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在线监测热再生沥青搅拌站干燥、加热状态,首先通过高温CCD图像探测和火焰检测器搭建了燃烧器燃烧信息检测系统,对所提取的火焰图像和辐射信息进行去噪处理,在线提取加热干燥过程中火焰图像和辐射特征信息;分别改变燃油温度、雾化气压、燃油量等燃烧参数,对燃烧火焰的辐射和图像过程信息进行提取和试验研究,分析不同燃烧阶段火焰辐射状态,通过图像处理算法分别提取火焰图像亮度均值和均值标准差。研究结果表明:风/油比、燃油温度、雾化压力对燃烧过程火焰图像和辐射特征有较大的影响,且影响形式不同;单一的燃烧火焰辐射特征信息无法充分表征燃烧状态,通过多信息融合,燃烧火焰亮度均值和标准差等过程信息能准确表征燃烧器燃烧状态;同时在线提取燃烧火焰辐射和图像信息,能准确判定燃烧器的燃烧状态。  相似文献   

2.
基于湍流气体火焰热图像特性的温度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数字图像计算机技术,开发出一套对火争热图像的实时采集与测量系统,在小型火焰试验台上,对湍流火焰的热图像特性进行了试验与理论研究,获得了湍动燃烧图像特性的变化规律,提出了用解决火焰热图像特性与温度分布映射关系的单色基准温度标定法,并探索了此方法用于三维温度场时,由于辐射叠加所造成的温度失真的修正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了考察湍流燃烧过程中的辐射换热效应,用有限体积和概率密度函数输运方程求解相结合的方法模拟了湍流自由射流火焰中的辐射换热,并对湍流辐射交互作用进行研究.计算结果表明,辐射换热作用将使火焰的温度有所降低;湍流辐射交互作用使辐射换热有较大幅度的增强,需要在辐射换热计算中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4.
锅炉炉膛火焰的图像由CCD摄像机、传像光纤和图像采集卡采入计算机,经预处理后,由计算机中的BP神经网络控制器对这些图像数据进行在线训练,获得温度与图像灰度值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训练过的神经网络就可预估温度,从而进行锅炉炉膛火焰温度的预测和报警。  相似文献   

5.
通过CCD工业摄像机采集工业炉膛火焰图像。运用松弛迭代法对其256色火焰灰度图像进行分割,使其减少炉膛背景辐射的影响,同时保持了分割后火焰核心区域的完整性。使用全辐射测温法,得到影响炉膛温度场变量。并对全辐射测温法进行改进,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测量结果误差小。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电站锅炉火嘴火焰图像的分析,提出了使用图像绿光通道亮度值来代替图像灰度值进行阈值分割,能有效地减少背景辐射对火焰图像的影响。提出了采用改进的极坐标法对火焰图像阈值分割之后的火焰核心区域边界进行标定,既保证了火焰核心区域的有效提取,又保证了分割后的火焰核心区域图像的完整性,为火焰的监控与诊断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特征区。  相似文献   

7.
稀薄燃烧稳定性是先进天然气发动机稳定高效清洁燃烧的重要指标.为了进一步探索改善天然气发动机稀薄燃烧性能的方法,本文基于一台高压缩比单缸光学发动机,采用高速摄影和瞬态压力同步测量方法,研究了进气温度对天然气发动机稀薄燃烧特性的影响,量化了火焰发展演变与发动机性能之间的关联性.研究表明:提高进气温度可以提升缸内压力和放热率峰值,进气温度从25℃到75℃,峰值压力从3.71 MPa提升至4.49 MPa,峰值放热率从57.17 J/(°CA)提升至64.36 J/(°CA),并且放热过程更为集中,同时结合发动机点火时刻,可进一步实现燃烧相位优化,降低传热损失;可视化燃烧图像显示,高进气温度条件下着火延迟期缩短,初始火焰尺寸增大,后期火焰传播更快,最大火焰传播速度提升至约10.6 m/s,同时火焰前锋趋于向四周传播,火焰形态对称性更好.此外,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基于可视化图像来量化的已燃质量分数的经验准则来评价初期火焰发展特性,发现提升进气温度主要影响早期火焰发展规律,高进气温度下早期火焰循环变化系数从18.12%降低至7.86%,并且该持续期平均值从13.03°CA降低到了9.25°CA,...  相似文献   

8.
针对轴对称光学薄火焰,用图像探测器和滤色片获得火焰的单色辐射图像,根据火焰的单色辐射强度,分别采用最小二乘法、正则化方法和线性规划法对辐射传递逆问题进行了求解.对一个轴对称乙烯扩散火焰进行实验检测,通过对三种求解方法的结果比较,表明对辐射强度较高的火焰中部和上部区域,三种方法均可获得较好的重建结果;而对于辐射强度较低的火焰下部区域,由于线性规划法同时具有光滑性和约束性的优点,可以获得较好重建结果,它对求解轴对称辐射传递逆问题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算法.  相似文献   

9.
脉冲火焰温度及水蒸气浓度测量装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分子辐射吸收理论及指数宽带模型,分析了火焰温度和水蒸气浓度的测量原理,建立测量火焰温度和水蒸气浓度的红外光谱的模型.研制了一种新型的火焰温度和水蒸气浓度测量装置,可实现极短脉冲高速火焰的测量,并对煤油喷灯火焰进行了测量实验.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偏二甲肼池火灾热动力学特性,对无风和有风环境下的偏二甲肼池火开展了系列数值模拟。讨论了无风时油池尺寸(1m~9m)对火焰结构、轴向及横向温度分布和辐射热流密度等热动力学特性的影响,有风时偏二甲肼池火热动力学特性随环境风速(1m/s~4m/s)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无风环境下,随油池边长增大,偏二甲肼池火火焰高度由2.67m增大至13.22m,火焰最高温度从1006.23℃逐渐增大到1160.92℃,横向辐射热流密度随距离增大而减小;有风环境下,风速从0 m/s增大至4 m/s的过程中,池火火焰高度减小,火焰倾角从0°逐渐增大到82.3°,轴向温度分布规律在风速达到1.5 m/s后变为单调下降,下风侧温度及辐射热流密度由于火焰倾斜显著增加;拟合得到可准确预测无/有风环境下火焰高度、火焰倾角及横向辐射热流密度的工程关联式,偏差均在15% 以内。  相似文献   

11.
在来源国形象效应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两个2×2实验,以外国消费者为被试对象,探讨销售国形象和商店形象的调节作用.分析结果表明,在销售国形象高和商店形象高两种情况下,来源国形象对产品评价影响较小;在销售国形象低和商店形象低两种情况下,来源国形象对产品评价影响较大.最后,根据研究结果,从国家和企业两个层面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冯驰  覃春花 《应用科技》2010,37(1):15-18
针对船载摄像系统获取的图像序列抖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信息融合的电子稳像方法,对因风浪作用产生晃动的视频图像序列进行稳定处理,使输出的视频图像序列稳定而清晰.基于信息融合的电子稳像方法是指在运动估计过程中,对于传感器获取的运动矢量与软件算法获取的运动矢量进行信息融合,得到更为准确和有效的运动矢量,并对视频图像序列进行补偿的一种方法.给出采用软件方法、硬件方法和信息融合3种方法获取运动矢量,进行补偿得到的结果.与参考图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信息融合的方法可以使稳定精度大大提高,更适合人眼观察.  相似文献   

13.
基于序列图像的全景图像拼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基于图像建模和绘制的虚拟环境构造是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研究的热点。其中基于序列图像的全景图像拼接技术研究是虚拟环境临场感的一个关键因素,文章以普通照相机拍摄的序列图像为基础,通过相邻两幅序列图像差值图像极值点的搜寻,可以快速提取两幅序列图像之间的重叠部分,并采用线性加权法使得缝合后的图像自然、逼真。最后给出了本算法在PC机拼接的效果图。  相似文献   

14.
Digital image inpainting by example-based image synthesis method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 IntroductionInpaintingis extensively usedin artworkrestoration.Applications of image inpainting extend fromremoval ofscratches ,stains ortext ,tosome unseemlyobjectsin dig-ital paintings ,photographs or filmwith a plausible recon-structed result . Traditionally, image inpainting is per-formed byskilled artists manually.Nowby use of popularimage tools such as PhotoShop, ordinary users can alsocomplete imageinpainting by aninteractive method,how-ever the process is still verytedious .In this…  相似文献   

15.
从多视图几何技术出发,利用透视同伦变换技术、切点累积生成和运动估计及几何校正等技术将一组真实场景照片重构出一幅高分辨率的柱面全景图。由此研发的交互式全景漫游生成系统ADPW具有全景图生成、基于超媒体架构的多媒体信息融合、交互式全景漫游、发行(脱离系统运行)等功能,不仅实现了高度真实感的多媒体实时交互漫游,还可以发行相应的虚拟场景浏览器,脱离ADPW开发工具单独运行,可作为用户二次开发工具以便用户进一步开发。  相似文献   

16.
受到有效传输速率的限制,无线图像监控的实时性都很不理想.为了增强实时性在前端对监控目标进行图像分割,并采用嵌入式系统加以实现;当目标进入监控区域,监控前端可以将目标物体从背景环境中分离,并在监控中心与事先已有的环境背景相融合;由于传输的只是目标区域,因此有效地利用了带宽,提高了实时性.  相似文献   

17.
Online image     
《Nature》2011,473(7346):124
  相似文献   

18.
针对SIFT(尺度不变特征变换)算法在特征向量计算和特征点配对时计算量大的问题,基于SIFT算法进行了相应的改进.首先用相位相关法粗略定位图像的重叠区域,对重叠区域进行特征兴趣点的提取,对提取出的点构造泰森多边形;然后将图像切分为4行和4列,分别在每个小区域内根据构造的泰森多边形找到4对匹配点对,算出相应的图像变换矩阵,结合8个变换矩阵计算两幅图像的变换关系,最后采用渐入渐出算法对图像进行融合.在特定区域内寻找定量的点对使得须配对的点对数量变少,从而提升了图像拼接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多光源图像细化和细节增强的协同图像处理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光源图像合成处理过程中,为了增强图像的轮廓和表面细节,同时使合成后的图像边缘无伪迹、保真度高,提出了一种多光源图像细化与细节增强的协同处理算法。该算法通过梯度域法构建辅助层,采用二次过滤法提取出细节层,提出了新的阴影检测算法用来去除细节层的伪迹,同时使该细节层包含了输入图像的全部信息;使用一幅输入图像构造一个基础层并进行暗区亮度增强处理;细节层和基础层进行复合处理后,重现了暗影区丢失的细节,同时增强了现有的细节。该算法与其他算法进行图像处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用于实现多光源图像细化和细节增强是可行的、有效的,采用这种方法合成的图像看起来更自然,相对于输入图像,输出图像保持了较高的保真度。该算法具有交互性,用户可以手动或自动调整合成图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SAR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效果客观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蔡怀行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15):3456-3461
合成孔径雷达(SAR)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效果的客观评价指标可以对图像融合方法的效果进行客观、定量的分析。研究了SAR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效果的客观评价指标,并对这些指标进行了分类。为了对融合效果给出简洁的评价,利用多种融合方法对多组SAR图像和可见光图像进行融合。以实验结果作为依据,对客观评价指标进行了筛选,并利用选取的指标对不同融合方法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了选取的客观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