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规律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 ,对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 4 6 0名本科学生在校期间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 ,旨在揭示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的特点、规律及损伤原因 ,剖析运动损伤机理 ,为预防运动损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原因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发生十分频繁,其对专业教学、学生健康以及学生未来从事体育工作等都会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就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的原因、损伤分布特点、项目相关因素等进行调查,分析造成运动损伤的深层次原因及其与目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招生方法、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场地设施建设等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以潍坊学院体育学院2007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其运动损伤的时间、项目、部位、程度、次数、原因及对学习的影响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找出了其运动损伤的原因,提出了防止学生发生运动损伤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了避免或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减轻损伤对机体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在运动训练中最常见的损伤主要发生在踝、腰、手、腕、膝、大腿和足等部位;最容易造成损伤的项目是篮球、足球、田径、体操等体育项目.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建议,从而减少或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重庆师范大学学生运动损伤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体育课中现场调查、询问学生、查阅病例等方法,对1990-2002年体育教学中的运动损伤进行统计和分析.统计结果共发生230例,其中,软组织损伤133例,关节韧带扭伤88例,骨折9例;运动损伤与体育项目关系为:球类项目中足球最多,田径项目中跨栏最多;男生的运动损伤明显高于女生.分析运动损伤的原因为:体育项目对抗性强,技术动作不规范,身体素质低,场地或器械因素等.  相似文献   

6.
通过查阅资料、访谈、发放调查问卷等方法,并向体育学院从事篮球教学、运动损伤类学科的教师和专家针对踝关节损伤原因及预防问题进行探讨、学习,对调查问卷所显示出的有关踝关节损伤的原因进行研究,得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踝关节损伤的结论:体育专业学生由于对踝关节损伤的不重视而忽略对踝关节损伤预防的知识学习。篮球运动中踝关节的损伤类型主要是踝关节韧带拉伤、挫伤和骨折。通过调查问卷显示与有过踝关节损伤学生的访问,得出该校体育专业学生发生踝关节损伤都是突发性的。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我院98级、99级、2000级和2001级体育系学生运动损伤情况的调查与分析,初步揭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发生的一般规律,为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李伟 《晋中学院学报》2008,25(3):117-121
通过问卷调查,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该专业学生运动损伤发病率较高,且男生发病率高于女生、病情也较重.这主要与该专业学生的专业性质和体育保健知识缺乏有关.针对这种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手段,不仅有利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对近年来罗定职业技术学院体育与健康专业学生体操课运动损伤的基本状况、损伤原因和损伤部位等进行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初步分析与探讨,揭示体育与健康专业学生在体操课发生损伤的一般规律,并对在体操课中避免或减少运动损伤提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0.
体育专业在校生运动损伤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问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南省部分高校体育院、系的体育教育专业在校学生受伤情况进行了调查,从发生运动损伤的性质、运动项目、受伤的部位、引起损伤的原因等方面分析,结果表明:在大学期间学生受伤情况相当普遍,已严重影响正常教学和训练.建议应尽快强化学生预防损伤的意识并提出预防运动损伤的综合性措施.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教学实验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实验的对象是安徽省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均为2011级乒乓球专修,研究的主要问题是教学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结果表明体育教育专业采用教学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是有利于体育教学的,并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因此,在高校中加强教学实践能力培养问题的研究是有必要的,在教学计划中增加教学实践的比重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广西桂平市乡镇中学生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旨在全面了解现今桂平市乡镇中学生体育伤害事故存在现状和防范体系的不足,提出整改意见,为乡镇中学建立健全运动安全预防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福州市高中生参与体育活动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和掌握福州市高中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实际情况及影响因素,从高中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出发,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据统计法、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福州市高中学生参与体育课及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对体育课以及体育课外活动有着积极的态度。但是一些客观原因如:个体身体及懒惰因素、升学压力大学习负担沉重、自由支配时间少等因素影响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与时间。  相似文献   

14.
体育是一项与危险同在的文化活动。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严重影响了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新课程理念的贯彻落实,也直接影响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本文力求探寻导致中小学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原因,并提出树立正确观念;加强安全教育力度;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加强学生组织纪律性等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风险管理论等分析了高校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成因,提出了一些减少或者避免伤害事故发生的可操作性建议。认为高校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起因于学生不了解身体健康状况、风险意识淡漠,教师不了解学生健康情况、不重视伤害风险,体育场地、器材存在安全隐患,校医院缺少专门人才和设备。要加强体育教师和学生的风险意识教育,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介绍动作练习中的风险;及时给学生体检,建立个人健康档案,使学生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校医院要增设骨科医生岗位和相应设备,不断增强处理伤害事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教体结合模式下普通高中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为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通过个案研究方法分析高级中学体育生招生、学习、训练、管理经验;通过文献法把握了解教体结合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模式内涵。结果统一招生与优秀苗子重点选拔是实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基础,体育特长班的建立是落实普通高中体育后备人才教体结合培养机制的前提;依据训练基础,因材施训是体育训练普及与提高的关键;改革高校体育生培养机制,是提高体育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结论高中阶段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必须加强与高校体育人才培养之间的衔接,以向高校输送优秀体育生源为目的,建立从招生、训练、学习、管理到输送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7.
竞技体育是当今社会文化活动的主要形式,由于竞技体育自身的竞技性和娱乐性等特点,竞技体育对吸引更多的人参与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应重新审视竞技体育对体育教育的作用,对大学生进行竞技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和健康教育理念的有效体现.正确理解竞技体育的内涵、国家的体育教育政策和当前社会对体育教育的要求是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与健康发展的前提,充分发挥竞技体育的教育功能并为大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的自我教育创造条件能促进大学生形成体育锻炼习惯.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体育院系学生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在篮球运动中发生运动损伤病因,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对大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为高校体育课的教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399名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参加不同选项体育课教学前后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参加不同选项体育课教学后,学生身体素质平均优于教学前,部分指标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大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参加不同选项体育课教学能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张晞 《科技信息》2011,(25):I0128-I0128,I0163
体育保健课教学和正常的体育课教学都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研究体育保健课教学对推动高校体育的发展,对满足病、残、弱学生的体育需求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