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氮化碳薄膜的红外吸收光谱(FTIR)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量了采用RF-CVD方法制备的氮化碳薄膜的FTIR曲线,膜层中的C-N键、石墨相、C=N键和C≡N键的红外吸收峰波数分别为1250cm^-1,1576cm^-1,1687cm^-1和2054cm^-1。采用技术措施避免石墨相析出的氮化碳薄膜,其红外吸收谱只出现了C-N键的伸缩振动吸收峰(948cm^-1),薄膜中的其它功能基团的存在对C-N键的振动频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可调相邻原子间距离及共振积分的P.P.P.-SCF-CI分子轨道法.计算程序为自编的P.P.P.-SCF-CI-1程序,采用ALGOL-60语言。计算在TQ-16型计算机上进行.对含有16个共轭p-轨道原子的蒽醌,经25次迭代即可收敛自洽.计算时间为 10分钟左右。 本文计算了几个与染料化学有关的简单有机化合物──非交替烃的富烯、含氮杂原子的吡啶、含氧原子的1,4萘醌、9,10-蒽醌的键级、键长、电荷密度及单重态、参重态跃迁能.计算结果与实验光谱数据符合得很好. 因此可以认为,该法可适用于计算具有较大共轭体系的染料及中间体化合物的吸收光谱.  相似文献   

3.
对—步丁基—杯[8]芳烃对C60的分子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甲苯溶液中对-步丁基-杯[8]芳与烃与C60的反应,合成了它们的1:1络合物,产物经红外光谱,元素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确证,还采用固体^13C核磁共振技术研究究对-步丁基-杯[8]芳烃对C60的分子识别,^13C魔角固体核磁共振谱清楚地揭示出C60被包结在杯芳烃的疏水空腔中,^13C核磁共振静态谱表明被包在空腔中的C60分子于室温时仍在快速旋转,这说明C60分子与对-步丁基-杯[8]芳烃之间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碳原子系统的经验性模型势,通过优化总能量,系统地计算了碳小分子C2,C3,C4,C5的结构,结合能,键长和基频,并和其它模型势结果及可靠的文献值进行比较,明确了各模型势的适用范围.同时本文还计算了各种单层布基球C60,C240,C540,C960,以及多层布基球C60@C240,C60@C240@C540的结构和结合能,总结了其键长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单层布基球的单键(长键)随其尺寸的增大而减小,而其双键则随尺寸的增大而增大;单键和双键均随尺寸的增大而光滑连续地趋于相应的单层石墨的键长。而对于多层布基球,外层原子的键长相对于孤立情形基本保持不变,而内部各层的键长则相对于孤立情形有显著的增加。  相似文献   

5.
根据分子振动理论,采用简化模型分析了Bi系高温超导体CuO2面内Cu O键振动的振动模式,计算了单一红外活性模Eu的振动频率·计算结果表明:CuO2面内Cu O键Eu模式伸缩振动的频率为6738cm-1,8032cm-1,弯曲振动的频率为412cm-1·计算结果中6738cm-1,412cm-1与Bi系高温超导体红外吸收光谱的实验分析结果较好吻合,8032cm-1与实验分析结果中800cm-1附近归属尚未确定的吸收峰峰位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6.
利用基团电负性XG分别建立了计算CH3-X键与R-X键的键裂能方法。计算得到的8个CH3-X,20个R-X可比较数据的平均偏差分别为2.06kJ.mol^-1,2.67kJ.mol^-1。  相似文献   

7.
C60化学修饰的PMMA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用萘钠引发的一步法阴离子聚合反应合成不同C60含量的C60化学修饰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C60-PMMA),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FT-I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热重分析(TGA)、GPC等方法研究了不同C60含量对聚合物性质的影响,利用^13C核磁共振谱^13C-NMR证明了C60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共价健合,并采用分步法合成C60-PMMA聚合物,初步探  相似文献   

8.
以C60、苯胺、乙二胺为原料,选择适当的反应途径,制备了C60-芳胺衍生物,产物经红外吸收光谱、H质子核磁共振谱测定,推测了大致结构和反应机理.对其光致发光光谱的特性进行研究,并与C60发光光谱比较,室温下观测到峰值位于450nm附近较强的光致发光现象.  相似文献   

9.
根据分子振动理论,采用简化模型分析了Bi系高温超导体CuO2面内Cu-O键的伸缩振动模式,计算了相应于各振动模式的振动频率,并将理论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Bi系高温超导体CuO2面内Cu-O键的伸缩振动模式有拉曼活性模A1g,B1g和红外活性模Eu,其中拉蔓模A1g,B1g的振动频率分别为126.3cm^-1和573.6cm^-1,与实验确定的Bi系高温超导体Cu-O键伸缩振动  相似文献   

10.
采用红外吸收光谱分析了SIPOS薄膜中Si-O键的结构,对比了热退火、快速灯光退火对SIPO中Si-O键结构的影响,并结合SIPO/Si结构的C-V,I-V测试结果,对其界面特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系统地给出了C60在固态薄膜及不同有机溶液形态下的常规吸收光谱和三同商吸收光谱,确定了各相关光学跃迁能量,并通过对可见区电子--振动光谱结构的指认分析,给出了有机溶液形态下C60的能隙,基于Maxwell-Garnett有效介质模型理论,由不同有机溶剂形态下C60电子态能级结构参数外推获得了C60孤立分子的本征电子态能级结构参数,从而为详细了解和研究C60分子不同形态下电子态结构的变化提供了较完整  相似文献   

12.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和B3PW91方法对吴茱萸次碱的几何结构进行了全优化,得到吴茱萸次碱的平衡几何结构参数,结果表明,吴茱萸次碱是一个平面结构的分子.在相同水平上计算了吴茱萸次碱的红外和拉曼振动光谱,依据计算结果,对吴茱萸次碱分子的振动基频进行了理论指认和归属.在红外光谱中,所有振动模式均具有红外活性,最强的振动频率为1 729 cm-1,摩尔吸光系数为1 461 L/(mol·cm),归属于C21O22的伸缩振动.在拉曼光谱中,吴茱萸次碱的所有振动模式也表现出了拉曼活性,最强的吸收峰频率为1 630 cm-1,吸收强度为170.8km/mol,由C21O22键的伸缩振动吸收所贡献.该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探讨吴茱萸次碱的结构和生物活性关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金、银纳米及Au@Ag、Au-Ag合金复合纳米粒子为基底,研究尼古丁分子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讨论分子在4种纳米粒子表面的作用方式及可能的吸附取向.结果表明,分子在金纳米和Au-Ag合金纳米粒子表面的吸附取向相同——垂直吸附,不同的是与金纳米粒子形成了稳定的N-Au键;由于银纳米粒子和Au@Ag核壳纳米粒子表面均富含大...  相似文献   

14.
用紧束缚分子动力学模拟 C60 分子的旋转运动 ,定量地获得其特殊的化学键所能提供的最大向心力和每个 C- C键的最大结合力分别为 2 .8× 10 -9N和 4 .6 2× 10 -9N.  相似文献   

15.
C60及碳原子团簇的晶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C60的价键结构、晶体结构和对称性,C60碳原子团簇固体的晶体结构以及布基管与布基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C_(60)分子的六十个碳原子,组成一个削顶的二十面体,每个碳原子就分布在其顶点上。C_(60)分子又构成了二种晶格类型即立方面心(FCC)和六方密堆积(HCP)结构,生产C_(60)有二种方法:即激光蒸发石墨和直流电弧接触石墨,它们广泛地被用于材料的制备和天文物理研究。  相似文献   

17.
通过1,3-偶极环加成方法合成了一种新的C60吡咯烷衍生物C72H17NO2,并以FTIR、元素分析、1H NMR、13C NMR、UV-Vis进行了表征,测定了产物的循环伏安图.用量子化学半经验AM1及INDO/CI方法研究了产物的结构和光谱性质, 以全自由度优化几何构型为基础,计算了化合物的电子光谱, 在435.9*!nm出现了非C60的特征吸收峰,结果与实验值一致.本文对电子的跃迁进行理论指认, 并分析了光谱红移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四种雏蝗雄性鸣声结构的比较研究(直翅目:蝗总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将雏蝗属(Chorthippus)的标本鉴定到种的方法,应用计算机技术分析采自新疆的白纹雏蝗(C.albonemusCheng),宽隔雏蝗(C.amplinteritusLin),华北雏蝗(C.brunneus huabeiensisXia et Jin)和中宽雏蝗[C.aprcarius(L)]雄性的召唤声结构。结果:白纹雏蝗雄性每次鸣叫持续时间3—4s,脉冲组重复率26次/秒,脉冲组持续时间0.032s,主能蜂频率约为7.96kHz。宽隔雏蝗雄性每次鸣叫持续时间1.5—2s,脉冲组重复率8.9次/秒,脉冲组持续时间0.108s,主能峰频率约为8.98kHz,每个脉冲组由5个不明显的脉冲串构成。华北雏蝗雄性每次鸣叫持续时间50—55s,脉冲组重复率8.8次/秒,脉冲组持续时间0.105s,主能峰频率约为8.91kHz,每个脉冲组由4个不明显的脉冲串组成。中宽雏蝗雄性每次鸣叫持续时间55—60s,脉冲组重复率为4.9次/秒,脉冲组持续时间0.18s,主能峰频率约为10.17kHz,每个脉冲组由3个脉冲串构成。这4种雏蝗雄性召唤声特征差异显著,可作为识别物种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光谱数据出发,用参量化的d轨道理论确定了LiF:Co2+和NaF:Co2+晶体中的Co2+-F-键长.结果表明:LiF:Co2+中,Co2+-F-键长基本与未掺杂LiF晶体中的Li+-F-距离相同;而NaF:Co2+中的Co2+-F-键长则有很大收缩,完全不同于未掺杂NaF晶格中的Na+-F-键长.从杂质离子半径与被取代离子半径的差别引起的局域畸变及静电平衡机制引起局域畸变出发进行的讨论表明,所得结果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20.
基于第一性原理,对Si原子在Au(111)表面和体内掺杂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Au(111)体内掺杂时,Si原子与周围六个Au原子成键,p电子更局域。电荷密度分析表明,掺杂Si后,Au原子周围的电子密度明显减少,而SiAu原子之间的电子密度明显增加,电子由Au原子向SiAu原子之间转移。通过计算Mul-liken键级表明,SiAu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表面掺杂时的SiAu键级比体内大。吸收谱的计算表明,在体内掺杂Si原子时的吸收谱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