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利用城关区移动国民体质检测车对我校教职工所做的体质测试结果,从健康体适能的角度对我校教职工身体健康状况进行了综合评定和分析.结果表明,268名受试者中,健康体适能达到良好者占39.6%,健康体适能达到中等者占47.4%,健康体适能稍差(合格)者占12.3%.基于对我校参与体质测试的教职工的健康体适能的分析结果,本文也提出了提高我校教职工健康体适能的相关建议及为中老年教职工开具了运动处方.  相似文献   

2.
尹彦丽 《科技信息》2013,(21):288-288
本文主要探讨体适能及健康体适能概念的界定,研究概括归纳体适能分为竞技体适能和健康体适能。体适能核心是对日常工作、余暇活动或突发事件的身体适应和心理。  相似文献   

3.
分析广场舞练习前后女性老年健康体适能的变化,探讨广场舞对改善女性老年人健康体适能的作用和原因。选取129名女性老年人(60.8±7.8岁),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广场舞练习6个月,对照组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和锻炼。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健康体适能测试成绩差异不存在显著性,实验后,对照组健康体适能与实验前比较差异不存在显著性,实验组健康体适能各指标测试水平均出现增加,其中肺活量指数前后变化幅度最大,为21.4%,除握力指数外,其余测试结果差异具有显著性变化(p0.05)。广场舞练习能够提高女性老年人的健康体适能。  相似文献   

4.
以体适能理论为视角,对我国高校学生《标准》测试项目要达到的目的进行阐述,同时对《标准》测试“新政”后,我国高校《标准》测试项目之所以调整的内在逻辑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视力已成为一个影响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因素;“新政”后《标准》测试主要以评估我国高校学生健康体适能为主,兼顾评估竞技体适能;“新政”后应注重测试项目对体适能要素评估的全面性;也应更加注重测试项目对体适能要素评估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高校的普通大学生,实施相应的运动处方进行锻炼,通过对相关的健康体适能的评价指标的测试与分析,研究运动处方锻炼对健康体适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相应的运动处方锻炼,学生的健康体适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从而为有效提高大学生健康体适能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长春市女大学生健康体适能水平监测结果的统计和分析,旨在了解、监测大学生体适能特征,对其健康状况作出客观的评价,为大学生体育锻炼予以科学指导。统计结果显示:将长春市女大学生的健康体适能指标的优秀率和良好率按顺序排列,由高到低依次为:肌肉力量适能、心肺适能、肌肉耐力适能、肺活量体重指数、柔韧适能、身体成分。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长春市女大学生健康体适能水平监测结果的统计和分析,旨在了解、监测大学生体适能特征,对其健康状况作出客观的评价,为大学生体育锻炼予以科学指导。统计结果显示:将长春市女大学生的健康体适能指标的优秀率和良好率按顺序排列,由高到低依次为:肌肉力量适能、心肺适能、肌肉耐力适能、肺活量体重指数、柔韧适能、身体成分。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黑龙江省部分高校大学生健康体适能的各项指标进行测试,利用SPSS13.0软件对测试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大学生体适能总体发展水平良好,但呈现平缓下降趋势。在调查研究和测试的基础上对影响大学生健康体适能发展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提高黑龙江省高校大学生健康体适能水平的相应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体适能理论进展与健康关系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娟  李建设 《科技信息》2007,(22):186-187
体适能是反映机体对外界环境适应力的重要概念,是衡量机体各项素质的重要指标。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等科学研究方法探讨了体适能相关理论与研究进展,阐明了体适能与健康的关系,从而进一步提出体适能的研究发展趋势。对今后开展大规模的国民体质测试和健康促进活动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探讨体适能的概述和体适能在美国高校体育的相关体现,论述体适能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改革的若干启示。结果表明:体适能对普通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体育课程建设和体育教材改革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是在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切实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是高校学校体育值得思考的问题,鉴于此,笔者从锻炼类型、途径、方法、原则四方面探讨学校健康体育的健身方法,并提出实施方案,为指导学生科学运动达到最佳锻炼效果、全面推广阳光体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采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桂中地区在校大学生的健身意识和健身行为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在健身意识上的认识不是很充分,不完全清楚健康和亚健康的界线划定;大学生的终身健身意识差,仅有23%的学生准备终身体育锻炼;在健身行为习惯中有70%左右的学生选择了正确的锻炼频度、锻炼时间和锻炼强度,他们选择的健身项目却有一定的局限性.整体来看大学生在健身运动意识方面有了广泛的认识,但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健身行为习惯,不能够自觉地进行终身体育锻炼,需要进一步的指导和培养.  相似文献   

13.
学校体育与学校健康教育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落实对学校体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当前学校体育忽视健康教育的现状,论述了学校体育与学校健康教育的本质区别和联系,提出了学校体育与学校健康教育相结合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科学的锻炼有益于健康,其本质是锻炼改善了体适能水平,增进了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等围绕游泳对健康体适能影响的五个方面(心肺机能、肌力及耐力、柔韧素质、身体成分、神经肌肉的松弛)探讨游泳体适能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体质监测和游泳科学健身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王彤 《泰山学院学报》2010,32(3):135-140
本文采用测试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泰山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泰山学院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现状不容乐观,身体形态标准率偏低,身体机能有随年级升高而下降趋势,身体素质亟待提高.为此,对学校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加强体育教学等工作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将"流动式"分层教学模式运用于公共体育教学中,探究"流动式"分层教学对大学生体质健康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实验表明:进行"流动式"分层教学在促进学生的体质健康和心理健康方面都优于传统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7.
对44名14~19岁肥胖青少年进行6周的封闭式饮食控制及运动,测定实验对象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血液健康等指标.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对实验所测得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肥胖青少年的脂肪量、体质量、体脂率都有明显的下降(P0.05);肺活量逐渐上升,身体素质指标(耐力、柔韧、50 m跑)与血液健康指标(血脂TC、甘油三酯TG、空腔胰岛素FINS)都呈非常明显改善(P0.01).封闭式运动减肥对青少年肥胖者体质健康具有良好的效能表现.  相似文献   

18.
通过教学实验来检验健身娱乐体操课程是否有助于大学男生健康体适能素质的提高.将上海师范大学体育体教专业的68名大学男生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33人)进行传统体操课教学,实验组(35人)进行中大强度健身娱乐体操课教学,两组体操课均为每周1次,每次90 min,共8周.体操课全程监控心率,教学实验前后测试健康体适能指标.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测得的平均心率高于对照组的,实验组健康体适能的所有指标都显著提高(P 0. 05),而对照组仅3项健康体适能指标显著提高(P 0. 05).实验组有2项健康体适能指标的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结果显示练习健身娱乐体操与普通体操均能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但前者效果略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9.
统计五邑大学2008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了解学生目前的体质健康状况,分析影响学生体质状况的因素及存在问题,为正确引导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