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偏最小二乘法(PLS)与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相结合,通过确定预测模型的校正集和主成分数,建立了偏最小二乘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二甲苯三种同分异构体的预测模型.结果显示本实验所建立的预测方法不仅可以正确识别三种同分异构体,而且用于样品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均保持在1.13%~1.83%范围内,回收率在90.15%~113.65%之间,表明这种方法可以用于二甲苯三种同分异构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2.
将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 method,PLS)用于紫外光谱(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UV)数据的解析,建立了同时测定二取代苯甲醛类化合物3种同分异构体的模型。将其应用于取代基分别为甲基、甲氧基、羟基、硝基、醛基、苯氧基、羧基、氟、氯和溴的10种苯甲醛类化合物,发现在检测波长221~267nm范围内,10种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均呈现良好的加和性和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在0.990 8~0.999 9之间,预测结果中除邻苯二甲醛外,其他化合物的平均回收率在90.67%~111.57%之间,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0.95;而对于合成样品的分析,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均在80.01%~112.45%之间。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应用于二取代苯甲醛类化合物各自3种异构体的同时测定;化合物的吸光度及异构体间的相关程度对测定结果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报导了用~1H NMR法测定丙二酸二异丙酯(DIPM)、氰基乙酸异丙酯(IPCA)混合物以及环己烷、异丙醇、水混合物中各组分相对含量.测定法的根据是:前一种混合物两组分的亚甲基化学位移δ值、积分面积(或积分高度)不同;后三种物质是根据它们的亚甲基、甲基、活性氢的δ值、积分高度不同,直接从~1H NMR波谱图中求出各组分的相对含量.测定结果表明:DIPM含量为93.9%,IPCA含量为6.1%,环己烷含量54.8%,异丙醇含量25.8%,水的含量19.4%.  相似文献   

4.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蔬菜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自制的弗罗里硅土固相萃取柱用于蔬菜中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的研究,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SPE-HPLC)同时测定蔬菜中甲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氯菊酯农药残留的方法,测定了4种蔬菜样品,平均回收率分别为卷心菜80.7%~106.2%,花菜80.5%~102.6%,红萝卜63.0%~109.3%,青椒74.9%~109.0%,相对标准偏差≤14.5%.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同时测定利福平(RFP)和异烟肼(INH)的新方法:在碱性条件下RFP和INH均可定量还原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产生化学发光,而二者的反应动力学光谱不同.通过测量不同反应时间的化学发光强度,用人工神经网络(ANN)建立校正模型并进行预测可同时测定RFP和INH.相比较已报道的同时测定RFP和INH的方法,本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简单快速等优点,并已成功地用于药物合剂中RFP和INH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6.
采用误差反传前向人工神经网络建立54种香梨酒香气成分的结构与色谱保留之间的定量关系模型(ANN模型).以54种香梨酒香气成分的分子连接性指数和分子形状属性指数作为输入,色谱保留时间作为输出,采用内外双重验证的方法分析和检验所得模型的稳定性和外部预测能力,所构建网络模型的相关系数为0.998、交叉检验相关系数为0.997、标准偏差为0.289、残差绝对值≤1.12,应用于外部预测集,外部预测集相关系数为0.984;而多元线性回归(MLR)法模型的相关系数为0.951、标准偏差为1.33、残差绝对值≤3.08,外部预测集相关系数为0.953.结果表明:ANN模型获得了比MLR模型更好的拟合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导了用~1H NMR法测定1-乙酰基-1-环丙羧酸乙酯(EACC)、1,2-二溴乙烷(DBE)、乙酰乙酸乙酯(EAA)混合物中各组分相对含量.该测定法可以不经过分离,而是根据混合物中三种亚甲基的化学位移(δ值)、积分面积(或积分高度)不同,直接从~1H NMR波谱图中积分曲线高度求出各组分的相对含量.测定结果表明:EACC含量为87%,DBE含量为6%,EAA含量为7%.  相似文献   

8.
同分异构体的光度法同时测定是很困难的,本文建立了倍率差光度法同时地测定可可碱和茶碱的新方法,可不经分离进行同时测定,该法是将多波长的吸光度值数据,进行倍率系数法处理,从而消除共存组分的干扰,达到选择地测定各同分异构体,应用该法对可可碱和茶碱混合体系进行了测定,获得满意的结果,为它们的复方制剂同时测定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王建明 《甘肃科技》2010,26(10):22-24
运用气相色谱毛细管柱建立Agilent 6820气相色谱仪用于蒽醌法生产双氧水工作液组分分析的方法,优选了分析操作条件,实测样品中4种有效组分的回收率为98%~102%,相对标准偏差(n=4)小于1%,准确度能达到工艺测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采用静态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地表水中的甲醛和苯系物各组分同时测定,并对分析条件进行优化,详细讨论了各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发现,本方法能将甲醛与苯系物各组分分离,并可以使难分离同分异构体二甲苯分开,且不影响其他组分。本实验条件下,各组分校准曲线方程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加标回收率在90%-11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低于5%。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能同时适用于地表水水中甲醛和苯系物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与回归分析的水质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缩写ANN)在预测中出现的异常值现象,采用了回归分析模型得到的预测区间来控制异常值现象的方法.并且应用在黄河三门峡河段的水质预测中,氨氮通量预测的ANN模型控制前平均精度仅有50.05%,控制后该月的相对精度为90.08%,平均精度达到80.79%,整体预测精度明显提高.化学需氧量(COD)浓度的预测也有类似情况.实践表明该方法对于消除ANN模型预测中出现的异常值现象是较为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使用水蒸气蒸馏法对"三子汤"中的挥发油进行提取,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三子汤"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采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共检测出60种个组分,鉴定了其中的27个组分.主要成分是3-呋喃甲醛、己酸、左旋樟脑、β-环柠檬醛、2,3-二氢-2,2,6-三甲基苯甲醛、己醛.  相似文献   

13.
对甲氧基苯甲醛为荧光探针测定DNA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DNA与对甲氧基苯甲醛的荧光猝灭效应,以甲氧基苯甲醛作为荧光探针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测定DNA的荧光分析方法.考察了pH、荧光探针浓度、温度、放置时间等条件对荧光探针及DNA测定的影响.该方法测定DNA含量的线性范围为51~1 000 ng/mL,检出限为30 ng/mL,10次测量500 ng/mL DNA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0%,可用于合成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砷形态分析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水环境中的4种砷形态亚砷酸(As(Ⅲ))、砷酸(AS(V))、一甲基砷酸(MMA)、二甲基砷酸(DMA)的形态分析方法.在pH 6.0磷酸盐作流动相、梯度洗脱条件下,4种砷形态在IC-Anion-PW阴离子交换色谱上获得了分离.以20g/L的KzS2 08溶液作氧化荆,紫外催化氧化消解,可使有机砷完全转化为无机态的As(V).并在10%的盐酸栽流、20g/LKBH4+5g/LKOH溶液为还原剂的条件下,实现了氢化发生原子荧光检测.将所建立的方法用于地下水样品的测定,4种形态砷系物在O~20mg/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都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各检出限均保持在约0.1/g/L水平,回收率控制在95%~110%以内,相对标准偏差≤3%.  相似文献   

15.
偏最小二乘示波极谱法同时测定铟和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偏最小二乘(PLS)示波极谱法对在次甲基蓝-草酸底液中的铟、锡两组分同时测定进行了研究,并着重讨论了特征变量数及电流采样点数对预报结果的影响。与已有文献方法相比,本法具有两组分相对充许浓度范围宽的显著优点。本文还成功地用于实际样品铝合金中铟和锡的同时测定,其回收率在98.0%-109.0%之间。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连续小波变换-支持向量回归-紫外分光光度法(CWT-SVR-UV)多组分B族维生素含量测定方法.通过对维生素B混合样品测定光谱进行CWT处理,能够扣除光谱背景信号,降低光谱重叠与共线性的影响.将CWT-SVR-UV法用于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3及维生素B6混合组分的同时测定,测定结果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9%、1.8%、1.7%和0.5%.与基于原始光谱数据的SVR和偏最小二乘(PLS)建模方法相比较,本文提出的建模测定方法具有更好的预测准确度.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测定克感双清和复方氨酚苯海拉明中多种活性组分的流动注射-毛细管电泳(FIA-CE)新方法,优化了FIA-CE体系的测定条件并考察了其性能.在最佳条件下,活性组分麻黄碱(EP)、盐酸苯海拉明(DP)、咖啡因(CF)和对乙酰氨基酚(PT)的线性范围分别为35~1000,30~1000,4~1000和15~1000μg/mL.该法已用于2种中药制剂中EP、DP、CF和PT的含量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2.01%~4.07%,回收率为93.9%~114.8%,FIA-CE体系的进样频率高于50 h-1.  相似文献   

18.
在卡尔.费休试剂中引入两种质子型物质取代甲醇作为溶剂组分,测定苯甲醛中的水含量,测定结果的重现良好,测定值随进样量的线性关系良好,测定误差小于3%,加标回收率在97%~104%之间,表明自制的卡尔.费休试剂能准确测定苯甲醛中的水含量。  相似文献   

19.
磺胺甲基异噁唑的流动注射单纯形优化光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了一种用于磺胺类药品检测的流动注射(FIA)-分光光度法。该方法是基于磺胺甲基异唑(SMZ)在适当的酸度条件下与对二甲胺基苯甲醛反应生成黄色的席夫碱,利用其在450nm处有强吸收来确定SMZ的含量,同时采用计算机辅助改良型单纯形优化法对系统和化学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SMZ的浓度在1~11μg/mL范围内呈线性,采样频率60次/h,RSD=0.11%,ε=1.06×104L/mol·cm,回收率为98%~104%。该方法用于SMZ片剂浓度检测,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针对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生产、运输以及储存过程中引发的重特大燃爆事故,采用试验及模型计算等方式对其自加速分解温度(SADT)进行获取,并提出一种基于定量结构-性质关系(QSPR)的理论预测方法。通过绝热加速量热试验获取18种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参数,以此计算得到25 kg标准包装下物质的自加速分解温度。应用多元线性回归(MLR)和人工神经网络(ANN)等机器学习方法分别构建相应的预测模型,最终验证并比较两种模型的拟合能力、鲁棒性和预测能力。结果表明:芳香族硝基化合物对应MLR模型和ANN模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93和0.975,ANN模型在匹配度方面明显优于MLR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