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采用前端聚合技术制备了羟基磷灰石/聚丙烯酰胺(HAP/PAM)复合材料,并将其用于废水中重金属铅离子的吸附处理.研究了羟基磷灰石含量对聚合前端移动速度、最高温度以及铅离子吸附能力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镜(SEM)对产物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前端聚合法不仅工艺简单、反应快、能耗低,而且制备的HAP/PAM复合材料为多孔结构,无机粉体在其中分散均匀,具有较强的铅离子吸附能力,用于废水处理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在羟基磷灰石(HAP)纳米粒子表面接枝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随着接枝的PMMA含量增加,改性粒子在水溶液中的分散性增强。以牛血清白蛋白(BSA)和溶菌酶(LSZ)为吸附目标,研究了HAP和改性后的粒子(g-HAP)的蛋白质吸附性能。结果发现,g-HAP比HAP对蛋白质的单位吸...  相似文献   

3.
溶胶-凝胶法合成纳米羟基磷灰石(n - HAP)后再吸附水溶液中的苯酚,研究pH值及苯酚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时间对吸附行为的影响,探讨其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在碱性范围内对苯酚的吸附效果好,随着pH值的增加,吸附量逐渐增加,在pH≈11时吸附量能达到23.3mg.g-1;n - HAP对苯酚的吸附属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在120 min时吸附达到平衡,吸附速率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4.
基于高比表面的介孔TiO2晶须,利用羟基磷灰石(HAP)对有机质良好的吸附特性,采用浸泡包裹的方法在介孔TiO2晶须光催化剂表面包覆少量羟基磷灰石,制得对有机质有较好吸附性能的催化剂前躯体,利用光化学沉积法在包裹后的前躯体上担载Ag.结果表明:表面包覆HAP质量分数为0.5%、担载Ag质量分数为1.9%后的介孔TiO2晶须光催化性能得到提高的同时又保证了对有机质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5.
纳米羟基磷灰石对Zn~(2+)的吸附行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用人工合成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吸附溶液中的金属离子Zn2+,考察吸附时间、pH值及Zn2+初始离子浓度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探讨吸附机理。结果表明:纳米羟基磷灰石对Zn2+的吸附符合拟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吸附时间60 m in即可达到平衡;吸附量与pH值和Zn2+的初始浓度呈正相关关系;纳米羟基磷灰石对Zn2+的吸附属Langmu ir等温吸附类型。  相似文献   

6.
以聚乳酸(PLLA)/羟基磷灰石(HAP)/四氢呋喃(THF)为淬火溶液,无其它添加剂条件下,通过-20 ℃低温淬火、萃取、洗涤和干燥得到直径为400-700 nm PLLA/HAP复合纤维膜。研究了PLLA/HAP比例、聚合物浓度等条件对纤维形貌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纯PLLA为“哑铃状”捆束结构,结晶度、比表面积和孔隙率分别为40.71 %、11.23 m2/g和95.12%。加入无机物HAP后,PLLA/HAP(5:5)复合纤维膜的结晶度、比表面积和孔隙率分别降低到24.12%、8.01 m2/g和82.12%。主要因为HAP加入阻碍了PLLA分子链的有序规整堆积,影响PLLA的结晶。研究PLLA/HAP复合纤维膜对氟离子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拟二级动力学和Langmuir模型更适合该吸附体系。纤维膜对氟离子的最大吸附容量为6.06 mg/g,纤维膜对氟离子的吸附更趋于单层吸附且化学吸附占主导地位。纤维膜重复使用5次后,吸附效率仍然保持在87.67%。  相似文献   

7.
沉淀法制备羟基磷灰石粉末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立新 《甘肃科技》2003,19(11):33-34
阐述了羟基磷灰石(HAP)的常用制备方法,并就沉淀法制备工艺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发现pH值、滴加速度、陈化温度和时间是影响产物形貌和成分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卵磷脂参与沉淀法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改进传统的沉淀法,利用卵磷脂形成囊泡时产生的特殊反应环境限制羟基磷灰石(HAP)晶体的生长,得到了纳米HAP粉体.经500℃灼烧晶体粒径为10~20nm,700℃灼烧粒径保持在50nm左右,比相同热处理条件下由沉淀法获得的晶体(700℃灼烧时粒径在80~120nm左右)粒径显减小.这一结果与卵磷脂-水体系形成的高度分散的反应微环境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9.
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对Zn(Ⅱ)的吸附动力学及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原位复合法制备了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复合吸附剂(CS/HA),研究了该吸附剂对水溶液中Zn(Ⅱ)的吸附热力学及动力学.动力学研究表明:在实验条件下吸附量与时间的关系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方程,求出了吸附活化能.热力学研究表明:在实验条件下,CS/HA对Zn(Ⅱ)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得到了△Hθ,△Sθ,△Gθ等一些热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0.
纳米羟基磷灰石对模拟含铬废水中Cr~(6+)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田螺厣片作为生物模板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HAP),并利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所制备的纳米HAP对模拟含铬废水中Cr6+的吸附情况,确定了吸附较佳工艺条件.吸附效果最好时吸附率为88.7%.  相似文献   

11.
为了对亲和层析过程的强化提供理论依据,应用非平衡热力学唯象理论,分析了该过程中温度场、化学势场及重力场等各种场之间的协同关系,以及各自场内不同分量之间的协同关系.得到了亲和层析过程的总熵变表达式,多场协同条件下质量通量和热量通量的唯象表达式以及相应的传质和传热系数.分析结果表明:重力场的存在,维持了体系的非平衡状态、保证了锥形床的稳定操作,避免了柱子堵塞及压密化.上流锥形床亲和层析在多场协同下,其传质、传热以及吸附反应相互影响,过程的最终传递方向将取决于各场之间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特有两栖动物大鲵的自然鸣叫和电刺激中脑诱发鸣叫进行录音,然后回放至语图仪进行窄带语图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状态下的鸣叫在频率、能量和谐波方面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用静态法研究了果糖、葡萄糖及果糖-葡萄糖混合溶液的吸附相平衡关系,发现在实验范围内吸附等温线是线性的;研究了连续环状色谱(CAC)对果糖-葡萄糖的分离性能;测定了不同操作条件下果葡萄糖在连续环状色谱上的流出曲线,建立了数学模型以进行理论预测,模型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4.
在研究分析性气相色谱分离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并建立了双组分制备级气相色谱分离过程的数学模型,模型包括物料平衡方程、吸附等温方程和传质方程。描述该过程的数学模型是隐形非线性偏微分方程,通过数值求解模拟分析了柱填充空隙率和流动相流量等不同操作参数对色谱分离的影响,并与文献实验值相比较,结果基本吻合,最大相对误差在4.86%以内,为实现工业放大和生产的最优化操作和控制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传递函数-顺序单纯形多参数寻优估值方法,并将其用于非线性液相色谱系统等温线和总传质系数的估算。文中采用传递函数 法估算线性吸附系统的相平衡和动力学参数,并以这些参数作为多参数优化计算的初值,然后运用三参数顺序单纯形法进行参数寻优估算,从而获得了甘露醇和山梨醇吸附体系的Langmuir等温线和液固相间的总传质系数。把这些参数代入色谱分离模型,便可计算出色谱分离甘露醇和山梨醇的流出曲线。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6.
The salt-gradient operation mode used in ion-exchange simulated moving bed chromatography (SMBC) ca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protein separations. A detailed model that takes into account any kind of adsorption/ion-exchange equilibrium, salt gradient, size exclusion, mass transfer resistance, and port periodic switching mechanism, was developed to simulate the complex dynamics. The model predictions were verified by the experimental data on upward and downward gradients for protein separations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All design and operating parameters (number, configuration, length and diameter of columns, particle size, switching period, flow rates of feed, raffinate, desorbent and extract, protein concentrations in feed, different salt concentrations in desorbent and feed) can be chosen correctly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This model can facilitate the design, operation, optimization, control and scale-up of salt-gradient ion-exchange SMBC for protein separations.  相似文献   

17.
氮离子辅助沉积的羟基磷灰石膜的结构与电化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用XRD,FTIR,EDAX和XPS等,对60keV的N离子束在钛合金表面辅助沉积的羟基磷灰石薄膜(HA)表征发现,膜呈非晶结构,膜中Ca/P比高达2.46,远高于HA原材料Ca/P比的数值1.67,沉积中出现C和O的污染,膜中引入了碳酸根基团CO^2-3,并产生了羟基(OH)的丢失,与已有的实验结果不同,实验中发现,这种N离子束辅助沉积的薄膜在Hanks溶液中的抗溶解特性,不是退火试样最好而是未退火状态的膜比前者理优,但它们二者的抗溶解特性又都比钛合金本身强,作者对所观察到的这种新现象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高压电场干燥技术原理的电流体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压电场干燥技术是作者自行研发的一项实用型的创新干燥技术,其技术特点是物料不升温,节省能源,设备造价低,特别适合热敏性物料的干燥.其物理机制是依靠电场能传质而实现干燥的.利用电流体动力学原理,针对高压电场对含水物料施加作用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电场能传质是由两种作用力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活性炭固定床上氯苯气体的吸附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氯苯气体在活性炭固定床上的吸附过程。对不同温度下氯苯在活性炭中的吸附特性进行了测定,并用过热蒸气对活性炭吸附的氯苯进行了脱附回收。采用线性平衡吸附体系的动力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关联,得到了活性炭吸附氯苯的总传质系数和吸附带长度。结果表明:吸附温度升高时,总传质系数减小,吸附带长度增大。根据模型计算得到的穿透曲线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两者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20.
选用乙酸为模板分子,4-乙烯基吡啶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采用本体聚合方法合成了具有高选择性的分子印迹聚合物.以该聚合物作为填充吸附介质,开发了针式萃取装置,并与气相色谱联用分析了气体中的痕量乙酸.实验考察了主要反应条件参数对聚合物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丙酮为溶剂,预聚合时间为5h,模板分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