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虞晶 《科技信息》2011,(2):187-188
语言学习的成功与语言学习的动机紧密相关。戴炜栋和何兆熊教授认为动机理论可以主要分为四种:工具性动机、整合性动机、结果性动机和内在动机。在第二语言习得中,外语教师如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将对学生的外语学习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琛 《科技信息》2009,(34):I0132-I0132,I0134
情感因素是第二语言习得中的重要因素。积极、自信、放松的心态有助于语言习得;反之,消极、压抑、焦虑的情绪会阻碍语言习得。本文分析了学习动机、语言焦虑、自我意象以及自信心等情感因素对语言学习的作用和影响;讨论了如何在外语教学中积极有效地利用情感因素,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者的语言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3.
动机是语言学习诸多因素中最具能动的因素之一,各动机理论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和延续的关系。论文阐述了各动机理论主要观点,结合我国二语教学的实际,以及影响二语学习动机的原因展开讨论。论述了二语习得和教学中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探讨了如何运用动机理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提高我国二语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4.
情感因素对学生英语学习影响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圣春 《科技资讯》2009,(2):195-195
英语学习的成功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情感因素尤为重要。本文着重从克拉申“情感过滤假说”观点入手,分析了在语言习得过程中,情感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提出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动机、培养自信感、克服焦虑感,提高语言习得能力。  相似文献   

5.
动机是决定第二语言学习成败的重要因素,它能影响学习者的学习劲头、积极性、持久性和语言学习的最终效果。本文基于Dornyei的外语动机理论,探讨高中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真正发挥学习者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6.
学习者的学习动机的有无和强弱直接关系到他们语言学习的成败。因此,作为一名英语教师,了解和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对指导英语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通过对现代教育理论及第二语言教学的学习和理解以及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动机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及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
张爱杰 《科技信息》2007,(31):232-232,240
学习动机是语言学习者诸个体因素中最具能动性的因素,在某种程度上,语言习得过程中其它因素的产生都以动机为前提。另一方面,足够的动机可以弥补语言学习能力上的不足。本文在目前国内学习动机研究的现状下,探讨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学习动机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8.
美国心理学家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认为,有了大量的信息输入并不等于学生就能学好语言,第二语言的习得还受到学习动机、兴趣、焦虑感、自信心等情感因素的影响,它们控制着学习者接触与吸收的输入量。依据这一理论,结合儿歌特点,开展初级阶段汉语教学,从而培养学生汉语学习兴趣,克服第二语言学习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9.
浅谈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佳 《科技信息》2009,(8):133-133
在二语言习得中,学习动机在学生学习成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外语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动机,才能够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本文在分析了高职学生的动机特点及成因的基础上,就高职学生英语动机的激发和培养提出了相关的策略,旨在提高高职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升高职学生的外语水平。  相似文献   

10.
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一样,在语言习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针对学习动机在第二语言习得领域方面国内外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与以论述。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回顾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的产生与发展,以及介绍近些年来国内外关于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支持派和反对派的争论,来探讨年龄对外语学习及教学的影响。结果表明年龄对外语学习会产生重要影响,但不是唯一的因素,个体差异也是影响外语学习的关键因素。最后阐述了关键期假说对中国外语教学的影响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王立  吴新华 《科技信息》2007,(33):140-141
The thesis will focus on learning styl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through the perspectives of FD/FI,impulsivity /reflectivity and aural/visual.In the same class,different learners apply different learning styles.Debates thus arise in arguing which style is more beneficial to learning.Teachers should find out different ways catering for different needs of the learners resulting from different learning styles,and help them find their best ways in SLA.  相似文献   

13.
I.Introduction Withthedevelopmentofmodernscienceandeducation,moreandmorepeoplebegintomasterasecondlanguagetopre-parefortheirfuturecareer.Therearemanyfactorsinfluencing languagelearners'successorfailureinsecondlanguagelearn-ing,suchaslanguagelearners'motiv…  相似文献   

14.
综合哲学、教育学、心理学和二语习得等不同角度对学习能力的理解,对可持续发展的外语学习能力内涵进行阐释。外语学习能力系统既包括智力因素,也包括非智力因素。外语学习能力应由基本学习能力、拓展学习能力和调节学习能力三大要素构成,三大要素中又包含一系列子要素,其中语言学习的迁移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持久动机是外语学习能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动机、个性、兴趣、态度等是影响第二语言学习的重要非智力因素或情感因素.没有达到一定强度的动机,一个人要想学好第二语言是很难的,动机对于第二语言的学习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就如何培养、激发第二语言学习的动机谈谈笔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薛亚丽 《长春大学学报》2013,(12):1668-1671
本文运用定量研究的方法,跟踪调查了高职非英语专业三个年级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动机的变化情况以及与语言能力的相关性。调查结果显示:高职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大学三年期间会发生变化;学习情境动机对英语学习影响很大,工具型动机是二年级、三年级学生的主要学习动机,但高职学生内在学习动机不强,融合型动机最弱;一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境动机与语言能力呈极其显著的正相关,二、三年级学生的工具型动机与语言能力呈显著正相关。针对此结果,笔者提出试探性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7.
结合本校第二外语教学的实际情况,采取问卷调查法,分析了日语专业学习者的英语学习动机现状,探讨了在第二外语教学中教师如何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以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图式理论在国内外二语习得研究及教学中得到广泛的重视和应用。人们对新知识的解读和处理取决于大脑中已存在的图式,并且母语已有图式会对二语学习造成干扰和负迁移。但是不断接触新的事物,新的图式也会不断形成。因此,我们应该为二语学习者提供真实、有意义的认知资料,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使他们在环境和社会交际相互作用中积极构建知识。  相似文献   

19.
对多数学生在基础阶段外语学习中通常所存在的动力不足,效率低下,交际能力差等问题,结合心理学、认知科学、语言学和二语习得等理论,提出了文化导入与外语教学一体化策略,以激发学生外语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学习认知过程,帮助学生培养交际能力。文化导入不是给学生额外添加的一种学习任务,而是要成为外语学习的激励和促进因素。  相似文献   

20.
中介语石化现象与大学英语写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介语石化是二语习得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本文从学习策略、交际策略、文化迁移以及教师的训练迁移等四个方面,分析了英语写作过程中的中介语石化成因。强调在写作教学中应注意有效地输入、明确教学目的和减少学生交际压力。并阐述了研究中介语的石化现象对英语写作教学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