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饥饿补偿对日本沼虾生长及生化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在(25.0±1) ℃范围条件下,对日本沼虾进行了不同时间的饥饿处理后再投饵的恢复生长实验.饥饿过程中,虾体水分、灰分含量略有上升,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以及RNA/DNA值有不同程度下降.分别给饥饿处理0(对照),2,4,8 d的日本沼虾投饵,在恢复生长结束后,各饥饿处理组的虾体生化组成均接近并恢复到对照组水平.饥饿处理组在恢复生长中的特殊生长率、摄食率和食物转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结果表明,日本沼虾继饥饿后再恢复喂食不仅食欲增加,而且摄食水平和食物转化率均有所提高,出现完全或部分补偿生长效应.  相似文献   

2.
等离子体处理对淀粉性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主要研究在不同等离子体处理条件下,对淀粉进行改性研究.通过淀粉处理前后浆料粘度、粘附性、浆膜断裂强力、浆膜断裂伸长率和浆膜吸湿性等性能的变化来观察不同条件的等离子体作用效果,并研究了放置时间与方式对经等篙子体处理后淀粉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处理后的淀粉浆料性能得到了一定改善与提高,但改性的效果会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而减弱.  相似文献   

3.
安玉民  王菊葵  景明月 《科技信息》2012,(36):I0065-I0066
碘与淀粉的显色反应实验是验证碘或淀粉性质的验证性实验,在分析化学实验中的一些氧化还原滴定里可以通过碘与淀粉的显色来判断滴定的终点,在判断纯卤素非金属性强弱用到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也是依据碘与淀粉的显色来判断的。本文通过测定不同浓度、不同温度、不同酸碱度、不同溶剂对显色反应的影响,找出碘与淀粉显色的最佳条件,改进碘与淀粉显色的演示实验。直链淀粉与碘作用呈蓝色,支链淀粉与碘作用呈紫色。  相似文献   

4.
改性淀粉絮凝剂具有无毒、原料来源广、价格低、易于生物降解等优点,近年来得到重视和发展应用.文章通过絮凝实验对改性淀粉絮凝剂在不同pH值条件下处理模拟废水的效果进行了初步探讨.实验结果表明,改性淀粉在废水处理中COD去除率效果显著,改性淀粉的混凝效果受不同的pH值的影响不大,优于无机絮凝剂.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饥饿对鲤科鱼类表型性状(能量代谢和个性行为)的影响。【方法】以鲫(Carassius auratus)幼鱼为研究对象,在(25±0.5)℃条件下首先测定60尾实验鱼的静止代谢率(Resting metabolic rate,RMR),并从中筛选出30尾实验鱼,测定它们的形态参数和个性行为(勇敢性和好斗性);然后对筛选出的实验鱼饥饿处理14d后再次测定它们的形态参数和个性行为。【结果】饥饿处理明显降低实验鱼的体质量和肥满度,但对RMR和勇敢性均无影响,并使得好斗性评价参数中的撕咬次数降低。鲫幼鱼RMR和形态参数均具有明显的重复性,但个性行为的重复性整体上较低。饥饿处理前后实验鱼的RMR与个性行为均不相关,但不同的个性行为间存在的表型关联不受饥饿影响。【结论】鲫幼鱼RMR和形态特征在饥饿后仍维持较高的重复性,饥饿并未增强个体的勇敢性和好斗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活性炭吸附固定微生物絮凝剂对淀粉废水进行絮凝沉降,探讨活性炭吸附固定微生物絮凝剂处理淀粉废水的最佳实验条件。结果显示: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正交试验,选择出处理淀粉废水的最佳絮凝条件为温度40℃、pH值9、投加量5 mL、絮凝时间180 min,废水浊度去除率达到97.7%以上。  相似文献   

7.
重复性"饥饿-再喂食"对黑鲷补偿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盐度26.5~27.0、温度(24.0±0.8)℃条件下,研究了重复性"饥饿—再喂食"处理对黑鲷补偿生长的影响。试验鱼的平均体重为118 g(110.5~126.8 g),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对照组C连续喂食40 d,4个处理组S1F4、S2F8、S4F16、S8F32分别为饥饿1 d喂食4 d(共8个周期)、饥饿2 d喂食8 d(共4个周期)、饥饿4 d喂食16 d(共2个周期)、饥饿8 d喂食32d(共1个周期)。主要结果为:(1)黑鲷经过重复性"饥饿-再喂食"处理后,S1F4、S2F8、S4F16、S8F32各处理组均出现完全补偿生长效应,且这种效应主要是通过提高饲料转化率来实现的。(2)经过重复性"饥饿-再喂食-…"处理后,鱼体的生化组成与对照组的水平相比有所变化,即蛋白质含量增加,脂肪含量下降,水分和灰分含量基本不变。本实验结果可为黑鲷养殖中高效投饵技术的形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运用单波长、双波长2种比色法对淀粉质量分数w进行测定,实验结果发现,后者更优,因其可有效排除其他物所造成的影响.直链淀粉波长在500和600nm、支链淀粉波长在550和680nm的条件下,当溶液pH值接近3.5、淀粉与碘化合物的反应时间在20min、标准曲线与样品测定环境温度控制在5℃温差时,淀粉w分析误差均达最小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查饥饿对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幼鱼最大代谢、运动能力及两者相关性的影响。【方法】在20 ℃条件下,分别测定饥饿组(n=55,饥饿14d)和对照组(n=58,维持日粮水平)实验鱼的最大代谢率(Maximum meta-bolicrate,MMR)和匀加速最大游泳速度(Constant acceleration test speed,Ucat)。【结果】饥饿组和对照组的MMR和Ucat在实验前均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与同期对照组相比,14d饥饿处理导致饥饿组MMR和Ucat均有所下降,两者MMR和Ucat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饥饿组或对照组的MMR和Ucat之间在实验前后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性;饥饿组或对照组实验前后的Ucat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正相关关系(p<0.05),饥饿组实验前后的MMR之间也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中华倒刺鲃幼鱼在遭受饥饿胁迫时运动能力下降,原因可能与饥饿状态下机体下调生理功能以及身体内能量底物的缺乏有关。在实验处理前后对照组或饥饿组的MMR和Ucat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性,则是因为Ucat与鱼类的无氧代谢能力密切相关,而MMR反映的是鱼类的最大有氧代谢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查饥饿对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幼鱼最大代谢、运动能力及两者相关性的影响。【方法】在20℃条件下,分别测定饥饿组(n=55,饥饿14 d)和对照组(n=58,维持日粮水平)实验鱼的最大代谢率(Maximum metabolic rate,MMR)和匀加速最大游泳速度(Constant acceleration test speed,Ucat)。【结果】饥饿组和对照组的MMR和Ucat在实验前均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与同期对照组相比,14 d饥饿处理导致饥饿组MMR和Ucat均有所下降,两者MMR和Ucat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饥饿组或对照组的MMR和Ucat之间在实验前后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性;饥饿组或对照组实验前后的Ucat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正相关关系(p0.05),饥饿组实验前后的MMR之间也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中华倒刺鲃幼鱼在遭受饥饿胁迫时运动能力下降,原因可能与饥饿状态下机体下调生理功能以及身体内能量底物的缺乏有关。在实验处理前后对照组或饥饿组的MMR和Ucat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性,则是因为Ucat与鱼类的无氧代谢能力密切相关,而MMR反映的是鱼类的最大有氧代谢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不同水温和饥饿条件下鮸鱼抗氧化酶的变化规律,采用实验生态法分析了实验条件下鮸鱼(体质量234.46±52.85 g)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及其与体质量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饥饿导致实验鱼体质量下降,其中水温越高体质量下降越明显:30℃组下降(29.44±7.42)g,显著大于22℃组(9.06±1.47)g和13℃组(4.23±0.93)g。相同水温条件下,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鮸鱼肝脏中SOD和CAT活力均出现明显变化,并且不同水温条件下变化各不相同:13℃组中,SOD和CAT活力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走势,在饥饿2 d时酶活力达到最高值;22℃组中,SOD和CAT从始至终均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而在30℃高温组中,SOD与CAT活力变化趋势不完全一致,SOD活力变化较小,呈现轻微的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同样是饥饿2 d时达到最大值,CAT活力总体表现为下降的趋势。同一饥饿时长不同温度处理组中,实验鱼肝脏中SOD和CAT活力同样存在显著差异(P0.05):除了13℃组在鱼体饥饿2 d时CAT活力0.044±0.006 U/mgprot高于22℃组0.038±0.006 U/mgprot之外,SOD和CAT活力均是22℃组最高,30℃的高温组最低。本研究结果为鮸鱼的高效健康养殖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不同的饥饿时间对黑鲷补偿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的饥饿处理时间下再恢复供食后黑鲷的生长情况。实验结果表明:黑鲷在饥饿后再恢复喂食出现部分或完全补偿生长效应,且这种补偿生长效应主要是通过恢复生长阶段提高摄食率和食物转化率来实现的;黑鲷在饥饿过程中主要是消耗脂肪作为身体能量的来源;经过补偿生长后,鱼体的生化组成与对照组的水平相比有所变化,即蛋白质含量增加,脂肪含量下降,水分和灰分含量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3.
饥饿对日本沼虾代谢及SOD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条件下,对日本沼虾进行了不同时间的饥饿处理,研究饥饿对日本沼虾代谢及免疫水平的影响,探讨日本沼虾对饥饿的适应对策.结果表明,日本沼虾代谢率在饥饿处理的2~4 d和8~10 d分别出现2个相对的代谢稳定区,即饥饿适应代谢区和饥饿存活代谢区,SOD比活力在饥饿处理期间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4.
实验动物与野生动物不同,其生存环境被严格限制在固定的空间中,其自身并不能选择适当的环境生活。环境因子不仅可以影响其生长发育、繁殖性能以及各种生物学特性,而且会影响其接受实验处理后的反应结果。动物实验就是在动物的遗传型和发育环境已确定的前提下,实验处理和周围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于动物使其显露出综合反应———演出型[1]。很显然,在进行动物实验时,在动物遗传型及在实验处理因素确定后,外界环境因素对动物反应的影响是巨大的。为了取得精确可靠、反应一致、可重复的实验结果,就必须对动物的周围环境进行控制,正确掌握动物的环境…  相似文献   

15.
菲克定律在氢扩散系数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菲克第一定律、菲克第二定律是氢扩散系数测定的理论依据,但测量时采用的不同初始条件和计算方法会对计算结果造成一定的偏差。针对氢扩散过程中两种初始状态("衰降暂态"、"升起暂态")对应的扩散系数的求解公式及对应电流进行了推导和分析,将理论依据与单电位阶跃的电化学实验方法中的实际模型相结合,得出了实际实验条件下不同初始状态对应的合理的计算方法、实验结果及各自不同的具体应用,通过比较证实"升起暂态"在实验控制方面较佳。  相似文献   

16.
针对反馈线性控制器在实际情况中可能受路面湿度等因素的影响,使其参数具有不确定性的缺陷,设计了基于变量估计的自适应反馈线性控制器,提高控制器参数中的相对距离的精确度。在Matlab /Simulink 环境下进行仿真对比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自适应编队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并且其在误差调整时间方面和抗扰性方面优于传统反馈线性控制方法。自适应编队控制方法在未来的智能交通方面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饥饿对花鲈生长效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2年7月24日至8月23日在福建省海水鱼类苗种繁育科研中试基地室内水泥池进行了继饥饿补偿生长和不同日间隔停饵对花鲈生长效果的比较实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对体重16.2g、体长10.1cm左右的花鲈在一个月的实验期内,与连续每日喂食相比,无论饥饿处理5d或10d再恢复喂食,花鲈均表现出明显的超补偿生长,不仅生长速度高于所有对比组,而且饵料系数有显著降低;而每日增加喂食次数虽能使生长有所加快,但饵料系数显著提高,结果表明:继饥饿补偿生长现象在花鲈养殖生产中具有较高的参考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最近,美国生物学教授Roy.L.Whistler等在对淀粉性质改良的研究中,发现了以前未曾有报道的淀粉颗粒新特性,主要表现在能起到控制释放食品中配料(风味)的作用。淀粉颗粒和大量的粘合剂(如蛋白质或水溶性多糖)混合喷雾干燥后,可形成多孔球状体。它的形状像爆玉米花球一样,球面可以携带大量的食品配料,并可从颗粒的多孔结构中控制释放。1球状体的制备将纯淀粉与明胶或水溶性多糖混合喷雾干燥,球状体便可形成。具体方法如下:将淀粉加入到02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在25℃下处理1小时,然后用水洗涤。将纯化的淀粉加Nfo含粘合剂0,10…  相似文献   

19.
我国实验动物标准化工作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生命科学基础和重要支撑条件的实验动物,目前已在医学生物学、制药工业、生物制品、轻工业与食品工业、农业、国防和军事科学、航天科学、课堂教学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如果使用的实验动物质量不高,那么所获得实验结果就不可信。因此,要求使用的实验动物必须在微生物学质量控制、遗传学质量控制、环境控制和营养控制等方面达到国家统一技术标准,即实验动物标准化。  相似文献   

20.
针对染料废水的曝气生物滤池(BAF)处理过程进行实验与数学模型研究。在对BAF内部界面传质和生物反应过程进行定量描述的基础上,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建立描述BAF处理染料废水的机理模型,并利用模型预测稳态运行和不同水力停留时间条件下的处理效果。同时,开展与模拟条件相同的实验过程,将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运行条件下模型预测结果都能较好重现实验结果,最大模型预测误差不超过12.2%,这也说明BAF内反应过程机理分析和数学描述的正确性;模型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受参数输入精度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