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报道单子叶植物纲的一个新科——芒苞草科营养器官形态解剖学研究。芒苞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无直立茎,具结构特殊的根状茎,花葶具茎结构.根具四原型原生中柱。根状茎,花葶,叶脉均为外韧维管束,后生木质部与韧皮部交合线呈直线形至微波状至U字形,叶片线形,有背腹面之分,但叶肉细胞无分化,气孔下陷,气孔器为单子叶植物Ⅲ型。从芒苞草科,石蒜科,百合科的营养器官比较解剖研究得知,它们之间在系统发育上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2.
对紫茉莉(mirabilis jalapa L·)营养器官的形态解剖结构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紫茉莉根的结构分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除有正常的初生和次生结构外,还具有三生结构。茎的结构分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表皮上有多细胞毛,皮层中有针晶细胞。维管束外韧型且比较特殊,既有双子叶植物同心环状的维管束,也有单子叶植物散生的维管束。叶的结构为表皮、同化组织和维管组织。栅栏和海绵分化明显,中脉由3个维管束构成。  相似文献   

3.
报道单子叶植物纲的一个新科-芒苞草科营养器官形态解剖学研究,芒苞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无直立茎,具结构特殊的根状茎,花葶具茎结构,根具四原型原生中柱。根状茎,花葶,叶脉均为外韧维管束,后生木质部与韧皮部交合线呈直线形至微波状至U字形,叶片线形,有背腹面之分,但叶肉细胞无分化,气孔下陷,气孔器为单子叶植物Ⅲ型。从芒苞草科,石蒜科,百合科的营养器官比较解剖研究得知,它们之间在系统发育上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4.
观察表明:鸢尾蒜(Ixioliriontataricum)营养器官的结构具有单子叶植物的基本结构特征,并有一些特殊和原始的结构特征,以及早生结构特征。根内原生木质部3~5原型;内皮层有凯氏点,这在单子叶植物中很少见。茎皮层内有5~7层厚壁细胞组成的纤维带;维管束大致排成2轮,内轮较大。叶表皮气孔器由2个肾形保卫细胞组成;叶肉上下有分化,上方栅栏状,下方紧密,成异面叶。茎叶木质部的发育方式原始,为外始式,这一特殊结构在被子植物中未见有报道。  相似文献   

5.
芨芨草营养器官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盐渍环境下芨芨草营养器官解剖结构的研究表明,芨芨草在形态结构上有如下特征:根系发达,外皮层明显,为5-7层扁平且极不规则的细胞,近内皮层处有几层小型的、排列非常整齐的细胞,形成环内皮层带。发育后期,3、4层外皮层细胞壁加厚变为厚壁细胞,环内皮层带的细胞也变为厚壁细胞,属多原型根;茎中表皮下由20-30层排列紧密、形状较小的纤维细胞组成发达的机械组织,维管束3或4轮,中央为发达的髓;叶表皮细胞外切向壁增厚,上表皮有发达的表皮毛,近上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分化为引长的栅栏组织状,维管束鞘2层,具典型C3植物叶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北柴胡茎、叶的个体发育过程.方法 应用常规石蜡切片方法对北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的茎尖、1年生和2年生茎以及叶进行了横向与纵向解剖观察.结果 北柴胡茎的发育包括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初生结构和次生生长4个阶段.原分生组织由原套和原体组成.其衍生细胞形成初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由原表皮、基本分生组织和原形成层组成.初生分生组织的衍生细胞分化形成茎的初生结构,包括表皮、皮层、维管束、髓和髓射线.随着茎的继续发育.维管形成层开始活动,由束中形成层产生次生韧皮部和次生木质部分子,而束间形成层仅产生薄壁细胞形成宽的射线.茎始终未产生周皮,而叶的发育包括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和成熟结构3个阶段.北柴胡的叶为典型的异面叶,由叶片和叶柄两部分组成.分泌道在茎中主要分布在皮层和髓中,在叶中分布在维管束的上、下组织中,且这些分泌道均属初生分泌道.结论 北柴胡茎、叶的个体发育过程,类似多年生草本双子叶植物茎、叶的一般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7.
采用石蜡切片法及组织化学法研究了丹参营养器官的结构及常用药用部位的结构发育。结果表明:丹参根的结构、发育过程与一般双子叶植物相同。成熟根中,导管在次生木质部中呈放射状排列。茎为四棱形,4个棱角处有丰富的厚角组织,起支持作用。叶为异面叶,上下表皮均具大量的表皮毛。丹参根、茎、叶的解剖结构存在明显的旱生特征。  相似文献   

8.
景天属(Sedum)8种植物茎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光学显微镜,首次观察并报道了安徽产景天属(Sedum)8种植物茎的解剖结构;结果表明,景天属植物茎由表皮(一层)、皮层(数层)、维管柱(木质部、韧皮部、髓)三部分构成,并明确提出了肉质植物茎的解剖学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中国柽柳(Tamarix ddnensis)属于盐生植物。本文采用石蜡切片法对于分布于埃及红海岸的中国柽柳的茎、叶的解剖结构进行了观察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埃及中国柽柳具有显著的盐生植物结构特征,突出表现在:叶的表皮细胞外覆有发达的角质层,气孔下陷,形成气孔室;茎、叶的表皮上有盐腺;茎、叶的表皮内侧为栅栏组织细胞层,细胞内有较多的叶绿体。  相似文献   

10.
天女木兰营养器官的解剖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光学显微镜对天女木兰营养器官的石蜡切片进行了观察。解剖结构如下:根的初生木质部是四原型,内皮层无明显凯氏带;次生木质部维管射线不明显。茎表皮具腺毛,皮层有油细胞分布,茎的初生结构维管束排列紧密,无明显髓射线;茎的次生结构中,木栓形成层起源于皮层细胞,具皮层维管束,木质部内侧导管具明显复穿孔,髓细胞内含有大量晶簇和少量单晶。叶为异面叶,表皮具表皮毛和腺毛;栅栏组织细胞长方形,排列紧密,海绵组织不规则,具大的胞间隙;叶肉中具油细胞;叶主脉维管束呈环状排列,共8束,主脉维管束包围的薄壁细胞中含有大量晶簇和少量单晶。  相似文献   

11.
大花蕙兰茎尖培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大花蕙兰茎尖诱导原球茎、原球茎增殖及分化再生植株的条件.结果表明,茎尖在1/2MS NAA0.2 mg/L BA 3.0 mg/L的培养基上培养,原球茎诱导率最高;原球茎增殖的适宜培养基为1/2MS BA 5.0mg/L NAA 1.0mg/L AC 0.2%;原球茎分化的适宜培养基为1/2MS BA 2.0 mg/L NAA 0.2 mg/L AC 0.2%.  相似文献   

12.
对国产兰属植物中的春兰、蕙兰、建兰、墨兰、寒兰以及莲瓣兰的杂交育种情况进行了综述,并对地生兰在兰属植物新品种培育中的应用提出了设想,以期对兰属植物花卉新品种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大花蕙兰快速繁殖技术初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大花蕙兰的组织培养试验,筛选出B5+BA1.0+2,4-D2.0的组合对大花蕙兰花梗诱导类原球茎有明显作用。B5培养基较MS培养基更容易诱导花梗产生类原球茎。激素BA浓度在1.0-5.0mg/L之间,2,4-D浓度在0.5-2.0mg/L之间有利于诱导花梗产生类原球茎。筛选出MS+BA1.0+NAA0.5的组合对大花蕙兰类原球茎增殖有明显作用。采用井字形切割有利于类原球茎的增殖。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贵州寒兰原生地生态环境的科学考察,掌握了寒兰的生长规律、生成条件,对土样及伴生的多种植物进行了取样测定、鉴别,在试验地进行了科学的土壤配制和栽培环境的改善。在栽培管理方面,我们主要注意它的病虫害防治和施肥,提高了寒兰的成活率、发苗率、开花率,为今后贵州寒兰的保育与规模种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大花蕙兰茎尖作为外植体进行了组织培养繁殖技术的研究。结果显示:茎尖诱导芽的出苗整齐。适宜诱导增值的培养基为MS 6-BA1.0mg/L NAA0.1mg/L 0.6g/L活性炭,原球茎诱导率达85%。分化培养基为MS 6-BA1.5mg/L NAA0.5mg/L 活性炭0.6g/L,分化率74%。生根培养基1/2MS NAA1.0mg/L 多效唑0.2mg/L 蔗糖20g/L,琼脂5g/L固化培养,生根率98%。  相似文献   

16.
本文系统介绍了兰花的分类、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繁殖方法以及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7.
采用根组织切片法调查独占春菌根真菌,菌根感染率为31.88%;共得到22株真菌,属于半知菌,共计6属,其中刚毛菌属7株,占31.82%,为优势菌;从独占春栽培土壤中分离到21株真菌,其中。丝核菌属12株,占57.14%,为优势菌。  相似文献   

18.
碧玉兰菌根真菌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根组织切片法调查碧玉兰菌根真菌,菌根感染率为23.44%;共得到15株真菌,属于半知菌,共计5属,其中头珠霉属5株,占33.33%.为优势菌;从碧玉兰栽培土壤中分离到85珠真菌,其中,黑乌霉属73珠,占85.88%,为优势菌。  相似文献   

19.
大花蕙兰不同基因型组培繁殖系数的差异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16种基因型大花蕙兰芽增殖快繁繁殖系数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在给定的同一培养基中,16种基因型的平均繁殖系数为2.33,繁殖系数低于2.10以下的观测值占总数的50%,相同培养基配方在多品种种苗生产中不能应用;(2)繁殖系数的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显示,差异的显著性在不同基因型间达不同水平,离散性和集中性具有分组特性,可以用适度的配方方案探讨分组规律;(3)影响芽增殖繁殖系数差异的主要因子是细胞分裂素的浓度水平,二者关系可用二次式模型拟合,拟合的模型可应用于大花蕙兰的分组快繁。  相似文献   

20.
春兰与丝核菌共生菌根及结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将丝核菌CLB111和KW214菌株及兰科丝核菌CLB113菌株接种到春兰组培苗,对兰苗生长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处理苗4.5个月后鲜重分别是初始值的170.6%,170.2%和166.1%,其中CLB111,CLB113菌株处理苗与对照达极显著差异(α=0.01),KW214菌株处理苗与对照达显著差异(α=0.05)。通过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连续切片观察发现,菌根结构与普通营养根的结构基本相同,但在菌根的皮层组织细胞中有着色较深、形状不一的菌丝结。春兰外皮层无通道细胞,真菌是通过破坏根被组织进入皮层细胞,并通过菌丝穿越细胞壁不断向内继续扩展。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菌丝结是真菌菌丝围绕细胞核形成的,菌丝结在皮层组织靠外的几层细胞中出现较多,随着菌丝团被逐渐消解吸收,伴随新菌丝生长和入侵,为春兰的生长提供营养。从生物量增长、显微及超微结构表明,CLB111,CLB113及KW214等3个菌株与春兰可形成菌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