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海鸥4号分散剂和华北原油的混合物为对象,采用t检验比较法研究基于诊断比值的油指纹鉴别,旨在考察溢油分散剂对原油指纹的影响。首先,对分散剂及4个油样的GC-FID气相谱图进行比较,表明分散剂的加入会影响原油的谱图;然后,对油样中正构烷烃(包括姥鲛烷和植烷)的相对含量分布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分散剂的加入改变了原油中正构烷烃(包括姥鲛烷和植烷)相对含量的分布,且影响明显;最后,采用t检验法对两两油样进行鉴别比较,发现添加不同量分散剂的原油与初始原油之间及它们彼此之间的指纹均不一致。诊断比C17/Pr和C18/Ph受分散剂的影响最大,Pr/Ph和C17/C18受分散剂影响较小,而(C23+C25+C27+C29)/(C24+C26+C28+C30)和(C19+C20)/(C19+C20+C21+C22)受分散剂影响最小。因此,溢油指纹鉴定需要考虑分散剂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油指纹鉴别技术在海洋溢油源追查和事故裁决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应用Web技术设计并实现基于Internet的在线油指纹检索鉴别功能,既可扩展传统油指纹鉴别技术的应用范围,又能实现相关技术和资料的共享.研究了Web环境下进行油指纹检索鉴别的方法,创新性地将油指纹检索鉴别技术移植到Web环境下,完成了油指纹数据库和数据流程设计,并应用AJAX技术,基于重复性限法和相关系数法实现了在线油指纹检索鉴别.  相似文献   

3.
原油全烃色谱分析可将原油中正构烷烃间的绝大部分异构体分离开 ,进而将原油的细微差异区分开。分析对比相同和不同成因类型的原油及源岩中分子量烃(主要是 C8~C14)特征 ,指出不同成因类型的原油指纹差异大 ,而相同成因的原油指纹相似。分析了生物降解程度不同的原油指纹特征 ,初步建立一些可反映生物降解程度的中分子量烃化合物。以大港油田港东地区为例 ,研究中分子量烃在油/油及油/源对比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溢油鉴别及油指纹库建设现状及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油指纹鉴别作为目前溢油鉴别最成熟的技术,在国外溢油事故调查处理中发挥了很大作用,鉴别技术和系统不断发展完善.油指纹库作为其重要基础,许多国家已经建立.论述了溢油鉴别的方法,美国、加拿大、欧洲、韩国、日本等国家的油指纹鉴别方法、体系及油指纹库建设情况,以及溢油鉴别和油指纹库的作用.面对我国目前石油开发和运输状况,认为我国的溢油鉴别技术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油指纹库建设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运用GC-FID,对船用柴机油(Y1)、船用燃料油(Y2)、CC30柴机油(Y3)、CD40柴机油(Y4)、-10#柴油(Y5)、0#柴油(Y6)进行了气相色谱分析,通过正构烷烃原始指纹、相对浓度比值分布特征、特征比值等指标以及相对浓度比值的模糊聚类分析对6种成品油进行了鉴别.结果表明:组分差异较大的油品,其原始指纹(Y2,Y5,Y6与其他油品相比)差别较大,可以直接鉴别为不同油品;组分比较相似的油品,原始指纹(如Y5,Y6之间,Y1,Y3与Y4之间)比较相似,必须进一步根据其正构烷烃的相对浓度分布及特征比值等指纹信息加以区分;通过上述鉴别手段,鉴定此6种成品油为不同油品.  相似文献   

6.
基于Oracle的油指纹数据库管理系统,提出了油指纹鉴别方法的软件设计架构,并讨论了.NET环境下使用C语言实现主成分分析算法以及点图绘制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在溢油鉴别中的应用,从面向对象的思想出发,进行接口和类的设计,实现了主成分分析的算法以及可视化表达,基于此架构可以设计出更多的油指纹鉴别方法,具有灵活方便的扩展性。此方法能够针对大量油样数据进行分析并能够快速缩小可疑溢油源的范围,提高溢油鉴别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应用气相色谱和同步荧光光谱鉴别溢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气相色谱法和同步荧光法分别测定了7个原油样品(其中2个油品来源相同)和一种润滑油的饱和烃色谱和同步荧光光谱,分析了正构烷烃组分包含姥鲛烷(2,6,10,14-四甲基十五烷,Pr)和植烷(2,6,10,14-四甲基十六烷, Ph)的分布特征,及反映油品中多环芳烃等荧光性组分的荧光光谱特征. 谱图分析结果显示:润滑油的色谱图和同步荧光光谱图与原油的明显不同,易与原油油品区分开;渤海海区的2种原油Y1与Y2较为特殊,饱和烃含量低,根据色谱即可鉴出;南海4个油品中Y6饱和烃的含量较低,采用色谱能与另外3个样品分开, 结合同步荧光光谱可将Y5与Y3,Y4分开;来源相同的Y3和Y4的荧光光谱基本一致,差别仅在于Y4在C23前的正构烷烃(含姥鲛烷和植烷)含量均略低于Y3,而C23之后的正构烷烃均略高于Y3,其因为Y4发生了轻度风化.将油品的正构烷烃特征和同步荧光光谱特征一起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处理,结果显示:7个油品中5个油样可以明显区分开;Y3和Y4距离很近. 研究表明:将气相色谱和同步荧光光谱所体现的油品的正构烷烃(含姥鲛烷和植烷)和多环芳烃特征一起作为油品的指纹信息,应用常见的化学计量学方法,即可方便鉴别油样.  相似文献   

8.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一些汽油样品组分进行了分离,在得到的色谱图上,选取合适的色谱峰对,用峰高比或峰面积比求出色谱峰对的斜率参数,采用极坐标法对这些参数作图,便得到该油品的特征指纹色谱图,即星状图,将绘制好的西安市面上随机购买的几种未知汽油星状图进行对比,成功地确定了其油品来源,利用星状图法对一些模拟汽油火灾的液体残留物进行了物证鉴定,发现其星状图和未燃原油吕的星状图十分吻合,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三维荧光指纹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搜集了有关三维荧光指纹技术在油种鉴别、水体检测、中药鉴别中应用的研究文献。对三维荧光指纹技术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目前三维荧光指纹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在油种鉴别、水体检测领域中。但其在中药鉴别中的应用还不够广泛。三维荧光指纹技术在分析化学的诸多领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具丽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船应用检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大连远洋运输公司的72000 DWT双壳体原油船航行过程中,油舱货油自然冷却过程进行分析研究.根据非稳态导热集总参数法建立油船油舱保温数学模型,研制了油船货油保温计算软件.通过实船应用比较,软件计算的保温时间和实际的保温时间最大误差为13%.  相似文献   

11.
通过开展风化模拟实验,探讨了油品三维荧光光谱特征的风化变化规律.将油样三维荧光光谱转化为矢量,计算特征峰强度比值,并对矢量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分析了不同风化时间光谱数据、特征峰强度比值和主成分分析因子得分的变化.结果表明,风化过程不会改变油样三维荧光光谱的分布特征,但能改变荧光特征峰的相对强度,变化趋势与特征峰的位置有关.特征峰强度比值和第一主成分因子得分的变化分为水面、水下2个阶段,可能与风化机理不同有关.溢油源鉴定中,可以综合使用荧光特征峰比值、第一主成分因子得分2个参数,作为油样风化程度的判定依据.  相似文献   

12.
采用IL公司微量小舟直接进样及电热原子化技术,将油样用二甲苯-碘混合溶剂稀释后直接进入微量小舟原子化,成功地实现了用无机标样法直接测定原油及渣油中微量镍的含量。该方法简单,取样量少,重现性好,样品测定的检出限达5ppb.  相似文献   

13.
混采油井分层产能的确定通常用生产测井、分层测试及示踪剂跟踪方法,但它们成本高、周期长,对窜层油井不适用,且对流速低和窜层油井不适用,有时还需在关井停产条件下进行,作业过程中还易伤害油层。介绍了一种产能监测的新方法—原油色谱指纹法,利用单层原油色谱指纹差异及井口混合原油的指纹变化特征,配合室内原油配方实验,求得混采井分层产能贡献。研究表明,不同类型不同比例二元及三元原油配方与指纹计算的误差在10%以内,指纹计算结果与生产测井的误差在15%以内,可用来计算混采油井分层产能贡献,监测油层出力情况。  相似文献   

14.
原油体积系数是新增区块储量计算必需的参数。鉴于在油田勘探开发中后期通过高压物性分析来获取体积系数通常难以实施,作者以胜利油区历年来高压物性分析的大量数据为依据,在全面分析各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油藏成藏规律认识的体积系数求取新方法。该方法一方面通过多元回归考虑油藏埋深、地面油密度、温度、压力等与体积系数求取相关且通过常规试油或测试就能获得的参数对体积系数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过残差类别进行修正以考虑地下影响因素(通过常规试油或测试不能获取),如气油比、饱和压力等对体积系数的影响,从而提高了体积系数求取的精度。  相似文献   

15.
针对高含水原油集输管道内腐蚀穿孔事故日趋严重的工程实际问题,对高含水原油集输管道内腐蚀高风险点预测及内腐蚀缺陷监测方法进行了综合研究。基于原油集输管道管内介质的液滴携带机理,给出了该类管道内腐蚀高风险点的预测和判定方法;基于场指纹腐蚀监测原理,研究了代表腐蚀缺陷深度的指纹系数的空间分布规律,给出了其与管道壁厚减薄量的对应关系曲线,建立了高含水原油集输管道内腐蚀状况的评估模型。研究可为高含水原油集输管道科学管理及保障原油集输管道安全运营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芽孢杆菌L-32发酵条件优化及提高原油采收率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筛选得到了一株能以原油为碳源进行生长繁殖的菌株 ,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 (L 32 ) ,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 ,确定出最佳的发酵条件 ,并确定了厌氧条件下以原油为碳源时的培养基成分。通过补加葡萄糖使其浓度保持在8g/L的方法可以提高菌体的浓度。实验结果表明 ,L 2 3可以以原油为碳源生长 ,并能在降低原油粘度的同时使原油培养基内水相的pH值下降。L 2 3能提高实验岩心的原油采收率 ,即在关井 96h后 ,L 2 3可使原油采收率提高 9.6 %左右。  相似文献   

17.
为实时精确测量原油储罐液位及油水界面高度、计算集输站库原油库存量、达到原油收发计量误差小于0.35%的国家标准,设计了基于磁致伸缩液位计的集输站库原油精密盘库计量系统.系统采用三浮子法测量油水过渡带厚度,根据油水过渡带含水率随厚度的变化计算储油罐原油净油量,克服了常规测量方法由于油水过渡带厚度变化带来的测量误差;同时,为提高油罐盘库的测量精度,对罐内原油密度变化进行了补偿.系统综合误差小于0.2%,满足油田盘库计量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为了保证连续生产,不同原油常采用相同的加工方案和操作参数,干扰了装置的平稳生产,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由于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相近的原油,在加工方案和加工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也极为相似.所以本文运用模糊聚类分析,以相似度为唯一标准,将反映待加工原油性质的密度、粘度、酸值、凝点、残炭、硫含量等六项指标与已加工过原油的性质指标进行归类处理,按不同截值进行分类,参照同一类别的原油加工方案和操作参数来确定待加工原油的加工方案和操作参数.结果表明,当截值λ=0.95时,待加工原油与米纳斯原油仍具有较高的相似度,与传统的原油评价结论一致,此方法克服了原油评价滞后于加工生产的现象,具有较高的时效性和现实意义,对炼厂优化和平稳生产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利用紫外光谱测定油脂中不饱和成分,以动物油为对照,主要分析检测了常见的7种植物油.本文确定了紫外谱图分析油脂的检测条件,将原始油配制成0.2%的环己烷溶液;以相似度为指标比较光谱曲线,验证该检测方法具有很好的重现性和特异性;用 W 检验法确定了共有峰,运用紫外谱图检测化合物共轭结构的原理,对各种油脂中总不饱和脂肪酸进行识别并计算相对含量.紫苏油和核桃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种类最丰富,紫苏油中不饱和双键数4的脂肪酸含量为核桃油的1.5倍,橄榄油中包含的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为此种脂肪酸.其次,葵花籽油、玉米油、花生油、杏仁油的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依次递减,动物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未检出.经过碱皂化、甲酯化等方法处理后的样品中,不饱和脂肪酸的紫外吸收光谱特性明显减弱,因此该方法可以简单、快速、准确地测定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