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利用调查数据,通过统计分析方法,围绕气象影响关键点与气象服务介入点,分行业、分用户研究农业气象服务需求。结果表明:(1)农业领域不同行业的需求存在显著性差异,种植生产业重点关注降雨、气温/积温、土壤墒情和干旱;水产养殖业重点关注气温、降水、水温/海温、寒潮、气压和冰冻雨雪;畜牧饲养业对于气象要素依赖度相对较低,主要关注气温、降雨和强对流天气。(2)农业领域不同行业对气象服务产品的时空精细度要求较高,但不同用户主体存在显著差异。(3)农业领域对于常规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专业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农用气象要素指数预报和灾害影响评估/资源评价产品的总体需求度均超过92.6%。(4)农业领域对气象数据直连、产品服务和系统平台等产品类型的需求度较高,普遍希望通过手机APP/小程序/公众号、微信/QQ群和手机短信获取气象服务产品。  相似文献   

2.
以问卷调查方式,对甘肃省气象部门内外从事行业气象服务的典型企事业单位进行气象服务业务的现状调查与分析;选取旅游、公路交通、风电三个行业为行业信息收集和效益评估的重点监测行业,并从中选取46名专家,开展甘肃省行业气象服务需求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甘肃省从事气象服务的典型事企业单位基础建设投入不足,气象服务收益有限;大多数行业专家肯定了本省气象服务在本行业的促进作用。应进一步提高气象服务产品质量,不断拓展气象与行业部门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加强行业气象服务科技水平,促进行业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崔娜  张莉 《科技信息》2010,(2):390-391
本文通过深度访谈的方式对供水行业典型用户深圳市粤港供水公司进行了气象服务效用调查,查找了与气象有关的生产经营环节与其流程以及气象服务在生产经营各环节与流程中发挥的主要作用;调查了该企业对气象服务的满意度;评估了其近几年总产值与气象服务的关系。依据调查评估结果,对供水行业气象服务提出了改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吴巍巍  钟雨珊 《广东科技》2014,(24):195-196
伴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也在迅猛地发展,人们对气象服务的要求逐渐提升,需求也越来越高。气象部门在精细化气象服务方面已取得一定的成果,而如何将精细化气象服务运用到微区域、微人群方面还需要不断的研究,从而寻找新型便捷的气象产品运营方式。其中微信这个平台被气象部门重点关注,应用微信可以向固定的用户发出精准的气象服务产品,从而实现网络传输气象信息、知识宣传、产品推荐等服务,可以很好地发挥出新媒体在传播信息方式的优势,进而提升气象服务能力。主要对微区域气象服务产品的现状、开发营运内容等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5.
公共气象服务效益评估业务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军  庄俨 《科技信息》2010,(24):240-240,24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气象服务的需求也变的多样化。为了使公众更好地及时获得准确且符合工作与生活需要的气象信息,提高气象服务水平和效益,本文对照我国气象部门的层次结构,设立了多级别的分组用户权限管理框架,通过理论分析和相应的数学模型推算,为用户设计了一个低成本,高效率,功能丰富,层次严谨,面向整个气象系统的公众气象服务调查效益评估业务系统。  相似文献   

6.
气象与农业、农村、农民关系密切,气象服务虽然不能直接创造物质财富,但在生产中是个不可缺少的生产要素,是防灾减灾、趋利避害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当前宝坻区气象部门服务产品及农业对气象服务产品的需求、气象信息传输渠道、科普教育宣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各级政府、气象及相关务产品的需求、气象信息传输渠道、科普教育宣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部门应各司其职,解决气象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加强林业气象服务能力建设,改善和提高林业气象服务质量,2016年11月至2017年5月开展了全国林业气象灾害风险调查与服务效益评估调查。【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评估和现场勘察等方法,广西共收集到196个风险点相关信息。【结果】数据显示:火灾、病虫害及风灾风险是广西风险点的主要类型。调查得知:在灾害风险点附近属于林业部门的监测站共77个,主要是监测火险灾害,其他灾害还没有布设监测点;预警设施还在不断完善;影响林业生产的气象灾害类型为干旱、大风及强降水,主要致灾气象因子为温度、风速及降雨量;森林防火、林业资源开发与利用、造林抚育等对气象服务需求量比较大,并希望通过电话、手机短信及预警系统获取林业气象服务产品。专家对广西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给出了客观评价,全区林业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为8.41%,按照2016年广西林业总产值为314.784亿元的规模测算,2016年广西林业气象服务效益值已达到26.47亿元。【结论】加强林业气象监测、技术开发和应急联动等多方面合作,进一步做好林业气象服务,有效地减轻林业灾害损失是目前气象部门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从科技成果后效评估的概念、意义出发,针对气象技术方法类科技成果,开展了后效评估研究,建立了相应的后效评估指标体系,并对各指标的定义和评价点进行了描述。为了增强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设计了后效评估指标的评分规则与标准,并提出了综合评分的具体操作方法。气象技术方法类科技成果后效评估指标体系能为气象科技成果的评估管理工作提供指导,也能为其他行业、其他类别成果的后效评估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行业+气象”融入式服务已在人们的生活、生产以及国民经济的各行业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文献查阅、问卷调查、实地走访、交流座谈等方式,建立了中国融入式服务模式案例库;采用大数据分析、案例分析法等分析方法,从运作管理机制、融入核心内容、融入式服务流程等方面,构建了中国融入式服务模式架构,并围绕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时期中国融入式服务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深入挖掘行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推动气象与行业产业链上的纵向融合是融入式服务发展的核心;多部门、跨行业融合机制是推动融入式服务发展的重要保障;加大力度开展与行业高度有机融合的“+气象”技术和产品研发,提升服务的靶向性,实现融入式服务的精细化、个性化、多元化、智慧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县级气象部门处于气象服务的最前沿,是将气象成果转化为公共服务产品的主阵地,县级公共气象服务能力的建设也是解决气象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中最重要的一环。本文通过从黄石县级公共气象服务的现状进行分析,剖析存在的问题,并为黄石县级公共气象服务能力的提升提出积极对策,提高县级公共气象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1.
吕明  丁文龙  李赤谋  陈丰  张宁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31):13995-14001
摘要:现代交通运输系统及城镇化发展,推动了地区性的共城市化,促进了市郊及城际客运交通需求的持续增长。高速公路作为全国公路网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不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动脉,在长途旅客运输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对高速公路长途客运中的公交化服务问题进行研究,本文建立了以高速公路为载体的长途客运公交化服务优化模型,并采用Dijkstra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运用本文所构建的模型及算法能够得到不同需求状态下的最优方案,从而找到服务效率最高的路径。本项研究可以为长途客运公交化服务水平的提升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针对物流服务水平影响市场需求的情形,为探究农产品制造商的资金约束对供应链运作的影 响,构建了银行首先决策、而后零售商和 3PL 服务商同时决策、制造商最后决策的动态博弈模型;基于拉动 式订购合同,在银行融资模式下,分别求解得出制造商的最优生产决策、零售商的最优采购决策、3PL 服务商 的最优服务水平决策,以及银行的利率决策;结果表明:当 3PL 服务商提供的服务水平越高,农产品的市场 需求就越大,制造商就会生产更多的农产品;当银行提高贷款利率时,制造商的融资成本增加使其减少生产 量;当零售商提高采购价格时,会激励制造商提高生产量;最后,通过算例对制造商的初始资金、运输价格,以 及市场需求对服务水平的敏感度进行了灵敏度分析。  相似文献   

13.
余硕 《河南科学》2013,(12):2284-2288
以系统动力学为工具,建立了三级双渠道供应链短生命周期产品运营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实现系统优化.模型中不仅模拟产品有限生命周期内的口碑营销需求变化,还考虑了零部件组装对产品生产与供应、顾客满意度对产品需求的影响等诸多现实问题.最后在集中决策模式下提出一个由实体零售商协助网购零售商实现其网上订单需求的供应链协作策略.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用户的信息需求逐渐呈现出层次性、多样性、时效性、动态性、个性化等特点。研究人的需要层次,对信息咨询工作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咨询机构应充分了解研究需要层次论的必要性和意义,遵循相应的原则,转变工作理念,革新工作技术,优化信息资源,完善管理模式,有效地开展用户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行政区—街道—居住区尺度,剖析公共开放空间社会游憩服务本质并针对性地提出其服务优化策略。【方法】借助GIS、RS技术,以南京市中心城区游憩型公共开放空间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公共开放空间服务供给能力、居民游憩需求以及交通渠道3个方面,根据可达性相关指标定量化分析其服务能力。【结果】①供给侧:研究区公共开放空间数量略显不足且分布较为不均衡,结合人口分布表现为老城区服务效率较高、边缘区域则较差。②需求侧:结合人口分布,老城区80.15%的居住区属于游憩需求冷点地区,边缘地区需求热点则较多。③4种交通方式下公共开放空间可达性差异明显:机动车可达性最佳; 其次为非机动车和公共交通; 步行可达性最差,仅有35.13%的居民可以在20 min内步行到达临近的公共开放空间。【结论】从供需双向出发评价公共开放空间游憩绩效水平,并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居民游憩需求合理布局以及构建慢行系统3个方面提出了优化策略。研究结果能缓解当前以南京为代表的密集型城市中游憩空间供给不足与居民生活休闲需求激增之间的矛盾,并对接南京市新一轮总体规划的编制,为城乡规划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随机需求环境下具有相互关联的多种商品供应链网络均衡问题.在研究多商品混合运输的同时考虑了需求的不确定性,建立了具有商品交叉运输成本的随机多商品混合运输供应链网络均衡模型,分析了交叉运输成本和罚金对供应链的影响;建立了求解随机多商品混合运输供应链网络均衡模型的投影压缩算法,获得了收敛性结果;数值实例证实了该模型及其求解算法的有效性,同时表明,对于该模型的求解,所运用的投影压缩算法优于普遍采用的修正投影算法和拟牛顿算法.  相似文献   

17.
针对如何依据家政服务人员和雇主的供需信息实现最优的双边匹配,从而提高匹配的效率和降低匹配的成本问题,对家政服务人员与雇主双边匹配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家政服务人员与雇主的双边匹配问题进行描述;然后,依据家政服务人员与雇主提供的供需信息,分别计算家政服务人员和雇主的满意度;在此基础上,构建以家政服务人员和雇主的满意度最大为目标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通过求解模型,获得最优匹配结果.最后,通过一个算例说明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知识服务中的供需双边匹配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基于多指标评价信息的知识供需双边匹配问题.通过评价信息的处理,给出了知识供需双方满意度的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以知识供需双方满意度和知识服务中介利益最大为目标,构建了多目标双边匹配优化模型;进一步地,运用基于隶属函数的加权和方法,将多目标优化模型转化为单目标优化模型,并通过求解优化模型得到双边匹配结果;最后,通过...  相似文献   

19.
空中高速路系统有助于缓解日益严重的空中交通拥挤问题。依据管制员工作负荷首次将高速路设定服务水平,选定服务水平后即得到高速路的最大容量,通过计算高速路的最大容量与高速路实际流量差额来寻求最佳入口匝口流量调节率。同时针对控制周期内匝口处飞机到达数、匝口等待区容量以及总的交通需求情况,从管制员决策过程角度对匝口调节率进行修正,得到最终匝口调节率计算模型。通过对模型仿真表明:该模型能够满足空中高速路匝口流量控制,相比较时隙分配模型更符合实际管制工作中的流量控制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