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技管理在高校自主创新和综合实力提升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对高校科研管理绩效影响因素的分析,进一步强化高校科研管理的现实内涵与功能定位,提升高校科技管理的理论水平与决策能力,促进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及科技政策的改革与创新,探索高校科研管理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为高校科技资源的科学利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科技评价作为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国家科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科技管理水平的主要手段。因此,深化科技评价改革对于高校提升学科、人才、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及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科技评价体系在社会层面、高校层面、教师层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建议完善科技评价的法制法规,加强诚信建设;建立与大学的个性特色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建立与科研过程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建立对人力资源的分层次评价体系;建设评审专家队伍,加强评价工作的公正性。  相似文献   

3.
日前,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在2013年度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年会的讲话中强调,要充分肯定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新形势下,高校科技工作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深入推进科技与教育的结合;要以实施“2011计划”为抓手,促进高校创新体系建设;要以科技评价改革为契机,全面推进科技体制机制创新;要以科技项目和经费管理为切入点,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要推进产学研融合和成果转化,服务国家需求和支撑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4.
正"十三五"是陕西师范大学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积极推进"双一流"大学建设,加快实现战略转型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关键时期。未来五年,陕西师范大学将始终坚持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以高层次人才团队建设为突破口,以高水平科技平台为支撑,以高水平成果产出为目标,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任务,逐步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使学校科技创新能力达到新的高度,科研实力和水平显著提高,以更有彰显力的科技成就谱写陕  相似文献   

5.
当前,在学评价和科学评价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也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2004年9月27日至28日,第四届大学评价与科研评价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琥汉大学召开。来自美国、日本、法国、比利时、荷兰、南非、伊朗等国的专家,中国教育界、有关主管部门、大学的学和专家,以及传媒界人士共200多人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充分展示了大学评价和科研评价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就“大学评价”的发言要(根据录间整理、未经本人审阅),并在科技评价栏目中登了我国大学评价和科研评价领域的部分最新成果,以飨读。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校科研实力的不断提高,科研评价问题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科研评价成功与否关系到科研工作能否顺利进行。通过对科研评价的相关理论和现状进行研究,了解当前科研评价的内容以及科研评价的方法。将科研评价和应用型大学的科研特点相结合,对其科研问题进行分析,制定与应用型大学相适应的科研评价制度和指标,从而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促进应用型大学的科研发展。  相似文献   

7.
陈真 《龙岩学院学报》2004,22(6):110-111
邓小平理论对贯彻实施“科教兴国”具有战略的指导作用,高校应如何加强科研制度与运行方式的改革与创新,提高大学在科研和科技创新以及服务社会工作申的水平和效益。  相似文献   

8.
陈真 《龙岩师专学报》2004,22(6):110-112
邓小平理论对贯彻实施“科教兴国”具有战略的指导作用,高校应如何加强科研制度与运行方式的改革与创新,提高大学在科研和科技创新以及服务社会工作中的水平和效益。  相似文献   

9.
科研评价是大学科技创新活动的风向标,不仅能提高大学科研创新能力,也能为管理部门提供及时有效的科研发展信息。对英国、澳大利亚、日本以及韩国四国的大学科研评价体系特点及优势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评价指标、评价机构、评价模式等3个方面提出完善我国大学科研评价体系的政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10.
大学原有的以教研室为学校基层学术组织的,校一院一系(所卜教研室型三级直线式的管理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学校科研工作的发展需要,科研组织模式改革迫在眉睫。研究型大学应通过建立PI制、网络组织形式、科技组织一国家实验室等科研组织模式推动中国科技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多年来,改革科研评价体系成为科技界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尽管改革呼声越来越高,改革举措也在逐步推进,但成效却一直不明显。尽管以论文作为科研评价指标曾经一度促进了我国科研水平的提升,但多年来形成的“文章至上”科研评价体系,导致科研活动逐渐远离它本身的意义,变成了为科研而科研的活动。  相似文献   

12.
科学研究是大学的基本功能之一,高等学校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大量的高水平科研工作,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职科研队伍,为科研工作提供人才与智力保障。哈尔滨工业大学借鉴国外专职科研队伍建设的经验,结合自身的特点与需求,在专职科研队伍建设过程中紧密结合学校人事制度改革进程,以任务为导向按需设岗,成本分担、资源优化,灵活聘用、合理流动,充分调动了人员的积极性,为学校科研工作提供了坚强的人才和智力保证。  相似文献   

13.
《太原科技大学学报》2009,30(6):528-528
《太原科技大学学报》是太原科技大学主办的全国性学术刊物,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宗旨是: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双百”方针,弘扬科学精神,积极开展科学技术领域内的学术讨论,促进学术交流,繁荣科学文化,促进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发展。本刊现为双月刊,读者对象为大专院校师生及从事教学、科研和生产的科技工作者。  相似文献   

14.
科研评价体系是公正合理评价教师的科研水平和贡献,调动科研积极性的主要管理工具之一,也是创建创新型高校的重要手段。但目前高校科研工作评价制度存在的种种弊端以及由此在高校科研中引发的诸多不良现象,已经严重阻碍了高校的科研发展。改革现行高校科研评价制度,已成为加强高校科研管理、充分调动教师科研积极性、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建立公平、公正的科研评价体系,合理评价教师的科研水平和贡献,对于提高科研效益,发挥高校自身的科技潜力,促进高校科技创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目…  相似文献   

15.
《太原科技大学学报》是太原科技大学主办的全国性学术刊物,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宗旨是: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双百”方针,弘扬科学精神,积极开展科学技术领域内的学术讨论,促进学术交流,繁荣科学文化,促进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发展。本刊现为双月刊,读者对象为大专院校师生及从事教学、科研和生产的科技工作者。  相似文献   

16.
2006年11月4日至5日,第六届全国科技评价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全国80余位科技评价体系专家、学者汇聚一堂,以作报告和讨论形式进行沟通交流。此次研讨会是由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科研管理》编辑部主办,我校管理学院承办的。两天来,与会专家就教育评估、科研评价体系、科研项目人才评估和创新能力评价四个主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特别是针对国内科技计划评估、大型科研院所评估、大学评价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此次研讨会加强了全国各地科技评价、评估专家和学者的交流联系,促进了我国科技评价、…  相似文献   

17.
英国大学 R E F 评估制度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增强科研评价机制对高水平科学研究的导向作用,英国政府从2008年开始对实施了近50年的“科研评价机制”(RAE)进行全面改革,并将于2014年正式推行“科研卓越框架”(REF)高校科研评估体系。REF注重创新产出、成果质量和社会效益评价,体现科研合作与协同创新。借鉴英国REF的做法,我国在改革优化高校科研评价制度时应遵循成果导向、质量导向、贡献导向和协同导向等四个导向,逐步建立健全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科技创新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相适应的科研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8.
根据前期探析我国农业产业型科研院所在科研成果评价、科研成果转化和科研管理体制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了农业产业型科研院所在科研定位、评价体系的建立、促进成果转化、加强与企业合作、科研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应采取的建议与措施,旨在探索产业型科研院所的发展模式,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达到科技为农业产业服务的目标.真正做到坚持以科研目标为导向,突出社会生产的科研需求,完善科研体制,充分调动和发挥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9.
刘垠 《今日科技》2023,(9):48-49
<正>科研人员对科研评价改革政策的知晓度超过90%,对科技评价导向的认可度达到95.6%,对破“四唯”等举措的认可度也达到80%……9月10日,在2023浦江创新论坛“创新体系与科技评价”主题论坛上,科技部副秘书长贺德方用一组数据说明了我国科技评价改革取得的成效,“我们连续5年对科技评价改革进行跟踪监测,  相似文献   

20.
《太原科技大学学报》是太原科技大学主办的全国性学术刊物,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宗旨是: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双百”方针,弘扬科学精神,积极开展科学技术领域内的学术讨论,促进学术交流,繁荣科学文化,促进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发展。本刊现为双月刊,读者对象为大专院校师生及从事教学、科研和生产的科技工作者。本学报主要征集刊载下列各类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