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2 毫秒
1.
目的建立并比较BALB/c与C57BL/6小鼠互为供受体心脏移植急性排斥模型。方法采用BALB/c与C57BL/6小鼠互为供受体建立心脏移植模型,术后评估免疫排斥情况、并发症、观察移植心脏存活时间并做病理检查。结果手术成功率为94.7%。A组(BALB/c→C57BL/6)与B组(C57BL/6→BALB/c)的生存时间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均可见典型急性排斥病理改变,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两组移植心脏的心功能情况无明显差异。结论近交系BALB/c和C57BL/6基因小鼠遗传稳定,可以建立稳定的急性排斥反应模型。C57BL/6适合作为受体,移植时间明显缩短,造模成功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根据最新颁布的国家标准,对黑龙江省的实验小鼠、大鼠的遗传学质量进行调查。方法参照国家标准《实验动物近交系小鼠、大鼠生化标记检测方法》GB/T 14927.1-2008,应用乙酸纤维素板,对来自4个单位的BALB/c和C57BL/6实验小鼠及3个单位的SD和Wistar实验大鼠进行生化标记位点的检测。结果被检的BALB/c小鼠和大鼠中均存在杂合。结论大鼠符合封闭群遗传概貌,但近交系小鼠出现了遗传漂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用生化标记和微卫星检测法观察近交系C57BL/6J小鼠胚胎冷冻后的遗传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方法采用国标(GB/T 14927.1-2008)生化标记基因检测法对4只玻璃化冷冻、解冻移植后获得的C57BL/6J F1代小鼠的13个生化位点进行预检测,再根据微卫星DNA多态性的遗传监测方法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4只玻璃化冷冻后移植获得的C57BL/6 F1代小鼠的遗传概貌与国标(GB/T 14927.1-2008)中的14个生化位点完全一致;并与本文作者已建立"几种常用近交系小鼠微卫星DNA多态性的分析研究"的遗传监测结果完全相符。结论玻璃化冷冻法(EFS40,straw)对C57BL/6J冷冻胚胎小鼠的遗传物质并未造成影响,其遗传特性保持稳定,是可行的小鼠胚胎冷冻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一种在原饲养IVC笼盒中实施小鼠二氧化碳安乐死的方法。方法 将4~5周龄BALB/c小鼠、4~5周龄C57BL/6小鼠和2周龄C57BL/6小鼠各10只,按照5只/笼的标准饲养。以28%容器体积/min气体置换率,将二氧化碳通入小鼠饲养笼实施安乐死。结果 4~5周龄BALB/c小鼠和C57BL/6小鼠均在2~3 min之间失去意识,5~6 min之间死亡,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指南中要求的一致。2周龄C57BL/6小鼠死亡需要的时间长于4~5周龄C57BL/6小鼠,并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成功建立了小鼠在原饲养IVC笼盒中实施二氧化碳安乐死的方法。该方法有效降低了小鼠应激反应,提高了动物福利;且有利于操作人员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更加准确有效地监测近交系小鼠的遗传质量,对近交系小鼠的8个遗传生化标记杂合位点进行 研究。方法将近交系小鼠CBA/Ca与BALB/c交配得到杂交Fl代动物CCBFI,同时将近交系小鼠CBA/Ca与 C57BL/6交配得到杂交Fl代动物B6CBFI,对CCBFI和BbCBFI进行遗传生化标记检测。结果找到近交系小鼠 8个遗传生化标记的杂合位点。结论近交系小鼠的8个遗传生化标记位点相对应的等位基因均为共显性。杂合 位点的图谱可以作为监测近交系小鼠质量的判定标准。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小鼠肝炎病毒(MHV)为例,研究两种常用小鼠感染MHV后粪便中病毒核酸检测量与血清特异性抗体的变化,探讨实验动物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检测设计。方法用MHV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脏垫料持续饲养C57BL/6和BALB/c小鼠(n=20) 28 d,进行脏垫料接触感染。之后所有小鼠使用无菌垫料进行单笼饲养,每周收集新鲜粪便和血清样本,经Taqman荧光定量PCR(qPCR)和ELISA法检测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于BALB/c小鼠,采用qPCR法检测时,在实验第21天即有阳性检出(阳性率20%),第28天阳性检出率达到最高,为80%,第42天阳性检出率为50%,至第56天无阳性检出。血清ELISA检测发现,实验第42天才有MHV特异性抗体检出(阳性率为50%)。对于C57BL/6小鼠,采用qPCR法检测时,在第28天和第42天分别从20%小鼠粪便中检出MHV。而采用ELISA法在整个实验期均未检出特异性阳性抗体。结论在隔离检疫和常规病原检测中,建议选用BALB/c小鼠作为哨兵鼠,替代C57BL/6小鼠。由于qPCR法具有早检出和更高检出率的优点,建议在隔离检疫早期采用基于分子生物学的粪样核酸检测法替代ELISA法。  相似文献   

7.
建立微量细胞毒实验检测技术 ,对近交系实验动物免疫遗传特性进行常规检测和质量监测。引进小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HC)国际标准单克隆抗体系列 ,制取近交系小鼠脾细胞 ,加入特异的单克隆抗体 ,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最终反应结果 ,根据死亡细胞占总细胞的百分比来判定实验结果。死亡细胞超过细胞总数的 6 0 %即为阳性。可依照加入的单克隆抗体基因型来确定近交系小鼠的基因型 ,因此可利用微量细胞毒法识别近交系小鼠H- 2单倍型 ,区别不同的品系。此方法检测速度快、操作简单、结果准确 ,故便于在国内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四氯化碳诱导近交系C57BL/6小鼠肝纤维化模型的效果,以建立稳定的肝纤维化模型。方法 选择5周龄的C57BL/6近交系小鼠,分别腹腔注射给予高、中、低剂量的四氯化碳诱导肝纤维化,实验结束后取血及肝脏组织,检测血浆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水平及肝脏病理变化。结果 近交系C57BL/6小鼠药物诱导后,各剂量组动物均能存活到8周,高剂量组存活率仅为20%远低于中、低组;血清转氨酶含量升高程度、肝组织病理改变存在剂量时间效应关系。病理分析表明,各剂量组均可见肝细胞变性/坏死、中央静脉周围/汇管区混合细胞浸润及肝脏纤维化。结论 10%四氯化碳给药8周后能诱导近交系C57BL/6小鼠形成较稳定的肝纤维小鼠模型,为后续肝纤维化机制研究及药物筛选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近交系小鼠微卫星引物的筛选和Tm值优化研究,以探索小鼠DNA多态性检测方法。方法随机选用32对位于小鼠不同染色体的微卫星引物,用PCR扩增方法对常用C57BL/6、C3H、BALB/c、DBA/2、129、FVB及SCID近交系小鼠DNA多态性进行扩增和电泳分析,并对其中25对引物的Tm值进行优化。结果 25对引物可稳定扩增,2对引物在不同品系小鼠间表现为单态性,23对引物在不同品系间呈多态性,10对引物呈显著多态性(3~4个态性)。结论所筛选和优化的25对微卫星引物,对不同品系小鼠DNA可稳定扩增,其电泳结果具有较高的DNA多态性,可反映不同品系小鼠的遗传概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微卫星DNA标记检测BALB/c小鼠的遗传质量,并与现行国家标准生化标记法进行比较,探讨其在近交系小鼠遗传监测中的应用,为建立微卫星DNA检测方法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20个微卫星基因位点和毛细管电泳技术对BALB/c小鼠进行遗传质量检测,同时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生化标记法进行检测比较分析。结果 各样品20个微卫星基因位点DNA片段大小相同,没有新的等位基因出现;生化标记检测结果亦显示Akp1等14个生化标记基因均为纯合,个体间生化标记表型均一致,根据国家标准符合品系特征。微卫星DNA标记检测结果与生化标记检测结果一致。结论 微卫星DNA标记可准确可靠、方便快捷地检测近交系小鼠遗传质量,本研究所选的20个微卫星基因位点可用于BALB/c小鼠遗传质量监测。  相似文献   

11.
三种小鼠血液生理生化正常值的测定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本文通过对三种小鼠-BALB/c、C57BL/6J近交系小鼠和昆明远交群小鼠的血液学和血液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其结果:⑴血液学指标:BALB/c近交系小鼠的嗜中性白细胞、淋巴细胞雌雄间差异显著;C57BL/6J近交系小鼠、昆明小鼠雌雄间差异不显著;昆明小鼠的白细胞比BALB/c、C57BL/6J近交系小鼠的低;BALB/c近交系小鼠的单核细胞、嗜酸性白细胞、嗜碱性白细胞记数比C57BL/6J近交系小  相似文献   

12.
E G Pamer  J T Harty  M J Bevan 《Nature》1991,353(6347):852-855
Listeria monocytogenes is a Gram-positive bacterium which grows in the cytoplasm of eukaryotic cells and can cause severe disease in immunocompromised individuals. In murine systems CD8+ T lymphocytes have been shown to be important effectors of acquired protective immunity against L. monocytogenes. Class I MHC-restricted CD8+ cytotoxic T lymphocytes (CTL), which lyse J774 macrophage-like targets infected with L. monocytogenes, are induced following in vivo injection of live organisms. Natural peptide epitopes derived from L. monocytogenes can be acid-extracted from heavily infected BALB/c spleens and detected by CTL. A CTL clone, B9, derived from a (BALB/c x C57BL/6)F1 (H-2dxb) mouse, recognizes one of these natural epitopes in an H-2Kd-restricted fashion. B9 also recognizes P815 (H-2d) mastocytoma cells transfected with the listeriolysin gene. To identify the region of the listeriolysin recognized by CTL we used the H-2Kd peptide-binding motif described by Rammensee and colleagues to synthesize 11 nonamer peptides. One of these peptides, listeriolysin 91-99, was recognized very efficiently by B9. This represents the first identified class I MHC-restricted epitope of bacteria and demonstrates the utility of the allele-specific motif for predicting CTL epitopes.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选择C57BL/6(H-2b)→BALB/c(H-2d)、C57BL/6(H-2b)→CB6F1(H-2d/b)分别作为完全异基因移植和半相合基因移植的供、受者;建立小鼠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模型。结果此GVHD模型动物于移植后1周体重进行性下降,前3天平均每天下降2g左右,此后体重下降趋势有所减缓。第8~12d体重略有回升,第12d后体重再度开始下降。并伴有皱毛、弓背、脱毛、腹泻及肛门红肿,皮肤增厚等症象。移植后12d开始有小鼠死亡,至移植后3周小鼠全部死亡,死亡时平均体重下降10g左右。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肝脏汇管区大量分叶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肝血窦内也有淋巴细胞浸润;肝血窦和中央静脉扩张瘀血。肠粘膜下层有大量淋巴细胞及分叶核细胞浸润,肠粘膜上皮坏死脱落。皮肤真皮层毛细血管扩张,有淋巴细胞和分叶核细胞浸润,符合GVHD症象及病理诊断。结论本实验动物模型是可靠的,可用于GVHD防治的实验性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