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研究外包角钢加固震损型钢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组成的框架节点抗震性能,按1∶2缩尺比例设计并制作了5个型钢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组成的框架节点模型。其中1个为对比节点,1个为外包角钢加固节点,另外3个为模拟不同地震损伤后采用外包角钢加固节点,对所有节点模型进行低周往复加载破坏性试验。通过试验和测试参数分析可知:外包角钢加固型钢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组成的框架节点,保证了"强柱弱梁"抗震设计目标,破坏形态均为梁端弯曲破坏;采用外包角钢加固后的试件模型极限承载力、初始刚度和延性系数最大值分别提高了53.7%、47.1%和25.5%。在一定的损伤程度下,外包角钢加固震损型钢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组成的框架节点是一种有效的抗震加固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构建基于Cre- LoxP系统的条件性定点敲入人源hRas基因(c-Ha-ras)的小鼠,以获得hRas基因在特定组织器官条件性表达的小鼠模型,用于药物的临床前致癌性安全评价及相关机制研究。方法 首先构建hRas打靶载体,电击法转染入小鼠胚胎干细胞(ES细胞),用正负法筛选阳性ES细胞,通过PCR、 Southern鉴定后,将正确重组hRas基因的ES细胞导入C57BL/6 J小鼠囊胚,移入同步发育的受体鼠子宫,妊娠足月出生的嵌合体小鼠与C57BL/6 J小鼠交配获得杂合子hRasfl/+小鼠。再将杂合子hRasfl/+小鼠间交配获得纯合子小鼠hRasfl/fi,然后与全身组织细胞表达Cre重组酶的Tg (EIIa-cre)小鼠进行交配,获得全身细胞表达hRas基因的hRas-EIIa-cre小鼠,并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不同日龄胚胎期仔鼠的hRas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成功构建了基于Cre- LoxP系统的人源hRas基因条件性定点敲入小鼠模型的载体,筛选得到的一个正确克隆,电转ES细胞后进行Southern blot鉴定,经过初筛和复筛,共获得12个阳性克隆,挑选A11号克隆ES细胞进行囊胚注射,移植了48枚胚胎,出生9只小鼠,其中6只为嵌合鼠,将嵌合率>50%的雄鼠与野生型C57BL /6 J雌鼠进行交配,出生21只后代,其中鉴定有4只hRasfl/+小鼠;hRasfl/+小鼠间交配出生29只小鼠,其中有14只纯合子hRasfl/fi小鼠;hRasfl/fl小鼠与Tg (EIIa-cre)工具鼠交配6次,未有仔鼠出生;跟踪不同发育时期胚胎中hRas基因的表达发现,E10.5~15.5 d胚胎中检测到hRas基因表达。结论 成功建立运用Cre- LoxP系统建立了带有hRas基因敲入的纯合子小鼠hRasfl/fl,未能得到全身细胞高效表达人源hRas基因的hRas-EIIa-cre小鼠,但为进一步利用hRasfl/fl小鼠模型建立其他组织特异性的条件性基因敲入小鼠模型做好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 比较自主建立的 Tg. C57-ras 小鼠与日本 Tg. rasH2 小鼠模型的遗传学及 Tg. C57-ras 转基因小鼠与BALB / c 小鼠的杂交 1 代小鼠(简称 CB6F1-NIFDC) 与日本 Tg. rasH2 转基因小鼠模型杂交 1 代小鼠(简称 CB6F1-CIEA)的生物学特性,为国内药物安全评价机构提供致癌性模型的多元化选择。 方法 对两种模型的遗传学及生物学特性进行比较,包括模型构建方法、转录水平、蛋白水平、生长曲线、血液生理数据等。 结果 遗传学特性:两种模型均采用转基因方法构建,转入 c-Ha-ras 基因序列无实质差异,拷贝数仅相差一个;两种模型的不同脏器在mRNA 水平基因表达具有相似性;日本模型肺组织的蛋白水平稍高于自主建立模型,但无统计学差异。 生物学特性:根据文献分析两种模型杂交 1 代的生长曲线有差异,但在致癌实验周期内两模型体质量差别不大;血液生理指标有部分差异。 结论 通过遗传学及生物学特性比较,自建模型可作为临床前药物致癌性评价的候选模型。  相似文献   
4.
目 的 比 较 自 主 建 立 的 C57BL / 6J-Tg ( HRAS) 转 基 因 小 鼠 与 BALB / cJ 小 鼠 的 杂 交 1 代 小 鼠 CB6F1-Tg( HRAS) Nifdc(简称 CB6F1-NIFDC)与日本转基因小鼠模型杂交 1 代小鼠 CByB6F1-Tg( HRAS) 2Jic( 简称 CB6F1-CIEA)的脏器及血液生理指标异同,丰富自建模型的基础数据。 方法 选取 8 周龄的 CB6F1-NIFDC 及 CB6F1-CIEA 各 10 只,雌雄各半,活体称体质量,随后解剖并测定其主要脏器质量及血液生理指标。 结果 自主建立的CB6F1-NIFDC 及日本引进的 CB6F1-CIEA 小鼠模型的部分脏器质量和血生理参数有差异性,脏器质量结果表明,雌性小鼠的心、肝、肺、左右肾等指标存在一定差异;雄性小鼠的肝、肺、左右肾、胸腺、左右睾丸指标质量有差异。 22项血液生理指标方面,雌性小鼠在 RBC、HGB 等 7 项指标差异极显著( P<0. 01) ;而雄性小鼠在 RBC、HCT 等 5 项指标差异极显著( P<0. 01) 。 结论 本文测定了两种模型脏器指标及生理指标,为自建模型在新药安全评价实验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摘要: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研究及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动物模型。 由于制作方法的不同,其基因型鉴定技术方法也不一样,导致基因型鉴定的工作存在混乱无序的现象。 本文根据遗传修饰小鼠模型制作方法进行分类,介绍了随机转基因小鼠、条件性基因敲入小鼠、基因敲除小鼠三类常见模型的基因型鉴定技术要点,规范遗传修饰小鼠模型基因型鉴定方法,保证动物实验材料的准确性,从而推动动物模型在基础和应用科技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 测定 R26-hSCARB2 小鼠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分析性别和周龄对上述指标的影响。 方法 分别取 20只 4 周龄和 8 周龄的 R26-hSCARB2 小鼠,雌雄各半。 取静脉血后,测定 22 项血液生理指标和 12 项血液生化指标,使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各指标在性别和周龄间的差异。 结果 检测的 22 项生理指标和 12 项生化指标中,4 周龄的R26-hSCARB2 小鼠雌雄之间在淋巴细胞绝对值( LYM) 、 中性粒细胞百分率 ( NEUT% )及尿素( BUN)指标上具有显著差异( P<0. 05) ,白细胞计数( WBC) 、总胆固醇( CHO) 及甘油三酯( TG) 指标上具有极显著差异( P< 0. 01) 。 8 周龄的 R26-hSCARB2 小鼠雌雄之间在 WBC、LYM、单核细胞百分率( MON% ) 、嗜碱性粒细胞百分率(BAS% ) 、总蛋白( TP) 、磷( P)及 CHO 指标上具有极显著差异( P< 0. 01) ;在血小板计数( PLT) 、血小板分布宽度( PDW)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NEUT) 、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率( EOS% ) 、白蛋白( ALB) 、碱性磷酸酶( ALP) 、葡萄糖( GLU) 及 TG 指标上,具有显著差异( P<0. 05) 。 不同周龄的 R26-hSCARB2 小鼠在 WBC、红细胞分布宽度( RDW) 、PLT、LYM、单核细胞绝对值( MON) 、淋巴细胞百分率( LYM% ) 、MON%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TP、ALB、ALP、BUN、肌酐( CREA) 、葡萄糖( GLU) 、钙( Ca) 、P、CHO 及 TG 指标上具有极显著差异( P< 0. 01) ,在血小板压积( PCT) 、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 、NEUT 及 NEUT% 指标上具有显著差异( P< 0. 05) 。 结论 性别和周龄都会影响R26-hSCARB2 小鼠的 血 液 生 理 生 化 指 标, 但 周 龄 对 该 小 鼠 的 血 液 生 理 生 化 指 标 的 影 响 更 显 著。 本 实 验 为R26-hSCARB2 小鼠的研究应用提供了基础的数据。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测定自主建立的p53+ /- 基因敲除小鼠的脏器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并比较周龄、性别对各项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4 周龄和8 周龄的p53+ /- 基因敲除小鼠各20 只,雌雄各半,测定其主要脏器质量及血液生理指标。结果不同周龄和性别的p53+ /- 基因敲除小鼠部分脏器质量和血生理生化有差异性。4 周龄和8 周龄小鼠在体质量等这21 项指标上都有差异显著性( P < 0. 01) ,且在左肾上腺等8 项指标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 0. 05) 。4 周龄的雌、雄小鼠在RDW、总胆固醇( CHO) 这2 项指标上差异存在显著性( P < 0. 01) ,仅肺这1 项指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其余指标之间无明显差异; 而8 周龄雌雄小鼠在体质量等16 项指标上雌雄间都有显著性差异( P < 0. 01) ,在HCT 等9 项指标上存在差异( P < 0. 05) 。结论本文测定并比较了不同周龄及性别的p53+ /- 基因敲除小鼠的脏器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为该模型的合理利用及商业化供应提供了背景数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四氯化碳诱导近交系C57BL/6小鼠肝纤维化模型的效果,以建立稳定的肝纤维化模型。方法 选择5周龄的C57BL/6近交系小鼠,分别腹腔注射给予高、中、低剂量的四氯化碳诱导肝纤维化,实验结束后取血及肝脏组织,检测血浆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水平及肝脏病理变化。结果 近交系C57BL/6小鼠药物诱导后,各剂量组动物均能存活到8周,高剂量组存活率仅为20%远低于中、低组;血清转氨酶含量升高程度、肝组织病理改变存在剂量时间效应关系。病理分析表明,各剂量组均可见肝细胞变性/坏死、中央静脉周围/汇管区混合细胞浸润及肝脏纤维化。结论 10%四氯化碳给药8周后能诱导近交系C57BL/6小鼠形成较稳定的肝纤维小鼠模型,为后续肝纤维化机制研究及药物筛选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