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为探讨科学的鸡禽流感免疫程序,对1~28日龄的土杂肉鸡和罗曼蛋鸡进行禽流感母源抗体检测,以及对雏鸡 接种禽流感油乳剂疫苗后的HI抗体水平变化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两种雏鸡的母源抗体水平在1日龄时均达最高值,然后 逐渐下降;肉鸡11日龄后H5、H9抗体滴度分别降低到4.2log2和4.3log2以下;蛋鸡28日龄后H5、H9抗体滴度分别降低到 4.2log2和4.8log2以下;分别对肉鸡在11日龄时进行首免,蛋鸡在7日龄时进行提前首免后均可获得较高的抗体水平;同时 根据试验所用的免疫方案,可有效预防鸡禽流感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科学的鸡禽流感免疫程序,对1~28日龄的土杂肉鸡和罗曼蛋鸡进行禽流感母源抗体检测,以及对雏鸡接种禽流感油乳剂疫苗后的HI抗体水平变化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两种雏鸡的母源抗体水平在1日龄时均达最高值,然后逐渐下降;肉鸡11日龄后H5、H9抗体滴度分别降低到4.2log2和4.3log2以下;蛋鸡28日龄后H5、H9...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科学的鸡新城疫免疫程序,对1~28日龄的土杂肉鸡和罗曼蛋鸡进行新城疫母源抗体的检测,并对两种雏鸡接种新城疫冻干疫苗和油乳剂疫苗后的HI抗体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两种雏鸡的母源抗体水平在1日龄时均达最高值,然后逐渐下降;肉鸡11日龄后降低到5.2log2以下,蛋鸡28日龄后降低到4.3log2以下。分别对肉鸡在12日龄时进行首免,蛋鸡在11日龄时进行提前首免可获得较高的抗体水平,根据试验所用的免疫方案,可有效预防鸡新城疫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杨金保 《山东科学》2006,19(6):82-86
肉鸭养殖场采取严格消毒、隔离饲养、加强种鸭免疫和雏鸭免疫、利用血清或抗体对雏鸭被动预防、药物预防等综合防制措施,对选定养殖户的养殖跟踪表明,在20日龄的鸭病毒性肝炎发生率从60%降低到20%。对来自非免疫种鸭和免疫种鸭的雏鸭群分别采用雏鸭疫苗接种、免疫血清注射和喂中药“鸭肝灵”,结果表明,疫苗的免疫接种是防制DVH所必须的,且与中草药“鸭肝灵”配合应用防制效果明显;注射血清能起到一定的防制作用,但其效价维持的时间较短,至少要经过两次注射才可能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而对来自规则免疫种鸭的健康雏鸭其母源抗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对预防DHV的早期感染起关键的作用,但保护不到15日龄,最早需在5日龄进行首免,15日龄才能达到有效的保护作用,同时饲喂中药“鸭肝灵”保护效果明显。无论雏鸭的母源抗体如何,隔离饲养、严格消毒,疫苗免疫(首免时间依种鸭免疫情况而定),并同时饲喂中药“鸭肝灵”保护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禽流感(AI)H9和新城疫二联灭活油佐剂疫苗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本地分离的禽流感(AI)-H9毒株和ND—lasota株,分别在9—11日龄的鸡胚增殖,灭活后用高压匀浆机乳化制成禽流感-H9,新城疫二联灭活油佐(乳)荆疫苗,经效力检验和攻毒试验结果表明,5日龄白羽肉鸡免疫后15天.抗体效价可达1:32以上,并能够保护免疫鸡免受AI的自然感染,ND的抗体效价也达到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应用细胞中和试验分别对免疫和非免疫母牛所生犊牛的血清进行母源抗体的测定,结果显示两组(每组8头)犊牛血清中均含有滴度不同的母源抗体,母源抗体的变化呈马蹄形变化.1日龄最低,7~8日龄最高,此后逐渐下降.免疫母牛所生的犊牛7~8日龄血清母源抗体达最高峰为8.3 log2,70日龄时达2.5 log2;而非免疫母牛所生犊牛7~8日龄时达最高峰为3 log2,43 d时达0.5 log2.对母源抗体类型鉴别结果表明,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母源抗体的主要类型为IgG,母源抗体呈现的特征变化主要与犊牛吮吸初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试验采用鸭副黏病毒GSFY株(A苗)、GSBY株(E苗)油乳剂灭活疫苗和鸡新城疫NH株(N苗)油乳剂灭活疫苗对7d、14d和21d的美国野水鸭分别进行不同剂量和不同次数的免疫,检测各实验组鸭的HI抗体变化情况。结果显示,美国野水鸭分别免疫后,HI抗体A苗21d和E苗14d时分别达4.55log和5.27log以上,维持时间为35~42d以上。N苗除3次免疫组21d时达到4.0log以上维持时间21~28d外,1次和2次免疫组均不能达到4.0log的抗体水平。结果表明,对美国野水鸭作I型副黏病毒病灭活疫苗免疫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尤以3次免疫为佳.3个不同来源毒株的灭活疫苗以GSBY株油乳剂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从粤北地区分离到的鸡致病性大肠杆菌中选择6株优势致病性大肠杆菌菌株做为制苗菌种,制备制苗菌液,按相同比例混合灭活,加蜂胶乙醇浸液为佐剂制备多价菌苗.安全试验结果证实,该灭活菌苗对20日龄肉仔鸡安全,试验鸡元不良反应;在5~10℃保存12个月,疫苗物理性状稳定.免疫效力试验结果:疫苗保护率为100%;接种20日龄雏鸡O.5ml/只,血凝试验检测结果为接种多价蜂胶灭活疫苗的试验鸡在免疫后第二周可检测出抗体,抗体滴度均数为3.10log2;免疫后第四周达到最高峰,抗体滴度均数为3.60log2;免疫后第五周抗体滴度开始下降,抗体滴度均数为2.10log2,但抗体滴度仍高于对照组(1.25log2).在大肠杆菌感染鸡场进行的多批区域试验结果表明,该多价灭活疫苗安全,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测定了6窝母猪免疫后产小猪0、1、7、14、21、28、35、42日龄猪瘟母源抗体消长情况和28~35日龄首免及二免后免疫效果观察。结果:未吃初乳的0日龄仔猪无母源抗体,1日龄仔猪母源抗体滴度达到高峰,以后逐渐降低;猪瘟母源抗体对1~28日龄的仔猪有保护,少部分仔猪在35日龄还有保护。28~35日龄首免后21日达到73.3%免疫保护,28日则达到93.3%;首免后1个月加强免疫一次,其较高的免疫抗体水平可以维持到二免后4个月,到5个月还能产生免疫保护,免疫合格率为73.3%,但6个月后免疫合格率降至46.7%;因此建议生产实际中,商品猪进行两次免疫即可,种猪以后每6个月免疫一次。  相似文献   

10.
选择免疫原性好的血清1,2,4型鸭疫里默氏杆菌(RA)分离株制备三价灭活油乳剂苗,疫苗抗原含量为5×109CFU/ml,分别用0.5,1.0和1.5ml/只剂量接种7日龄樱桃谷肉鸭以检验器其安全性;用0.25ml/只的剂量接种樱桃谷肉雏鸭,分别于免疫后第1、2、3,4、5和9周攻毒,以检验其免疫效果.安全性检验结果显示,肉雏鸭接种后未见局部和全身异常反应;攻毒保护试验结果显示,免疫后2~9周雏鸭对3个血清型的RA的攻毒保护率达70% ~ 100%.证明该三价灭活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免疫保护力,免疫保护期不少于9周.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测定了6窝母猪免疫后产小猪0、1、7、14、21、28、35、42日龄O型口蹄疫母源抗体消长情况和首免、二免免疫抗体测定。结果表明:未吃初乳的0日龄仔猪均无母源抗体,1日龄仔猪母源抗体滴度达到高峰,以后逐渐降低;口蹄疫母源抗体对1~14日龄的仔猪有保护,部分仔猪在21日龄还有保护。28~35日龄首免后21日其免疫抗体合格率低于70%,28日后达到峰值86.7%,一个月后再免一次,则有效免疫抗体水平可维持较长时间,以后逐渐降低,至5个月后已不能保护,种猪此时须再次免疫接种猪口蹄疫疫苗。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H5N1亚型禽流感纯化抗体(IgG)在鸡体内消长规律,用血凝抑制试验检测了不同注射时间分离的血清样品。结果表明IgG接种后第1至5天,血清抗体滴度恒定在24~26,第8天为23~24,第10天以后几乎检测不到抗体。上述数据表明注射滴度为29的抗体液1mL可有效保护肉鸡免受禽流感病毒的感染,有效期为8天。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不同品系的鸭对禽流感(AI)疫苗诱导的效价有差异,分析这种差异是否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有关。方法用表达H5亚型禽流感HA基因重组鸭瘟活载体疫苗免疫抗原提呈相关转运体TAP基因等位基因型不同的4种SPF鸭,比较其血清HI动态变化。结果免疫后连续观察的9周中,B3群SPF鸭HI抗体效价始终显著高于另外3个群。结论鸭的不同MHC单倍型可能与AI疫苗的不同免疫效力相关。  相似文献   

14.
禽流感病毒H9亚型特异性抗原捕捉ELISA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禽流感病毒多克隆抗体及H9亚型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研究建立H9亚型特异性抗原捕捉ELISA检测方法,用于检测H9亚型禽流感病毒.优化了反应条件,确定了包被抗体、检测抗体及酶结合物的最佳工作浓度,对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及稳定性分析,并与RT-PCR方法比较.通过使用该方法对野外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敏感、特异,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可用于检测临床样品、鸡胚培养物及细胞培养物中的H9亚型禽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季节性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在动物体内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方法 按《 中国药典》 三部( 2015 版)方法进行 BALB / c 小鼠异常毒性试验。 免疫原性试验将 BALB / c 小鼠随机分为 2 组,试验组每只小鼠肌肉注射 0. 1 mL 测试疫苗,空白对照组注射 0. 1 mL PBS。 接种后连续观察 49 d,每天记录动物的活动、饮食及体质量情况。 分别于接种后 0、14、28、35 和 49 d,采血并分离血清,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 hemagglutination inhibition,HI)检测血清 抗体水平。 结果 异常毒性试验结果提示该疫苗的安全性良好,对小鼠的生长无影响,符合《中国药典》 三部( 2015 版)判定标准。 免疫原性试验结果显示,BALB / c 小鼠免疫后 28 d,血清抗 A( H1N1) pam09 和 A( H3N2) HI 抗体阳 转率均达到了 100% ;免疫后 35 d,抗 B( Victoria 系) 的抗体阳转率达到 70% 。 BALB / c 小鼠抗 A( H1N1) pam09、A ( H3N2)和 B( Victoria 系)抗体水平均达到峰值。 结果表明,该季节性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对小鼠进行一次性免疫, 即能达到良好的免疫效果。 结论 该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在 BALB / c 小鼠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6.
禽流感是一种由A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也称禽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家禽和野禽)和人的传染性疾病,被国际兽疫局定为甲类传染病,了解和认识禽流感的流行与病毒特点、传播途径、主要症状、扑灭措施及疫苗预防,对于控制和防止禽流感的发生,以及为人类健康都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