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9 毫秒
1.
根性撕脱伤和脊髓损伤是临床上非常重要的疾病,临床治疗方法很多,但难以成功治愈根性撕脱和脊髓损伤引起的瘫痪或慢性疼痛.基因治疗有可能为有效地治疗根性撕脱伤和脊髓损伤,并减轻对病人、家庭、医疗机构和世界经济的影响.癌症的治疗中基因治疗已解决了临床许多挑战性的问题,靶点基因的脊髓损伤研究从实验室走向临床.本综述从臂丛神经撕脱伤和脊髓损伤相关的血脊髓屏障的解剖和病理表现,脊髓损伤和根性撕脱伤基因治疗的种类,以及治疗脊髓损伤活体动物应用到的基因转运载体的种类,重点阐述病毒和非病毒载体转基因治疗在脊髓的转运路径.靶向脊髓的基因治疗已有很长时间,但仍然有问题没有解决,尤其是如何有效地转导病毒载体入在体动物的神经元仍未清楚.在病毒载体的安全性和设计上的问题未解决之前,临床治疗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探究microRNA-124a(miR-124a)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继发性损伤的影响及相关机制.取90只健康成年Wistar大鼠建立SCI模型,随机分为3组,第1组术后仅注射生理盐水,为未治疗组;第2组术后注射骨髓基质细胞源神经干细胞(BMSCs-D-NSCs)治疗,为正常移植组;第3组术后注射携带miR-124a的骨髓基质细胞源神经干细胞(miR-124a-BMSCs-D-NSCs),为转染移植组.另选取60只健康成年Wistar大鼠作为对照组,仅给予假手术处理.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的组织形态学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大鼠的miR-124a表达情况,并对损伤灶进行显微测量计算,比较脊髓功能恢复的BBB评分情况及脊髓组织损伤大小的情况.结果显示,SCI后,脊髓组织中miR-124a基因表达显著降低,脊髓神经功能也明显降低,miR-124a-BMSCs-D-NSCs能够有效地改善SCI,减少脊髓损伤组织范围及体积,还能改善中枢神经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白藜芦醇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MPO和NOS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脊髓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影响,将120只SD大鼠随机区组分成4组:假手术组、损伤组、白藜芦醇(Res)组和甲基强的松龙(MPSS)组.假手术组切除椎板但不损伤脊髓,术后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其余三组采用Allen's法以10 g×5 cm制作大鼠脊髓损伤模型,术后立即分别给予等量生理盐水Res(100 mg/kg)和MPSS(100 mg/kg)腹腔注射.术后8 h、12 h、24 h、72 h、168 h取损伤脊髓标本,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MPO,NOS吸光度来检测其活性变化.结果SCI后脊髓组织中各时间点MPO和NOS活性均增加(P<0.01),损伤后3 d达高峰;Res组和MPSS组在伤后各时间点MPO和NOS活性均小于损伤组(P<0.05);Res组和MPSS组比较,72 h、168 h时间点MPO活性无统计学意义;24 h、72 h、168 h时间点NOS活性无统计学意义.说明白藜芦醇能抑制脊髓损伤后中性粒细胞浸润,抑制NOS的活性,减轻继发性脊髓损伤,对SCI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c factors,NTFs)在急性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神经细胞的生长发育、保护和修复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单一的治疗尚不足以激活神经元内源性的再生程序;其次,再生抑制因子限制了NTFs对SCI后结构和功能恢复。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选择以联合的方式探索NTFs对再生的促进作用。本文归纳了NTFs以联合的方式治疗轴索再生的基本原理和最新进展,旨在为联合治疗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硫酸镁对大鼠继发性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用30只体重280±20g wister成年大白鼠随机分为三组:A组(对照组),仅行T10阶段椎板减压;B组(损伤组),C组(治疗组),均行T10阶段椎板减压和Allen's重物打击致脊髓损伤,伤后30min时B组腹腔注射蒸馏水1600mg/kg,C组腹腔注射硫酸镁1600m//kg.48h后切去伤段脊髓组织分别测定H2O、Ca2+、Mg2+离子含量,观察局部组织病理学改变,超微结构及单位面积的凋亡细胞数.结果显示跟A组比较,B、C组损伤段脊髓组织H2O、ca2+含量增多,Mg2+含量减少,组织病理学及超微结构破坏严重,凋亡细胞数升高,而且C组较B组轻.由此可知,病程早期应用硫酸镁可以减轻脊髓损伤后的继发性损伤,从而对受损脊髓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其修复成为医学领域一个重要课题.该研究对脊髓损伤修复领域专利的技术研发趋势、主要研发力量、研究热点和核心专利等进行深入分析,以期揭示该领域专利研发格局,为我国脊髓损伤修复技术攻关及宏观决策提供支撑.研究发现,脊髓损伤修复领域共有专利723项,主要涉及脊髓损伤药物开发、利用细胞和/或生物材料进行损伤修复等研究.2001年以来,细胞修复和生物材料相关专利逐渐增多.中国和美国是脊髓损伤修复领域的主要研发国家.在药物开发和细胞修复方面,美国申请的专利最多;在生物材料方面,中国申请的专利最多.欧美国家持有大部分核心专利,中国仅持有1项核心专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脊髓损伤大鼠体重及后肢运动功能影响与其神经保护作用的关系。方法采用Allen’s打击法制作中度SCI模型,应用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和3个模型组,即模型空白组、BYHWD组、金纳多组,每组16只大鼠。模型组大鼠分别给予蒸馏水、BYHWD、金纳多水溶液,正常组给予蒸馏水,分别于造模前即0 d、造模后3 d、1 w、2 w、3 w,称量大鼠体重,并进行后肢运动功能评价,灌胃治疗2 w后,结束实验。结果SCI模型大鼠于造模后3 d体重及后肢运动功能均明显降低,灌胃治疗后,模型空白组大鼠体重缓慢增加,但后肢运动功能无明显改善;BYHWD组及金纳多组大鼠体重及后肢运动功能均有显著改善,且BYHWD组改善效果更明显,与金纳多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BYHWD通过保护SCI大鼠脊髓组织,显著改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增加大鼠体重,为其治疗中医"痿证"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经后路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 所有患者在伤后6h~10d行后路切开复位、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本组全部病例术前、术后及随诊时均摄正侧位X片、CT或MRI扫描检查.结果 经X片、CT检查,病椎高度恢复90%以上,伤前的后突畸形Cobb角平均为25.5°(11°~32°),术后纠正至平均4.4°(1°~7°).结论 后路椎管减压椎弓根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摘要:脊髓损伤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建立一个理想的动物模型对于确定脊髓损伤机制和开发脊髓损伤患者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系统地回顾和分析了挫伤型脊髓损伤造模装置的研究进展,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评价,以供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文是关于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在脊髓损伤修复中研究进展的综述.主要从CNTF的特点、分布、作用、SCI修复中的研究进展以及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1.
付青俊  项安  熊震宇 《江西科学》2005,23(6):741-743,787
介绍了由DSP与PC机构成的弧焊分析系统中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和结构,提供了DSP和PC之间在Delphi环境下的一种实现方法,并且在焊接过程中实现了弧焊数据的实时传输和显示。  相似文献   

12.
1985~2006年间共有27篇发表在《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刊物上的论文被《SCI》源期刊引证。涉及被引证第1作者20人。其中,3人2篇以上的论文被引证。23篇论文在22份《SCI》源期刊中引证了《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相似文献   

13.
SCI收录和引用重庆大学学术论文情况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为国际三大检索系统之一,SCI是衡量一个机构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重要因素,尤其能反映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学术水平。以美国ISI公司的Web of science 网络数据库为依据,对重庆大学1984-2001年间被SCI收录及引用的科技论文,分别按年度及各学院进行了统计分析,最后提出了增加我国科技论文被收录数和被引用率的一些建议。统计分析对加强学校基础研究,形成活跃的学术竞争气氛,进一步提高学术的学术地位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SCI来源期刊上发表论文情况可以作为衡量某国家或地区科研水平和科研能力的一种标准。本文介绍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及SCI论文,并提出在撰写SCI论文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最后,向SCI投稿的有些技巧及提高SCI命中率方面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检索SCI数据库,对广州医学院418篇SCI论文的出版时间、学科主题、被引用情况、合作单位、作者等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广州医学院SCI论文从2000年开始逐年增加,被收录论文的被引频次也逐年增加,论文相对集中在广州呼吸病研究所、广州医学院化学致癌研究所、广州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等机构.  相似文献   

16.
SCI在国内科技界的作用日显重要,已经成为国内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科研评价的重要依据.利用近10年来西南大学ESI学科贡献度分析数据,讨论SCI科研成果奖励机制对中国高校科研创新水平的影响.各高校按照SCI期刊分区对论文进行分等级奖励,从而激发科研工作者的科研热情,促使在校师生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在制定SCI论文奖励政策时,要分析学科之间的差异性、SCI影响因子的变化情况以及被引率,以进一步更好地完善SCI论文奖励机制.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SCI,EI概况以及学术论文进入SCI和EI索引源的基本要求,提出了向SCI,EI投稿的注意要点。  相似文献   

18.
SCI源期刊与JCR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SCI期刊引用报告 (JCR)最新网络版 (2 0 0 1年 )为依据 ,对 5 752种SCI源期刊进行了统计分析 ,结果显示 :上述期刊由 64个国家和地区出版 ,其中以美国为最多达 2 2 2 0种 ,其次是英国和荷兰分别为 1 1 39和 565种 ,中国为 57种 ,排名第 1 3;对 1 65个学科的期刊统计显示 ,数量最多的是生物类期刊 ,其次是医学类期刊 .5 752种期刊的影响因子统计表明 ,总影响因子 (TIF)为 8 2 78,IF平均为 1 .44,不同学科期刊影响因子有明显差异 ,在 1 66个二级学科期刊中排在前十位的均为生物学和医学类期刊 .SCI期刊的影响因子分布较好地符合布拉德福定律 .结合以上统计结果对SCI期刊论文撰写与投稿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以美国ISI公司的web of science网络数据库为依据,对辽宁大学1958年—2003年间被SCI收录的论文从收录量、著者单位、引用次数、发表期刊几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