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非均相催化氧化降解苯酚中间产物分析及机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了非均相催化剂催化氧化降解苯酚的中间产物,考察反应过程苯酚降解中间产物的变化规律,初步探讨非均相催化氧化降解苯酚的反应原理和途径.结果表明:降解中间产物主要有对苯二酚、邻苯二酚、间苯二酚和苯醌;催化剂本身并没有降解苯酚活性,是通过在其表面催化H2O2形成氧化性极强的氢氧自由基HO,HO氧化降解苯酚为不同的降解产物.  相似文献   

2.
在电激励下,电极表面活性点生成的.OH能氧化水溶液中的有机物。本文研究了钛基二氧化铅电极做工作电极催化降解水中苯酚时,支持电解质溶度、温度、电流密度、pH值等因素对酚降解效率的影响。实验得知,在支持电解质CNa2SO4=0.05 mol.L-1、20℃2、0 mA.cm-2、pH=3条件下,电解100 mL 0.005mol.L-1苯酚溶液,120 min内降解了78.62%。紫外光谱分析了200 min内的电解试样,得知苯酚电解过程先生成中间物而后变成CO2和H2O,且降解率为94.35%。  相似文献   

3.
光催化氧化降解是处理有机污染物的一种无二次污染的有效方法.对苯酚的光催化氧化降解从反应机理、电极制备和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并指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二氧化氯催化氧化降解水中苯酚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自制二氧化氯和自制固体催化刑,催化氧化降解水溶液中苯酚,结果表明:固体催化刑用量,ClO2用量和溶液pH值是影响苯酚降解的主要因素,搅拌速度和溶液温度是次要因素。苯酚在室温酸性溶液条件下,ClO2和固体催化剂共同作用可被有效降解,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微波辐射Fenton试剂-活性炭催化氧化体系降解水中苯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1.0g苯酚溶于1000InL无酚水中作为模拟水样组成反应模型,利用微波辐射以Fenton试剂与活性炭组成的催化氧化体系来降解水中苯酚,并研究了各种因素对微波辐射该体系催化氧化降解苯酚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微波辐射.Fenton试剂一活性炭催化氧化体系能高效快速降解水中苯酚,较彻底地矿化水中有机物,使处理后的模拟水有机物含量达到饮用水的标准.其优化条件为:微波输出功率650w,微波辐射时间为15min,活性炭用量1.0g,Fenton试剂H2O2与FeSO4,7H2O物质量比为50:1。  相似文献   

6.
光催化氧化法降解苯酚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概述了二氧化钛光催化氧化反应及其用于降解苯酚的机理 ,介绍了光催化氧化反应降解苯酚的影响因素——催化剂及其固定、光催化反应装置、光的辐射时间和强度、苯酚初始浓度和溶液 p H值 ,也介绍了提高光催化反应速率的方法——贵金属的沉积、过渡金属离子的掺杂、半导体的复合 ,并且指出了光催化氧化研究在催化剂效率、光源利用等方面尚存在的问题 ,指出了设计集吸附、降解、分离于一体的复合型反应器 ,及开发太阳能源 ,并结合生化技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电化学方法探讨了纳米氧化铜修饰电极对硝基苯酚的电化学氧化及降解作用.考察了在不同p H值和修饰材料存在不同量度条件下,对硝基苯酚的电化学行为影响.结果显示:纳米氧化铜材料能明显地提高硝基苯酚在电极上氧化还原反应的可逆性,ΔE由在裸电极的0.862V降低为0.291V,氧化还原峰电流显著增加.使用钛基纳米氧化铜材料构建的电极,进行对硝基苯酚的电化学氧化,通过紫外可见光谱、高效液相色谱对电解后的溶液检测,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铜对硝基苯酚具有很好的催化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8.
利用气体放电协同高效混溶技术制取羟基自由基溶液,进行初始质量浓度为8853 mg/L的苯酚废水溶液氧化处理实验.羟基自由基质量浓度从0增加到1700 mg/L时,苯酚去除率为48.43%,在这一范围内,除去1 g苯酚需羟基自由基0.37 g.叙述并解释了废水pH值和电导率与羟基自由基质量浓度之间的变化关系.随着羟基自由基质量浓度的增加,废水酸碱性由接近中性逐渐转为酸性,质量浓度越大,酸性越强,而电导率先减小后增大.结合降解中间体产物和实验现象,对羟基自由基氧化降解苯酚过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采用循环伏安法考察了水中有机污染物苯酚在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行为,并介绍了苯酚在不同介质中的电催化氧化降解途径.  相似文献   

10.
邵坚  李海华  王延乐 《河南科学》2006,24(5):761-763
实验用TiO2作为光催化剂,探讨了掺杂不同金属离子,普通催化剂与纳米级催化剂,不同助催化剂掺杂量,光催化剂的加入量,紫外光和太阳光光照,苯酚浓度等对光催化氧化废水中苯酚速度及降解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在低浓度苯酚废水中,纳米催化剂优于普通催化剂,紫外光优于自然光.  相似文献   

11.
蛇油中脂肪酸成分的GC—MS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溶剂热抽提蛇油脂肪和KOH/甲醇酯交换甲酯化,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脂肪酸组成,鉴定了29种脂肪酸成分,其中含量较高的成分有肉豆蔻酸,棕榈油酸,棕榈酸,亚油酸,油酸,硬脂酸,花生四烯酸,二十碳三烯酸,二十碳二烯酸,二十二碳四烯酸等.蛇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占脂肪酸总量的63%以上.  相似文献   

12.
新型钛基二氧化铅电极降解苯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自制钌钛复合氧化物的二氧化铅电极为阳极、石墨为阴极降解苯胺废水,在碱性(pH=9.0)和酸性(pH=3.0)条件下分别达到了85.1%、84、9%、实验表明自制的二氧化铅电极对苯胺废水有良好的催化效果,羟基自由基的生成有利于苯胺的降解。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菜籽油单乙醇酰胺聚氧乙烯衍生物这一新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工艺、反应原理、产品性能等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14.
首次用乙醇提取、甲酯化处理的方法,对GN海带新品系脂肪酸的化学成分采用GC-MS技术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海带中含有10种不饱和脂肪酸,占37.98%,其中亚油酸占9.29%,γ-亚麻酸占3.74%,EPA占1.12%,DHA占0.63%,花生四烯酸占4.9%;含有4种饱和脂肪酸,占56.22%的,其中棕榈酸(又名软脂酸)的含量高达36.23%。为海带新品系在生物制药和营养保健品领域的深度开发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阴离子油性添加剂对铝酸钠溶液晶种分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考查了脂肪酸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二十一碳烷不同配比和不同添加量对铝酸钠溶液分解产生的氢氧化铝的粒度、强度及分解率的影响,并探讨了与之相关的机理·实验表明:脂肪酸质量分数在15%~49%的油性添加剂,添加量为50×10-6~150×10-6g·L-1时,可以增加氢氧化铝的粒度,降低细粒子分布,提高粒子的强度,略降低分解率;当添加剂中脂肪酸质量分数为32%时,添加量为150×10-6g·L-1时,其综合性能优于国外同类产品·  相似文献   

16.
以复合金属氧化物羟基磷酸铜(Cu2(OH)PO4)为催化剂、 过氧化氢为氧化剂研究苯的催化羟化反应, 考察了溶剂种类和用量、 催化剂用量、 反应温度、 反应时间以及反应物摩尔比等一系列因素对反应活性和产物选择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菜籽油中脂肪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KOH-CH3OH脂交换法快速甲酯化处理油样,以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仪对本地市售菜油中脂肪酸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共鉴定出17种组分。其中以芥酸、亚油酸、油酸、花生烯酸、亚麻酸、棕榈酸、硬脂酸、山脊酸为主。芥酸含量高达34%,表明所检菜油属高芥酸菜籽油。  相似文献   

18.
微米级氢氧化镁是一种应用于高分子材料的无毒环保型阻燃剂。但是由于其表面的强极性而致使其与高分子材料之间相容性较差。为了改善它们之间的相容性,本文探索研究一种使氢氧化镁与月桂酸反应生成Mg-O-C化学键的包覆改性微米氢氧化镁的方法;并且通过红外光谱等表征手段证明月桂酸键合到了氢氧化镁表面。初步研究改性后的氢氧化镁在聚乙烯中的加工及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究脂肪酸类捕收剂在浮选石英过程中,钙离子活化石英的作用及机理,进行了浮选试验、动电位检测、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石英被浮选需要钙离子的活化,钙离子能增加石英的表面动电位,以及改性脂肪酸捕收剂DWD-3能在被钙离子活化的石英表面发生吸附,且存在化学吸附、氢键吸附;量子力学模拟显示,Ca2+,Ca(OH)+,OH-能在石英表面发生吸附,且Ca2+吸附作用最强,钙离子活化石英的过程是Ca2+优先在石英表面上的O处发生化学吸附,形成被Ca2+活化的表面,捕收剂DWD-3以单键氧O与2个双键O吸附在被活化的石英表面.  相似文献   

20.
松花粉黄酮提取物体外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松花粉的体外抗氧化作用.采用还原K3Fe(CN)6法对松花粉中黄酮的还原力进行了测定,用水杨酸法研究了松花粉中黄酮的清除·OH的效果,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研究松花粉黄酮提取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研究了松花粉黄酮提取物对Fe2+诱发卵黄低密度脂蛋白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过氧化反应的抑制作用.结论是松花粉中黄酮的含量为2.95‰;松花粉黄酮在体外有较好的还原力和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对碱性邻苯三酚自氧化产生的超氧阴离子、Fenton反应产生的羟基自由基和Fe2+诱发卵黄低密度脂蛋白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过氧化产生的烷氧基(LO·)和烷过氧基(LOO·)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均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上述结论说明了松花粉黄酮提取物具有良好的体外氧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