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系统研究了室温下Tb0.3Dy0.7(Fe0.9T0.1)1.95 (T = Mn, Fe, Co, B, Al, Ga)合金中ⅢA族金属和过渡金属元素T替代Fe对晶体结构、磁致伸缩、内禀磁致伸缩、自旋重取向的影响. 结果发现, 不同金属T替代Fe, Tb0.3Dy0.7(Fe0.9T0.1)1.95合金具有相同的MgCu2型立方Laves相结构. ⅢA族金属B, Al, Ga替代使磁致伸缩λs下降幅度较大, 同时发现Al, Ga替代使磁致伸缩容易饱和, 表明Al, Ga替代可降低 Tb0.3Dy0.7(Fe1-xTx)1.95合金的磁晶各向异性, 而过渡金属Mn, Co替代Fe使Tb0.3Dy0.7(Fe1-xTx)1.95合金磁致伸缩λs 下降幅度较小; 不同替代金属元素, 对内禀磁致伸缩l111有不同的影响. Mössbauer 效应表明, Al, Ga 替代使 Tb0.3Dy0.7(Fe0.9T0.1)1.95合金的易磁化方向在{110}面逐渐偏离了立方晶体的主对称轴, 即自旋重取向, B, Mn, Co替代未使易磁化轴发生明显转动.  相似文献   

2.
The binary cluster ions Ge2Cn+/Ge2Cn- and GeCn+ have been produced by laser ablation. The parity effect is present in the negative ions Ge2Cn-, though it is not very prominent. While the experiments tell that the parity effect is totally not shown in the positive ions Ge2Cn+. An extensive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on GeCn/GeCn+/GeCn-(n=1-10) and Ge2Cn/Ge2Cn+/Ge2Cn-(n=1-9) has been carried out by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at B3LPY level. The calculation shows that the low-lying states of GeCn/GeCn+/GeCn-(n=1-10) and Ge2Cn/Ge2Cn+/Ge2Cn-(n=1-9) are linear structure with germanium atoms locating at terminals respectively. The electronic distributions, ionization potential (IPad), elec-tron affinity (EA) and increasing bonding energy reveal that the parity effect of neutral species is much stronger than that of ions, which is attributed to the valence π-electrons. It is explained tha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xperiments and cal-culations are due to the kinetic factor in the formation of Ge2Cn±.  相似文献   

3.
 基于Gaussian03计算软件,选用高角动量基函数6-311++g(df,pd),分别使用密度泛函理论UB3LYP和UB3P86,以及组态相互作用方法UCCSD-FC和UQCISD-FC,对PCl分子和PCl+,PCl-离子基态进行了几何优化,进一步对其进行了频率计算和单点能扫描计算.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了PCl<em>n(n=-1,0,+1)分子离子基态的Murrell-Sorbie势能函数.与实验及理论结果比较表明,对PCl,PCl+分子离子基态光谱常数 (Beeeexe)的计算结果达到了很高的精度.文章还首次给出PCl-分子离子基态光谱参数(Beeeexe)和PCln(n=-1,0,+1)力常数(f2,f3,f4)的理论数据,为PCln(n=-1,0,+1)分子离子的更深层次研究和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弱相互作用 Bose 气体在指数势场中凝聚在最小动量态上的Bose-Einstein凝聚的临界温度, 以及相对于理想Bose气体临界温度的偏差. 相互作用对临界温度的影响归结为s分波散射长度与临界温度下的De Broglie波长之比α/λc. 当α/λc<<1/(2p)2时, 相互作用可以忽略. 所给出的三维简谐势场下的临界温度偏差与最近对简谐势阱中87Rb Bose气体临界温度测量结果较好符合.  相似文献   

5.
掺Cu, Ag, Mg的Li2B4O7磷光体的热释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得一系列的Li2B4O7(LBO):Cu,Ag,Mg磷光体小片, 以热释光、热释光谱等手段研究了杂质Ag和Mg对磷光体热释光的影响. 适当浓度的Ag和Mg都能使LBO:Cu磷光体的热释光增强; 随着掺杂浓度的增加, Ag会使热释光低温峰相对减弱, Mg会使热释光低温峰相对加强. LBO:Cu的热释光谱由3个发光带组成(λ1 = 421 nm, λ2 = 380 nm, λ3 = 350 nm); 杂质Ag会使磷光体的低能发光带相对减弱, 高能发光带相对增强; 杂质Mg会使磷光体的低能发光带相对加强, 高能发光带相对减弱.  相似文献   

6.
软组织的生物力学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物软组织的力学特性, 主要指的是黏弹性特性. 这种黏弹性特性已广泛应用于生物体的基础研究, 如眼角膜、肺、心瓣膜和血管等. 随着组织工程的研究进展, 组织工程产生的软组织黏弹性的确定是评定组织工程成败的关键所在. 对生物软组织黏弹性的特性进行了研究, 从归一化松弛函数G(t)和归一化蠕变函数J(t)中分别解出参数τ1, τ2c, 在求解J(t)中, 借助Whittaker函数给出指数积分函数E1 (x)近似幂级数展开式. 最后以扩张皮肤为例, 分别研究其蠕变、松弛和大变形的应力-应变关系.  相似文献   

7.
La0.7-xGdxSr0.3MnO3体系的输运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La位Gd掺杂对La0.7-xGdxSr0.3MnO3 ( x = 0.00, 0.10, 0.15, 0.20, 0.30, 0.40, 0.50, 0.60, 0.70)体系的电输运性质和磁阻效应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高掺杂时的输运性质发生异常, 在x= 0.50时, 发现了在ABO3结构中很少出现过的在Tc附近发生绝缘-金属相变之后又发生从金属到绝缘相变的现象; 对x = 0.60, 0.70体系在远离Tc的温区就表现为绝缘体. 这些反常行为归因于不同的磁背景, 即体系由长程铁磁有序向自旋团簇玻璃态、反铁磁状态转变.  相似文献   

8.
证明了迹极限A=(t4)lim (An,Pn)的情况下,对任意的n∈N,K0(An)统一的生成结构可以过渡到K0(A)上来;如果K1(An)的自然生成映射是满的, 则K1(A)的生成映射也是满的.  相似文献   

9.
利用在束γ谱学方法, 通过124Sn (7Li, α2n)反应研究了125Sb的激发态, 首次建立了125Sb的高自旋能级纲图, 其中包括21条新 γ 跃迁和14个新能级. 发现1970, 2110和2470 keV 3个能级为同质异能态, 基于延迟符合测量确定了它们的寿命范围, 并确定其自旋、宇称分别为15/2-, 19/2-和23/2+. 根据粒子-核芯耦合图像和经验壳模型计算解释了125Sb的能级结构, 3个同质异能态的组态分别被指定为πg7/2 Äv(h11/2s1/2)5- , πg7/2 Ä v(h11/2d3/2)7-, 和πg7/2 Äv(h211/2)10+  相似文献   

10.
利用团簇线和微合金化方法研究了Fe-B-Y-Nb四元合金体系中块体非晶合金形成. 选取Fe-B-Y三元体系作为基础体系, 将两条团簇线的交点成分定为基础成分; 然后添加少量的 Nb 对其进行微合金化. 结果表明, 由密堆团簇Fe8B3得到的三元基础成分Fe68.6B25.7Y5.7, 在3%~5%(原子单位, 以下同)Nb微合金化后, 形成了Φ 3 mm的块体非晶合金棒. 这些块体非晶合金(Fe68.6B25.7Y5.7)100-xNbx (x = 3%~5%)近似可表达为(Fe8B3)1(Y,Nb)1, 其中(Fe68.6B25.7Y5.7)97Nb3块体非晶具有最大的玻璃形成能力, 其特征参数分别为: Tg = 907 K, Tx = 1006 K, Tg /Tl = 0.644, γ = 0.434, 长度t = 22 mm. 团簇线与微合金化相结合有望成为非晶合金成分设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前宇宙”及其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热大爆炸标准模型认为膨胀的宇宙来源于时刻tc=0,空间rc=0的点大爆炸,不断受到责难.若把天体、粒子的质量、半径统一计算式延伸到超越Planck尺度,则得宇宙源于"超微黑洞"的大爆炸;最近,人们又提出膨胀的宇宙来源于"前宇宙"的爆炸,又一次否定了点大爆炸之说.两者异曲同工.近期,作者发现在相对论、量子理论、统计理论制约下"超微黑洞"与"前宇宙"的某些新奇性质.  相似文献   

12.
带电杂质对磁场中3个电子量子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磁场B中受杂质影响的二维3个电子量子点基态的特性. 杂质被固定在z轴上且与量子点平面的距离为d. 计算了基态角动量L0和自旋S0Bd的演化, 归纳结果于(L0, S0)相图中, 而且探讨了电子的空间分布(量子点的大小、几何结构)和光吸收. (L0, S0)图表明: 当d和(或)B变化时, L0S0能够发生跃迁. 我们发现由于对称性限制, 每种对称几何结构只能访问具有特定L0S0的一组态.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含杂质三量子位Heisenberg XXX链中的纠缠现象, 并给出了纠缠C的解析表达式. 结果发现对杂质格点与正常格点间的纠缠, C只存在于J1 > J(当J > 0时)和J1 > 0(当J < 0时)两个区域, 且在这两个区域内纠缠C和纠缠存在的临界温度Tc均随着J1的增大而增大; 当J1 >> | J |时, C = 0.5, Tc = 3.41448 J1. 对正常格点间的纠缠, C只存在于J > 0且-2 J < J1 < J, 在该区域内随着J1的增大, 纠缠C和纠缠存在的临界温度Tc均先增大而后逐渐减小为零, 当J1 = 0时它们分别达到最大值Cmax = (e4J/T - 3)/(e4J/T + 3)和Tcmax = 4J/ln3.  相似文献   

14.
用奇异值分解和全局非线性拟合的方法处理全反式胡萝卜醛(all-trans-β-Apo-8′-carotenal)的飞秒时间分辨瞬态吸收光谱. 以串行激发态弛豫动力学反应为模型, 分别得到其在非极性溶剂正己烷和极性溶剂甲醇中的各个高激发态组分的吸收光谱和其各自的时间动力学特性, 在正己烷中主要得到3个电子态能级, 它们分别是S3(170 fs), S2(2.32 ps)和S1(26 ps), 而在甲醇中只得到两个能级, 分别为S2(190 fs)和S1(9.4 ps). 比较发现胡萝卜醛在甲醇中的瞬态吸收光谱红移, 且S1态寿命变短, 经分析认为是C==O基团的作用. 同时表明SVD方法是处理飞秒时间分辨瞬态吸收光谱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15.
氢化非晶硅薄膜红外透射谱与氢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用氢化非晶硅薄膜红外透射谱的摇摆模和伸缩模计算氢含量的两种方法, 分析了这两种方法在计算薄膜氢含量时引起差别的原因. 理论推导及实验结果表明, 若将SiH2和(SiH2)n含量大小用结构因子F=(I840+I880)/I2000来表示, 则在F值较小的情况下, 薄膜折射率接近3.4或拟合厚度值d=0.71~0.89 μm时, 两种计算方法得到的氢含量很接近. 研究还发现, 制备工艺对薄膜的键结构及组分有很大的影响, 不同的制备方法薄膜中形成的SiH2和(SiH2)n含量不同, F值大的样品均匀性差(表现为这些样品实测厚度值与拟合厚度值有较大的差异); 同时在这种情况下, 两种方法计算得到它们的氢含量值相差较大, 但CAT CVD辅助MWECR CVD制备方法, 能有效地抑制SiH2和(SiH2)n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二维Coulomb散射的对称性和|m|分波分析. 作为能量E的函数, 把|m|分波散射波幅f |m|(q)解析延拓到负E(复k)平面, 发现束缚能量本征值(E < 0)恰好位于f|m|(q)在正虚k轴上的极点. 此外, 作为|m|的函数, 把f|m|(q)解析延拓到复|m|平面, 发现束缚能量本征值正好处于f |m|(q )在正实|m|轴上的极点.  相似文献   

17.
用自旋极化的MS-Xα方法研究了化合物SmCo7-xTix的电子态密度、自旋能级劈裂及原子磁矩. 研究表明, 由于化合物中Sm-Co间的轨道杂化效应, 使Sm(5d0)空轨道上占据了部分5d电子. 5d-3d 电子间的直接交换作用, 构成Sm-Co间的主要耦合方式, 这是在化合物中形成长程磁有序的一个重要因素. SmCo7-xTix的居里温度比金属Co明显降低, 主要是因为2e位原子与其他原子之间存在着负交换耦合作用, 从而使Co-Co之间交换劈裂平均值减少的缘故. 研究结果也表明, 掺杂原子Ti使2e位的负耦合作用减弱, Fermi面处电子间键合作用增强, 化合物的系统自由能降低, 从而有利于形成稳定的铁磁性结构. 考虑到Fermi面处4f电子的扩展特征, 以及化合物中轨道杂化效应所产生的部分5d电子, 可以得到化合物总磁矩为9.47 μB, 与实验值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18.
二粒子体系自旋最大纠缠态的3种类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出了二粒子(s=1/2)体系的由二体算符σ1ασ2β构成的自旋力学量完全集的3种基本形式, 它们的共同本征态构成体系的3种类型最大自旋纠缠态, 其中1种即人们熟知的Bell基. 讨论了同时测量结果在几率形式下有确切对应关系的各种自旋力学量对.  相似文献   

19.
用二级轻气炮作为冲击压缩加载手段和多通道瞬态辐射高温计作为主要测量工具, 测量了冲击压缩下氦气(初始温度293 K, 初始压力为0.6, 1.2和5.0 MPa)的Hugoniot曲线和高达15000 K的冲击温度. 发现用Saha方程和Debye- Hückel修正模型计算初始压力为5 MPa的氦气物态方程与实验数据有较好的符合程度. 理论计算的氦气(初始压力P0 = 5.0 MPa, 初始温度T0 = 293 K)在低压条件下冲击波速度与粒子速度关系D = C0 + λu (u<10 km/s, λ = 1.32)与Nellis液氦实验数据拟合的D-u曲线近似平行(λ = 1.36), 这表明氦流体的Hugoniot参数λ不依赖于初始密度ρ0;当冲击温度约大于18000 K(冲击压缩氦气电离度达到10-3量级)后, 气氦D-u曲线很快过渡到λ = 1.2另外一条曲线, 达到了压缩氦气的极限值.  相似文献   

20.
通过磁化强度和电子自旋共振(ESR)测量,研究了Nd0.5Sr0.5Mn1&#8722;x(Gax, Tix)O3(0.04≤x≤0.4)体系的磁特性.发现用少量Ti替代Mn就完全破坏了系统的电荷有序(CO)相,并诱导出团簇自旋玻璃相,这显示了一个CO的坍塌和自旋有序(SO)相增强的过程.然而,用Ga替代Mn将导致系统CO 相的融化.研究还发现,随着Ga替代的增加,CO相逐渐被抑制,但残留的CO相总是存在;而且在低温区反铁磁(AFM)CO相和铁磁(FM)SO共存.此外,我们还观察到磁化强度-温度(M-T)曲线中磁化强度的急剧上升,并把这个反常现象归因于CO区域内从倾斜的AFM SO到FM SO的相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