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利用变分原理的自适应网格技术被应用到两个有解析解的激波问题上,它能根据问题的求解,在解的大梯度区自动加密网格,从而非常成功地算出了激波。通过分析发现自适应网格技术在提高精度、减少运行时间方面显示了优良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基于Zienkiewicz-Zhu误差估计方法,自适应策略以及分子表结构,研制出功能强大的自适应多重网格有限元程序。该程序可对任意曲线组成的计算区域进行全局与局部加密。以应力集中问题为例,展示了自适应多重网格有限元的主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本文采用的误差枯计方法,自适应策略对线弹性问题的有效的,自适应多重网格有限元求解应力集中问题具有精度高,收敛速度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一种求解N-S方程的自适应直角网格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了一种用直角网格表达背景、切削网格表达边界的非结构化自适应直角网格方法.该方法采用四叉树保存网格数据,将切削简化成6种类型,用速度的旋度和散度作为自适应加密标准,从而可实现任意二维区域网格的自动生成和自适应加密.通过将极小网格边界化处理,利用SIM-PLE算法处理速度和压力的耦合,实现了该网格上N-S方程的离散和求解.算例表明,该方法网格生成简单,可以用于任意形状上的流动和传热模拟,相比非自适应方法,用一半的网格数目即可达到相同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4.
基于模糊航向制导的AUV航迹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洪亮  李莉  边信黔 《应用科技》2004,31(12):43-45
提出了基于模糊航向制导的水下机器人间接航迹控制方法,航向制导环采用模糊算法进行最优艏向实时解算,再以此艏向作为期望航向进行航向控制;为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和自适应性能,航向控制环采用滑模控制器,最终实现AUV的航迹跟踪,最后,根据此方法进行了航迹跟踪试验,结果表明模糊艏向解算器的航迹控制精度要大大高于PID艏向解算器,并且设计方法易于理解,便于工程设计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彩虹表密码分析算法的图形处理器优化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种在图形处理器(GPU)上的彩虹表密钥分析算法.结合GPU单指令多线程的特点改进了Oechslin的彩虹表算法,将预处理中彩虹链的计算分别映射到GPU的单个线程,并利用预计算链提高了在线分析的效率.所使用的硬件平台GPU Tesla C1060 相对于CPU Core2 Duo 2.8 GHz,在运行速度方面,预处理提高了41.2倍(每秒110×106次DES加密),在线分析提高了3.52倍.在此系统上用1.3 GB的磁盘空间,平均2.73 s的在线分析时间以及46%的概率,成功获得了加密选择明文的40 bit DES密钥.  相似文献   

6.
基于金属板料冲压成形模拟过程中有限元网格自适应加密与减密技术的特点,提出了自适应网格单元拓扑关系的截面物理量显示算法,可以快速、准确有效地确定特定截面与有限元自适应网格的交线,实现截面相关单元物理量显示.与板料成形仿真软件FASTAMP后置系统的集成验证表明,算法具有搜索速度快、准确性高、实现简单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基于非结构化网格的三维大地电磁自适应矢量有限元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能够模拟复杂模型的非结构化网格,提出基于矢量单元的三维自适应有限元大地电磁模拟算法。其过程是:利用残差型的后验误差算子初步估算粗网格上的单元误差,通过加密误差超过限定的单元,生成新的网格;对新的网格重复上一步过程,从而得到更加精确的数值结果;重复迭代过程直到计算结果的精度达到预定要求为止,从而生成最优化的有限元网格;基于COMMEMI 3D-1 MT模型的数值模拟,验证本文算法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自适应的网格加密和迭代求解过程,本文算法可以产生迭代收敛的数值结果,计算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8.
基于Zienkiewicz-Zhu误差估计方法,自适应以及分子表结构,本文实现了自适应多重网格有限元程度,计算结果表明,自适应多重网格有限元求解应力集中问题具有精度高、速度快的特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Zienkiewicz—Zhu误差估计方法、自适应策略以及分子表结构,本文实现了自适应多重网格有限元程序.计算结果表明,自适应多重网格有限元求解应力集中问题具有精度高、速度快的特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自适应网格的结构拓扑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基于自适应网格技术的结构拓扑优化.采用有限元离散设计域,单元节点密度作为设计变量.优化迭代过程中,根据设计域密度场信息对结构网格进行自适应加密和稀疏,使得材料分布边界处的网格加密,远离材料边界处的网格稀疏.同时,优化设计变量空间也随着网格的变化而变化.给出了拓扑优化中网格自适应加密和稀疏的准则,以及网格变化时结构密度场更新算法.算例结果表明提出的拓扑优化策略可以减少结构分析和优化求解的计算量,在同等结构分析和优化求解计算量下能够得到更好的拓扑结果.  相似文献   

11.
面向CPU+GPU异构计算的SIF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图形处理器(GPU)计算特点和任务划分的特点,提出主从模型的CPU+GPU异构计算的处理模式.通过分析和定义问题中的并行化数据结构,描述计算任务到统一计算设备架构(CUDA)的映射机制,把问题或算法划分成多个子任务,并对划分的子任务给出合理的调度算法.结果表明,在GeForce GTX 285上实现的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IFT)并行算法相比CPU上的串行算法速度提升了近30倍.  相似文献   

12.
在高分辨率图像日益普及的情况下,Roberts边缘检测的处理速度急需进一步提高。在CPU表现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下,基于CPU/GPU和CPU/MIC的高度并行运算的研究愈加深入。在分析Roberts算法特点的基础上,将能并行的部分移植到GPU和MIC上进行。完成基于CPU/GPU和CPU/MIC的异构架构上的Roberts算法实现,并针对CPU/MIC上将程序进行向量化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单精度浮点运算能力下,GPU处理低分辨率图像的速度更快、加速比更高,但处理高分辨率图像时MIC的加速比最高为23.52,高于GPU的21.43。  相似文献   

13.
基于GPU的弹性图像配准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常的弹性配准技术因其计算强度大,消耗时间长,难以满足实时应用的要求.新一代图形处理器(GPU)以其用户友好的可编程性和出色的并行计算能力,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根据GPU的自身特点,以薄板样奈插值作为变换模型,构建了弹性配准计算平台.对二维单模态和多模态的两组图像进行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CPU,利用GPU可以更为迅速地获得变换参数,对于大尺寸、高分辨率或者多局部形变的图像,GPU的处理速度超出CPU 1个数量级以上.  相似文献   

14.
针对飞行模拟的特点, 提出一种基于受限四叉树的大规模地形绘制误差判断方法. 该方法利用误差饱和概念, 采用符合并行计算要求的误差判断准则进行层次细节的选取, 使误差判断与三角化过程完全由图形处理器(GPU)执行, 提高了图形硬件的绘制效率, 节省了中央处理器(CPU)运行时间, 可用于高速飞行模拟中的大规模地形实时绘制.  相似文献   

15.
并行计算是提高音频大地电磁(audio-frequency magnetotelluric method,AMT)数据反演效率的有效途径。本文在统一计算设备架构(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CUDA) 下开展带地形的AMT数据二维反演并行算法研究,旨在利用GPU强大的计算能力及并行计算技术实现高精度、快速度的AMT数据二维反演。首先利用有限元和自适应正则化反演算法实现AMT数据二维反演的串行化计算;然后在PGI Visual Fortran+ CUDA5.5环境下编写基于CPU+GPU的CUDA并行代码,将正演中的频率循环、反演中的模型灵敏度矩阵计算和反演方程正则化求解部分进行并行化处理;通过不同复杂程度的理论模型正反演模拟验证了该并行算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不同模型和不同模式下的数值模拟结果对比表明,基于CPU+GPU的CUDA并行算法相较于传统的CPU串行算法,在灵敏度矩阵计算和反演方程正则化方面耗时更少,加速比最高可达10倍以上。最后将该并行算法应用于某矿区实测AMT数据的二维反演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基于平滑粒子动力学( SPH)的流体模拟速度,提出了一种在图形处理器( GPU)上实现的基于网格的邻居快速查找算法.该方法首先使用粒子位置纹理信息建立对应的网格纹理,然后利用GPU排序方法按照粒子的网格索引进行排序,最后在排序后的网格纹理中得到粒子的邻居粒子索引,并将其赋值到预计算的粒子邻接纹理中.该方法克服了...  相似文献   

17.
比较分析了在不同网格大小介质模型情况下,分别采用串行计算、CPU 16个线程并行计算和4块GPU并行计算进行各向异性弹性波动方程正演模拟的执行时间差异。发现在网格点为2563的大模型上,用4块GPU的并行模拟计算相对16线程并行计算与串行计算的加速分别为30倍与156倍。表明多GPU并行算法可以显著缩短数值模拟时间,而且模型网格越大,加速效果越显著。因此,在单机环境下进行大尺度模型的各向异性弹性波正演模拟,采用多GPU并行计算方式是一个合适的加速选择。  相似文献   

18.
求解矩阵特征值的GPU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求解矩阵特征值的GPU(图形处理器)实现方法,分别用基于GPU的幂法和QR法求解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和所有特征值。基于GPU的计算与基于CPU的计算相比较,证实其计算精度较好,运算时间比基于CPU的运算时间快2.7~7.6倍。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合金定向倾斜枝晶生长的相场模型,采用非均匀网格的自适应有限元法求解薄界面层厚度条件下的相场模型,研究了Al-Cu(w(Cu)=4%)合金的倾斜枝晶演化过程,定量分析了冷却速率、主晶间距对凝固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却速率、主晶间距和抽拉速度可以控制倾斜枝晶的生长角度,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加,枝晶的生长会偏离择优取角向温度梯度方向偏转,反之主晶间距和抽拉速度增大,枝晶的生长角度逐渐从温度梯度方向朝着晶体择优方向偏转.此外,自适应有限元法相较于均匀网格法在CPU的运行时间上降低了一个数量级,并且随着计算域的增大,自适应有限元法的计算效率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