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斑节对虾杆状病毒与肝胰腺细小样病毒在三种 …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石蜡切片技术对斑节对虾杆状病毒和肝胰腺细小样病毒在斑节对虾,日本对虾和中国对虾中的感染民政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BB在斑节对虾的仔虾,稚虾及养成期虾对感染率均接近100%;在日本对虾养成期4虾中平均感染率为7.50%;中国对虾仔虾未检出MBV包涵体。HPV在中国对虾仔虾中感染率为56.00%;在斑节对虾仔虾中感染率为28.75%,稚虾为36.11%,养成期虾平均为65.25%;日本对虾养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对虾中肠腺脂肪酸与病毒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气相色谱法分别检测了人工养殖的健康斑节对虾,健康日本对虾、斑节对虾杆状病毒(MBV)轻度感染斑节对虾、MBV重度感染斑节对虾及患中肠腺坏死杆状病毒(BMNV)病日本对虾中肠腺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结果:养殖健康斑节对虾中肠腺中的饱和脂肪酸以棕榈酸为主(20.64%),一烯酸为油酸含量最高(23.07%),多烯酸则以亚油酸所占的比重量大(21.7  相似文献   

3.
斑节对虾杆状病毒感染率与感染度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石蜡切片法调查了不同龄期养殖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的斑节对虾杆状病毒(Penaeus monodon baculovirus,MBV)感染率和感染度.结果表明各龄期养殖斑节对虾的MBV感染率达100%或接近100%.MBV感染度以养殖早期较高(最高可达142.317‰),养殖中期下降(最低为11.334‰),养殖后期又呈上升趋势.这与对虾的免疫状况及环境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4.
斑节对虾组织的原代培养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选用L-15,添加10%~20%FBS,渗透压用NaCl等调节,pH7.0,在28℃下,原代培养斑节对虾的多种组织,发现淋巴器官,造血器官和血淋巴的组织细胞在较宽范围的培养基渗透压条件下能贴壁生长形成细胞单层.每升培养基添补7.50gNaCl,0.32gKCl,1.02gMgCl26H2O,0.49gMgSO47H2O,2.00gCaCl22H2O和0.30g葡萄糖调节渗透压时,上述3种组织细胞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5.
试验了几种特殊蛋白源:青霉素渣、B12渣、Vc渣、酪蛋白、喷干血粉在斑节对虾幼虾饲料中的效果。在室外水泥池养殖初始体质量为0.2g左右的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70d,从存活率、增重率、蛋白质保留效率、饲料系数等指标评估表明,效果优劣依次是喷干血粉、Vc渣、酪蛋白、青霉素渣、B12渣,但它们的效果都比用鱼粉差。饲料组成影响斑节对虾全虾蛋白含量,但不影响虾体总必需氨基酸与虾体总蛋白  相似文献   

6.
斑节对虾仔虾对低盐度海水耐受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条件下,对斑节对虾(Penaeusmonodon)仔虾耐受低盐海水能力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全长12mm的仔虾在每天递减盐度10%,20%和30%3种条件下,其LC50下限盐度为3‰~4‰,存活时间分别为11,5和2.5d.较大个体(全长17mm)的仔虾其耐受低盐的能力更强.文中讨论了对虾仔虾对低盐度海水耐受力的机制以及在对虾养殖中意义.  相似文献   

7.
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对对虾和罗氏沼虾致病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比研究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对斑节对虾、日本对虾、南美白对虾和罗氏沼虾的致病性,其生产养殖结果表明:第一次在廉江龙营围虾场养殖的南美白对虾,在养殖了27天以后开始爆发白斑综合症病毒病,患病的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日本对虾病症相同,其甲壳特别是头胸壳具有白色斑点。养殖的罗氏沼虾没有出现病症。人工感染实验结果表明: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能引起南美白对虾90%左右的死亡率,引起罗氏沼虾大约50%的死亡率。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这三种对虾感染的病毒都是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  相似文献   

8.
白斑综合症病毒对斑节对虾幼体和仔虾的致病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的蚤状幼体和糠虾幼体经人工感染WSSV后,部分幼体的发育变态受到影响,其死亡率略高于对照组,但PCR二步法检测的结果为WSSV阴性.仔虾经人工感染WSSV后,部分个体的游动方式异常,感染60h后的死亡率达100%,样品经PCR二步法检测呈WSSV阳性.  相似文献   

9.
斑节对虾杆状病毒感染对脂肪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探究斑节对虾杆状病毒 (MBV)感染对脂肪代谢的影响 ,指导虾病的防治 .方法 :利用索氏 (Soxhlet)提取法对养殖健康斑节对虾和MBV感染斑节对虾的中肠腺脂肪含量进行了检测 .结果 :健康对虾中肠腺脂肪占干重平均 34 2 8% ,占湿重平均 9 60 % ,含水率平均 71 0 6% .MBV轻度感染的中肠腺脂肪占干重平均 31 52 % ,占湿重平均 9 58% ,含水率平均 69 31% ,三者与健康对虾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30、P >0 90和P >0 4 0 ) .MBV重度感染的中肠腺脂肪占干重平均 56 4 2 % ,占湿重平均 2 4 14% ,两者均明显高于健康虾和MBV轻度感染虾 (均为P <0 0 0 1) ;含水率平均 57 2 2 % ,明显低于健康虾和MBV轻度感染虾 (均为P <0 0 0 1) .结论 :严重感染MBV的斑节对虾可出现脂肪代谢紊乱 ,造成脂肪堆积 ,进而影响中肠腺的消化吸收功能  相似文献   

10.
报道海南省临高县文科虾场、广西北海横路山虾场、北海市海水养殖综合实验场斑节对虾白斑综合症的防治实验。认为放苗前用二氧化氯消灭病毒,用漂白粉消灭病毒和细菌,用孔雀石绿杀死真菌和原生动物,用石灰中和酸性,用尿素和过磷酸钙培养浮游植物。养殖期用光合细菌净化水质,用水质稳定剂净化底质,合理投饵,科学管理,保持养殖水体生态平衡,恶化病原体繁衍条件,优化斑节对虾生存环境,可以成功地预防斑节对虾白斑综合症,对早期轻病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斑节对虾杆状病毒感染度与水体理化因子关系模型的修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生产实践的观察和水体理化因子与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杆状病毒感染度关系的进一步分析,对斑节对虾杆状病毒感染度与水体理化因子关系模型进行了修订,以便更好地指导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2.
虾蟹混养与病毒病的传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了探讨虾触混养的合理性。方法:利用石蜡切片法和电子显微镜对来自同一池塘的发病的班节对虾和锯缘青蟹进行了病原体的检测,结果:在病触和病虾的中肠泉上皮细胞核内均发现了一种不形成包涵体的杆状病毒,在病虾中还发现有斑节杆状病毒感染。结论:虾蟹混养的模式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从市售的甲壳上带有白斑的冷冻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 on)中提取到一种杆状病毒,并用它感染了活体的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 幼虾和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这2种对虾均发病死亡.从死亡的对虾中再次提纯出此杆状病毒.此种杆状病毒的核酸为DNA,衣壳的主要结构多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9 .8 kDa.通过对此杆状病毒悬液负染片的电镜观察,对其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对虾杆状病毒衣壳超微结构的模式图.  相似文献   

14.
以热休克阻止受精卵第1次卵裂进行斑节对虾四倍体诱导实验.结果表明:热休克温度为38~41℃,处理起始时间在受精后20~30min,处理持续时间为1~2min,四倍体诱导率为4.1%~47.6%.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复方有机疗效助长剂(简称QS)对斑节对虾生长、斑节对虾QS实验箱浮游植物动态、实验室单种培养的小球藻生长及小球藻利用磷的作用效果,测定了小球藻磷酸酯酶活力(ALPA);探讨了QS在斑节对虾养殖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在1.0g/m^3 QS浓度下,斑节对虾30d平均日体重和体长增长率约是对照组的2倍;小球藻3d平均Chla和细胞密度日增长率亦近是对照组的2倍;小球藻ALPA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ALPA增幅比对照组大、最大增长斜度也较对照组提前18h左右出现;QS适宜的添加浓度为0.50-1.50g/m^3.QS对斑节对虾、单细胞藻类生长均具有促进作用,并且QS实验箱浮游植物稳定,单位细胞Chla含量高;QS促进了小球藻的磷代谢,从而使藻类充分利用环境磷和细胞磷,维持高速生长,QS提高了细胞的通透性和酶活性,加快了生物有机体的代谢活动,促进对虾生长;同时,又促进了养殖水体有机物质的降解和利用,净化养殖水环境。  相似文献   

16.
在广西防城港市企沙镇进行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m)和日本对虾(Peraeus japonicus)轮换养殖试验。虾池为砂质土池,圆形或椭圆形,虾池深2.45m,每口池面积0.40~0.82hm^2,每池中心有一个排水和排污系统,池堤内斜坡用水泥预制板衬砌。斑节对虾于1998年和1999年的4~5月放苗,平均放苗密度分别为73.97尾/米^2和60.14尾/米^2。平均养殖天数分别为128d和124d;日本对虾于1998年和1999年的8~9月放苗,平均放苗密度分别为31.00尾/米^2和34.13尾/米^2,平均养殖天数为112d和110d,结果表明,斑节对虾的成活率为55.02%和56.00%,单位产量624.30g/m^2和601.55g/m^2,日本对虾的成活率为44.56%和44.93%,单位产量113.07g/m^2和127.09g/m^2。  相似文献   

17.
对虾白斑症病毒的分离纯化及形态结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取患白斑症的濒死斑节对虾 (Penaeusmonodon)的表皮、鳃和胃 ,匀浆后通过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和蔗糖垫层差速离心两种方案 ,提纯出WSSV ;两种方案比较 ,蔗糖垫层差速离心操作简便 ,不需使用超速离心机 ,所得病毒纯度较高 ,损失少 .负染观察发现 ,纯化的病毒核衣壳 2个末端结构不同 ,其中一端呈圆形 ,高约 2 1nm ,另一端较平 ,高约 15nm ;完整核衣壳的两个末端结构间的螺旋单位一般为 15圈 ,但也偶见个别较长的核衣壳 ,其螺旋单位数达 2 3圈 .  相似文献   

18.
对虾养殖中弧菌数量与对虾“红腿病”“黄鳃病”关系研究苏永全,蔡心一,翁卫华,王军(厦门大学海洋学系,亚热带海洋研究所)黄淑莘(马尾水产饲料公司福州)弧菌是养殖虾池和对虾消化道的正常菌群之一 ̄[1],但其中的某些种如鳗弧菌(V.angutl-laru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