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农业发展历史表明,几千年来的农业是以生物质的作物果实和畜禽肉蛋奶为生产对象的,而占生物量60%的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只是“农业废弃物”。现代生物质转化技术则可以将这些“农业废弃物”以及所有可利用的生物质转化为种类繁多的生物质能源和生物基产品并再获大幅增值。这是对农业新资源的开发和资源的循环利用,是在污染物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中保护环境,并生产种类繁多的绿色产品。因此,农业在从事种植和养殖的同时,应将“非粮生物质”纳入农业生产系统,由“半生物质农业”或“部分生物质农业”发展到“全生物质农业”或“全生物质利用农业”。  相似文献   

2.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引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2016年也是我国科技发展史上有特殊意义的年份。在“科技三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吹响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进军号,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国制造2025》全面组织实施。我国已从新的起点上再出发,开始了创新驱动发展、建设世界科技与制造强国的新长征。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中国“海洋数据孤岛”问题的本质原因,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海洋数据资源共享应用模式,改良了区块节点的共识机制和海洋数据在区块链上的存储方式,构建,海洋数据资源共享平台,以达到推动海洋数据的开放共享与增值流通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中国“海洋数据孤岛”问题的本质原因,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海洋数据资源共享应用模式,改良了区块节点的共识机制和海洋数据在区块链上的存储方式,构建,海洋数据资源共享平台,以达到推动海洋数据的开放共享与增值流通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科技导报(北京)》2020,38(16):152-152
 “一带一路”是中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桥梁,推动着东西方政治、经济、贸易、科学技术与文化的对话与交融。然而,“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受到灾害威胁,面临着一系列发展上的共性问题和重大挑战。因此,为推动《2015-2030年仙台减灾框架》(以下简称《仙台减灾框架》)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落地,亟需沿线各国科研机构及科学家真诚合作、攻坚克难、协同创新,围绕防灾减灾事业和可持续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和挑战,构建科技合作长效机制,打造运转高效、信息共享的国际协作创新平台,推动合作研究与创新,促进信息共享与合作共赢,为丝绸之路建设提供坚实强大的科技支撑体系。为了发挥科技对丝绸之路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重要作用,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近40个国家科研机构和国际组织的领导或代表,以及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中外科学家秉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汇聚国际智慧,提出以下宣言。  相似文献   

6.
 2015 年12 月10 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CAST)国际联络部和韩中科学技术合作中心主办、中国电子学会承办的2015 中韩科技创新论坛在北京举办。中国正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加大对“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的引导和支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韩国亦正全面推动“创造经济”发展计划并进行了一系列有益实践。借此机会中韩两国科学家就“创新发展,合作共赢”交换了宝贵经验,并进行了深入交流。中国科协国际联络部陈剑副部长、韩中科学技术合作中心首席代表尹大相出席开幕式并分别致辞。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粮食安全战略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依据。面对国内外新格局、新形势,一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政策不断引入和补充,持续丰富和扩宽了中国特色粮食安全道路的内涵和边界。在此背景下,回顾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粮食安全战略指导下中国粮食安全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和重大意义,梳理了当前粮食安全战略的演变路径和重点转变特征,即从“顾全面”到“保重点”、从“促产出”到“强产能”、从“压产区”到“一盘棋”、从“重数量”到“提质量”、从“生产端”到“全链条”的5大转变。提出了在政策选择方面,应从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完善农民种粮、地方抓粮“两个积极性”体制机制,建立“双碳”目标下粮食安全与绿色发展的协同机制,打造立足国内生产与统筹国际资源的“双循环”体系,构建以“大食物观”为引领的全方位食物保障系统5方面着手,推动中国粮食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来,党中央根据国际政治形势、国内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世界科技革命变革趋势,先后提出“向科学进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创新驱动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科技发展战略,确立了中国科学技术进步的道路,引领中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战略方针从“跟踪模仿”走向“自主创新”,战略重点从“推进国防和重工业发展”走向“推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攻关力量从“研发机构”走向“研发机构、高等院校、企业”协同创新,战略体系从“单一拳”走向“组合拳”。面向未来,要抓住历史机遇,继续坚持“四个面向”,着力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建立高精尖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完善新时代创新生态体系,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相似文献   

9.
 新加坡是当前全球“亲生物城市”规划建设最领先、最突出的践行者之一,从城市、社区和建筑3个层面归纳其“亲生物城市”规划经验:着力构建城市生态空间系统,发展复合性功能绿色网络;营建多元主题社区花园,推动社区高度参与建设;重视城市空中绿化建设,塑造绿色优美城市风貌。另外,从管理机构、规划政策、评价体系、公众参与、生态问责几个方面总结其创新的“亲生物城市”政策制度。最后,提出中国“亲生物城市”的发展、规划与建设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0.
 “科创中国”建设以来,中国科协充分调动“一体两翼”合力,广泛汇聚各类创新资源,嫁接供需资源,用“科创中国”品牌串起“政产学研金服用”各方面创新要素,把技术和人才导入地方,把企业项目产品导入地方,把创新创业企业导入地方,把国外科技资源导入国内,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机制,帮助更多科技工作者将成果运用在基层一线最需要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科技导报(北京)》2021,39(16):35-38
 2020年中国科协响应中央号召,积极推动“科创中国”建设,“科创中国”以数字平台为支撑,以试点城市为依托,以组织创新为核心,持续构筑科技、经济相融合的发展生态。  相似文献   

12.
 柴达木盆地生态功能重要,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光热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实施将进一步增大生态环境的系统压力。有效协调区域社会经济和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是推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分析柴达木盆地经济和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压力,对柴达木盆地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基本判断,进而提出柴达木盆地“生态保护优先”、“产业绿色发展”和“科技创新驱动”的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战略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第三方评估正逐渐成为一项创新社会服务体系、构建服务型政府、创新社会治理和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手段而蓬勃开展。本文分析学会参与第三方评估的逻辑起点;从学会有序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的视角,论述学会参与第三方评估的功能、机制、有效施行;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出发点,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优化学会参与第三方评估、提高我国科技评价管理水平的路径思考。  相似文献   

14.
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大理念引领高等教育现代化,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外在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以创新推动高等教育现代化,要释放内生育人功能,发挥好文化发展、社会服务等外衍功能;以协调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要协调好区域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内外关系以及培养和谐发展的人;以绿色促进高等教育现代化,要以人的发展为核心,营造文明生态环境,创新体制机制;以开放提升高等教育现代化,要重点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以共享助推高等教育现代化,要实现资源的共享和配置优化、创建学术共同体、追求"个性化"的教育、完善评价机制等。  相似文献   

15.
系统剖析美国、日本、德国等国332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客观分析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及启示,提出符合中国实际的"体系化"对策,是有效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发展绿色经济重大部署,推动构建现代农业体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农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农业教育和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国家全面启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形势下,农业高校要紧密围绕粮食安全、绿色发展、脱贫攻坚重大国家需求,积极推进学科布局优化调整,构建与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快推进产学融合、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以满足农业绿色发展对“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然而,近年来随着中国农业院校研究生培养规模的不断扩大,有些单位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重视科学研究或教学人才的培养,轻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象,致使相当数量研究生对“三农(农业、农民和农村)”认识程度低、服务意识不高、知识面窄、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欠缺,难以快速胜任基层、应用领域工作岗位需求。为了解决科研与生产实践脱节、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错位、农技人员远离农民和农村等制约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三农”发展等问题,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从2009年开始,在河北省曲周县、吉林省梨树县、北京市郊区等地相继建立了集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科技小院“政产学研用”综合平台(图1)。  相似文献   

17.
田恬 《科技导报(北京)》2016,34(17):110-112
 2016年9月24-26日,第18届中国科协年会将在西安隆重开幕。本届年会由中国科协和陕西省政府主办,以“创新发展科技引领”为主题,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十三五”规划部署,搭建科技工作者、社会公众、政府和企业协同创新服务平台,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提供科技支撑[1]。  相似文献   

18.
 自2015年开始,中国科幻的发展步入黄金机遇期。本文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为例,研析其在这一时期如何以“国家队”的角色介入并引领中国科幻发展。中国科协有良好的发展科幻的组织优势,对科幻的推动首先从打造“中国科幻大会”,搭建业界交流平台开始。2020年,与北京市全面展开“央地合作”,构建了“一会(中国科幻大会)”“一奖(涵及创作、技术、产业的科幻大奖)”“一园(首钢园)”“一体(科幻产业联合体)”的中国科幻发展模式。从科幻人才培养和科影融合两方面剖析了美国经验的启示。基于我国科幻发展中的痛点和难点提出了中国科幻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山区茶业绿色发展是乡村产业振兴的一项重要内容。南方山地传统茶园开发与经营面临水土流失治理、茶园生态保育、多样功能挖掘与深化绿色生产等挑战。通过实地调研与科学分析,结合福建省山地茶园发展实际,提出山区“三生”耦合茶园与绿色发展体系构建的思路及其技术对策,主要包括强化山区茶园生态恢复效率、强化山区茶园高优生产效益、强化山区茶园康养生活功能、强化山区茶园“三生”要素耦合,实现生产-生态-生活功能的有效发挥,以有助于发展富有区域特色的山区茶园循环农业经济。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来,特别是八届理事会以来,中国公路学会(以下简称学会)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大交通、国际化”的战略思路,准确把握“经营学会”的发展理念,扎实推进学会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不断加强学会职业化建设,积极探索新时代下推进学会创新发展的新模式和工作新格局,有效促进了学会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升,构筑起了为服务行业科技进步、为会员和科技工作者发挥才能、贡献智慧和力量的丰富多彩的平台。学会创办的“世界交通运输大会(WTC)”已成为中国科协重点示范性国际性学术活动;学会发起成立的“一带一路”国际交通联盟正逐渐成为推动“一带一路”交通基础设施领域建设与合作的重要力量;由学会牵头组建的“未来交通研究所”,成为中国未来交通领域的高端科技创新智库;成功申办《National Transportation》(《国家交通》)英文国际期刊,成为了向世界分享中国交通科技、促进中外技术交流的新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