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张君  李燕  田甜  陈慰峰 《自然科学进展》2001,11(10):1110-1114
从小鼠胸腺细胞克隆的新基因RS21-C6的cDNA648bp与人表达序列标签(EST)数据库进行同源性比较,得到71个EST片段,通过EST拼接获得一致性序列,经设计引物,并采用RT-PCR方法,从人新生儿脐带血单个核细胞、肝脏、淋巴结及Jurkat细胞系cDNA中扩增出一700bp的片段,利用快速扩增cDNA末端(RACE)方法,扩增其5′和3′端序列,得到此基因的全长序列(1118bp),其中包含一个513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70个氨基酸.该基因在核酸水平与小鼠基因的同源性为83%,其演绎蛋白水平的一致性为75%,相似性为83%.此基因的GenBank登录号为AF210430.此外,已成功表达此基因的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RS21-C6融合蛋白,其表达量占总菌体蛋白的32.5%.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mRNA差异表达显示技术,分离分析了繁殖准备期金定鸭(Anas platyrhynchos domesticus)和绿头野鸭(Anas platyrhynchos)卵巢差异表达基因.通过卵巢组织RNA提取、反转录、mRNA差异显示PCR扩增、PAGE和银染检测扩增产物、差异带回收纯化、T载体连接转化和克隆测序分析,获得一个可能与鸭繁殖性能有关的卵巢差异表达基因片段,片段大小882bp.同源性分析表明,其序列与发情期羊卵巢cDNA(同源性为96%)、褐家鼠睾丸cDNA(同源性为83%)有很高的同源性.基因家族摸体分析表明,该序列的部分片段分别与Sox-5基因、转录因子USF基因、性别决定因子SRY、Cdx A基因都有90%以上的同源性典型摸体.由上述分析,我们推测该cDNA片段与鸭繁殖性状有关.  相似文献   

3.
应用λZAP Express cDNA文库构建试剂盒构建了人3个月和8个月胎儿脑及大小鼠脑cD-NA文库.第2链cDNA经Sepharose CL-4B凝胶过滤层析后去除了较小的片段,使大片段cDNA具有较高的克隆效率.所建立的文库具有较长的插入片段.合并不同长度范围的人3个月胎儿脑cDNA片段,分别克隆入文库载体,获得了长片段、中片段、短片段及合并cDNA文库.从分级文库中各随机挑取300个克隆,经载体引物PCR扩增后,测定5'末端序列,一共获得894个表达序列标签(EST)序列.根据同源性比较结果将感兴趣的克隆环化后测定全长cDNA序列,得到了12条新的全长cDNA.这些文库的建立以及新EST,cDNA的分离为文库筛选和获得脑表达的新基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采用花椰菜抗黑腐病近等基因系C731(感病系)和C712(抗病系)作为材料,利用cDNA-AFLP技术,研究了花椰菜黑腐病抗性在黑腐病菌侵染和非侵染条件下基因表达的情况.获得了两个阳性克隆M2和M6.Nprthern杂交和点杂交进一步证明M2是组成型表达的cDNA片段,只是在病菌侵染与非侵染条件下表达丰度不同.而M6是差异表达的cDNA片段.Southern杂交表明M6 cDNA片段在花椰菜基因组中是单拷贝序列.随后的序列分析发现M6 cDNA片段与拟南芥1号染色体的BAC F19P19中66 665~66 813 bp有84%同源性,该片段编码拟南芥的2A6蛋白的部分序列.推测的氨基酸序列与拟南芥的2A6蛋白部分序列有91%同源性.用H2O2作为外源分子胁迫处理的初步功能分析发现:M6 cDNA片段受H2O2诱导,在诱导早期16~24 h高度表达,其在叶片中的积累呈逐渐上升趋势.根据序列分析和初步的功能分析的结果推测:M6 cDNA片段可能就是编码花椰菜中类2A6蛋白的部分基因片段.是参与花椰菜抗病反应信号途径的相关调控基因片段.  相似文献   

5.
恒河猴植入位点差异基因筛选及蛋白激酶H11的克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cap-finder全长cDNA扩增技术和抑制消减杂交(SSH)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恒河猴胚胎植入初始时期子宫内膜植入位点与非植入位点的基因表达差异情况.在准确获取妊娠9.5 d恒河猴植入位点和非植入位点子宫内膜后,用SSH建立了植入位点消减cDNA文库,从中随机挑选了1440个克隆,通过点杂交获得了179个在植入位点高表达的克隆,经测序和与基因库(Gen-Bank/EMBL)比对分析,证实其中102个克隆对应于人或恒河猴的52个同源基因,75个克隆对应于人的58个EST,另外2个克隆没有找到对应的同源基因,推测为新的基因.对其中最高频率出现的差异表达基因-蛋白激酶H11,通过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法克隆得到了它的全长cDNA序列.与人的蛋白激酶H11相比,cDNA序列同源性达到94%,所编码的蛋白质序列同源性为83%  相似文献   

6.
7.
2种PCR技术扩增微分离的蚕豆染色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接头介导的PC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LA-PCR) 和简并寡核苷酸PCR(DOP-PCR)2种技术对微分离的蚕豆(vicia faba)大M染色体进行了扩增,并对扩增结果及2种PCR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LA-PCR的扩增产物大小为0.3~3kb, 而DOP-PCR的扩增产物大小为0.3~1.3kb. LA-PCR的对照中未观察到扩增产物,而DOP-PCR的对照中却明显观察到扩增产物,此扩增产物是由于引物之间相互退火而形成的二聚体或更高级的聚合体. LA-PCR的Southern杂交信号明显强于DOP-PCR,可见LA-PCR的扩增效率明显高于DOP-PCR.  相似文献   

8.
采用花椰菜抗黑腐病近等基因系C731(感病系)和C712(抗病系)作为材料,利用cDNA—AFLP技术,研究了花椰菜黑腐病抗性在黑腐病菌侵染和非侵染条件下基因表达的情况.获得了两个阳性克隆M2和M6.Northern杂交和点杂交进一步证明M2是组成型表达的cDNA片段,只是在病菌侵染与非侵染条件下表达丰度不同.而M6是差异表达的cDNA片段.Southern杂交表明M6 cDNA片段在花椰菜基因组中是单拷贝序列.随后的序列分析发现M6cDNA片段与拟南芥1号染色体的BACF19P19中66665~66813bp有84%同源性,该片段编码拟南芥的2A6蛋白的部分序列.推测的氨基酸序列与拟南芥的2A6蛋白部分序列有91%同源性.用H2O2作为外源分子胁迫处理的初步功能分析发现:M6cDNA片段受H2O2诱导,在诱导早期16~24h高度表达,其在叶片中的积累呈逐渐上升趋势.根据序列分析和初步的功能分析的结果推测:M6cDNA片段可能就是编码花椰菜中类2A6蛋白的部分基因片段.是参与花椰菜抗病反应信号途径的相关调控基因片段.  相似文献   

9.
从内蒙古巴盟地区分离的蓝舌病病毒株(BTV-NM)提取总RNA,经反转录PCR扩增VP2基因5′端片段,并构建至pGEM-T载体中.序列测定后,将这一序列与蓝舌病毒澳大利亚株VP2基因5′端进行比较分析:同源性为40%.通过PCR法标记克隆的cDNA片段,制备地高辛标记探针,与粗提的蓝舌病发病羊病毒RNA进行Northern blot杂交,并作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此探针对蓝舌病毒内蒙古分离株具有特异性,可检测出50 pg的病毒RNA.  相似文献   

10.
从内蒙古巴盟地区分离的蓝舌病病毒株(BTV-NM)提取总RNA,经反转录PCR扩增VP2基因5′端片段,并构建至pGEM-T载体中.序列测定后,将这一序列与蓝舌病毒澳大利亚株VP2基因5′端进行比较分析:同源性为40%.通过PCR法标记克隆的cDNA片段,制备地高辛标记探针,与粗提的蓝舌病发病羊病毒RNA进行Northernblot杂交,并作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此探针对蓝舌病毒内蒙古分离株具有特异性,可检测出50pg的病毒RNA.  相似文献   

11.
应用植物解剖学和植物化学相结合的方法比较研究了3年生库拉索芦荟(Aloe vera L.)和木立芦荟(Aloe arborescens Mill)的形态结构和芦荟素、芦荟多糖等有效成分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1)库拉索芦荟茎极短,叶丛生,成熟叶片长60~80 cm,质量400~550 g;木立芦荟茎高50~70 cm,叶互生,成熟叶片长40~50 cm,质量100~150 g.(2)两种芦荟叶都由表皮、同化组织、贮水组织和维管束组成.库拉索芦荟叶的贮水组织占横切面的90%以上,而木立芦荟叶的贮水组织仅占横切面的70%.(3)库拉索芦荟叶中芦荟素含量为1.46%,芦荟多糖含量为3.56%,宜作为芦荟多糖的原料;木立芦荟叶中芦荟素含量为2.15%,芦荟多糖含量为2.58%,宜作为芦荟素等蒽醌类物质的原料.研究结果为芦荟的引种栽培、采收和产品加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9种芦荟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40个引物对中国芦蔡(Aloe vera var.chinese),鹿角芦荟(Aloe arborescens var.natalensis bgr.),库拉索芦荟(Aloe barbadensis L.),木立芦荟(Aloe arborescens),皂质芦荟(Aloe saponaria),Aloe hybrid 1,Aloe vera hybrid2,皮具刺芦荟(Aloe aculeata),朱旺纳芦荟(Aloe juvenna)等9种芦荟的亲缘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其中18个引物的扩增结果具有非常明显的品系间多态性,将结果以Phylip软件包,由程序eighbor-Joining和UPGMA,分别构建聚类图,结果表明中国芦荟,Aloe vera hybrid1和皮具刺芦荟具有较近的亲缘,鹿角芦荟,木立芦荟和库拉索芦荟具有较近的亲缘,其中鹿角芦荟,木立芦荟的遗传距离特别近,可认为是同一品种的变种,由于形态上的一些分化而出现了不同的命名,皂质芦荟,Aloe vera hybrid2的亲缘关系接近,朱旺纳芦荟与各品种之间都保持着相当远的遗传距离,原因可能是该品种未广泛栽培,从而还保持着某些自己的遗传特性。  相似文献   

13.
用正交设计法筛选中华芦荟丛生芽诱导的最优培养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正交设计法考察了不同浓度的6-苄基腺嘌呤(6-BA)、萘乙酸(NAA)和蔗糖对中华芦荟丛生芽诱导的影响,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糖对中华芦荟丛生芽诱导的影响最大,其次是6-BA,而NAA影响最小。筛选出中华芦荟丛生芽诱导的最佳培养为MS+2.0mg/L6-BA+0.3mg/LNAA+30g/L蔗糖。  相似文献   

14.
5种药用芦荟中芦荟甙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库拉索芦荟、木立芦荟、好望角芦荟、中华芦荟和皂质芦荟5种药用芦荟中芦荟甙的含量进行了定量的测定,发现全叶干粉中芦荟甙含量差异显著,含量高低依次为:库拉索芦荟、木立芦荟、好望角芦荟、中华芦荟、皂质芦荟;而以鲜质量计算芦荟甙含量,发现库拉索芦荟、木立芦荟和好望角芦荟中芦荟甙含量接近,并大大高于中华芦荟和皂质芦荟中芦荟甙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库拉索芦荟抑菌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库拉索芦荟提取液对食品中常见的污染菌:大肠杆菌、青霉、根霉、曲霉、毛霉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用不同的方法对大肠杆菌做抑菌实验,抑菌效果差别较大.滤纸片法的效果最不明显,而管碟法和实验中的新方法效果很明显;用滤纸片法和管碟法对霉菌做抑菌实验效果不明显,而用平板对峙培养法对霉菌进行抑菌实验效果明显.库拉索芦荟提取液对曲霉、毛霉、青霉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对根霉的抑制作用不明显,且芦荟叶皮汁比凝胶汁的抑菌作用强,经高温处理的芦荟汁的抑菌能力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6.
库拉索芦荟多糖对S180小鼠红细胞膜脂流动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库拉索芦荟多糖对S180荷瘤小红细胞膜脂流动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进行研究,结果:库拉索芦荟多糖可使荷瘤小鼠红细胞膜微粘度下降,膜流动性升高。结论:库拉索芦荟多糖可以改善荷瘤机体的血液循环,提高红细胞免疫粘附肿瘤细胞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芦荟冷冻粉中多糖和甙和纯化、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费拉芦荟生产的 10 0∶1全叶芦荟冷冻干燥粉为材料 ,用高速逆流色谱和制备色谱从中分离出 3种芦荟多糖和 1种芦荟甙 ,并用色谱、光谱定性 .多糖纯度达到定量和鉴别用芦荟多糖对照品的要求 ,芦荟甙的纯度达w =97.93% .  相似文献   

18.
铅污染对芦荟抗氧化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对芦荟在不同浓度Pb胁迫下抗氧化酶系统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以亚甲基蓝-Fenton体系、鲁米诺-邻苯三酚体系分别测定盆栽芦荟体内抗氧化酶清除·OH和清除O2-·的能力,进而评价铅污染对芦荟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对低浓度铅污染水平下,芦荟提取酶的活性均比无污染时的对照值有所升高,并与芦荟体内铅含量成正相关;而在相对较高浓度铅污染下,提取酶的活性均比对照值有所下降,与芦荟体内铅含量成负相关。说明在低浓度铅毒害作用下,芦荟体内抗氧化酶系统对重金属胁迫的生理的响应使其活性有所上升;高浓度铅毒害使芦荟自身的保护机制遭到破坏,体内抗氧化酶系统也受到一定损害,使其活性值降低。  相似文献   

19.
芦荟多糖对S180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库拉索芦荟多糖对S180小鼠红细胞促淋巴细胞、粒细胞免疫粘附肿瘤细胞能力的影响.结果库拉索芦荟多糖可显著提高S180小鼠红细胞对淋巴细胞、粒细胞免疫粘附肿瘤细胞能力,从而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来增强机体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