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4 毫秒
1.
新余方言的名词词缀“的”最基本的功能是小称作用,表示事物的形体比较小,或者表示对象在伦理上相对卑下,并可以引申出亲昵义或鄙薄义。跟“的”相关的词缀“子”和“里”是普通名词词缀,在新余方言里没有小称作用,它们可能是受方言接触的影响在不同时期借入的。  相似文献   

2.
董彦屏  张义妮 《科技信息》2012,(35):232-233,391
广南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是一个少数民族与汉族聚居的地方。广南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区的西南官话。广南方言词缀极为丰富,其中,形容词词缀尤为突出,名词词缀次之。本文主要从名词、形容词、动词、代词、数词等五方面来讨论广南方言中较有特色的词缀。  相似文献   

3.
重庆方言的词缀"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重庆(指重庆市区)方言中,词缀“头”可作名词词缀(记作头1)、方位词词缀(记作头2)和形容词词缀(记作头3)。其中“动词词根 头”构成名词,表示说话者认为是否有做某动作的价值,词缀“头”(记作头B)具有不同于词缀“头”的其它用法(记作头A)的显著特点,但头B仍为词缀而非语尾。词缀“头”的语法作用有二:构词语素(转变词性,改变词义)和构形语素(词义不变,增加音节)。  相似文献   

4.
本文描写四川方言的常用词缀,分析其同普通话常用词缀的联系与区别。四川方言的常用词缀同普通话的常用词缀相比较,主要异同点表现在名词及形容词上,以下分别加以说明。为了便于叙述,特作如下约定:1、方言字读音,用汉语拼音标注,音标符号右上角的1、2、3、4分别代表四川方言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声调;2、通常有几种写法的方言字,选取最常用的一种作词目,另外也常用的方言字用圆括弧括住,列于后面;3、可儿化可不儿化的词,在该词后用(儿)表示。4、相关词条本文在四川方言词与普通话常用词中间用"/"相隔。  相似文献   

5.
东北方言中的"疙瘩"、"蛋子"、"球子"这三个词语具有特殊的意义。它们具有名词的属性和特点,但与现代汉语中的词语又有区别;它们既可以指物,又可以指人。它们之间还有相通的地方。对它们进行考察和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东北方言词语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樟树方言的词缀有"子"、"仔"、"叽"、"牯"、"婆"等近20个,其中"叽"是一个使用频率较高,能产性很强也最为特殊的跨类词缀.通过考察,"叽"可附于名词、动词、形容词和量词等词根后面,意义虚化,表示数量少、小称、动作随意等语法功能.  相似文献   

7.
词缀是现代汉语重要的语法单位,可以分为前缀、中缀和后缀。枣庄方言的词缀非常丰富,尤其是后缀,使用频率很高,构词能力很强,不但可以构成大量的名词,而且还可以构成数量众多的动词、形容词等。这些词缀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极具地方特色,形象、鲜活,绘声绘色、绘形绘情,它们的存在极大地生动了枣庄方言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8.
针对汉语方言词缀用字的现状,对目前方言词缀用字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方言用字特别是词缀用字在写法、记录方法等方面存在问题,提出了对具体词缀的规范记录法。  相似文献   

9.
常州方言词汇丰富多彩,其中“鬼”字族的形式颇为显著。常州方言“鬼”字族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构形法和造词法上。在构形法上包括两大类,一类是“鬼”作为“前加成分”和“后加成分”;另外一类是重叠式的结构。而在造词法上主要表现在谐音法和修辞法两个方面。通过与普通话相关词语的比较研究,在词语形式和词语意义两方面总结出常州方言“鬼”字族异于普通话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0.
韶关土话是分布在广东韶关的一种归属未明的方言。韶关土话的名词后缀"嘀""哩""咯/得"的使用情况相当于普通话的"子""儿","嘀(得)""哩"是唐宋时期江西移民所带来的赣方言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friendly"复合词的数量越来越大,词内结构越来越复杂,"-friendly"词义延伸也越来越广。在大量语料的基础上,对"-friendly"复合词的构词结构、语义特征以及翻译策略进行讨论,概括出目前此类复合词的四类结构和四个语义特征,并总结出四种翻译策略。最后,对其发展前景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12.
从6个方面对出版物中描述符号、层次等“大小”先后顺序关系的地方进行了分析和论述,指出每一位编辑工作者在审、编、校的过程中都要认真对待并遵循“大小”关系,尽量做到“大小”使用合理,顺序恰当.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环境教育现状与若干发展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首先讨论了我国强化环境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然后在概述我国环境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其不足之处,最后就推动我国环境教育的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扰动模糊逻辑及其"与","或"算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扰动模糊命题逻辑的概念,定义了扰动模糊命题的运算,然后将一维模糊逻辑算子推广到二维的扰动模糊逻辑算子中去,提出了扰动模糊“与”“或”算子,同时对这些逻辑算子的性质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从而使模糊逻辑的概念及性质得到进一步的推广。  相似文献   

15.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音乐家,也是儒家礼乐思想的奠基人,他精通音乐,从中领悟人生,并将其作为教化民众向善的手段,孔子认为礼乐的核心是“仁”与“和”。本文试从“仁”与“和”的角度分析探讨孔子的音乐思想。  相似文献   

16.
搞好城市社区管理与服务工作关乎民生幸福与城市形象。河北省城市社区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行政性事务繁多、活动经费不足、社区工作人员待遇不高等,可考虑采取"立项式"管理与"活动式"服务的措施,以进一步提高城市社区管理与服务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姜楠 《西藏大学学报》2006,21(3):102-105
所谓“白澳政策”是澳大利亚历史上一项著名的关于限制移民的政策。其基本思想产生于19世纪50-60年代,1901年后成为国家政策,并盛行多年。由于种种原因,“白澳政策”在推行的过程中渐渐脱离了政府设定的轨道,成了种族主义政策的代名词,并产生了巨大且深远的影响。20世纪末,带有种族主义倾向的“汉森主义”的出现,导致“白澳政策”再次抬头。  相似文献   

18.
"道"是老子的核心话语,老子通过"道""天地"与"人"的比较来完成对人类社会政治的建议与批判。老子在《道德经》里给我们现代人提供了一个在层次上极为清晰的三种秩序与价值,在它们之间互相的张力之中实现了某种平衡,从而游刃有余地出入其间,体现出道家在出世、入世之间的智慧。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初的中国随着殖民扩张和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西方新思潮的涌入,西洋歌剧开始大量进人中国,一种新型的音乐艺术进入中国人的视野,并且冲击着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歌剧"这个对于中国人来说并不熟悉的新型音乐艺术和新名词走入中国人的视野,本文以后殖民主义理论为依托对中国歌剧诞生的自我"身份"问题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小提琴教学与演奏中,生理机能及演奏心理中的"动"与"静"之间的表现及辩证关系,作初步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