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报道单子叶植物纲的一个新科——芒苞草科营养器官形态解剖学研究。芒苞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无直立茎,具结构特殊的根状茎,花葶具茎结构.根具四原型原生中柱。根状茎,花葶,叶脉均为外韧维管束,后生木质部与韧皮部交合线呈直线形至微波状至U字形,叶片线形,有背腹面之分,但叶肉细胞无分化,气孔下陷,气孔器为单子叶植物Ⅲ型。从芒苞草科,石蒜科,百合科的营养器官比较解剖研究得知,它们之间在系统发育上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2.
利用植物制片技术,以春兰和墨兰组培条件下的根状茎和盆栽条件下的假鳞茎为研究材料,对其进行了比较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1)春兰根状茎的发育过程包括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和初生结构3个阶段,与一般单子叶植物茎发育相似;(2)组培条件下墨兰根状茎的解剖特征与春兰的根状茎结构相似,横切面观由外向内为表皮,皮层(包括外皮层、皮层薄壁细胞和内皮层)以及散生于皮层中环状排列的外韧型有限维管束,且中央具髓,具典型单子叶植物根状茎的结构特点.这与前人做过的相关报道不同;(3)两种国兰假鳞茎解剖特征相似,均由表皮、基本组  相似文献   

3.
观察表明:鸢尾蒜(Ixioliriontataricum)营养器官的结构具有单子叶植物的基本结构特征,并有一些特殊和原始的结构特征,以及早生结构特征。根内原生木质部3~5原型;内皮层有凯氏点,这在单子叶植物中很少见。茎皮层内有5~7层厚壁细胞组成的纤维带;维管束大致排成2轮,内轮较大。叶表皮气孔器由2个肾形保卫细胞组成;叶肉上下有分化,上方栅栏状,下方紧密,成异面叶。茎叶木质部的发育方式原始,为外始式,这一特殊结构在被子植物中未见有报道。  相似文献   

4.
前言百合科植物种类繁多,分布极广,由于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营养体结构.百合科是单子叶植物中一个变化大的科,较难追究各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但是,百合科植物在单子叶植物的系统发育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根据哈钦森、恩格勒及Cronquist分类系统,均认为它们是单子叶植物在演化上的中心环节.Cheadle等曾在《单子叶植物维管束类型及后生木质部组成分子描述》一文中提出导管起源于管胞的论点;“导管首先发生在根中,然后逐渐地自下而上地发展,出现在植物体的其它部分,直到花葶、叶中出现导管、则视为进化状态”。此项工作又在英  相似文献   

5.
福建珍珠茅属叶表皮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观察研究了产于福建的7种珍珠茅属植物 的叶表皮特征,描述了叶片表皮角质层纹饰、气孔器表面蜡质纹饰、表皮毛等有关叶表皮特征,统计并测量了气孔大小、气孔密度、气孔指数等。结果表明:珍珠茅属植物叶表皮特征属于典型的单子叶植物叶的特征,表皮细胞形状、垂周壁式样、表面角质层纹饰、气孔器表面蜡质纹饰、 硅酸体等特征在属内各种间十分相近,而气孔密度、 气孔指数、气 孔大小、气孔器分布和表皮毛等特征种间差异较大,可作为种间区别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蒲菜营养器官的形态结构。蒲菜不定根根冠、皮怃、维管柱起源于顶端分组织中各自大独立的3层原始细胞,表皮与皮层起源于共同的原始细胞,不定根具根毛,维管束为多原型。生长锥原套为2层,茎的维管束均分散在基本组织中,分为中央维管束和周围维管束,蒲叶两面均具栅栏组织,为等面叶,两表皮气孔器密度相似。  相似文献   

7.
对紫茉莉(mirabilis jalapa L·)营养器官的形态解剖结构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紫茉莉根的结构分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除有正常的初生和次生结构外,还具有三生结构。茎的结构分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表皮上有多细胞毛,皮层中有针晶细胞。维管束外韧型且比较特殊,既有双子叶植物同心环状的维管束,也有单子叶植物散生的维管束。叶的结构为表皮、同化组织和维管组织。栅栏和海绵分化明显,中脉由3个维管束构成。  相似文献   

8.
新疆沙生植物粗柄独尾草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沙生植物粗柄独尾草的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的解剖学研究表明,为适应沙漠环境,其形态结构表现出下列特征:根肉质,皮层厚;茎皮层内有4—7层厚壁细胞组成的纤维带,维管束大致3轮;叶表皮细胞外壁有较厚的角质层。气孔器小,略下陷,孔下室发达,等面叶,环栅型,叶脉维管束发达;雌蕊三心皮三室,中轴胎座,直生胚珠。  相似文献   

9.
新疆六种盐生植物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光学显微镜对生长在新疆石河子盐碱荒漠的6种盐生植物的解剖结构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植物表现出许多适应旱生和盐生环境的特点。其基本特征为:叶表面有表皮毛、盐腺或乳状突起,气孔下陷;栅栏组织和储水组织发达,构成等面叶和肉质叶;具粘液细胞;部分植物叶片退化成鳞片状,而由同化枝执行光合功能。茎中维管束发达,具异型维管束,维管束帽及纤维细胞的存在增强了植株的坚固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石蜡切片法及组织化学法研究了丹参营养器官的结构及常用药用部位的结构发育。结果表明:丹参根的结构、发育过程与一般双子叶植物相同。成熟根中,导管在次生木质部中呈放射状排列。茎为四棱形,4个棱角处有丰富的厚角组织,起支持作用。叶为异面叶,上下表皮均具大量的表皮毛。丹参根、茎、叶的解剖结构存在明显的旱生特征。  相似文献   

11.
罗布麻解剖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罗布麻营养器官解剖结构的研究,发现表皮细胞外都被有不同厚度的角质层膜;叶片气孔器都分布于叶的下表皮,且形成孔下室;根、茎、叶中含有大量的乳汁管;髓的外围形成一环内生韧皮部,这些结构特征使罗布麻能更好的适应干旱、盐碱等恶劣环境。  相似文献   

12.
蔷薇亚科植物叶表皮微形态特征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光学显微镜下,对蔷薇亚科8属17种植物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所研究的蔷薇亚科植物可划分为3种气孔器类型,即无规则型、放射状细胞型和无规则四细胞型;叶表皮的气孔器一般分布在下表皮,而在菊叶委陵菜(potentilla tanacetifolia)中发现其上表皮也存在气孔器;气孔器类型和气孔指数的特点表明,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该亚科一些属种之间的演化关系.综合叶表皮、气孔器类型和气孔器指数等特征,认为具无规则气孔器的鸡麻(Rhodotypos)、重瓣棣棠(Kerria japonica)和山楂叶悬钩子(Rubus crataegifolius)等属于较为原始的类群,而具放射状细胞型气孔器的地榆属于较为进化的类群.  相似文献   

13.
单子叶植物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及新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近年来单子叶植物基因转化的研究进展,同时分析了单子叶植物转化不敏感性的机理及现有转化系统的潜力,从而提出了“超毒 笔粒,促进细胞分裂同步性及感染功能细胞等几提高单子叶植物转化率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沙生类短命植物异翅独尾草总酚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沙生类短命植物异翅独尾草苗期、营养生长期、初花期、盛花期、果期的根、茎(花葶)、叶及花,依照Nurmi等1996年提出的改良Fulin-Ciocaltell法测定其中总酚含量。叶和根器官中,总酚含量初花期最高,盛花期最低,且在初花期叶中总酚含量叶上部位〉叶中部位〉叶下部位。花葶和花总酚含量都在盛花期最高。初花期不同器官的总酚含量依次为叶〉根〉花〉花葶。  相似文献   

15.
用光镜和扫描电镜研究 艹焊 菜属叶表皮 ,结果表明该属植物叶表皮气孔类型多为不等型 ,少数为无规则型 ;上下表皮都有气孔随机分布 ,下表皮细胞壁比上表皮细胞壁弯曲程度大 ,上下表皮角质层具条纹状纹饰 ;气孔指数可作为种的分类依据 .艹焊 菜属与近缘属叶表皮特征比较发现 ,豆瓣菜属的气孔类型为较进化的四细胞型 ,碎米荠属在叶表皮特征方面与 艹焊 菜属相近 .  相似文献   

16.
应用显微技术组织化学定位观察,研究了盾叶薯蓣皂甙在花叶盾叶薯蓣营养器官中的积累分布状态以及不同生长期、不同器官之间的薯蓣皂甙含量的季节变化,结果显示,薯蓣皂甙主要分布在营养器官的成熟组织薄壁细胞中,表皮也有少量分布,维管束木质部中无皂甙分布;根状茎中皂甙积累最多,叶和地上茎中皂甙积累较少,须根最少;盾叶薯蓣在营养生长期,花果期,枯萎期的发育过程中,地上部分营养器官皂甙含量呈现出低一高一低的变化趋势,二年生的地下茎适合在秋冬季采收,其药材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7.
四川五加属植物叶表皮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四川五加属Acanthopanax13种及1变种植物的叶表皮的扫描电镜及光学显微镜特征,统计并测量了气孔类型、气孔大小、气孔密度及气孔指数等,描述了表皮角质膜、蜡质纹饰及气孔外拱盖的有关特征。研究表明:五加属植物叶表皮气孔器为无规则型,气孔器类型、表皮细胞开头及垂周壁式样等,种间无差异或差异极小,而气孔角质纹饰和蜡质纹饰、外拱盖表面等种间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8.
对欧活血丹营养器官解剖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欧活血丹营养器官具有双子叶植物的基本特征.根由表皮、皮层、维管柱组成,初生木质部二原型,外始式发育;次生生长时不形成周皮,只形成次生维管组织,次生木质部发达.茎横切面为正方形,由表皮、皮层、维管柱组成;茎的表皮有少量的腺体与表皮毛,4个角隅处有厚角组织分布,厚角组织内侧为4个大维管束,髓发达;上、下叶表皮细胞差异显著,上表皮细胞大,疏被表皮毛,腺点及气孔多分布于下表皮;叶肉栅栏组织发达,海绵组织形态多样、排列疏松;叶为网状脉,主脉维管束发达,侧脉及各个支脉的结构因大小不同而逐渐简化.叶柄横切面为马蹄形,有三个维管束,中央大维管束发达,角隅处小维管束简化且具厚角组织.  相似文献   

19.
云南莲座蕨科植物叶表皮形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在光镜下对云南境内12种莲座蕨科植物的叶表皮细胞进行观察研究,发现:①气孔类型可作为莲座蕨属和原始莲座蕨属分类依据;②气孔密度可作为分种依据.叶表皮细胞结构特征具有重要的分类学及系统学意义,其中莲座蕨科12种植物的气孔器密度、11种植物叶表皮细胞结构解剖照片均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20.
藏药索罗玛保野生变家种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景天类植物尾淑危植物,自然更新缓慢。到目前为止还未见关于长鞭红景天和狭叶红景天的栽培报导,为此笔者进行了为期10年的用营养器官栽培研究并区得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