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研究了直流变压电源、交流变压电源和交流变压变频电源仿真模块的设计方法。该方法使用受控电压源与自定义非线性的变压及变压变频信号源相结合实现。对直流变压电源信号和交流变压电源信号使用Simulink中已有模块搭建,对交流变压变频电源信号提出了一种将参数存储于矩阵中的S-函数描述方法,并将变压及变压变频信号模型封装为仿真模块,嵌入到Matlab/Simlink平台中,对Simulink的仿真模块库进行了拓展,并通过仿真验证了设计方法的可行性。设计的变压及变压变频电源仿真模块库可为分析电力电子系统的动态行为和性能提供很大的便利,设计思想同样适用于Pspice和Saber等其他电路仿真软件的拓展。  相似文献   

2.
针对通信原理课程理论性强、概念抽象的特点,调整通信原理实践环节验证性与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将Systemview和Matlab仿真软件、实验箱和QuartusⅡ的FPGA设计三种实验平台引入实践教学。以实践教学做法为例,阐明实验设置思路:从Systemview仿真入手,建立系统框架;通过实验箱验证通信环节;结合自制Matlab通信原理GUI可视化互动平台与EDA软件完成系统创新设计部分训练。实践表明,正确合理地运用现代仿真手段,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LabVIEW在通信原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并以DSB信号调制解调为例,详细论述了仿真过程。LabVIEW软件仿真平台的引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改善了原有围绕通信原理实验箱设置实验的限制,节约了实验成本,扩大了实验涉及的范围。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种基于PROTEUS的微机原理与接口实验课程仿真的方法,通过使用PROTEUS7.9提供的VSM FOR 8086模块,利用虚拟软件进行电路设计和仿真。这一方法不仅完全取代了以往使用实验箱才能做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而且使用方便、快捷,可靠性高,节省投资。  相似文献   

5.
针对只用通信原理实验箱进行验证性实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用软件仿真实现通信原理实验,并以一个完整的PCM系统实验为例进行详细的阐述。结果表明,仿真实验的内容灵活、设计性强,既与基本理论相一致,又能与硬件实验相互弥补,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作者研制了一种与FUJI5000G11S变频器配合使用的交流变频调速实验箱,该文简述了该实验箱的设计思想、构成和工作原理,设计了实验箱壳体、面板和内部电路,介绍了实验箱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教学效果表明该实验箱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设计硬件分层实验教学模式,改变嵌入式课程群实验教学仅在实验箱上做验证性实验的现状。这种实验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也不符合CDIO教育理念。为此,设计硬件分层的实验教学模式,实验只提供实验要求和稳定可靠的有电源管理、通信接口、调试接口、I/O接口的核心控制模块,不事先给定实验程序,由学生根据个人喜好来设计软件和硬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同时,也避免由于硬件知识和调试经验不足,带来器件与模块的损坏,也大大增加了实验的成功率,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教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根据《通信原理》课程的特点,提出了采用计算机仿真来弥补传统实验设备的不足。通过比较常用的计算机通信仿真工具,提出了采用Simulink仿真的方法与实例。采用实验箱与计算机仿真配合的实验设计是对实验教学的有益探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9.
针对《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教学的诸多问题,阐述了通过Proteus仿真软件进行实验教学的新思路。以并行接口芯片8255A的仿真实例,说明了Proteus实验仿真的基本过程。实践表明,基于Proteus实验仿真方法不仅能够克服硬件实验箱结构固定、资源有限等缺点,还能加深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理解和调动学习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介绍了一款用于本科实验教学的LED大屏幕显示系统实验箱的设计与研制,包括硬件电路的设计和软件部分的设计。该实验箱为学生学习电子应用系统设计和基本显示原理、设计及控制LED大屏幕显示系统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11.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传统自动控制原理实验箱实验教学、Matlab软件仿真实验教学的优缺点,针对"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特点,结合学校实际教学情况,对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与实践。提出上述两种实验方法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方法,可加深学生对典型控制理论的基本原理、基本分析、综合系统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编程及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2.
通信电子线路综合实验箱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适应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的教学改革,针对目前教学仪器市场上的通信电子实验箱的缺陷,介绍了自制通信电子综合实验箱的研制目的,然后简述了该实验箱的设计思想、总体设计方案和特色。最后,给出了该实验箱的具体实验模块和各模块基本功能。该实验装置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提高,改善实验条件和实验手段,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传感器实验通常使用台式或箱式实验箱,学生看不见实验箱里的器件及内部电路,只是通过实验箱外部的插孔插接连线完成实验,学生对实验原理理解不深,实验兴趣不高。在实验教学改革过程中,设计了综合性传感器模块实验电路,把多种传感器模块输出的数字信号经过多路拨码开关后作为计数器的时钟信号,通过计数器显示传感器模块的输出结果,实验发现只有轻触开关传感器模块的输出作为时钟时,计数器才能正常计数,其他传感器模块的输出作为时钟时,计数器会发生抖动现象,因此需添加传感器模块硬件消抖电路。经过多轮学生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针对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现有光纤通信实验箱的不足,在现有实验箱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功能改进的实验箱。设计了利用发光二极管进行光发射,塑料光纤传输,光敏二极管进行光接收的光纤传输部分;增加了防止过压损坏半导体二极管的限压保护电路;改进了语音采集模块和语音还原模块的电路;删除了计算机接口模块。改进后的光纤通信实验箱不仅补充了原有实验箱缺失的很重要的一部分─光纤传输与通信,而且增强了实验箱的稳定性与耐用性,增强了实验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兴趣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DDS与PLL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提出以DDS直接激励PLL的频率合成方法,给出了DDS模块、PLL模块和控制单元模块的硬件选择和具体电路设计方法。通过在EDA软件环境下进行设计及仿真,最终利用EPM570T100C、AD9910、ADF4113和ROS-1250W等芯片完成了跳频信号源硬件电路设计。经测试分析,DDS+PLL的频率合成器可输出840~960MHz、频率分辨力小于1Hz的频率信号,适用于高速跳频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16.
电子实验箱的优点是灵活性较强,可以完成多种实验,但也存在不少弊端,主要是接线费时多,容易出现接触不良和损坏。使用模块式电子电路实验板,实验时只须接通电源,接入信号源和测试仪器,即可进行实验,大大提高了实验的效率,更使学生有时间用于对实验的分析和研究上,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在PLC实验课程中出现的学生缺乏对PLC感性认识,学习只是纸上谈兵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应用在PLC实验教学中的煤矿输煤系统控制方式对比实验箱。设计的该教学实验箱体现了课程大纲的要求,将电源、可编程控制器、继电器控制器、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运动控制模块、人机界面模块等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构成控制系统,模拟煤矿输煤系统进行控制系统的演示,可以实现在煤矿输煤系统中不同控制器控制效果的对比。最后通过示范三级传送带模拟煤矿输煤系统进行控制系统的演示,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PLC的应用,从而深入地掌握PLC的原理。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款基于FPGA的通信实验箱的设计方案,介绍了系统的硬件布局及各个硬件模块的功能,详细分析了电源系统、下载配置工具以及数模、模数转换电路的设计等关键技术问题,为通信系统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使用传统实验箱进行单片机实验教学的弊端,分别从单片机最小系统、电源模块、Wi Fi接收模块、液晶显示模块、电机驱动模块、超声波测距模块、蜂鸣器报警模块、红外探测模块及音频录放模块几方面介绍了基于IAP15W4K58S4单片机的智能小车硬件系统模块化设计方法。模块化的实验系统既适用于层次化实验教学,又适用于开放式实验教学,通过对各功能模块的灵活应用可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设计能力,开阔学生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20.
《通信原理》课程的仿真软件辅助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辉  王利红 《科技信息》2009,(12):22-23
本文对目前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讨论了仿真软件在该课程理论和实验教学中的应用,通过比较Matlab和SystemView的各自特点,分析了SystemView作为学习《通信原理》课程首选仿真工具的可行性。利用SystemView的使用实例对该软件的仿真思想、仿真方法和优势进行了总结,并对SystemView的新特性及其在毕业设计和创新型实验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