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数据拟合,建立单壁碳纳米管的热导率与温度和管长的关系式、单位体积比热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式,并进一步得出声子平均自由程随温度和管长变化的关系式.利用这些关系式定量分析热导率随温度和管长的变化,研究热导率—温度关系曲线达到峰值应当满足的条件以及影响峰值位置的因素.提出不同于指数函数的描述热导率的管长依赖性数学表达式,该式可以描述热导率随管长的增加趋于有限值的情形.定量分析声子平均自由程随温度和管长的变化,探讨热导率随管长增加趋于有限值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根据自然对流换热理论,利用Matlab软件计算了待测样品侧面散热损失,对非良导体热导率的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正;并且利用Matlab软件合理拟合了散热盘的冷却速率.结果表明这两个方面的修正提高了实验数据处理的准确度,得到了更加准确的非良导体的热导率.  相似文献   

3.
低碳微合金管线钢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膨胀法和差热分析法结合金相-硬度法,在Gleeble-1500热模拟机上测定一种低碳微合金管线钢以不同速度连续冷却时的膨胀曲线,结合DSC曲线和金相组织分析,确定该钢的临界温度及相变温度,获得该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图),研究该钢连续冷却时的奥氏体转变。研究结果表明:添加0.21%Mo起到抑制铁素体和珠光体作用,促进针状铁素体组织的形成,实验钢在5.0~20.0℃/s的较宽冷却速度范围内连续冷却都能得到需要的针状铁素体组织,表明低碳Mn-Nb-Mo微合金管线钢容易得到管线钢工程所需要的组织。  相似文献   

4.
NVE36船板钢连续冷却转变行为及动力学回归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膨胀仪对船板钢NVE36进行了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曲线)的测定,并用显微镜观察其室温组织,用维氏硬度仪测定了组织硬度. 利用Matlab软件平台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建立了相变点温度-冷却速率关系模型及动力学回归模型,回归计算得到该钢种的最优模型系数. 最后对比了NVE36钢在连续冷却过程中实验和回归模拟的动力学行为. 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很好,证明所建立模型的合理性及数据处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根据双冷源低温系统冷却实验腔的传热特点,建立了二维非稳态传热的数理模型.利用FLUENT计算软件对实验腔的冷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实验腔底部温度变化曲线和壁面的温度分布,分析了辐射热对实验腔冷却过程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实验腔经过2 h冷却后,底面温度基本稳定在6.27 K,可以满足研究对温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45#钢特定形状底盘零件感应加热、冷却的全过程进行了温度场的二维有限元模拟分析,进而利用工件冷却前后内部温度变化的模拟结果和45#钢的CCT曲线获得了冷却后工件内部组织分布情况.利用工业条件下的零件热处理实验对温度场和微观组织的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实验与模拟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7.
铌钒微合金化高强度船板钢的连续冷却转变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相变仪和热模拟试验机模拟现场生产工艺条件测定了一种铌钒微合金化高强度船板钢的静态和经三种终轧温度变形后的动态连续冷却转变(CCT)曲线.结果表明:同静态CCT曲线比较,实验钢的动态CCT曲线整体向左上方移动.随冷却速度的增大,实验钢的γ/α相变开始温度逐渐降低;贝氏体相变开始温度Bs先升高到一个平台,随冷却速度的进一步增加又降低;铁素体晶粒细化.终轧温度自900降至800℃,动态CCT曲线的γ/α相变开始温度及贝氏体上临界冷却速度轻微增加,Bs下降10℃左右,晶粒细化.  相似文献   

8.
不同终轧温度下36Mn2V钢的连续冷却转变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机,测定了36Mn2V钢经四种终轧温度变形后的连续冷却膨胀曲线,结合金相-硬度法,获得了该钢种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结果表明:随冷却速度的增大,实验钢的γ/α相变开始温度逐渐降低,贝氏体相变开始温度先升高到一个平台,随冷却速度的进一步增加又降低,晶粒细化;随终轧温度的降低,实验钢的动态连续冷却转变曲线整体向左上方移动,网状铁素体和晶内铁素体明显减少,晶粒略有细化;经四种温度终轧后以3℃.s-1的冷速冷却到室温的四个试样中,唯独950℃终轧的试样中未观察到贝氏体.  相似文献   

9.
工艺参数对60Si2MnA钢高速线材相变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热模拟机Gleeble-1500对终轧温度和控制冷却过程的模拟,研究了60Si2MnA钢高速线材生产的有关工艺参数,分析了终轧温度、吐丝温度及相变区冷却速度对相变温度的影响,得出其影响规律性的结论,并测定了该钢种动态连续冷却转变(CCT)曲线。  相似文献   

10.
W9Mo3Cr4V材料的低温热导率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测定了W9Mo3Cr4V材料在80K-300K的低温热导率,冷却介质采用液氮,试验采用稳态法,并使用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的"金属材料低温热导测试装置".该试验数据精确度高,为高速钢刀具深冷处理的计算机模拟提供了必要的数据,同时填补了该材料低温参数的国内空白.  相似文献   

11.
介绍高原内燃机车冷却装置的计算方法,得出高原环境下的风扇阻力特性曲线和散热器阻力特性曲线。  相似文献   

12.
建立一种基于空间的逻辑回归模型用于分析和预测城市扩展,这种模型利用空间滤波对因子进行空间平滑得出"隐含变量",从而把原始变量变换为没有空间相关的新变量.利用该模型对新堡市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法比普通逻辑回归模型的预测精度有较大提高,曲线下面积从0.74提高到0.84.  相似文献   

13.
对偶氮苯聚合物薄膜各组分进行光谱特性分析,并在非吸收区用光泵浦测试法研究了薄膜光致双折射及其与偏振角度的关系,得出实验曲线与理论曲线相吻合的结果.该聚合物薄膜具有较大的光致双折射和长久存储特性.利用分子取向实现了全息存储实验,说明样品薄膜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质.  相似文献   

14.
根据有限元理论,采用ANSYS“生死单元”技术建立了铜冷却壁挂渣能力计算模型,计算煤气温度、冷却制度、炉渣性质、冷却壁镶砖材质等多种因素对铜冷却壁挂渣能力的影响,得出各因素对铜冷却壁挂渣能力的影响规律。煤气温度的升高将导致铜冷却壁挂渣能力呈指数衰减。冷却制度的改变对铜冷却壁挂渣能力的影响很微弱。炉渣挂渣温度的提升将使冷却壁挂渣能力增强,但渣皮厚度的稳定性较差。随着炉渣导热系数的上升,渣皮厚度均匀增大。镶砖热导率的提升可显著提升燕尾槽位置渣皮厚度。根据计算结果,本文提出了保证铜冷却壁稳定挂渣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了利用热电偶银球探头法测定磁化处理后的水和水溶液冷却性能的实验结果。从冷却曲线的变化规律提出应用热电偶银球探头法是一种检别磁化水的新方法。磁化水可作为一种新型的淬火介质应用于热处理中。  相似文献   

16.
用于墙体表面的多孔调湿材料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节能角度出发,提出一种应用于建筑墙体表面的被动蒸发冷却方式,即将多孔调湿材料贴附于墙体外表面,这种材料兼具自动吸放湿性能和蒸发冷却性能.在分析这种新型建筑材料——多孔调湿材料的理论分析基础上,搭建了测试风道并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了调湿材料的自动吸放湿能力及蒸发冷却性能曲线,证明多孔调湿材料对于建筑节能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利用热力模拟试验机研究了20CrNi2MoV钢在变形和未变形条件下的连续冷却相变行为及微观组织演变规律,绘制了该实验钢静态和动态连续冷却转变(CCT)曲线,分析了合金元素、冷却速度和变形条件等对其连续冷却相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20CrNi2MoV钢中Cr、Ni、Mo等合金元素使得过冷奥氏体稳定性增强,贝氏体相变可以在较宽的中温转变温度区间发生;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加,20CrNi2MoV钢的铁素体相变温度下降,铁素体扩散型相变受到抑制,贝氏体中温区相变得到加强;变形使得20CrNi2MoV钢CCT曲线的铁素体和珠光体转变线明显左移,并且由于变形作用,贝氏体相变温度提高。  相似文献   

18.
针对学生在大学物理实验《居里点温度的测定》中对激励电压是否影响磁化曲线的描绘,继而影响到所测样品的居里点数据的准确性进行分析,利用MATABLE软件处理相关的实验数据,得到准确的磁化曲线,用图像法得出居里点数值,得出激励电压与居里点数值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基于分形理论,利用粉末散体空间的堆积密度、粉末颗粒的密度和孔隙介质的密度,推导出了计算粉末散体空间分形维数的公式;利用等效热阻法建立了粉末散体空间有效热导率的串联分形模型,并给出了考虑热辐射条件的有效热导率的计算公式.通过分形维数和有效热导率计算公式的函数曲线,分析了堆积密度对分形维数以及分形维数、温度对有效热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粉末散体空间分形维数随堆积密度增大而增大,有效热导率随分形维数增大而减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20.
针对早期混凝土的特点,利用自行设计制作的混凝土轴心受拉试件,成功解决了实验中试件对中困难、应力集中和黏结力小等问题,得出了理想的早期混凝土轴心受拉应力-变形全曲线.结果表明:该试件应用于混凝土轴心受拉实验是可行的,对同类型的实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