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再生派"与本位文化论以及全盘西化论不同,他们认为心与物是不同的,制度实体和制度的精神、文化实体和文化的精神应该有所区别.因此,学习西方应该把握其精神实质而不是文化形式."再生派"的基本文化态度是,既借助外因又催生内因,既欢迎外来和尚又念本土经.他们思考问题的角度并非是"本位"还是"西化".而是"主体"和"内容",他们要确保文化主体的挺立和学习内容的丰满,避免主体的沉沦和自由、平等的空心化.  相似文献   

2.
"王权本位"是中国传统思想的根本特征.儒家为王权本位思想的形成作出了巨大贡献.孔子为它奠定了重本主义、重位主义等主要的哲学思想;荀子贡献了王道政治学;孟子则贡献了"民本"的配套理论.  相似文献   

3.
汉语语法学中的“本位”指以什么为基点来描写语法现象。自《马氏文通》以来,汉语语法学经历了从词本位到句本位再到词组本位的更迭嬗变,最近又有人提出篇本位语法。本文试图对这几种语法学体系作一简要的介绍与评析,以期从一个侧面勾勒出汉语语法的演进轨迹和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4.
叶俊 《科技信息》2007,(2):201-201
破产法的利益本位经历了一个历史变迁的过程。债权人是破产法形成之初的利益本位所在,随着历史进步,债务人本位取代了债权人本位,后因为社会经济结构整体性、社会性和规模性等特点的出现,社会本位最终成为破产法的当代价值取向。同时我国的新破产法在私法精神上迎来了债权人本位的回归。  相似文献   

5.
与西方发达国家比较,我国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这种方式还有待加强。校企合作在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企业招聘不到合适人才这一供求矛盾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企业配合"型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实体合作"模式还是"企业本位"型校企合作模式对人才的培养都有一定的作用。本文对这几种模式进行了介绍,并对企业为本位的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以课程本位为导向课程建设模式的主要特点。研究了能力本位导向的课程建设模式,介绍了几种能力本位导向课程建设方法,总结了能力本位导向课程建设模式的特点。以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中开设的《计算机网络基础》和《网络互联设备》两门课程为例,对能力本位导向课程建设模式进行了实际研究,分析了课程本位导向模式下课程建设的不足,并从课程的设计、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课程教学方法的应用等方面对课程进行了改革。  相似文献   

7.
“能力本位”、“人本本位”等教育思想出现在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不同时期,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由于“能力本位”教育自身的局限性以及时代属性的变化,逐渐被“人本本位”教育思想所取代。正确理解两种教育思想的内涵实质,全面理顺高职教育在实施过程中诸多方面的关系,以促进高职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张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市场营销专业进行教学改革,建立以"能力本位"为主体,兼融"知识本位"的合理成分,把学生营销能力培养放在突出重要位置,同时重视学生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以及学生创新精神,良好职业态度、职业品格的形成,培养造就具有高素质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实战营销人才.  相似文献   

9.
课程改革是职业教育发展的越然要求与根本动力,这一点已成为共识.那么如何改则是急需思考的问题.经过探索,尝试着提出了四个"坚持"坚持服务于当地经济的发展;坚持以学生为本位;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线;坚持校本化原则.  相似文献   

10.
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最高阶段。目前高职校的体育教学改革的核心是实施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具有鲜明的职业岗位服务性特点,能力本位特点鲜明。这种发展特点容易形成缺失社会责任感和职业良心的"工具人"、"经济人"。本文本着体育培养学生美好生活方式、健全人格的美好愿景,对人格本位的内涵作了解释,并认为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人格本位"的必要性在于:人格是人发展的归向、价值的归位、其主要因素构成了现代人的灵魂、主体因素构成人生大厦的梁柱。认为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人格本位"的可行性在于:高职院校培养目标与人格本位理念的契合性、体育是塑造生活方式的教育、体育课程显性与隐性特点易于人格本位课程体系的建构,强调在高职体育教育中人格本位为当代高职体育教育不可忽视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新型双变径天轮式抽油机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机构选型中的组合原理设计了一种新型天轮式长冲程抽油机。该新型抽油机由曲柄摇杆机构与双变径增程天轮机构组成 ,可以通过对现有的游梁式抽油机进行改造而制得。按照逐步优化设计思想 ,对该抽油机主参数进行了多目标优化设计和动态静力分析。现场试验和理论分析表明 ,该抽油机具有节能、结构紧凑、曲柄扭矩峰值较低、负扭矩小、扭矩变化平缓等优点。用该机构作为主机构的抽油机 ,其减速箱扭矩具有与双驴头抽油机类似的特性。与常规抽油机相比 ,其扭矩可以下降 10 %~ 15 % ,平衡效果好 ,平衡力矩有较大幅度降低。该机采用双变径天轮 ,提高了整机的动力性能 ;采用导向轮让位方式 ,改善了柔性件和支架的受力。由于该机选用了柔性件传动 ,在设计时必须考虑提高柔性件的寿命  相似文献   

12.
从静态看,课堂教学是教育机构的空间单元、时间单元、学习共同体单元和任务单元;从动态看,课堂教学是教学任务的执行单元、高等教育质量的监控单元和保证单元。根据部分与整体关系的原理,宏观的高等教育质量必然要落实到微观的课堂教学上。如果微观的课堂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监控,就无法为宏观的高等教育质量提供最原始的、最有效的保证。为此,必须为教师提供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向学生展示简明有效的学习方法,给课堂教学分配明确清晰的教学目标,为教育质量监控设计简单易行的运作程序。  相似文献   

13.
借助于可重构制造系统的基本思想 ,论述了可重构抽油机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可重构的理论依据 ,并对可重构抽油机的关键环节模块的划分思路进行了探讨。给出了模块划分方案 ,分析了可重构游梁式抽油机的拼装特性。为了对可重构抽油机的性能进行验证 ,提出了将虚拟样机技术应用于抽油机的可重构设计 ,并利用虚拟样机技术软件ADAMS对APIC 32 0D 2 5 6 12 0抽油机进行了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 ,验证了虚拟样机技术应用于可重构抽油机设计的可行性。利用游梁式抽油机的可重构设计 ,可以实现抽油机的模块化生产 ,用户可根据需要对抽油机进行重构 ,从而实现了对抽油机传统生产和使用理念的变革  相似文献   

14.
砂岩储层流动单元划分方法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针对流动单元的定义以及特征进行了论述,随后对目前流动单元的划分方法进行了分类研究,即流动单元的定性划分和定量划分两大类。同时本文又对流动单元定性划分法,露天沉积界面法和沉积岩相法;流动单元定量划分法,孔喉半径法、流动带指数法、物性特征综合法以及生产动态资料法等等,进行了全面而系统地研究分析。通过对砂岩储层流动单元划分方法的研究分析,就完全能够为我们今后探索新的流动单元划分方法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方向。  相似文献   

15.
流域基本单元汇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推导了V形基本单元的面积-时间曲线,即得到了其地貌瞬时单位线,继而求出其时段单位线,再与净雨卷积,即可求得流域基本单元的汇流过程.以星丰流域为例,进行了流域基本单元汇流计算,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流域汇流理论的发展,必将在推进水资源开发利用、洪水预报、水污染防治以及湿地生态保护等方面表现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温国花 《山西科技》2013,(6):89-90,105
通过对反渗透机组运行一段时间后运行参数变化的分析,推断出停机时冲洗的时间长短对机组结垢情况和运行参数存在着影响。着重论述了反渗透机组在停机时对残留在机组内的浓水冲洗的重要性,通过冲洗时间调整前后数据比对分析,指出了反渗透机组日常科学运行的方向,对延长机组寿命、降低机组运行成本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蔡军 《韶关学院学报》2006,27(11):84-89
对单位犯罪中直接责任人员刑事责任的根据问题,学界一直存在着二犯罪主体说和一犯罪主体说的争论,在单位犯罪中,直接责任人员承担刑事处罚的形式根据是刑法规定,而深层次原因在于单位犯罪中的直接责任人员在人格上具有双重性。同样,对单位犯罪中直接责任人员的界定也有不同认识,但均有失偏颇,单位犯罪中的直接责任人员应该是指有资格代表单位,并在其履行职务的过程中以单位名义组织实施单位犯罪行为的自然人。  相似文献   

18.
基本物理常数的发现和测量,不仅在物理学的发展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且在计量学的发展上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设法把计量单位的定义与基本物理常数相联系,详细分析了长度单位、电压单位、电阻单位以及质量单位与基本物理常数的关系,由于基本物理常数是不会变化的,因此这样定义的计量单位极为稳定,不会随着时间而发生漂移。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电磁学创立之初各种电磁学量的定义和单位的命名,电磁学量的绝对测量,电磁学发展史上曾经使用过的几种主要的单位体系,各种电磁学单位体系之间互相融合的过程,电磁学单位的有理化,绝对电磁学单位制的建立和演变,以及在MKSA单位制基础上建立的国际单位制  相似文献   

20.
在本文中,通过对现代大型火力发电机组的负荷控制特点的分析,全面介绍和分析全面的将制动控制系统在单元机负荷的应用做一个介绍和分析。本文在大型单元机组负荷控制方面,注重强调了像特点、任务以及对象动态特性,基本的单元机组控制方式,组成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方面,和它所具有的功能以及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