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教育课程问题是高职的核心问题,决定着高职教育改革能否取得成效.通过对高职教育课程问题的探讨,从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方面提出了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建议,以期促进高职教育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2.
中高职课程衔接是实现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实质与核心问题,是实现中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分析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必要性和国内外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现状,结合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与合作的中职院校中高职对接的实例,对中高职课程衔接经验和做法进行探讨,为其他院校在中高职课程衔接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针对高职校本课程的特性,探讨了高职院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以及高职院校校本课程的内容选择。同时,结合行为主义模型、人本主义模型和系统课程模型,设计了相应的高职校本课程开发模型,探讨了相应的课程开发途径。  相似文献   

4.
韩叙 《科技信息》2012,(20):241-241,243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办学规模的扩展,加强高职教育课程模式研究,建立适应我国高职发展的高职课程模式,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本文探讨了我国高职教育的几种课程模式以及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模式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在高职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利用工作过程系统化理念,指导高职汽油发动机电科系统检修课程的改革,培养学生岗位职业能力。本文通过分析国祚过程系统化理念指导下高职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探索工作过程系统化理念指导下高职课程的改革对策,以期为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高职课程改革进程中,德育课程的改革是高职课程改革不可分割的部分,它对高职课程设置、教材的内容及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德育课程设置中突显隐性课程的价值,高职德育课程的改革必须要把显性德育课程和隐性德育课程置于同等重要地位,注意德育课程的建设方法,把隐性德育课程渗透到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7.
德国“双元制”高职教育课程模式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在课程设置方面遵循"双元制"课程模式,具体模型包括培训一体化双元制高职课程、实践一体化双元制高职课程、职业一体化双元制高职课程和职业伴随的双元制高职课程,对其课程模式内涵进行分析,这对于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与课程设置将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整合的问题,积极构建具有人文思想的高职院校模块化课程体系;科学设置相互衔接的高职院校核心课程与拓展课程及大力促进高职院校人文课程的交叉融合与整合.  相似文献   

9.
高职课程建设是我国广大高职院校共同面临的迫切任务,高职课程要体现应用性,按需施教,综合化等特色,必须从满意培养高职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角度审视高职课程建设,建立起由高职基础课,高中专业课,高职实践课三个层面的课程有机构成的高职课程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10.
高职课程改革历程浅析与发展趋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课程改革已经历三次改革浪潮,由此带来的高职课程改革方向研究对高职院校的发展影响深远、作用巨大。对三次课程改革的根源及历程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高职课程改革发展趋势预测。  相似文献   

11.
课程考核不仅是评价教学目标实现与否的一种方法和手段,更能对教学目标的实现起一定的导向作用。通过介绍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课程考核改革实例,提出高职课程考核改革应根据不同课程教学目标和特点,灵活采用不同考核方式,全面评价学生能力;并指出高职课程考核改革是推进、深化高职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构建适应高职教育的考试评价体系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高职物理课程是建工、机械、电子等专业必设的一门基础课程。由于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和高职学生的特点,高职物理课程教学必须具有鲜明的特色。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模式、作业形式等方面要有创新之举,使高职物理课程彰显直观性、专业性、技能性、创造性和趣味性,提高高职物理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课程评价是高职院校课程实践和课程改革中不可忽视的环节。目前高职院校课程理论研究远远落后于课程实践,课程评价研究尤为滞后,因此,开展课程评价研究对于指导高职课程建设、提高课程建设质量十分必要。该文通过对课程评价含义、评价原则、评价主体、评价方法、评价手段等几个侧面问题的探讨,结合该研究者所在学校开展的项目化课程改革研究成果,提出了构建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课程评价体系的思路,以期为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课程评价改革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复合型的高技能人才,传统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改革不仅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测流而且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需要.该文首先分析了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现状,基于此,根据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改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普通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突飞猛进的形势下,高职课程改革相对滞后。目前高职课程的设置存在过于专业化、技能化、显性化等许多弊端,不能适应高职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必须进行改革,并提出了高职课程改革的几点构想。  相似文献   

16.
丁玲 《科技信息》2010,(6):208-209
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高职院校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学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就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了探索,并从课程定位、改革理念与实施建议方面提出了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7.
该文是在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中,对综合课程建设提出“以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确立课程主线,以主线为纲,有机地融合其它课程内容,建立适合高职教育的新课程体系”的原则,着重指出综合课程建设的目的是建立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以体现高职教育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18.
为了重新审视高职信息技术课程的定位,分析数字化情境下高职信息技术课程"技术目标淡化、信息素养泛化和思维能力弱化"的尴尬境遇,并结合数字化情境下高职信息技术课程的多视角认知,在分析课程思维品质的基础上,给出高职信息技术课程的思想树丛设计,认为发展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信息管理能力、计算思维能力和数字化学习能力应该成为高职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在价值,以期为高职信息技术课程的构建带来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朱航 《科技信息》2009,(35):267-267,261
高职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中加强STS教育,是实现高职生综合素质提高,特别是科学素养提高的一条有效途经。在对高职教育、高职化学课程教学和STS教育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阐明了STS教育是高职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提出了在高职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中加强STS教育的原则和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20.
沈蕴梅 《科技信息》2011,(33):1-1,16
高职教育必须构建新的课程模式以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项目课程代表了高职教育课程模式改革的发展方向,是值得探索、应用、推广的高职教育课程模式。笔者以近年来探索项目课程模式的实践活动为基础,对高职平面设计项目教材的开发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