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应用动力学重整化群研究扩散置随凝聚模型的相变,结果发现该模型的生长几率{Pi}的多分形谱存在相变点qc的值为零,即当q〈qc时,该模型的生长几率{Pi}不同具有多分形性质,这一结论与目前有关文献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2.
用共沉淀还原扩散法制备了新的镧系吸氢合金LaNi4Cn0.5Mn0.5,借助XPS技术研究合金的表面偏析等性质,确定了合金表面的化学组成,讨论了合金在空气中暴露程度对表面性质的影响以及表面性质对合金吸氢性能的影响,并结合吸氢测试研究了合金的活化,提出了LaNi4Cu0.5Mn0.5的活化机制。  相似文献   

3.
采用溅射中性粒子质谱仪、俄歇电子能谱仪研究分析了(Hg0.69Pb0.31)Ba2Ca2Cu3O8+δ超导体的表面状况,其中Hg元素以中性游离态存在,Pb元素的表面富集和Ca元素的氧化态等现象表明,汞系超导体在表面形成钉扎中心和呈现不稳定性的表面性征。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La(2-x)Bix/3Ca1/3MnO3体系的电阻行为和磁性转变,当x=0.0,0.2时,样品表现为铁磁转变,居里温度Tc分别为265K和245K,铁磁转变伴随着半导体-金属转变,对应于磁电阻效应的极大值;当x=0.4时,样品表现为复杂的磁性转变,样品的电阻率为半导体特性,对应的磁性转变没有半导体,金属转变发生,在x=0.4和0.6两个样品中,1T外场下85K时获得大于86%的巨磁电阻效应  相似文献   

5.
运用广义计盒维数方法,对测量热混合层所得到的温度脉动时间序列信号进行了详细研究,发现等温截面的时间点集在一定尺度范围内表现出多重分形几何特性,并计算了截面阀值的绝对值范围为0~1.5 时的等温截面的多重分形的广义计盒维数Dq,当q 3,Dq 随截面阀值H以及测量点位置Y的变化不大,热混合层温度脉动时间序列具有统一的多重分形维数;但当q > 3,Dq 受湍流流场本身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6.
接种密度对Vero细胞在微载体表面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接种密度对Vero细胞在微载体表面生长行为的影响,发现培养过程中所获得的细胞最高密度随接种密度的增加而有所提高,当细胞的表面接种密度高于1.0×10^5cells/mgMC时,因贴壁后细胞扩展受到限制而不利于进入对数生长期。就整个Vero细胞培养过程,适宜的表面接种密度为3×10^-4-7×10^4cells/mgMC,此时可以获得较高的比生长速率和细胞增殖倍数。  相似文献   

7.
采用静态体视显微法测定了在3.03.15K下,二水甲酸锶晶体的(110)和(011)面的生长速率,通过用生长速率(R)与过饱和度(σ)的关系,计算了生长参数,发现其生长机制符合水溶液中晶体生长的BCF面扩散模型。研究了体扩散对生长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过饱和度下,体扩散影响很小,当过饱和度σ≥0.200时,体扩散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8.
用恒电位和动电位极化法研究了表面粗糙度对非晶态NiCrFeSiB合金亚稳态小孔形核和生长的影响,粗糙表面显著促进亚稳态小孔的形核,在恒电位下,亚稳小孔的生长电流随时间的平方线性增长为I-I0=k(t-t0)2.生长速度参数k和亚稳态小孔的峰值电流都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在粗糙表面上亚稳态小孔的生长速度略高,且分布范围较大。  相似文献   

9.
就细颗粒流化床的炉衬表面粗度对(准)散式流化状态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采用粒径为0.076 ̄0.45mm的细石墨粒子,通过变换不同的炉衬和采用自制的炉内电阻网络测量装置,得到了炉内流化滞区的分布和表面粗糙度与壁面附近流化滞区厚度的关系,并结合细颗粒与不同炉衬壁面之间的摩擦系数的测量结果,对炉衬表面粗糙度与流化滞区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表明,粗糙的炉衬表面会产生较大的流化滞区,并使流化状态过  相似文献   

10.
通过乳液聚合法成功合成了纳米SiO2/聚丙烯酸酯杂化乳液。首先将纳米SiO2经过表面官能团化处理,使其表面含有活性官能团,然后经过乳液聚合使丙烯酸酯单体在纳米SiO2表面引发聚合,合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杂化乳液。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乳液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胶膜进行了机械力学性能测试和表面润湿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纳米SiO2的表面官能团化处理改善了纳米粒子在乳液中的稳定性,当纳米SiO2质量分数为0.2%时,杂化乳液胶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同时达到最大值。其表面润湿性与SiO2质量分数有关,SiO2质量分数为0.5%时其杂化乳胶膜的接触角最大,耐水性最好。  相似文献   

11.
采用第一性原理模拟计算方法,从原子层面出发,了解InN的生长动力学行为.通过计算N和In原子于不同覆盖度下In极性表面的top、h3以及t4位置上的形成能和扩散势垒,了解沉积原子的相互作用和成核.结果表明,In原子比N原子更容易在干净的In极性表面吸附、粘接,并通过扩散找到稳定位置,形成一个较致密的双In原子层.模拟计算了N和In原子在双In原子层和三In原子层表面的扩散,结果显示,在稳定的双In原子层上,N原子将通过垂直扩散穿过顶部In原子层,并在两In原子层表面之间横向扩散,形成纤锌矿结构的InN材料;然而,In原子虽然可形成三In原子层或In滴,其上沉积的N原子也仅能垂直扩散穿过顶部In原子层,长成新的InN分子层,与InN基底间存在双In原子层或更厚的In薄膜,形成不完整的纤锌矿结构InN薄膜.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一新的InN外延两步生长法,以在生长过程中尽量保持表面只存在双In原子层结构,为高质量InN薄膜的外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水汽在细微颗粒表面异质核化数值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立蒸汽在同时含有不溶物质与可溶成分的粗糙颗粒表面核化特性数值实验平台,对水汽异质核化晶核形成自由能、成核速率、成核几率、成核临界饱和度、平衡水汽饱和度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可溶性盐含量对成核自由能势垒、成核临界饱和度无影响,但对晶核越过自由能势垒进一步长大过程自由能及平衡水汽饱和度影响显著.用自仿射分形理论描述粗糙颗粒表面,将表面粗糙程度与接触角联系起来,研究发现:颗粒表面粗糙度降低了成核自由能势垒,引起成核速率与成核几率迅速增大,成核临界饱和度降低,而对晶核进一步长大过程中水汽的平衡无明显影响.较高的可溶性盐含量有利于核化液滴的长大;颗粒表面越粗糙,越易于核化.  相似文献   

13.
分形聚集生长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形生长DLA模型和有限步扩散反应置限聚集模型的基础上,考虑粒子扩散置限和粒子扩散有限步数的影响的同时,引入扩散粒子与种子或聚集集团粒子相遇时的聚集反应概率P,种子或聚集粒子对次近邻位置扩散粒子捐引作用引起扩散粒子向各方向的行走概率变化(行走偏向概率)WP,研究粒子随机行走的分形聚集生长性质,通过计算机模拟得到一系列的分形聚集生长图形,计算其相应的分形维数,结果表明:在粒子浓度较小时,分形生长为DLA生长,随粒子向外扩散置限范围dr,反应概率p和行走偏向概率wp 的增大,聚集体的分形维数df也随之增大;在粒子浓度较大时,一般聚集体呈密集结构,此时不具分形结构。  相似文献   

14.
 为揭示磁黄铁矿尘在施工现场人体呼吸道的沉积规律,以安徽某金属矿采样巷道磁黄铁矿矿样为研究对象,运用Fluent等软件,建立人体呼吸道三维模型,对不同作业区域运输和铲装2种不同工艺流程下、不同质量浓度的磁黄铁矿尘在人体呼吸道的颗粒沉积进行模拟。结果表明,不同呼吸强度、不同工艺、不同粒径下的磁黄铁矿主要沉积在人体的咽喉以及气管部分,当矿尘粒径大于5.456 μm时,即作业人员在巷道中距离风口较近的作业区域作业时,矿尘将全部沉积在人体呼吸道中。人体呼吸道的总颗粒沉积率随颗粒质量浓度的上升出现先下降而后波动稳定的规律,随颗粒粒径与呼吸强度的增加而增加,距运输巷道风口越远总沉积率越小。基于磁黄铁矿尘在人体呼吸道沉积规律及实际工况,提出了相应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模拟是计算机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具有高效、快捷、经济等多种特点.以Cu膜为例用Monte Carlo算法模拟了薄膜生长的随机过程,并提出了更加完善的模型.在合理选择原子间相互作用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考虑了原子的吸附、在生长表面的迁移及迁移所引起的近邻原子连带效应、从生长表面的脱附等过程.利用自行编写的4个软件模拟计算了薄膜的早期成核情况以及表征薄膜生长表面状况的粗糙度和表征薄膜内部晶格完整性的相对密度.结果表明,随着衬底温度的升高或入射率的降低,沉积在衬底上的原子逐步由众多各自独立的离散型分布向聚集状态过渡形成一些岛核,并且逐步由二维岛核向三维岛核过渡.在一定的原子入射率下,存在3个优化温度,成核率最高时的最大成核温度Tn,薄膜的表面粗糙度最低时的生长转变温度Tr,相对密度趋近于1时的相对密度饱和温度Td.三者均随入射率的对数形式近似线性增大,并且基本重合.这说明在一定入射率下这3个优化温度近似相等.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三者的形成机理都是基于原子的热运动.这一结论使探索工艺条件时不仅可以采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而且可以从早期最大成核条件预计沉积较厚薄膜的最佳生长工艺.同时发现,随着入射率的增大,相对密度不断减小.可是在不同温度区域入射率对早期成核率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不同.当温度较低时,随着入射率的增大,最大成核率基本不变,表面粗糙度不断增大;当温度较高时,随着入射率的增大,最大成核率不断增大,但表面粗糙度不断减小.  相似文献   

16.
Ni在Ni(100)面的薄膜生长的蒙特卡罗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晶格动力学蒙特卡罗(KLMC)方法模拟Ni在Ni(100)面的薄膜生长,对原子的沉积、吸附、扩散、成核、生长等微观过程采用了合理的模型,研究基板温度和沉积速率对薄膜的生长形貌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沉积在基板上的原子逐步由各个离散型变成紧致型的近四方形的岛,并由二维向三维岛转变,最后连接成膜;基板温度越高,沉积速率越低,生成的薄膜越平整,粗糙度越小;沉积速率一定,表面粗糙度随着基板温度的增加而减小,当基板温度达到一定值时粗糙度降为零.  相似文献   

17.
MgB2 superconducting film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fabricated on single crystal MgO(111) and c-AL2O3 substrates by different methods. The film deposited by pulsed laser deposition is c-axis oriented with zero resistance transition temperature of 38.4 K, while the other two films fabricated by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and electrophoresis are c-axis textured with the zero resistance transition temperature of 38 K and 39 K, respectively. Magnetization hysteresis measurements yield critical current density Jc of 107 A/cm2 at 15 K in zero field for the thin film and of 105 A/cm2 for the thick film. For the thin film deposited by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the microwave surface resistance at 10 K is found to be as low as 100μΩ, which is comparable with that of a high-quality high-temperature superconducting thin film of YBCO.  相似文献   

18.
计入外磁场、铁磁和反铁磁层间耦合、体和界面各向异性后,研究了A-B-A三链系统中物声学型界面自旋波及其存在条件,结果发现,在此系统中,存在奇、偶两种不同宇称的声学型界面自旋波,在没的界面各向异性条件,这两种声学型界面自旋波解的个数分别在0 ̄2之间变化。  相似文献   

19.
计入外磁场、体和界面单轴各向异性后,研究了铁磁和反铁磁层间耦合的A-B-A三链系统中的光学界面自旋波及其存在的充要条件.结果发现,在三链系统中,有两种不同类型的光学界面自旋波,它们在不同界面各向异性条件下,均可存在0~2个自旋波解  相似文献   

20.
利用数值计算研究了近邻原子质量和作用力常数均不同的一维链中的非线性表面局域模,该模型模拟闪锌矿结构晶体中〈111〉方向一列表面原子的非线性振动.在考虑近邻原子间相互作用势函数中的四次方非线性项后,在相应线性系统频带的禁带中和光学支上面发现了非线性表面局域模(S1模和S2模).在考虑近邻原子间相互作用势函数中的三次方和四次方非线性项时,非线性表面局域模中出现静态"直流"分量,表面局域模振动频率降低.结果还表明在相应线性系统频带的光学支上面和禁带中是否存在非线性表面局域模与三次方、四次方非线性项和最大的可能达到的位移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