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宋新凯 《科技信息》2009,(31):230-230,285
通过文献资料、数理统计、SPSS软件分析等研究方法,于2007年、2008年对湖北部分高校湖北籍大学生体适能的各项指标进行测试,对运用SPSS软件对测试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湖北大学生体适能发展水平滞后,体适能总体水平呈下降趋势。对影响湖北大学生体适能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校的普通大学生,实施相应的运动处方进行锻炼,通过对相关的健康体适能的评价指标的测试与分析,研究运动处方锻炼对健康体适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相应的运动处方锻炼,学生的健康体适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从而为有效提高大学生健康体适能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陕西省大学生体适能状况,为陕西省高校体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资料法、实验法、对比法、统计法等方法调查研究了陕西省6所高校大学生的健康体适能现状。结果与结论陕西省大学生男、女生平均身高和体重指标均高于全国水平,上肢肌力高于全国水平,下肢肌耐力指标处于一般水平,柔韧性指标处于欠佳水平,耐力素质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4.
刘正之  袁际学  邹孟言  薛娟娟 《科技信息》2012,(31):265-265,296
体适能是人们衡量自身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标准,同时当代大学生们日常体育活动的内容基本上以健康性与运动性的体适能运动项目为主,体适能教育不仅加强大学生与外界环境的交流,而且也提高了大学生对终身体育理念的理解又深入了一个层次。本文作者采用文献法、访谈法对体适能的概念、特点以及对高校公共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影响等关键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希望能为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李志宏  王宁 《科技信息》2010,(30):30-30,32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湖南城市学院大四学生四年的体适能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目前湖南城市学院大学生体适能发展水平滞后,健康体适能总体水平呈下降趋势,除身体质量指数保持基本平衡外,其余各项体适能水平都有了滑坡。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实验、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以中国海洋大学公共体育选修课228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要求,运用健康体适能理论,对其进行“套餐式”健美操教学改革.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为健美操教学所设计的教学方案,对提高大学生健身理论知识、心肺适能、肌肉适能和柔韧性适能等有积极影响,适用于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健美操教学,能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健康体适能水平,提高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耿爱华 《科技资讯》2014,12(25):218-218
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到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由于不同年龄层次的大学生在生理上、心理上的显著差异,导致体适能课程在不同的学段有不同的任务和表现,研究高校体适能的教学,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创编新颖的体适能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搞好体适能教学,从而使它在提高学生体质健康、形成终身体育上发挥强大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探讨体适能的概述和体适能在美国高校体育的相关体现,论述体适能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改革的若干启示。结果表明:体适能对普通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体育课程建设和体育教材改革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长春市女大学生健康体适能水平监测结果的统计和分析,旨在了解、监测大学生体适能特征,对其健康状况作出客观的评价,为大学生体育锻炼予以科学指导。统计结果显示:将长春市女大学生的健康体适能指标的优秀率和良好率按顺序排列,由高到低依次为:肌肉力量适能、心肺适能、肌肉耐力适能、肺活量体重指数、柔韧适能、身体成分。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长春市女大学生健康体适能水平监测结果的统计和分析,旨在了解、监测大学生体适能特征,对其健康状况作出客观的评价,为大学生体育锻炼予以科学指导。统计结果显示:将长春市女大学生的健康体适能指标的优秀率和良好率按顺序排列,由高到低依次为:肌肉力量适能、心肺适能、肌肉耐力适能、肺活量体重指数、柔韧适能、身体成分。  相似文献   

11.
以体适能理论为视角,对我国高校学生《标准》测试项目要达到的目的进行阐述,同时对《标准》测试“新政”后,我国高校《标准》测试项目之所以调整的内在逻辑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视力已成为一个影响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因素;“新政”后《标准》测试主要以评估我国高校学生健康体适能为主,兼顾评估竞技体适能;“新政”后应注重测试项目对体适能要素评估的全面性;也应更加注重测试项目对体适能要素评估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规律性爵士舞教学活动对改善女大学生健康体适能的功效。运用实验法、测量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手段,动态跟踪了200名女大学生的BMI指数、30 s仰卧起坐、立定跳远、20 s反复横跨、坐立体前屈及主观锻炼体验六项指标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为期一个月的爵士舞运动对改善女大学生的身体成份,增强肌肉力量,提高灵敏性和柔韧性及调节神经肌肉松弛感均有积极的影响,可见,长期坚持爵士舞运动可有效提高女大学生健康体适能水平。  相似文献   

13.
探讨“阳光体育”背景下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健康体适能的变化,为选择更加适合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和新疆高校实际的运动项目提供实验依据.以喀什师范学院2011级少数民族学生(共300名,男150名,女150名)为研究对象,分实验组和对照组,根据受试者健康体适能测试结果制定相应处方.研究结果表明,12周“阳光体育”锻炼后所有受试者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台阶指数、肺活量与对照组相比都有显著提高(p〈O.05),或极显著性提高(p〈O.01),男生测试组体脂百分比与对照组相比有降低趋势,但未达显著性差异(p〉O.05),女生测试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性降低(p〈O.05).表明以中速跑、台阶跑、原地深蹲起、体育游戏为主要形式的运动项目可以显著提高新疆少民族大学生的健康体适能,并深受广大少数民族大学生喜爱,适合在新疆高校推广.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体育专业学生体适能缺乏全面评价标准的现状,采用测量法和百分位评价法等研究方法对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05~2008级170名女生进行了10项体适能指标测试,对测试结果制定了百分位评分标准和等级评价标准。为诊断体育专业学生体适能发展水平、体育教学、训练效果以及最终常模评价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体适能理论进展与健康关系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娟  李建设 《科技信息》2007,(22):186-187
体适能是反映机体对外界环境适应力的重要概念,是衡量机体各项素质的重要指标。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等科学研究方法探讨了体适能相关理论与研究进展,阐明了体适能与健康的关系,从而进一步提出体适能的研究发展趋势。对今后开展大规模的国民体质测试和健康促进活动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通过教学实验来检验健身娱乐体操课程是否有助于大学男生健康体适能素质的提高.将上海师范大学体育体教专业的68名大学男生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33人)进行传统体操课教学,实验组(35人)进行中大强度健身娱乐体操课教学,两组体操课均为每周1次,每次90 min,共8周.体操课全程监控心率,教学实验前后测试健康体适能指标.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测得的平均心率高于对照组的,实验组健康体适能的所有指标都显著提高(P 0. 05),而对照组仅3项健康体适能指标显著提高(P 0. 05).实验组有2项健康体适能指标的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结果显示练习健身娱乐体操与普通体操均能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但前者效果略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实验法和文献资料法,对29名年龄为20±1周岁,没有任何运动史的女大学生进行健康体适能实验。将实验前后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台阶指数、柔韧度均有显著性变化,体脂百分比、肌力与肌耐力也表现出差异。因此得出,冬季中长跑对普通高校女大学生的健康体适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分析广场舞练习前后女性老年健康体适能的变化,探讨广场舞对改善女性老年人健康体适能的作用和原因。选取129名女性老年人(60.8±7.8岁),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广场舞练习6个月,对照组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和锻炼。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健康体适能测试成绩差异不存在显著性,实验后,对照组健康体适能与实验前比较差异不存在显著性,实验组健康体适能各指标测试水平均出现增加,其中肺活量指数前后变化幅度最大,为21.4%,除握力指数外,其余测试结果差异具有显著性变化(p0.05)。广场舞练习能够提高女性老年人的健康体适能。  相似文献   

19.
利用城关区移动国民体质检测车对我校教职工所做的体质测试结果,从健康体适能的角度对我校教职工身体健康状况进行了综合评定和分析.结果表明,268名受试者中,健康体适能达到良好者占39.6%,健康体适能达到中等者占47.4%,健康体适能稍差(合格)者占12.3%.基于对我校参与体质测试的教职工的健康体适能的分析结果,本文也提出了提高我校教职工健康体适能的相关建议及为中老年教职工开具了运动处方.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归纳演绎法等研究方法,以高等学校为研究对象,以高校开设"应急体适能"课程可行性为目的,对"应急体适能"课程概念和研究背景进行阐述,提出了高校开设"应急体适能"课程的现实意义,详细介绍了应急体适能课程框架体系,着重探讨了该课程体系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资源、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等五个构成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