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红花黄色素抗凝血作用及对血小板聚集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红花黄色素抗凝血作用及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大鼠心脏采血,取血浆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家兔颈动脉采血,取富血小板血浆(PRP)及穷血小板血浆(PPP),描记聚集曲线,计算聚集百分率,最大聚集百分率及药物的聚集抑制百分率。结果红花黄色素明显延长大鼠血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明显降低大鼠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显著抑制由二磷酸腺苷引起的家兔血小板聚集。结论红花黄色素具有抗凝血作用。  相似文献   

2.
利用SO2/O2混合气体等离子体处理医用聚氯乙烯(PVC)膜,在材料表面引入磺酸基,借助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ATR-FTIR光谱对膜表面的组成及结构进行表征,通过动态凝血实验以及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的测定,对聚氯乙烯膜的抗凝血性能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处理聚氯乙烯膜可以在材料表面有效地引入磺酸基,显著提高材料的抗凝血性能.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蚂蟥各部位的抗凝活性,分别采用生理盐水提取法和仿生提取法提取蚂蟥内脏、肌肉、吊干品中的抗凝活性成分,以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抗凝血酶活性为指标进行抗凝测定。对比发现,采用生理盐水提取时,内脏的TT和APTT两种指标结果均大于肌肉和吊干品,而三者间的PT指标和抗凝血酶活性实验结果均显示没有显著性差异。采用仿生提取时,在TT指标测定和抗凝血酶活性实验中,内脏的抗凝活性低于肌肉和吊干品,在APTT指标测定中,内脏与肌肉和吊干品相比,具有较强的抗凝活性,在PT指标测定中,各部位抗凝活性没有显著性差异。仿生提取法由于模拟蚂蟥口服后在体内消化过程,因此较生理盐水提取更具有科学性。由此得出蚂蟥各部位针对不同的凝血途径,其抗凝活性具有一定的差异,抗凝物质基础较为分散。  相似文献   

4.
以取代度为0、0.51、1.01的葛仙米多糖硫酸酯为原料,探讨了各样品的抗凝血活性.结果表明:葛仙米多糖硫酸酯能显著延长人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且具有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但对凝血酶原时间(PT)的作用不明显.说明其主要是通过抑制内源性凝血过程及共同凝血途径发挥抗凝血作用,对外源凝血途径影响较弱.  相似文献   

5.
微藻多糖具有抗氧化、抗病毒等多种生物学活性,但对微藻多糖的提取多采用热水浸提法,多糖提取率及提取效率较低。为了提高斜生栅藻多糖的提取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n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对影响斜生栅藻多糖提取率的主要因素碱液浓度、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当碱液质量浓度为0.175mol/L、提取温度为80.8℃、提取时间为2.1h时,实验条件最优,斜生栅藻多糖的提取率可达到11.08%,与模型预测值接近;优化后的碱提斜生栅藻多糖提取率和提取效率较热水浸提法分别提高了4.74和13.27倍。  相似文献   

6.
岩藻多糖是一种水溶性硫酸酯化杂多糖,是海带等褐藻中特有的海洋源纯天然多糖。概述了岩藻多糖的来源及提取方法、化学结构等理化性质。并对岩藻多糖的免疫调节、抗肿瘤、抗氧化、抗凝血和血栓、降血脂、抗菌、抗病毒、抗关节炎、预防胃溃疡、神经保护、调节脂肪代谢、缓解糖尿病并发症、调节骨代谢、对肠道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促进伤口愈合、抗衰老等多种功能特性进行阐述。系统介绍了岩藻多糖在日本、美国、韩国、中国等国家食品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希望对进一步开发岩藻多糖在健康产业的应用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海带中岩藻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海带为原料研究岩藻多糖的提取工艺,并初步研究了一些因素对岩藻多糖的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岩藻多糖的最佳提取温度为100℃.提取时间为611,加水量为90mL/g,提取率为11.05%:温度对自由基清除能力影响不大,岩藻多糖质量浓度与自由基清除能力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白玉蜗牛黏液中糖胺聚糖的化学结构及其对血液凝固的影响.采用酶解法提取白玉蜗牛黏液粗多糖,季铵盐沉淀法和离子交换柱层析法纯化获得多糖SMG-2.单糖组成分析以及紫外、红外、核磁共振等波谱方法对SMG-2的化学组成与结构进行分析研究,体外抗凝血实验分析SMG-2对人质控血浆凝血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SMG-2由L-艾杜糖醛酸和D-乙酰氨基葡萄糖组成的类肝素糖胺聚糖,因其肝素抗凝五糖序列而无显著抗凝血活性.  相似文献   

9.
α-乙酰乳酸脱羧酶的提取条件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BD-5菌株中提取α-乙酰乳酸脱羧酶,为提高酶的得率,探讨了破壁方法、除杂蛋白、硫酸铵沉淀提取粗酶等的条件,以及提取过程中酶的损失情况和菌体存放时间对酶活力的影响等。结果表明:该菌株的菌体用超声波破壁、50%饱和度硫酸铵除杂蛋白,80%饱和度硫酸铵提取粗酶效果较好,菌体存放时间过长,酶活力明显降低。将用该菌株提取的酶应用于啤酒发酵中,证明有明显的降低双乙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桑叶多糖不同组分在体外的抗凝血活性,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桑叶粗多糖,聚酰胺进行脱色和脱蛋白。用DEAE sepharose CL-6B 和 sepharose CL-6B 对桑叶多糖进行纯化,得到5种水溶性多糖组分(MPS-1、MPS-2a、MPS-2b、MPS-2c和 MPS-3)。单糖检测结果表明:桑叶多糖主要是由半乳糖、葡萄糖、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和甘露糖等组成。体外抗凝血活性检测显示5种桑叶多糖组分均能延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和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而对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影响不显著,说明它们是通过影响内源性途径或共同途径而发挥抗凝血作用;与对照相比,MPS-2b在试验浓度范围内对 APTT 和 TT 的效果达到极显著,表明 MPS-2b 有潜力开发成抗凝血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超声波、微波、高剪切3种物理辅助提取技术对酸性黑木耳多糖抗凝血活性的影响,试验以抑制纤维蛋白原(FIB)转化纤维蛋白抑制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酶时间(TT) 4个指标为依据进行抗凝血实验,并通过对不同技术提取的酸性黑木耳多糖的结构及理化性质的测定,初步分析与抗凝血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酸性黑木耳多糖对FIB的转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可显著延长兔血浆的APTT值及TT值(p 0. 05),但对PT值影响不显著(p 0. 05),说明酸性黑木耳多糖是通过内源性途径和共同途径来实现抗凝血作用.对每种提取技术得到的酸性黑木耳多糖进行抗凝血活性比较研究发现,微波辅助15 min得到的多糖(W-Ac-AAP)具有最佳的抗凝血活性,当多糖的浓度为4. 0 g/L时,其APTT值为(125. 03±1. 64) s,TT值为(70. 39±0. 87) s;当多糖的浓度为2. 0 g/L时,其抑制FIB转化纤维蛋白的能力可达(0. 76±0. 05) g/L. 4种多糖在蛋白质含量、硫酸根含量上有显著性差异(p 0. 05),其中以抗凝血活性最佳的W-Ac-AAP的蛋白质含量最低,而硫酸根含量最高,具有最低抗凝血活性的普通碱提多糖(Ac-AAP)的硫酸根含量最低,说明多糖的抗凝血活性可能与硫酸根含量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本研究可为开发天然植物抗凝血药物的处理方式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研究低分子壳聚糖的磺化改性及抗凝血活性.低分子壳聚糖在N,N-二甲基甲酰胺反应溶剂中与氯磺酸反应,合成低分子磺化壳聚糖.分别考察磺化反应温度、氯磺酸用量和反应时间对低分子磺化壳聚糖含硫量的影响,通过正交优化,获得最佳反应条件:反应温度70℃、氯磺酸用量3mL和反应时间4h,其最大含硫量达到8.94%.低分子磺化壳聚糖体外抗凝血活性通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测定,结果显示其可延长APTT时间,表明是由内源性途径来影响凝血过程的;且含硫量在4.61%~8.94%范围内,低分子磺化壳聚糖抗凝血活性随含硫量的增大而增强.  相似文献   

13.
对提取β-胡萝卜素后的杜氏盐藻渣中多糖的提取、初步纯化和多糖脱色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采用水浸提的方法,考察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固比和pH值对盐藻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盐藻多糖的最适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4 h,液固比:30:1,pH值10,在此条件下,盐藻多糖的提取率为8.63%,多糖含量为65.73%.采用分级醇沉和分步醇沉的方法沉淀多糖,得到醇沉最佳条件为无水乙醇一步醇沉.采用中性蛋白酶水解脱除盐藻多糖提取液中蛋白质,脱除率为61.55%,脱蛋白后多糖含量为70.96%,采用过氧化氢对脱蛋白后多糖提取液脱色,脱色率为78.66%.  相似文献   

14.
从螺旋藻废液中提取藻多糖 ,经酶和Sevage脱蛋白 ,SephadexG - 2 5凝胶过滤层析除去全部 (NH4) 2 SO4,再经DEAE -SepharoseFastFlow和SephadexG - 10 0凝胶柱层析分离纯化藻多糖 ,得到两个藻多糖组分PSPⅠ、PSPⅡ ;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PSPⅠ相对分子量为 130 0 0 ;经完全酸水解研究 ,确定PSPⅠ是由D -葡萄糖、D -甘露糖、D -葡萄糖醛酸组成的多糖。  相似文献   

15.
采用Alcalase碱性蛋白酶酶解蛋清粉制备食源性抗凝血肽。结果表明:底物浓度过大会抑制水解度的增长,底物质量分数为1%时蛋白质完全水解后的产物抗凝血活性最佳;高温和低温均对水解度有影响,低温酶解产物的抗凝血活性较好;pH值对水解度的影响与Alcalase的最适pH值有关;pH值为7时,抗凝血活性最好;酶/底物浓度增大,但底物不变的情况下,对水解度的提高不明显,酶/底物浓度过大,导致抗凝血活性降低。考虑交互作用经试验优化设计确定的酶解最佳工艺参数为:底物质量分数为1%,酶解温度为50 ℃,酶/底物质量分数为5%,酶解pH为8。在该条件下水解2 h,凝血抑制率达到68.92%。  相似文献   

16.
通过观察金耳菌丝体对小鼠全血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金耳菌丝体对小鼠体内静脉血栓的形成有无抑制等指标的影响,探讨了金耳菌丝体对动物的抗凝血作用.结果表明,与生理盐水组比较,金耳菌丝体能显著延长CT、PT、APTT等指标,且具有抗小鼠体内静脉的血栓形成作用,提高其耐缺氧能力,明显降低了缺氧小鼠的死亡率.总之,金耳菌丝体既能影响内源性凝血系统途径,又能作用于外源性凝血系统途径,从而表明其具有抗多种凝血因子活性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纤维素硫酸钠的取代度与抗凝血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纤维素硫酸钠(Na-CSMC)具有突出的抗凝血活性,为了研究硫酸酯基取代度(Ds)与其抗凝血活性的构效关系,需要构建具有不同Ds值的纤维素硫酸钠类似物化学库.文中采用酸水解和柱层析分离的方法,获得了同一相对分子质量下具有不同Ds值的Na-CSMC样品,研究了Na-CSMC的硫酸酯取代度对其抗凝血效果和对凝血因子抑制作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Ds值增大,Na-CSMC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tAPPT)和凝血酶时间(trr)的延长作用增强,对凝血因子Ⅱa和Xa的抑制作用提高.  相似文献   

18.
聚乙烯醇生物相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醛和戊二醛与聚乙烯醇(PVA)形成缩醛化聚乙烯醇膜,再将肝素键合到聚乙烯醇上形成肝素化聚乙烯醇膜(H—PVA),生物相容性测试表明,涂层具有显著的抗凝血性和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在血液凝固实验中导管凝血时间可达到3h,而空白组(医用聚氯乙烯)凝血时间在lh以内;活性部分凝血时间(APTT)试验表明接枝肝素后的缩醛化聚乙烯醇中没有肝素游离到血液中;在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试验表明细胞生长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9.
从麦芽根中提取5′-磷酸二酯酶,酶活可达474U/mL。将所得酶液用于水解酵母核糖核酸,得到5′-CMP、UMP、GMP、AMP4种单核苷酸。最佳反应条件为:底物RNA浓度为0.01g/mL,每毫升底物的酶用量为30U,酶解温度70℃,pH7.0,时间2h,5′-核苷酸转化率达80%。  相似文献   

20.
杜氏藻中多糖的化学研究(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0.2%稀碱溶液萃取杜氏藻提取出β-胡萝卜素后的残渣,经浓缩后用乙醇沉淀,得粗多糖,以Sevage法除去蛋白质,再经DEAT-纤维素及葡聚糖凝胶G-100柱层析,得杜氏藻多糖(简称PDS).多糖经薄层层析、纸层析、气相色谱及经甲基化后的色谱/质谱分析,获知有5种糖,即半乳糖、木糖、鼠李糖、葡萄糖、甘露糖,并测得各种糖的可能连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