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棉花生育中、后期缺水会使株高降低,果枝数、果节数、铃数减少,铃期变短,脱落增加,导致产量下降。随土壤含水量降低,棉叶水势下降,水分饱和亏上升,叶绿素含量降低,蒸腾强度减弱。叶片水分饱和亏与土壤含水量及叶片蒸腾强度具有高度相关关系,可用作反映棉叶水分状况、指导灌溉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2.
对棉花不同品种、不同密度应用DPC进行对比试验表明 ,北疆选用新陆早7号较适应高密度栽培23.1×104 株/hm2 密度 ,每公顷产皮棉2635.5公斤 ,增产11.7 % ,霜前花率达到84 % ,衣分为38.7 % ,投产比为1 :1.8 ,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3.
以3个陆地棉抗虫品种和3个常规品种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析了产量性状及纤维品质性状的差异,并对产量相关因素进行了通径分析。在所考察的19个性状中,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单株铃数、单铃重、衣分、单株果节数、蕾铃脱落率、籽指、衣指、黄度和反射率品种问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转基因棉的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单铃重、衣分、籽指和衣指显著高于常规棉品种,但转基因棉与常规棉品种间纤维品质无明显差异。通径分析表明,单株铃数是转基因棉皮棉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而衣分和单株铃数则是常规棉品种皮棉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对四川10年育成品种(组合)的单铃数、单铃重、衣分与皮棉产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其中常规中结构因素与皮棉产量均为极显著正相关,而杂交棉仅衣分达极显著正相关,表明杂交棉的产量潜力比常规棉大。在对皮棉产量比CK增产5%以上的常规棉和增产10%以上的杂交棉的分析中,铃重与皮棉产量的负相关,表明常规棉和要交棉高潜力的进一步改良,重点应提高结铃数和衣分。  相似文献   

5.
棉花以苗期开始连续2~3次喷施含有效钛1~2PPm的钛液30~50kg/亩,能促进前期植株营养生长,明显增加株高和叶面积,提高结铃率。尤其是增加上部座桃,增加群体铃数和铃垂,使皮棉产量增长10%左右。经测定钛液具有增强根系活力和吸收机能,明显增加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提高光合效率,利于物质积累,改善品质的生理机能。此外,钛液还能大大降低叶细胞水势,提高细胞持水力,增强棉株抗旱性能。  相似文献   

6.
通过棉花膜下滴灌高密度栽培试验,得出棉花在21~24万株/hm^ 2密度范围内保留10台果枝,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和品质;当密度达到30万株/hm^ 2时,产量反而降低.棉花高密度栽培优势在于合理增加密度,来提高单位面积总铃数,以达到增产目的.  相似文献   

7.
对 4组转Bt基因抗虫杂交棉正、反交F1代的性状差异性研究表明 :株高、果枝数、单株铃数、衣分和籽、皮棉产量主要表现为受细胞核基因控制 ,核质互作效应不明显 ;铃重、子指、衣指、2 5 %跨距长度、比强度和麦克隆值是否受核质互作效应的影响 ,则取决于特定的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8.
用三叶木通、白木通和五叶木通进行不同栽培密度和修剪方式试验,结果表明:3株,1.5m2~7株,1.5m2栽培密度下,3种木通的萌梢部位、单株萌梢数和地茎节新梢长度均没有显著差别.但11株/1.5m2栽培密度下,三叶木通单株萌梢数和地茎节新梢长度比五叶木通显著减少,白木通单株萌梢数比五叶木通也显著减少,说明五叶木通比三叶木通和白木通更耐高密度栽培.2/8或4/4修剪对3种木通地茎节新梢长度生长没有显著影响,但对母茎粗度生长有极显著影响.修剪能促进三叶木通母茎粗度生长,但对白木通和五叶木通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5种不同种植密度对标杂A1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标杂A1,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果枝铃逐渐增多,叶枝铃逐渐减少。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标杂A1马克隆值逐渐降低,衣分和铃重变化不明显。根据试验结果,标杂A1在种植密15万株/hm2可以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10.
通过2000-2002年的不断研究和实践,大胆引进运用棉花种植新技术,对节水灌溉、高密度栽培、新品种、提早播种期等技术成功地进行优化组合。在棉花种植密度理论株数达1.84万-2.1万株,666.7m^2的基础上,采用株型紧凑、早熟的棉花品种中棉-35,科学运筹肥水、化调、整枝和综合调控等管理措施,使皮棉单产达到150-200kg/666.7m^2。新技术的运用,是提高中、低产田单产的一条捷径,使棉花生产能均衡获得大面积高产。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对148团棉花主栽品种新陆早45号,设定4个不同的打顶时间,通过对不同处理开花节位、农艺、产量及品质等性状进行调查分析,得出早打顶能促进早开花、早结铃,花到顶时间相应提早;随着打顶时间的推迟,株高增加,果枝数增加同时空果枝也增多,内围铃所占的比例减小,外围铃的比例增加,单铃重较轻,产量则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综合分析,今年新陆早45最佳打顶时间是7月1日~7月5日。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三种不同栽培途径的棉铃经济性状的相关分析表明,棉铃着生的果枝序位、瓤数、种子数与开花期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其铃期和≥15℃的积温呈显著的直线回归关系,地膜棉铃期和≥15℃的积温呈显著的负相关.最佳开花期下限为7月下旬.不同栽培途径的棉铃经济性状间除少数保持显著相关外,大部分相关系数值小,且不显著.说明棉铃经济性状受到所在群体时空分布、生态环境、栽培措施等影响.  相似文献   

13.
密度对不同株型玉米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试验选取平展型长玉13、半紧凑型东单60和紧凑型郑单958等3种株型玉米为试材,分别在39 000,48 000,57 000株/hm2等3个密度下种植,分析了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玉米籽粒产量、穗粒性状和植株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玉米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半紧凑型东单60产量最高;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行粒数、穗长、穗粗、轴粗、穗位叶面积和千粒质量呈下降趋势;株高、穗位高和雄穗分枝数呈上升趋势;各性状受株型与密度的互作影响不大.因此,在重庆提高玉米单产的关键是选取优良的丰产品种,并合理密植.  相似文献   

14.
为初步阐明双子叶植物响应栽培密度变化的规律,本研究以模式植物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为材料,设置不同栽培密度(1×1、2×2、3×3、4×4、5×5、6×6、7×7)进行盆栽试验,分析不同栽培密度下拟南芥不同生长时期的形态指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在同一栽培密度处理下,随着拟南芥的生长发育,其株高、茎长和根长逐渐增加,莲座叶直径逐渐增加直至稳定,叶面积先增大后减小,顶部分枝数和基部分枝数逐渐增加或逐渐增加直至稳定。在同一生长时期,拟南芥个体大小随着栽培密度增加而减小,且高栽培密度下抽薹和开花时间提前。(2)不同栽培密度对拟南芥株高、茎长、根长、莲座叶直径、顶部分枝、基部分枝和叶面积均存在显著影响。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加,拟南芥株高、茎长总体呈降低趋势,根长呈逐渐增加趋势,莲座叶直径、顶部分枝数和基部分枝数呈逐渐减小趋势,叶面积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或逐渐减小趋势。本试验从形态上初步阐明了拟南芥响应栽培密度变化的规律,栽培密度对不同生长时期拟南芥各形态指标均产生了显著影响,该结果可为通过合理密植调控双子叶植物形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通蓖7号、通蓖9号两品种进行了5个种植密度的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种植密度对两品种667m2产量及全株籽粒含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品种667m2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加大先增加后减小,且呈抛物线变化;通过各自的回归方程得出通蓖7号、通蓖9号667m2最高产量时的密度分别为1594、1588株/667m2;在一定种植密度范围内,两品种籽粒含油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16.
海岛棉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的典型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海岛析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的相互关系,通过测定海岛棉新海3号×吉扎82的181个F2∶3家系的7个产量性状和7个纤维品质性状,利用统计分析软件对其进行典型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以明确其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育种中选择高衣分的材料不仅可以提高皮棉产量,而且可以间接地增加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纤维伸长率、比强度,降低马克隆值,这有利于主要纤维品质性状的提高,但会降低纤维整齐度。产量各性状对皮棉产量的通径分析结果可知,无论是直接通经系数还是最后的净效应值,其作用均是单株铃数衣分单铃重,偏重单株铃数和衣分的选择,将有利于海岛棉产量的提高。品质性状的通径分析结果可见,比强度、整齐度和长度是影响纤维品质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不同密度与施氮水平对大豆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密度与施肥对大豆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吉育35在不同密度与施氮水平下的产量及产量性状.结果表明:密度对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荚重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随密度增加,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荚重降低.施氮对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随施氮量增加,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增加,施氮对单株荚重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密度与施氮对百粒重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密度与施氮对产量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随密度增加,产量先增后降,随施氮量增加,产量增加.密度为220000株·hm-2、施氮量为90kg·hm-2处理的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8.
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选用3个常规陆地棉品种与5个陆地棉族系种质系材料杂交,遗传效应分析表明:杂种产量、品质以有产一组分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效应差异显著和极显著;子棉产量、皮棉产量、早熟性、伸长率、麦克隆的非加性效应起主导作用,株高、铃重、子指、衣指、衣分、绒长、强度以加性效应为主;绒长的狭义遗传力较高,株高、 子指、衣分中等,铃重、衣指次之,其它性状遗传力较低,试验综合分析说明,陆村棉  相似文献   

19.
《石河子科技》2014,(4):50-50
引起烂铃的病害有两大类:一是病菌直接侵染健康无伤的棉铃,如疫病、炭疽病、角斑病等。其中疫病病菌可直接侵入铃缝处引起烂铃病;二是病菌浸染已受害的棉铃即从伤口侵入而引起棉铃病害的发生,如红腐病、红粉病、软腐病等。一般第1果枝到第5果枝上的棉铃易发病,第5果枝以上的棉铃发病轻。这是因为病原菌生存在地表,下部果枝接近地表,雨水飞溅病菌土沾到棉铃上,造成病菌浸染引起烂铃。由于虫害近几年发生严重,造成棉铃受伤,如棉铃虫、红铃虫、棉盲蝽等为害,受害棉铃形成的孔洞遇雨会使病菌侵入、传播和繁殖,导致烂铃的发生。棉农投入氮肥施用量过多,种植密度过大田间荫蔽,管理粗放,特别是棉株疯长的棉田田间湿度大、通风透光不良,也会造成病菌的繁殖侵入,烂铃发生偏重。防治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20.
农业生产中往往只重视大量元素如氮、磷、钾的施用,忽略微量元素的投入,而棉花土壤中作物可吸收利用的微量元素有限,造成微量元素缺乏,尤其是锰元素对棉花品种的影响。叶面喷施锰元素叶面肥对新陆早62号的株高、果枝数、结铃数和铃重有较大的影响,600倍KMnO4处理增加了成铃数,提高了单铃重和衣指衣分率,有利于棉花生长发育和增产,棉花产量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增产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