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CD163~+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浸润情况与eIF4E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乳腺癌组织92例及癌旁正常乳腺组织74例,应用Maxvision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eIF4E及CD163表达,并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中的CD163表达量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01),乳腺癌组织中的eIF4E表达量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P0.001),CD163的表达与ki67表达相关(P0.05),CD163与eIF4E的表达呈正相关(r=0.273,P0.05).结论:乳腺癌中CD163和eIF4E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CD163的过表达与ki67的表达相关,同时与eIF4E呈正相关,提示CD163与eIF4E的共同作用可能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生物活性肽-daintain/AIF-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两步法分析了乳腺癌组织蜡块切片中daintain/AIF-1的表达.93%的乳腺癌中都有该活性肽的分布,癌旁良性组织中则没有阳性染色或染色很浅.Daintain/AIF-1在乳腺病变级别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很大:增生组织免疫后着黄色,重度不典型增生组织着橙黄色,癌组织则染成了棕褐色.进一步用RT-PCR检测发现,乳腺癌新鲜组织中能扩增出daintain/AIF-1的mRNA,而癌旁良性乳腺组织中的daintain/AIF-1 mRNA极微量,几乎看不到扩增的核酸条带.这些研究表明,daintain/AIF-1在乳腺癌中过量表达,可能在乳腺肿瘤的发展过程起到了促进作用.因此,提示daintain/AIF-1可作为乳腺癌病变早期诊断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探讨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转录共激活因子1(CRTC1)在食管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变化,及其变化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收集25例食管癌鳞癌患者的癌组织及与之配对的癌旁组织,通过qRT-PCR检测CRTC1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CRTC1的蛋白水平。结果表明:在食管癌中,CRTC1蛋白表达低于癌旁组,而mRNA水平高于癌旁组;CRTC1在转录水平上与肿瘤位置和淋巴结转移有关。由此可见:CRTC1在食管癌中存在异常表达,CRTC1的mRNA有望用于食管癌诊断及淋巴结转移评估。  相似文献   

4.
VEGF 和 PCNA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病理学分级关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2例乳腺癌及其中48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VEGF和PCNA的表达,实验结果显示VEGF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4.31%,癌乳腺组织中则为12.50%,两者间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PC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8.43%,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则为8.33%,它们之间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VEGF和PCNA的阳性表达率与乳腺癌病理学分级呈正相关,说明VEGF和PCNA阳性表达作为乳腺 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Six4蛋白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联性.方法:通过医学癌症数据库分析Six4表达与结肠癌患者生存时间的相关性;利用组织芯片,通过免疫组化检测结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Six4蛋白的表达情况,统计分析其表达差异,分析Six4蛋白表达与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Six4高表达结肠癌患者生存期较低表达患者明显缩短(P=0.002).在结肠癌组织中Six4蛋白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01).Six4表达水平与结肠癌患者病理分期(P=0.020)、肿瘤大小(P=0.034)、MSH6表达水平(P=0.035)有相关性,而与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是否远处转移、TNM分期、Ki67、P53、MSH2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相关性.Six4蛋白的表达水平(P=0.029)可以作为结肠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Six4蛋白高表达与不良预后相关;Six4蛋白在结肠癌组织较癌旁组织高表达;Six4蛋白与病理分期、肿瘤大小、MSH6表达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果糖代谢相关蛋白葡萄糖转运蛋白5(GLUT5)和己酮糖激酶(KHK)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生物学功能.方法:利用http://kmplot.com/analysis/上的数据分析GLUT5和KHK的mRNA表达水平对肺腺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GLUT5和KHK蛋白在肺腺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SPSS统计分析GLUT5和KHK表达水平与肺腺癌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等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以及对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MTT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无葡萄糖条件下果糖对肺腺癌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的影响,以及沉默GLUT5和KHK对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结果:GLUT5和KHK mRNA表达水平较高的肺腺癌患者,其总生存和无进展生存均较差;GLUT5和KHK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组织(P0.01);GLUT5高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分化较差有关(P0.05);KHK高表达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和病理分化较差有关(P0.05);而且GLUT5和KHK高表达的患者预后较差(P0.05).果糖可促进肺腺癌细胞的增殖和克隆形成,沉默GLUT5和KHK后,细胞利用果糖的能力显著下降.结论:果糖可以促进肺腺癌细胞的增殖和克隆形成,果糖代谢相关蛋白GLUT5和KHK在肺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肺腺癌的恶性进展密切相关,GLUT5和KHK可作为治疗肺腺癌潜在临床靶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TGF-β1和Smad4在乳腺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乳腺导管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选取50例乳腺导管癌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TGF-β1和Smad4在乳腺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评估二者的表达与各种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TGF-β1与Smad4的表达是否具有一致性.结果 TGF-β1和Smad4蛋白表达均与乳腺导管癌TNM分期呈负相关关系(r=-0.402,P=0.004;r=-0.331,P=0.019);而与患者年龄、肿瘤直径、肿瘤组织学级别、是否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以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无关(P>0.05).此外,Kappa分析表明,TGF-β1与Smad4的表达具有一致性(κ=0.419,P=0.003).结论 评估乳腺导管癌组织中TGF-β1和Smad4的表达可能有助于预测乳腺导管癌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探讨CREB转录共激活因子1(CRTC1)在食管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变化,及其变化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收集25例食管癌鳞癌患者的癌组织及与之配对的癌旁组织,通过qRT-PCR检测CRTC1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CRTC1的蛋白水平。在食管癌中,CRTC1蛋白表达低于癌旁组,而mRNA水平高于癌旁组;CRTC1在转录水平上与肿瘤位置和淋巴结转移有关。说明:CRTC1在食管癌中存在异常表达,CRTC1的mRNA有望用于食管癌诊断及淋巴结转移评估。  相似文献   

9.
在E.coli M15中表达RBBP10蛋白,经纯化后制备兔抗人RBBP10多克隆抗体,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RBBP10在15例人乳腺癌组织、5例乳腺小叶增生组织及2例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乳腺癌组织中,癌巢部分呈深棕色,提示RBBP10高表达,癌旁组织未着色;在乳腺增生组织中RBBP10在增生的乳腺上皮细胞中有低水平表达,而在正常乳腺组织中没有检测到RBBP10表达;检测发现RBBP10蛋白弥散分布于乳腺腺上皮细胞.研究结果提示RBBP10可能在乳腺癌发生和乳腺小叶增生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SNORA56的基因性状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NSCLC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SNORA56数据及临床信息资料,分析SNORA56表达水平与NSCLC临床病理学参数的相关性及预后的影响.收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NSCLC患者标本,利用PCR技术检测30例NSCLC患者组织中SNORA56的表达,进一步验证SNORA56在NSCLC中的表达意义.结果:TCGA结果显示:SNORA56在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SNORA56表达水平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肺鳞状细胞癌(LUSC)癌组织中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LUSC癌组织(P0.05);基因富集分析结果显示SNORA56可能通过细胞周期凋亡相关通路影响肺癌的发展.临床样本验证结果显示:PCR结果显示,与癌旁组织相比,LUSC与肺腺癌(LUAD)癌组织中SNORA56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SNORA56表达水平在有淋巴结转移的LUSC癌组织中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LUSC癌组织(P0.05);基因富集分析结果显示SNORA56可能通过细胞周期凋亡相关通路影响肺癌的发展.结论:SNORA56在LUSC及LUAD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SNORA56在有淋巴结转移的LUSC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LUSC癌组织;SNORA56可能通过细胞凋亡通路影响NSCLC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细胞周期蛋白B1、癌基因C-erbB-2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对65例乳腺癌组织和15例乳腺纤维瘤组织进行cy-clinB1、C-erbB-2和ER、PR表达的联合检测.结果:乳腺癌组织中CyclinB1过阳性表达率为84.62%(55/65);乳腺纤维瘤组织CyclinB1表达率为13.3%(2/15);淋巴结转移患者CyclinB1蛋白的过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淋巴结阴性患者;CyclinB1的表达与C-erbB-2表达具有相对的一致性,CyclinB1的阳性高表达伴随ER表达降低,但与PR的表达无显著相关性.结论:CyclinB1的过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相关,过表达cy-clinB1可为乳腺癌早期诊断和生物学行为的判断提供帮助.CyclinB1与C-erbB-2和ER、PR的联合检测有利于指导乳腺癌的化疗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表皮细胞生长因子3(Egfl3)在肝癌组织及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病理临床特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RT-qPCR)检测Egfl3基因在20对肝癌及相应癌旁肝组织,5株迁移、侵袭潜能不同的肝癌细胞系(SMMC-7721、BEL-7402、Huh-7、HepG2、Hep3B)和正常肝细胞系HL-7702中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检测Egfl3蛋白在40对肝癌及相应癌旁肝组织石蜡切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表达与肝癌临床病理特性的相关性.结果:RT-qPCR结果显示,Egfl3基因在20对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0.77±0.15)显著高于相应的癌旁肝组织(0.25±0.10)(t=2.904,P=0.006).Egfl3在5株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也均明显高于正常肝细胞系HL-7702(P<0.05),且在侵袭迁移潜能中等的肝癌细胞系SMMC-7721中的表达高于侵袭迁移潜能较低的肝癌细胞系Bel-7402和Huh-7,后者又高于侵袭迁移潜能最低的肝癌细胞系HepG2和Hep3B.免疫组化结果显示Egfl3蛋白大多数表达于肝癌细胞或正常肝细胞的胞质内,并在62.5%(25/40)的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相应的癌旁肝组织,且其表达与肝癌的TNM分期密切相关(P=0.04).结论:Egfl3在肝癌组织及细胞系中的表达显著上调,且其上调与肝癌的TNM分期及肝癌细胞的侵袭迁移潜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各种类型的乳腺增生症的发病特点、形态学分类、不典型增生与乳腺癌的关系以及不典型增生与乳腺原位癌的鉴别诊断标准。方法1)观察本院300例乳腺良性增生性病变的临床发病特点及其病理形态改变。2)观察86例乳腺癌旁不典型增生病灶与癌灶的关系。结果乳腺增生症中,纤维腺瘤为主型好发于21-30岁年龄组,而不典型增生病变则多见于40-60岁组。其中囊肿病仅占6.0%,而纤维腺瘤达25.4%;癌旁组织中不典型增生发病率为65.1%,其中以导管原位癌发生率最高,达74.9%。结论研究证实了1997年"乳腺增生症的组织学分类"(推荐方案)的可行性。乳腺不典型增生与乳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乳腺增生症可归纳为普通性增生和不典型增生。不典型增生的特殊增生细胞具有特别的诊断价值。重度不典型增生与原位癌的鉴别有一定困难,但大部分可分。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Twist、上皮性钙黏附素(E-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on)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探讨其与非小细胞肺癌浸润转移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和RT-PCR方法检测8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Twist、E-Cadherin和vimention蛋白和mRNA,20例癌旁正常组织作对照.另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68例非小细胞肺癌所致胸腔积液中肿瘤细胞的表达.结果:Twist和Vimentin在NSCLC组织及NSCLC胸水标本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P<0.01);E-cadherin在NSCLC组织及NSCLC胸水标本中表达显著低于癌旁正常肺组织(P<0.01);NSCLC组织中Twist及E-cadherin表达均与组织分化,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密切相关(P<0.01);并且Twist表达与E-cadherin表达降低(P<0.01)和Vimentin的表达上调(P<0.01)之间都存在相关性.结论:Twist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胸腔转移灶中过度表达,可能通过分别上调和下调Vimentin、E-ead-h...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Ⅲ型胶原蛋白α1多肽链的表达与浸润性导管癌之间的关系,利用中密度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染色结合组织病理检测了癌细胞和间质细胞中该蛋白质的表达水平.比较了正常乳腺组织和分化程度不同的浸润性导管癌之间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得到如下结果:①Ⅲ型胶原蛋白α1多肽链主要在间质细胞中表达.②Ⅲ型胶原蛋白α1多肽链的表达与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结合芯片标本和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发现:③Ⅲ型胶原蛋白α1多肽链的表达与癌细胞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④Ⅲ型胶原α1多肽链的表达与癌细胞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检测趋化因子受体7(chemokine receptor 7,CXCR 7)在正常宫颈组织、CIN宫颈组织及宫颈鳞癌宫颈组织中的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采取江西省妇幼保健院2016年6月-2017年12月新鲜宫颈组织标本103例,应用Western blot与RT-PCR技术,检测CXCR 7蛋白及mRNA在18例正常宫颈组织、18例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组织、35例Ⅰ期宫颈鳞癌组织及32例ⅡB、ⅢB期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CXCR 7与宫颈鳞癌临床病理特征,如患者年龄、肌层浸润、肿瘤大小、FIGO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CXCR 7可能参与了宫颈鳞癌的增殖、生长、分化、侵袭等恶性行为,在对宫颈鳞癌早发现、早治疗及预后方面的研究中,CXCR 7可能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显像(CDFI)超声和红外光乳腺扫描联合应用检测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 从来院就诊的乳腺病患者中筛选出46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检查,高频超声组(Ⅰ组)230例,高频彩超 红外光扫描组(Ⅱ组)230例.并经手术后病理证实,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Ⅰ组乳腺癌88例,其中浸润性导管癌42例,腺癌40例,髓样癌6例,其他良性乳腺疾病142例(其中纤维瘤86例,腺病结节46例,脂肪变性2例,慢性炎症8例).除其中2例与病理诊断不苻外,总符合率为99%(228/230).Ⅱ组乳腺癌92例,其中浸润性导管癌42例,腺癌42例,髓样癌6例,其他乳腺疾病140例(其中纤维腺瘤38例,脂肪变性2例,腺病结节44例,慢性炎症8例).与病理对照检出率100%(230/230).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显像(CDFI)超声和红外光乳腺扫描联合应用检测孔腺良恶性肿瘤,提高了诊断的符合率,对临床手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收集肺癌组织标本和正常肺组织标本,提取组织中的RNA,通过反转录PCR合成cDNA,进行实时定量PCR测定.结果表明:31例肺癌组织中有29例KIF4A mRNA的表达量高于正常组织,其中26例(83.87%)比正常组织高2倍以上,10例(32.30%)比正常组织高4倍以上;KIF4A mRNA的表达量与肿瘤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F=0.565,P=0.029).由于肺癌组织中KIF4A mRNA的表达量升高与肿瘤的分期分型相关,因此可以作为判断肺癌分期及预后的新分子标志物,对于评估肺癌的发生与发展也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丙酮酸羧化酶(pyruvate carboxylase,PC)在结直肠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PC在结直肠癌发生及进展过程中可能的生物学意义.方法:首先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PC在结直肠癌及相应癌旁组织(距离肿瘤边缘5cm)中的表达水平;SPSS软件统计分析PC蛋白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年龄、性别、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及病理分化程度等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同时分析PC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生存预后的关系;此外,利用R2数据库http://hgserver1.amc.nl/cgi-bin/r2/main.cgi中的大数据分析PCmRNA基因表达水平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PC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其对应的癌旁组织(P0.01);而且PC高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病理分化较差及患者临床分期较高有关(P值均0.05);此外,PC的表达与患者生存预后显著相关,PC高表达的患者预后较差(P0.001).结论:PC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PC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及进展密切相关,是结直肠癌患者独立的预后因素,因此PC可作为治疗结直肠癌的潜在临床靶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及P16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预后.方法选取行腺癌根治术并接受内分泌辅助治疗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140例,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P16蛋白表达情况;收集患者年龄、月经情况、组织学分级、肿瘤直径、病灶分化程度、病理类型等临床病理指标;乳腺癌根治术后给予患者为期3 a的随访,记录生存情况.结果 140例乳腺癌患者组织中雌激素受体阳性58例(41.43%),孕激素受体阳性60例(42.56%),P16阳性82例(58.57%).不同年龄、月经状态、分化程度的乳腺癌患者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阳性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40岁、组织学分级Ⅲ期、低分化程度是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阳性、孕激素受体阳性、P16蛋白阴性是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及P16蛋白表达与乳腺癌患者预后明显相关,可用于内分泌辅助治疗预后的判断; P16基因可能参与调控乳腺癌内分泌辅助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