之象即具象中;文学文本的主题渗透着理性的元素,依托理性而存在;文学文本的主题蕴含着情感,借助于情感来抒发。  相似文献   

13.
植物名称及其习语的文化喻义是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它是整个人类文化的一部分。由于民族差异、语言与思维模式差异,它们在不同语言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喻义也不同。通过讨论英语中这类植物名称与习语的文化喻义与汉译,可以揭示其中文化喻义存在的渊源及其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可译性。  相似文献   

14.
对比汉语谚语数字与英语数字在喻义方面的差异,探讨如何处理汉英谚语数字翻译相应的文化空缺现象。汉英数字在谚语中的语义文化空缺失去了原文数字的结构和比喻形象。译出喻义,以保证传递原文的基本信息。  相似文献   

15.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词语没有固定不变的意义,语言知识源自语言运用。语言描写的并不是真实的世界,而是人们对真实世界的感知。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视域中,应该分析英语中实际使用的词项在语境中的意义。词义体现着百科性,在把握每一个词及词义时,人们往往会调动其所有相关的背景知识。每个词虽然都有其本义,但在实际的运用中,人们并非总是依据其本义去理解,而常常是按非字面意义或比喻意义去理解,这就表现为词义的延伸。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种剑杆织有机纬沙检测装置及其设计方法.并讨论了防止干扰误动及准静态误动的措施.给出了系统硬件组成和软件程序框图.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比喻的表达进行了英汉比较,并分析英语比喻喻体的表达特征以及研究英语比喻的语言结构和表达手法.  相似文献   

18.
Conard NJ 《Nature》2003,426(6968):830-832
Archaeologists have always viewed the origin of figurative art as a crucial threshold in human evolution. Here I report the discovery of three figurines carved from mammoth ivory at Hohle Fels Cave in the Swabian Jura of southwestern Germany, which provides new evidence for the appearance of figurative art more than 30,000 years ago. The finds include the oldest known representation of a bird, a therianthropic sculpture and an animal that most closely resembles a horse. The Aurignacian sculptures of the Swabian Jura belong to one of the oldest traditions of figurative art known worldwide and point to the Upper Danube as an important centre of cultural innovation during the early Upper Palaeolithic period.  相似文献   

19.
任何一种语言都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比喻是人类语言中一种最有力的表现手段。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英汉两种语言都创造和积累了丰富多彩的比喻,但基于各自民族不同的文化意识,审美意识和价值观,使喻体蕴涵了典型的民族特征。本文主要探讨英汉比喻的民族特点,及它们各自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比喻是人类最重要的话语形式之一。一切物理世界的似同和差异都经过民族文化的过滤和加工。维吾尔文学作品中的比喻也是如此。作家对喻体的选择植根于本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因民族不同,造成喻体选择也有所不同。本文从文化的角度,考察维吾尔文学作品中作家对喻体选择的社会文化成因以及不同喻体所体现的独特的维吾尔文化内涵。这对我们进一步了解比喻的特点,探讨不同文化对比喻构成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