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支撑喉内镜下治疗喉部病变的临床应用及手术方式.方法全麻下经支撑喉内镜对47例喉部病变患者进行微创手术治疗,部分患者术中微波处理残灶及出血区.结果47例患者均手术成功,随诊1~12个月,未见严重手术并发症.术前已发生声嘶的44例患者术后3w内发声恢复正常,3例咽喉异物感患者1月内症状消失.结论支撑喉内镜下手术治疗喉部病变具有视野清晰、操作精细、创伤性小、结构功能保留好、恢复快、复发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支撑喉内镜下治疗喉部病变的临床应用及手术方式.方法全麻下经支撑喉内镜对47例喉部病变患者进行微创手术治疗,部分患者术中微波处理残灶及出血区.结果47例患者均手术成功,随诊1~12个月,未见严重手术并发症.术前已发生声嘶的44例患者术后3w内发声恢复正常,3例咽喉异物感患者1月内症状消失.结论支撑喉内镜下手术治疗喉部病变具有视野清晰、操作精细、创伤性小、结构功能保留好、恢复快、复发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显微喉镜下钬激光治疗喉癌前病变36例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显微支撑喉镜下应用钬激光治疗喉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喉癌前病变患者36例,均在全麻下行显微支撑喉镜下钬激光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年半.结果:发音改善满意无复发者29例(85.29%),复发5例(14.71%),2例失访.复发者均重行钬激光手术,术后无复发.结论:对喉癌前病变患者(尤其是局限于声带的病变)行显徼支撑喉镜下钬激光声带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病人恢复快,减少复发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孤立性额窦良性病变的诊断及经鼻内镜额窦开放手术的疗效.方法:选择24例以头痛为主诉的孤立性额窦良性病变患者,根据病变程度在局麻或全麻下行不同类型的经鼻内镜额窦开放术,以术前、术后鼻内镜检查结果及头痛症状改善程度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术后随访时间6~11个月,24例患者中19例临床症状完全消失,4例头痛症状缓解,1例头痛症状无改善;鼻内镜观察20例患者额窦口开放良好,额隐窝粘膜上皮化,2例额隐窝粘膜水肿,药物治疗后头痛改善,2例额窦口闭锁患者经再次手术后头痛症状消失.所有患者术中、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经鼻内镜额窦开放术治疗孤立性额窦良性病变所致鼻源性头痛疗效确切.术前仔细分析冠状位CT,术中尽量减少额隐窝粘膜的损伤,术后额隐窝放置浸泡普米克令舒的纳吸棉及选择合适的手术器械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及内镜胆管下内支撑引流术,通过其治疗胆道梗阻的应用效果。方法:常规ERCP后,根据病变选择适当的引流方式。结果:26例胆道梗阻患者实施了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和(或)内镜下胆管下内支撑引流术,疗效满意。结论:内镜下胆管引流术是解除胆道梗阻安全而且有效的方法,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在体外循环下PDA(动脉导管末闭)的手术治疗方式及术中注意事项.方法 总结分析47例PDA外科手术治疗和围术期处理的完整资料.结果 46例患者手术成功,死亡1例,无喉返神经损伤、栓塞、灌注肺等并发症.结论 手术方式的正确选择及体外循环认真仔细的管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内镜鼻内手术30例术后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鼻内窥镜下鼻内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防治.方法:通过对30例内镜下鼻内手术后处理的临床分析,进行总结.结果:随访6个月后,24例无复发及并发症,3例发生粘连,3例随访失踪.结论:术后治疗对鼻内镜手术的整体疗效极其重要,换药时间不少于8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耳内镜辅助下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和相关的经验教训。方法对56例(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实施耳内镜辅助下的完壁式乳突根治-鼓膜内植法修复鼓室成形术,术后进行言语频率(250~2000 Hz)气骨导差、声阻抗检查及临床效果观察。结果 56例(耳)患者均成功进行了手术,听力提高达91.8%;鼓膜有效达96.4%;干耳达94.6%。术后1年纯音测听示言语频率气骨导差:(17.5±8.1)d B H L;术后1年声阻抗:As型曲线29例,C型曲线10例,B型曲线17例。结论施行耳内镜辅助下完壁式乳突根治-鼓膜内植法修复鼓室成形术,既可以清除隐蔽部位病变组织,又可以有效保留原中耳乳突解剖结构和改善听力,更好地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常规手术加用耳内镜辅助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张小强  李锐  石磊 《甘肃科技》2016,(11):141-143
探讨解剖性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回顾观察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07年5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03例行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临床疗效及手术并发症。除术后切口感染6例、残余结石4例、术后出血2例、胆漏合并感染5例、胸腔积液2例、肺部感染2例、肝功能衰竭1例、膈下积液3例外,其余78例均无异常;全组1例因术后急性肝功能衰竭死亡。对肝内胆管结石,完整切除病变的胆管及解剖意义上的引流区域,是防止结石复发更为彻底且安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桥小脑角区病变的经验并探讨其实用性及其优势.方法:对76例桥小脑角区病变采取神经内镜辅助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结果:25例听神经瘤全切并面神经解剖保留率100%,功能保留率92%;21例表皮样囊肿及8例脑膜瘤全切除;6例半面肌痉挛治愈;9例三叉神经痛术后发作性疼痛消失;7例Meniere病治愈.无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结论: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桥小脑角区病变,有利于保护小脑、脑干、神经和血管,减少并发症,降低手术风险性,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1.
胆道结石再手术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胆道结石取石术后再手术的原因.方法总结了无锡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外科自1997年1月至2001年10月收治的52例胆道结石术后症状复发再手术患者的既往手术史及随访情况.结果52例再手术患者中既往手术史包括单纯胆囊切除20例,胆囊部分切除5例,胆囊切开取石1例,胆囊切除 胆道探查、T管引流20例,胆肠Roux-en-Y吻合3例,肝左叶部分切除2例,EST 1例,结论胆道结石的术后复发,与结石的部位、胆道的病理改变、手术方式的选择、手术的合理操作、术者的经验、探查指征的掌握、病人的全身情况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 APACHE 连续评分判断重症胰腺炎的严重性、预后和并发症 ,决定重症胰腺炎手术和再次手术时机。方法 :1991年 1月至 1998年 1月治疗重症胰腺炎 2 8例。急诊手术 2 3例 ,其中单次手术13例 ,多次手术 10例 ,非手术 5例。采用 APACHE 连续评分 ,间隔 2 4~ 48小时评分一次。死亡组与非死亡组连续评分比较 ,手术组与非手术组连续评分比较 ,单次手术组与多次手术组连续评分比较。结果 :连续评分逐日上升或居高不下是预后恶劣的重要信号 ,连续评分陡升说明发生并发症。结论 :连续 APACHE 评分对于判断重症胰腺炎的严重性和预后优于单次评分。单次评分不能预测并发症的发生 ,而连续评分可从其趋势上预知是否有重大并发症发生 ,并可据此决定手术适应证和再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静脉注射压宁定治疗围术期高血压疗效观察。方法 择期手术17例,围术期发生高血夺廛静注压宁定25~50mg,观察注药前后的血压变化。结果 注药后血压、心率收缩压乘积显著低于注药前(P〈0.001)。注药前后心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压宁定治疗围术期高血压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明确手术方式治疗体表淋巴结结核的疗效。方法 :分析 6 3例体表淋巴结结核患者在全身抗结核药物治疗基础上用外科方法治疗的疗效。结果 :行肿大的淋巴结切除及区域性清创术治疗 5 3例 ,伤口甲级愈合 47例 ,乙级愈合 6例 ,经切排清创及术后用抗结核 号换药治疗 10例 ,伤口愈合时间 17~ 82 (平均31)天 ,无 1例并发症 ,治愈率 10 0 % ,随防二年无 1例复发。结论 :在全身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行手术方式治疗体表淋巴结结核 ,疗效好 ,治愈时间短 ,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喉罩通气道在上腹部手术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喉罩在上腹部手术硬膜外麻醉中应用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病人分为3组:硬膜外麻醉静脉内辅助芬氟复合剂组(A组);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气管插管(B组);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喉罩通气(C组)。比较三组间麻醉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三组病人硬膜外麻醉效果均好,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术中内脏牵拉反应较重(P〈0.05);B组气管内插管时循环参数波动较大,术后并发症发生较C组多(P〈0.05);C组麻醉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发生较少,病人较舒适(P〈0.05)。结论:喉罩在上腹部手术硬膜外麻醉中应用具有能抑制内脏牵拉反应,发挥硬膜外麻醉优点,有效的维持术中通气,术后并发症少,病人舒适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儿童及青少年精索静脉曲张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36例儿童及青少年精索静脉曲张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27例保留睾丸动脉,9例睾丸动静脉集束结扎。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问20--50min,平均住院3d。术后症状均改善或消失,所有患者均未发生睾丸萎缩。结论根据基层医院特点,应用腹腔镜技术行儿童精索静脉曲张睾丸动、静脉结扎术,简单安全、易行,患者痛苦少,并发症少,恢复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儿童及青少年精索静脉曲张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36例儿童及青少年精索静脉曲张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27例保留睾丸动脉,9例睾丸动静脉集束结扎。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20~50min,平均住院3d。术后症状均改善或消失,所有患者均未发生睾丸萎缩。结论根据基层医院特点,应用腹腔镜技术行儿童精索静脉曲张睾丸动、静脉结扎术,简单安全、易行,患者痛苦少,并发症少,恢复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olecystolithiasis and polypoid gallbladder (PLG), 260 patients with polypoid gallbladder were investigate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2 groups: group A (PLG combined with cholecystolithiasis) and group B (without cholecystolithiasis). The clinical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were analyzed. The intestinal epithelium metaplasia and atypical hyperplasia of the gallbladder mucosa were observed under light microscope. RESULTS: Intestinal epithelium metaplasia and atypical hyperplasia of gallbladder mucosa were found in 47 of the 260 cases. The pathological lesions included 16 gallbladder carcinoma, 11 adenomatosis polyp, 5 myoadenoma, 7 cholesterol polyp, 4 inflammatory polyp and 4 adenomatosis hyperplasia, which occurred in 26 and 21 patients in group A and group B, i.e. 44.0% and 10.3%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 A and group B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1). CONCLUSION: Cholecystolithiasis and the succeeding inflammatory reaction is a risk-factor for the polypoid gallbladder to develop tumour.  相似文献   

19.
经胸超声心动图在先心病介入封堵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在先心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术前、术中、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房间隔缺损12例、室间隔缺损9例、动脉导管未闭10例(其中1例同时有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1例同时有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条件符合而行Amplatzer封堵器封堵治疗。结果:28例全部封堵成功,其中1例动脉导管未闭术后1月内有残余分流,第3月复查残余分流消失;1例大室间隔缺损(34mm)术中有少量中心性残余分流,术后第3天复查残余分流消失。1例患者术后第2天出现交界性心动过速,1例患者术后第3天出现频发多源室性早搏,均经药物治疗后消失。结论:超声心动图在先心病介入封堵术中对术前病例的选择、术中指导监测、封堵器型号选择和术后随访疗效评价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腹式及阴式子宫切除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经腹全子宫切除及经阴道全子宫切除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患者60例,其中30例施行经腹全子宫切除,30例施行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每个病例分别测定术前及术后24、72 h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补体C3、C4含量;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住院天数。结果:术前两组病例免疫球蛋白及补体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后24 h两组病例免疫球蛋白及补体含量均下降,与术前比较P<0.05,其中经腹全子宫切除组较经阴道全子宫切除组下降明显,两组间比较P<0.05;手术后72 h阴式子宫切除组IgG、IgA、IgM及补体C3、C4含量回升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腹式子宫切除组除IgM及C4回升外,IgG、IgA及C3仍处于低水平;与经腹子宫切除组比较,阴式子宫切除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病率低,住院时间短。结论:经阴道全子宫切除对机体的创伤小,机体的应激反应轻,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影响小且持续时间短,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