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设计"既是艺术的,又是科学技术的一部分",设计是科学技术和艺术有机统一的交叉科学。从艺术与社会的关系、艺术与商业的关系以及艺术在广告业中的具体体现,说明当代艺术设计市场存在的问题以及艺术与商业之间的融合和统一。  相似文献   

2.
设计艺术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物质与精神文明的进步,设计艺术对科技、社会文化变革的适应及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形成了其进步的要素与架构。同时,设计艺术的发展趋势也在摆脱以破坏环境资源为代价,换来"群体人的标准化"行为,要建立"以人为本"、"绿色设计"的设计理念,实现人性、和谐、平衡的发展观,承担起人类的延续和文明进程的使命。  相似文献   

3.
原始艺术与民间美术有着血缘般的关系。其最为活跃的因素就是色彩。民间美术中的"五彩"专指青、赤、黄、白、黑五色。民间"五彩"是原始色彩观的延续和发展,其艺术表现特征以及观念、设色的形成及社会文化象征内涵一脉相承。当前,众多地域特色产品的包装设计呈现出商业化的格式设计,忽视本土艺术发展的继承性问题。民间色彩"五彩"观既幼稚又成熟、既强烈又质朴的情感对增强设计色彩本土化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设计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的变化反映着时代的物质生产和科学技术水平,也体现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的状况,并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有密切的关系。现代设计满足了人类求新、求变、求异的心理,依靠的是艺术与科学的融合。设计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同时又需要艺术来表达情感。设计的重要课题是一个将形式与功能结合的问题,将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于现代艺术设计之中,强调技术与艺术的高度融合。  相似文献   

5.
从理论层面提出传统建筑文化价值的"批判性继承"与"创造性转换"的观点,揭示建筑形式背后所拥有的设计思想和艺术精神,以利于真正理解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本质内涵,并将传统建筑的有无价值统一转化,使中国建筑文化得以在当代获得新的发展契机。从单体建筑文化的价值转化、群体建筑文化的价值转化和城市整体文化的价值转化三个层面给予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6.
李艳梅 《科技信息》2012,(5):241-241
整个现代设计史的发展,针对设计本身的问题就是在协调技术与装饰的关系,使之能否适应工业社会的发展和能否满足人们的需求。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对装饰的对待,一直都是装饰在设计中是否可取的问题,那么即使对装饰的叙述,一般也都是重于形式的探讨。其实它不仅是"装饰性"的,而且是"文化性"的,从文化、理想、象征、历史等方面满足人们更深层次的需要。那么,作为一种艺术符号,"装饰"在未来的设计中也不会消失。它是艺术的符号,又是文化的符号。必须对装饰的价值给予重新的认识和重视。  相似文献   

7.
中国金属工艺历史悠久,影响深远,拥有非常精湛的工艺技术。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产生过大量具有鲜明特色的装饰形式和作品,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我国现代金属装饰艺术不仅要继承和学习古代金属装饰艺术中精湛的工艺技术,同时还应继承其设计理念和设计文化,发展和提高现代工业技术在金属装饰艺术中的应用水平,始终与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保持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8.
艺术是社会的镜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动画艺术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的载体到数字动画媒体巨大变化。在这种变化发展中数字动画艺术需要将现代数字动画制作技术与传统的文化艺术相融合,"文化为体,科技为媒"才是数字动画媒体艺术的精髓。  相似文献   

9.
通过回顾"版画"艺术发展历史过程,探讨作为传统艺术形式的"版画"在当今数码影像和数字媒体泛滥,新的视觉审美标准兴起的科技时代的未来发展方向及趋势。19世纪,照相技术的出现曾在艺术领域产生巨大影响,促使传统绘画发生了重要的绘画风格变革。如今,同样的传统艺术语言在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的强大挑战下,版画艺术家们仍需要立足艺术创作本身,改变固有的"形式主义"创作思维方式,扩展版画艺术创作思路,将传统的版画技法和新技术都有其鲜明的自身特点同时在新时代中继承和发扬,为版画艺术的未来开拓新的可能和发展领域。  相似文献   

10.
"公共概率统计文化"是从文化视角传播概率统计思想与方法的科学。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跨专业开设此课程是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不但可行且效果显著;培养兴趣,强化动力是"公共概率统计文化"的强大生命力所在;凸显思想,引领方法,构建相对稳定的教学模式是"公共概率统计文化"教学效果显著的保障;多学科融通,在联系与应用中提升需求和能力值得倡导。为更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建议侧重专业兼顾社会需求开展分层教学。  相似文献   

11.
连敏 《科技咨询导报》2008,(33):191-191
家用纺织品的设计是当今艺术多元化创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家纺织物产品设计、家纺图案设计、家纺产品造型设计。结合中外家用纺织品设计发展史和我国的家用纺织品现状,总结出高校家纺设计专业教学必须解决企业存在的"两张皮"现状,才能有助于家纺文化的发展,有助于提高我国家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周权 《科技资讯》2012,(5):243-243
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安康民俗文化应在继承发展历史文化传统、人文精神和特色文化艺术的基础上,溶入时代精神、绿色理念,以不断促进"绿色安康"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  相似文献   

13.
景丹 《科技资讯》2011,(34):232-232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新媒体艺术以其快速的传播方式充斥着人们的思想,给当代艺术和当代视觉文化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力,参与性和互动性。新媒体艺术的发展需要艺术与技术的双刃剑并行而使。互动性的不断提升同时也带给人们意想不到的感觉。  相似文献   

14.
赵新来  经松 《科技资讯》2013,(33):233-233
在"设计时代"的今天,视觉设计的作品已经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视觉设计的作品在未来还会有更大的担当。在视觉设计作品中,如何来打造和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这个时代课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让视觉作品成为建构文化艺术的"中华美""中国梦"的有力支撑,本文结合自身的设计经历做了一些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湖北是楚文化的基础,是战国到秦汉500年间漆文化的第一个鼎盛时期的中心,拥有古老而又发达的史前文化体系。在面对它的"灿烂、恢宏前世"的时候,"曾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断层",却没有做到很好的漆文化传承。现如今,以激流勇进之势展示"今生",勇敢承接历史,发扬漆文化、创新漆艺术。在多方努力与支持下,接连举办多项展览以促进漆艺的交流与发展,彰显了湖北的地域文化也鼓舞了本土的漆艺家的创作热情。在背靠强大的文化资源、物质资源、艺术资源下的湖北,应充分利用众多的先决优势,认识到不足,以多样的形式、特有的表现来做好漆文化的传承、沿袭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由于现代化、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与推进,内蒙古草原文化正日益受到侵蚀和破坏,维持这一艺术生存与发展的"软硬件"条件正在严重流失,导致内蒙古呼麦艺术正面临困境,濒临失传。因此,积极研究对策措施,保护呼麦传承人、大力挖掘整合新人,加强对呼麦艺术的研究力度,在把呼麦艺术推向市场的同时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并借助大众媒介的强大宣传功能,把呼麦艺术推向大众,从而有力地推动内蒙古呼麦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为死者超度亡灵的宗教祭祀舞蹈"九莲灯"舞,流行于福建莆仙地区,是集宗教、礼仪、艺术为一体的民间祭祀舞蹈。舞蹈的产生、演变和发展与"三一教"的祭祀风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形成舞蹈独特的舞蹈形态特征和古朴典雅的艺术风格,是民间宗教文化艺术的体现。研究"九莲灯"将对其传承与保护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设计艺术属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小的分支,它的发展无法脱离传统文化历史和底蕴的深刻影响。这些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社会性和历史性的传统文化,无时无刻不在与现代设计艺术发生着冲撞与融合。  相似文献   

19.
一个国家的兴盛除了综合国力强大的以外,更重要则是对其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周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对我国当今诸多领域都有巨大的影响与深刻的指导意义。从古至今,人们常把《周易》看做带有强烈封建和迷信的色彩,时代的发展和演变,使人们的视觉也产生了改变,对于古典文化的思考和开发,越来越多。其中《周易》集中了各种领域的思想为一体,不论是对于思想政治和文化、还是对于科学技术和艺术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中国古典哲学思想在《周易》中表现的最为直接,所以这种哲学思维对于当今我国的各种艺术行业和设计领域都产生了很多影响,成为一种指引着艺术发展的重要思想和理念。这其中,比如《周易》思想和理念引导下的的美学研究和艺术美感。所以,我国现代的艺术发展之路中需要《周易》中的艺术理念作为向导和启发,对于艺术设计更宽广领域的探索提出方向。21世纪的艺术设计面临由"工业设计"向"信息设计"转型的深刻变革,从《周易》中汲取营养则是我国现代艺术设计发展的重要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通过简单梳理建筑空间跨越式的演变历程,分析了空间艺术与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提出了当代建筑空间对"直观形象与动态发展、时代精神与民族文化、生态意识与科学技术"等艺术审美的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