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综合类   8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采用RSM湍流模型对双进口方形分离器的气相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分离器内的速度场和压力分布;同时采用拉格朗日模型对方形分离器内固体颗粒的轨迹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双进口方形分离器内速度场和压力场的对称性较好但气流旋转强度不大且容易衰减;不同粒径、不同位置入射的颗粒轨迹有较大差异,细颗粒入射时分离器内容易形成气流短路现象,颗粒靠近分离器顶部入射时分离器内容易造成上灰环现象,给方形分离器的分离效率带来了不利的因素。将方形分离器筒体的四角改为切形倒角,可以很好地改善分离器的流场,并能有效提高分离器分离效率。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压气体(CO2、N2)“渗透破碎”杀灭液体中细菌的机理,采用正交方法,综合考虑杀菌时间、溶液浓度、作用压力和杀菌媒质等不同因素作为评价指标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使用2种不同杀菌媒质所得结果的比较,进一步验证高压气体的“破碎”杀菌机理;CO2的“酸化效应”对杀菌效果的影响不大;杀菌率会随时间、压力、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3.
就细颗粒流化床的炉衬表面粗度对(准)散式流化状态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采用粒径为0.076 ̄0.45mm的细石墨粒子,通过变换不同的炉衬和采用自制的炉内电阻网络测量装置,得到了炉内流化滞区的分布和表面粗糙度与壁面附近流化滞区厚度的关系,并结合细颗粒与不同炉衬壁面之间的摩擦系数的测量结果,对炉衬表面粗糙度与流化滞区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表明,粗糙的炉衬表面会产生较大的流化滞区,并使流化状态过  相似文献   
4.
天然气再燃低NOx技术及其工业试验的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天然气再燃低NOx技术基本原理,并且针对四川江油电#炉进行的国内首次"天然气再燃低NOx技术"工业试验的现场条件,依据冷态试验及FLUENT软件的模拟结果,对工业试验方案进行了优化与完善.工业试验的初步结果表明:在燃用劣质煤的切圆煤粉炉上采用前后墙布置天然气喷口及前后墙布置OFA喷口的天然气再燃低NOx技术方案是可行的,NOx排放量至少可减少40%.  相似文献   
5.
对一种新型流化床热处理电炉的流化特性,热态升温特性及电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等压风室利于降低布风板压降;适当配比的流化粒子可提高流化床的流化质量;整个热处理炉升温速度快,污染小,大幅度节电,具有较好的炉温均匀性和等电位性。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新型硅酸钙脱硫剂的成分筛选及其在沸腾炉内的变工况试验结果。试验表明,硅酸钙脱硫剂的最佳脱硫温度为950℃左右,与高硫无烟煤在沸腾床内的最佳燃烧温度(950—1000℃)相吻合;在Ca/S摩尔比小于2.0时,脱硫效率可达95%。  相似文献   
7.
在冷态试验台上研究了循环流化床料腿密相段中不同管束布置方式对气固流动特性的影响。.重点研究管束所占料腿截面比例和管束子截面形状对循环灰量、松动风调节范围、松动风在料腿密相段中的分配比例以及料腿密相段中的气固流动压降的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8.
天然气再燃低NOx技术的冷模试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一个几何比例为1:12.5的220t/h切向燃烧深粉锅炉冷模试验台上,通过喷入不同温度的气流并测量炉内温度场,模拟了不同喷射方式和喷射流量时的再燃气体、燃烬气流与主气流之间的混合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前后墙方向喷出的再燃气流与主气流之间形成了快速互均匀的混合,但主燃烧区空气动力场变化较大;切向喷出的再燃气流更适合于切圆燃烧深粉锅炉;四角切向喷入燃烬风对燃烬有利。本文还对再燃气流的喷射量、喷射位置对混合效果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