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P(St-co-MAA-co-AM)磁性微球的制备与特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通过微乳液法制备了P(St-co-MAA-co-AM)磁性微球,并用扫描电镜(SEM),光学显微镜,振动磁强计(VSM),热重分析议(TGA),傅立叶红外测谱议(FTIR)等仪器对磁性微球的大小,分散性、磁性和热稳定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磁性微球分散性好,无团聚,表面较光滑,带有丰富的官能基团,且具有很好的超顺磁性.另外,还将微球与荧光标记的FI-TC蛋白进行偶联,用试剂盒HCG SEROZYME检测了偶联的情况,并将结果和与试剂盒配套的意大利磁珠所得到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两者偶联效果基本接近.  相似文献   

2.
采用纳米氧化硅客体子球和聚苯乙烯磁性主体母球设计并制备了一种新型的主客体组装结构复合微球,将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抗体化学固载于组装微球表面,在流式免疫荧光检测平台中研究其免疫检测性能,并与传统的酶联免疫(ELISA)检测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主客体组装结构微球在流式免疫荧光检测中具有优异的检测性能,在微球用量极低的情况下仍然具有非常好的检测线性和检测重复性,并且空白限较传统的ELISA方法降低了6/7.  相似文献   

3.
采用改进的悬浮聚合法制备磁性聚苯乙烯微球.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振动样品磁强计对所合成磁性微球的尺寸和磁性能进行分析表征.采用巨磁阻生物传感器检测磁性微球的数量.结果表明:磁性微球粒径大小为0.5~50μm,比饱和磁化强度为4.56 A.m2.kg-1.巨磁阻生物传感器对磁性聚苯乙烯微球数量具有很好的可检测性.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磁性微球数量的增多,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增强.在磁性微球一定数量的情况下,随着磁性微球粒径的增大,传感器的电阻变化量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4.
通过模板法制备中空SiO2/Fe3O4磁性微球,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了大尺寸的聚苯乙烯微球作为模板,以界面沉积法制备了Fe3O4/PS复合粒子,溶胶凝胶法制备SiO2/Fe3O4/PS微球;经过高温煅烧使模板聚苯乙烯分解,得到中空磁性微球.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震荡样品磁强计、物理吸附仪等仪器对中空SiO2/Fe3O4磁性微球进行了形貌和性能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中空SiO2/Fe3O4磁性微球尺寸在700nm左右,大小均匀,有良好的分散性,并且中空磁性微球表面有孔,其孔径在16nm左右,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容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以FeCl3和FeCl2为水相,以甲苯为油相,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制备核壳结构的SiO2磁性微球.方法 采用反相微乳液法一步法制备出磁性微球,并利用透射电镜、场发射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能谱仪和振动样品磁强计分别对微球的形貌、粒度分布、物相组成、化学成分和磁性能进行表征.结果 采用反向微乳液法制备的SiO2磁性微球显示出良好的核壳结构,粒径分布在100~200nm之间,主要物相是无定形的SiO2和立方尖晶石型的Fe3O4,并保持了Fe3O4磁性粒子的超顺磁性.结论 采用该方法制备的核壳型磁性SiO2微球性质稳定,是一种优异的生物磁性材料.  相似文献   

6.
在基于荧光编码微球的液相芯片技术中,非特异性吸附会降低检测灵敏度,影响多元检测能力.为了抑制非特异性吸附现象,以聚乙二醇(PEG)接枝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PEG-g-PSMA)为基体材料,采用膜乳化-乳液溶剂挥发法制备铜铟硫/硫化锌量子点复合PEG-g-PSMA荧光微球,通过调节甲氧基聚乙二醇的投料量和相对分子质量控制PEG接枝率和链长,并将复合微球应用于糖类抗原CA199的免疫检测.微球形貌和荧光性能表征结果显示,复合微球呈规则球形且单分散性良好,平均粒径约5μm,内部量子点及其荧光分布均匀.免疫检测发现微球具有显著抑制非特异性吸附的能力,当PEG接枝率为30、相对分子质量为1 000时,检测限为0.9 kU/L (1 U=1μmol/min).该方法适用于复合微球的大量制备,在肿瘤标志物等多元免疫检测方面具有实际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应用生物素-亲和素系统制备免疫磁珠,考察了不同条件对制备免疫磁珠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4℃、亲和素浓度为0.2mg/mL、PBS pH=5.8、反应时间为2h时,磁性微球的亲和素载量为25~55mg/g;BNHS与抗体质量比1∶7时,生物素与抗体的结合率最高;亲和素与生物素化抗体摩尔比在1∶3时,亲和素与生物素的偶联率最高.抗CD45免疫磁性微球的白细胞去除率高达78%,磁珠回收率达98%,可用于进一步捕获乳腺癌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8.
磁性琼酯糖亲和吸附剂的合成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反相悬浮包埋技术合成了粒径在43-295μm之间的磁性琼脂糖微球。磁性琼脂糖微球经环氧氯丙烷活化后,分别键合6-氨基已酸、氨基乙酸和乙二胺为间隔臂,用水溶性碳二亚胺为缩合剂,分别偶联对氨基苯甲脒、l-精氨酸甲酯和胍基已酸,制备了3种磁性亲和吸附剂,并用于尿激酶粗品的分离纯化。测定了活性回收率和比活提高倍数,并与以磁性葡聚糖为基质的磁性亲和吸附剂对尿激酶的纯化效果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9.
利用纳米磁性微球技术同光子晶体技术相结合构建一种可视化光子晶体材料.采用化学高温水热法制备Fe_3O_4@PSSMA纳米磁球,利用St?ber法在Fe_3O_4@PSSMA纳米磁球外包覆一层SiO_2,制备出超顺磁性纳米微球Fe_3O_4@PSSMA@SiO_2,并利用外加磁场将该磁性纳米微球组装成可视化光子晶体.  相似文献   

10.
磁性高分子微球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制备方法成为各国研究者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制备磁性高分子微球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1.
磁性聚苯乙烯微球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Fe3O4纳米粒子,并用聚乙二醇-6000对其表面改性,然后以苯乙烯(St)为单体,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粒径小,磁含量高的磁性聚苯乙烯微球.X射线衍射(XRD)研究表明,所制备的Fe3O4粒子为面心立方结构.红外光谱测试(FT-IR)表明微球中存在苯乙烯和Fe3O4纳米粒子.透射电镜(TEM)观察表明,所制备的磁性聚苯乙烯微球的粒径约为100 nm.热重(TG)分析得到磁性聚苯乙烯微球磁性物质质量分数为14.5%.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试结果表明,磁性聚苯乙烯纳米粒子的比饱和磁化强度为14.4 A·m2/kg,具有超顺磁性.  相似文献   

12.
以Fe3O4作为磁性纳米粒子,悬浮交联法制备磁性壳聚糖微球;以戊二醛作为交联剂在磁性壳聚糖微球表面固定离子液体;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磁性壳聚糖固定化离子液体对丙烯酰胺的吸附性能.吸附动力学实验表明:2 h吸附容量为1.45 mg/g,3 h吸附基本达到平衡.结果显示:制备的磁性壳聚糖固定化离子液体对丙烯酰胺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13.
以戊二醛为交联剂、Fe3O4为磁核,采用反相悬浮交联技术合成了磁性壳聚糖微球,并利用数码光学显微成像仪、激光粒度仪、傅立叶红外光谱对磁性微球的形态、大小和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磁天平和可调磁场对其磁响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的磁性壳聚糖微球粒径在50~200μm之间,基本呈圆球形,表面比较光滑,且内部均匀分布着磁性介质Fe3O4;当磁性微球粒径小于280μm时,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微球的磁化率与沉降速度都随着微球粒径的增大而增大.这表明所制备的磁性壳聚糖微球具有良好的磁响应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一种光动力学药物磁性SiO2载药微球复合体.制备出的磁性载药微球基本为圆形,直径大约为30~50nm.通过观察紫外图谱,可以证实药物被包裹在微球中,利用紫外标准曲线估测其包封率为22.03%.利用对-亚硝基二甲基苯胺(RNO)的脱色反应检测光动力学效应,RNO在440nm处的紫外吸收值的下降表明光动力学药物在发挥作用.试验结果表明,这种磁性SiO2载药微球在光动力学治疗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核壳式磁性微球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材料,因其兼具高分子微球的众多特性,近年来被广泛研究,特别是在生物医学、生物工程等领域的应用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磁微球根据其结构可分为三类.本文中综述了磁性高分子微球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和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As2O3磁性纳米微球的研制及表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采用改良的乳化冷冻凝聚法制备As2O3磁性纳米微球,用能谱仪、透射电镜、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图像分析仪和动力渗析系统等进行特性研究.结果显示所制备的As2O3磁性纳米微球近似球形,粒径为(190±50)nm,其中含As2O3(0.659 89±0.42)μg/mg,锰锌铁氧体磁性纳米粒子(69.570 27±0.36)μg/mg,缓释性好.用作微球载体Mn0.4Zn0.6Fe2O4的居里温度为105.407 ℃,其不同浓度的磁流体在高频交变磁场下可升温至43~47 ℃并保持不变. 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改良的乳化冷冻凝聚法可以成功制备As2O3磁性纳米微球,并为载药磁性微球及磁流体热疗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及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用天然存在且吸附能力较强的果胶包覆具有磁性的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制备一种吸附剂-Fe3O4果胶磁性微球.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对样品进行表征,并考察吸附时间、Cu2+的质量浓度、吸附剂用量和吸附溶液的pH值对果胶磁性微球吸附溶液中Cu2+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果胶磁性微球对铜离子的吸附主要发生在最初的1.5 h内,通过1.5 h的吸附后,吸附反应慢慢达到平衡,果胶磁性微球的平衡吸附量为72.50 mg/g.  相似文献   

18.
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磁性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纳米级氧化铁为磁性载体,以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为单体,用微乳液法制备了P(St-MAA)磁性微球.光学显微镜照片和磁滞回线显示微球在水中分散均匀,表现出超顺磁性;红外谱说明微球表面含有羧基基团;通过电导率仪测试,计算出了微球表面羧基含量,并发现其随甲基丙烯酸单体含量的增加呈非线性增加.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微球和亲与素连接很好.  相似文献   

19.
聚苯乙烯磁性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表面被油酸包覆的纳米级Fe3O4为磁性载体, 苯乙烯和丙烯酸为单体, 二乙烯基苯为交联剂, 用分散聚合的方法合成了粒径分布更均匀而且具有良好超顺磁性的聚苯乙烯磁性微球, 并对这种磁性微球进行形貌、 结构和超顺磁性的表征. 结果表明, 该方法制备的磁性微球粒径分布均匀、 表面光滑, 室温下, 其比饱和磁化强度达到11.61 Am2/kg.  相似文献   

20.
金倩  王子妤 《科技信息》2012,(33):63+68-63,68
天然来源的壳聚糖是自然界唯一的天然碱性多糖,它以其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在药物控释释放、基因治疗和组织工程中有一定应用。磁性壳聚糖微球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天然高分子磁性微球,其中报道最为多见的是Fe3O4纳米粒子与壳聚糖制备成的复合微球。本文就磁性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在生物医药领域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