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扫描可从多视角图像与信号变化反映人体的解剖结构与组织的病理特征,在脊柱外科的发展过程中日益凸显其优越性,是脊柱外科重要的临床诊断手段。在本篇综述中,一方面我们探讨了人类脊髓成像的历史沿革,描述了从1980年代首次提供人类脊髓可视化到如今一系列出色的成像工具的发展历程。另一方面概述创伤性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的临床情况,并突出显示MRI在急性创伤性脊髓损伤与非创伤性脊髓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激素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勇  刘德明 《江西科学》2002,20(2):121-124
综述了激素治疗急性脊髓损伤方面的研究进展 ,内容涉及到其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刘长林 《科技资讯》2006,(3):104-105
对脊柱脊髓损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4.
根性撕脱伤和脊髓损伤是临床上非常重要的疾病,临床治疗方法很多,但难以成功治愈根性撕脱和脊髓损伤引起的瘫痪或慢性疼痛.基因治疗有可能为有效地治疗根性撕脱伤和脊髓损伤,并减轻对病人、家庭、医疗机构和世界经济的影响.癌症的治疗中基因治疗已解决了临床许多挑战性的问题,靶点基因的脊髓损伤研究从实验室走向临床.本综述从臂丛神经撕脱伤和脊髓损伤相关的血脊髓屏障的解剖和病理表现,脊髓损伤和根性撕脱伤基因治疗的种类,以及治疗脊髓损伤活体动物应用到的基因转运载体的种类,重点阐述病毒和非病毒载体转基因治疗在脊髓的转运路径.靶向脊髓的基因治疗已有很长时间,但仍然有问题没有解决,尤其是如何有效地转导病毒载体入在体动物的神经元仍未清楚.在病毒载体的安全性和设计上的问题未解决之前,临床治疗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为寻求和解决胸腰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的有效疗法,用DICk氏内固定器治疗53例患者,并随访.对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表明,Dick氏内固定系统符合脊柱的生物力学原理,可使固定节段具有高度的内在稳定性,且具有操作简便、安全、短节段固定,合并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摘要:脊髓损伤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建立一个理想的动物模型对于确定脊髓损伤机制和开发脊髓损伤患者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系统地回顾和分析了挫伤型脊髓损伤造模装置的研究进展,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评价,以供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作者对诸多脊柱压缩性骨折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和研究,从解剖学和生物力学、动力学的角度,阐述了脊柱压缩性骨折病症的科学机理、损伤机制及治疗康复的有效方法.提出自己对运动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脊柱骨折或脱位是由脊柱椎骨和支持性软组织的外伤或病理性破裂而引起的,并导致脊髓和神经根受压。其中,胸腰段脊椎骨折或脱位在犬猫中最为常见,临床上可以采用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或综合治疗。分析一例犬T3腰椎骨折的手术治疗过程,通过采用骨水泥联合螺钉的手术方法来固定脊柱矫正患犬脊柱骨折处,术后配合药物治疗,使患犬患处愈合良好,并通过患犬后续恢复情况来评估脊柱神经受损的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9.
椎体骨折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且致残率极高。传统X线平片仅能显示椎体压缩变形及脱位,不能很好显示椎管破坏程度及脊髓损伤情况。CT、MRI检查不但能显示骨折损伤程度、种类、椎管受累情况,MRI检查还能显示脊髓损伤、椎体骨挫伤、椎间盘损伤、韧带损伤、椎管内血种等,CT、MRI联合应用是全面评价脊柱骨折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手段。1材料与方法1.1采集1995年5月~1998年5月三年间临床资料完整、影像资料完整、经手术、随访追踪观察的脊椎外伤性骨折的病例68例。男46例,女22例,年龄21~66岁,平均年龄45.5岁。交通车祸20例,高处坠落…  相似文献   

10.
创伤性脊髓损伤能够引起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是一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疾病,但是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现有研究中发现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具有和母细胞相似的生理作用,将外泌体应用于脊髓损伤的治疗中表现出令人满意的疗效,而且移植外泌体后尚未发现在移植干细胞中出现的致瘤等副作用,因此外泌体将会是脊髓损伤治疗中一个很有前景的策略.现将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在治疗创伤性脊髓损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脊柱骨折合并截瘫是一种很严重的创伤.最常见的脊柱骨折部位在胸腰段,其次为颈椎.脊柱骨折(或脱位)多见于高处坠下、重物压碰、车祸、工矿事故以及地震灾害等.脊髓损伤是脊椎骨折或脱位的严重并发症,脊椎骨折时,椎体或椎弓的骨折片可能刺伤或压迫脊髓;脊椎移位时,脊髓往往被移位的上下两脊椎呈剪式挤压,严重者可部份或完全断裂,都可造成外伤性截瘫.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腰骶脊柱结核的临床可行性及疗效。方法2006年3月-2009年3月我科采用后路器械固定、前路彻底病灶清除植骨的方法治疗腰骶脊柱结核19例,其中累及2个节段17例,3个节段2例;术前后凸角8°-21°,平均15.3°;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椎旁脓肿及椎管内死骨形成,13例伴有不H程度的脊髓和(或)神经根受压症状,Frankel分级C级5例,D级8例。结果随访6月-3年,平均24月。术后切口均l期愈合,结核无复发。疗效优12例,良7例。术后6月X线片检查示融合节段有连续骨小梁形成并通过椎间隙13例,2例术后CT扫描证实前方有假关节形成。融合时间6-8月,平均7.5月。术后后凸成角2°6°,平均3.1°。至末次随访时,椎间隙高度较术后无明显丢失。有神经压迫症状者术后Fhnkel评分均达到E级。结沦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腰骶脊柱结核有利于恢复脊柱的稳定性、提高植骨融合率、纠正和预防后凸畸形,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3.
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后果严重。根据其病理机制分为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两个阶段及脊髓横断伤、完全性脊髓损伤、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及脊髓震荡伤四型。SCI治疗的药物主要有:甲基强的松龙、神经节苷酯、细胞生长因子、抗氧化剂及钙通道拮抗剂等。治疗方法虽多,但其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结合了SCI病理演变的特性,对目前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AF系统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AF系统内经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病2.40例.结果:术后40例患者随访时间为3~24个月,平均10个月,脊柱序列恢复良好35例,占87.5%,好转4例,占10%;伴脊髓损伤21例,15例不全瘫完全恢复功能,4例不全瘫部分恢复功能.2例全瘫未恢复功能,好转率90.4%.结论:AF系统经椎弓根内固定可使伤椎复位满意,固定牢固,并能达到有效的脊髓减压.  相似文献   

15.
脊髓损伤是人类致残率最高的疾患之一。治疗脊髓损伤的趋势是联合应用多种技术和手段,创造出最适宜神经细胞再生恢复的环境,达到功能恢复的目的。生物材料在结构和功能上的优良性质使得它在脊髓损伤和修复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兴起的组织工程学方法更为脊髓损伤的治疗带来新思路,即通过种子细胞—支架材料—神经营养因子复合物修复受损脊髓。本文回顾了近年来组织工程支架和细胞载体系统在脊髓损伤修复中的应用,展示了生物材料在组织工程和细胞分子治疗策略中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刘丹 《中国西部科技》2010,9(34):39-40,78
脊髓损伤病人受伤后出现的否认、焦虑、抑郁、愤怒、迫切、自卑、依赖、自我调整、适应等不同的心理变化,直接影响疾病治疗的进程和效果。外科手术是治疗脊髓损伤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心理干预和心理护理非常必要。本文对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进行综述,表明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可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恐惧等情绪,提高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其修复成为医学领域一个重要课题.该研究对脊髓损伤修复领域专利的技术研发趋势、主要研发力量、研究热点和核心专利等进行深入分析,以期揭示该领域专利研发格局,为我国脊髓损伤修复技术攻关及宏观决策提供支撑.研究发现,脊髓损伤修复领域共有专利723项,主要涉及脊髓损伤药物开发、利用细胞和/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CT3D)及多平面重建(MPR)对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诊断的优缺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53例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病例。分别行X线平片,CT及螺旋CT三维重建、多平面重建检查及技术处理。结果CT对椎体中后柱骨折的显示有明显优越性,而三维重建及多平面重建不仅能具体、直观、形象显示骨折情况,而且对脊髓、神经根损伤的显示价值清楚。结论平片诊断爆裂骨折需与单纯压缩骨折鉴别,明确诊断需CT证实,螺旋CT3D和MPR对诊断及了解椎管内损伤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CT3D)及多平面重建(MPR)对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诊断的优缺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53例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病例.分别行X线平片,CT及螺旋CT三维重建、多平面重建检查及技术处理.结果 CT对椎体中后柱骨折的显示有明显优越性,而三维重建及多平面重建不仅能具体、直观、形象显示骨折情况,而且对脊髓、神经根损伤的显示价值清楚.结论 平片诊断爆裂骨折需与单纯压缩骨折鉴别,明确诊断需CT证实,螺旋CT3D和MPR对诊断及了解椎管内损伤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石河子科技》2010,(5):70-70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研究人员8日报告说,他们研究发现一类名为室管膜细胞的干细胞不仅可帮助生成更多新的脊髓细胞,还能帮助恢复脊髓功能。这一成果将有助于研究人员寻找治疗人类各种脊髓损伤的新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