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术 ( PTC)不仅用于黄疸的鉴别诊断 ,而且适用于阻塞性黄疸病例的术前判断 ,能清晰显示胆道梗阻的部位和程度 ,并能初步定性。因此 ,我科将 PTC作为阻塞性黄疸病人术前的常规检查。 PTC检查可能导致胆道出血、胆瘘及胆道感染。除穿刺时仔细操作外 ,术前准备及术后处理极为重要 ,现将我科 PTC检查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993年 3月至 1 999年 1 2月 ,共施行 PTC检查 70例 ,其中男性 38例 ,女性 32例 ;年龄 1 7~ 74岁 ,平均 5 3岁。病种分布如下 :胆石症 2 8例 ,肝门胆管癌 1 8例 ,胰头癌 8例 ,胆囊癌 3…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螺旋CT、B超、PTC(经皮肝穿胆道造影)三者在诊断梗阻性黄疸时的合理应用、临床价值及使用程序。方法:分析2001年7月-2004年7月间收治的68例梗阻性黄疸病人使用以上三种方法的诊断过程及效果。结果:全组均采用B超检查了解梗阻的大致位置、程度、范围,再对肝内胆管扩张明显者24例采用PTC检查均成功,明确诊断者22例(占91.7%)。对胆管扩张不明显者44例行螺旋CT检查,明确诊断者42例(占95.5%)。全组术前诊断率94.1%。结论:对梗阻性黄疸的影像学检查,应先常规使用B超,根据梗阻部位及肝内胆管扩张程度再选用PTC或螺旋CT检查,可有效提高确诊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彩超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43/51例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的成功率与并发症,其中胆管癌24例,胰头癌22例,壶腹癌4例,手术后胆管狭窄1例。结果:47例穿刺成功(47/51,92.15%),其中经肝左叶肝内胆管置管40例,经肝右叶肝内胆管置管4例,肝左叶及肝右叶肝内胆管均置管3例。4例穿刺失败均为因肝内胆管内径纤细无法成功置入引流管;穿刺术后随访1周~12个月,1例胆管感染,1例随访3月死亡,其余病例均引流通畅,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操作简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左肝管定向穿刺胆管造影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告左肝管定向穿刺胆管造影术的方法。方法:本组70例行左肝管定向穿刺胆管造影术(其中22例肝门胆管癌),61例穿刺成功,成功率87.14%,手术证实无出血及胆漏并发症。结果:总成功率98.57%,全组无住院死亡病例。结论:左肝管定向穿刺胆管造影术可作为PTC的首选方法,能有效防止出血和胆漏,但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右侧径路PTC,左肝管定向穿刺PTC有助于肝门胆管癌的诊断和分型诊断,应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超声引导下改良法PTCD治疗阻塞性黄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常规X线下行PTCD治疗阻塞性黄疸与改良法经超声引导下PTCD治疗阻塞性黄疸的优势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经超声引导下的PTCD及自制的导管进行阻塞性黄疸的治疗,实现在较小的胆管进行穿刺,置管引流,实现减压引流,迅速改善胆管梗阻状态,为后期植入胆管支架创造条件或为施行根治性手术争取时间.结果 在兰州电机厂职工医院36例行PTCD治疗的患者中选取24例做超声引导下改良法PTCD治疗,在治疗的安全性,提高穿刺准确率,减小患者创伤等方面进行对照比较分析,并用自制的导管实现内、外引流,提高引流效果及临床应用范围,降低治疗费用等方面进行探讨,术后患者引流效果好,并发症少,有效地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保护肝肾功能,不同程度地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 超声引导下改良法PTCD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实时动态引导下进行, 穿刺准确性高,效果显著并发症少;简便易行,创伤小,尤其适用于年老体弱,肿瘤晚期不能耐受手术者或拒绝手术者.  相似文献   

6.
在肝胆胰胃十二指肠手术时因各种原因所造成的肝外胆管损失称医源性胆管损伤,损伤可致肝外胆管狭窄或完全梗阻,其主要临床表现是黄疸,因此也可称为医源性黄疸。肝胆胰胃十二指肠手术后病人出现黄疸或胆管狭窄时,约80%~90%是肝外胆管损伤,而医院肝外胆管损伤中92%发生于胆囊切除术,其余发生于其它胆道手术和胃切除术。在肝脏手术,门控静脉分流术和胰腺手术中也有发生,但较少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术 (PTC)在肝门胆管癌分型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2 2例肝门胆管癌 ,15例 (7例拒绝 )术前行 PTC检查 ;其中经右侧穿刺 3例 ,左侧穿刺 7例 ,双侧穿刺 5例。结果 :15例均根据 PTC结果诊断肝门胆管癌并作出 Bism uth分型 ,其中 型 2例 , 型 4例 , A 型 3例 , B型 1例 , 型 5例。结论 :PTC有助于肝门胆管癌的诊断和分型 ,应作为肝门胆管癌诊断和分型诊断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胰腺癌、胆道结石为引起肝外阻塞性黄疸的常见原因,但非结石性慢性胰腺炎—原发性慢性胰腺炎也是引起肝外阻塞性黄疸的一常见病因,迄今尚未引起重视,早年国外文献对本病陆续有所报导,大部分病例均经剖腹探查或/和尸检证实,近年来由于诊断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本病的发病率也逐渐有所增加,1977年 Scott 等氏采用经十二指肠纤维镜进行逆行性胰胆造影等法检查一组原发性慢性胰腺炎患者,发现并发肝外胆道梗阻,胆汁郁积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刘刚  杨立 《前沿科学》2012,6(3):49-58
随着多排螺旋CT的迅猛发展以及碘化胆管对比剂的不断升级,分泌性CT胆管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有了显著提高.本文对分泌性CT胆管造影的发展历史、检查方法、三维重建技术、临床应用价值、碘化胆管对比剂的发展史、对比剂的常见副反应等进行了综合性的回顾和探讨.作为有创性检查ERCP和PTC的替代和补充,分泌性CT胆管造影具有安全、简单、无创、检查时间相对较短、胆系充盈效果好等特点.CT胆管造影可为肝胆外科手术,腹腔镜手术、肝移植手术和介入治疗等制定手术计划,评估手术风险提供重要的影像学参考,展现出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双镜微创(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病例资料,双镜微创(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30例,开腹手术治疗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道恢复通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结果双镜微创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道恢复通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均优于开腹手术,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手术成功率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双镜微创手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胃肠道恢复通气快,术后住院时间短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4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2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行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出院时、出院后分别采用疾病知识掌握调查表、自我护理能力实施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干预组患者在各阶段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自我护理能力的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经皮肝穿胆道外引流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对老年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21例不同原因老年ACST,采用经B超或X线透视引导下行PTCD,并结合进一步的手术或其它方法治疗,其中各种胆道结石手术治疗14例,胆道蛔虫取出1例,经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胆总管取石2例,胆管金属支架置放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1例。结果:10例有明显休克的老年ACST病人,经PTCD后2。12h内血压恢复正常;1-2周内血清胆红素降至正常12例。全部病人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PTCD对老年ACST的诊断与治疗有重要意义,可明显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及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肝脓肿经皮肝穿刺置管持续引流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对55例病人经B超和CT证实并定位肝脓肿.穿刺获得脓液后,置入导丝,再置入并保留口径较粗的引流管持续引流.结果 经皮肝穿刺置管持续引流成功率为89.1%.平均愈合时间为(21±5)d.7例需再次剖腹进行手术引流.结论 经皮肝穿刺置管持续引流创伤小,引流效果好.适用于病程迁延,重危与手术风险大的病人,可完全治愈单发肝脓肿病人,亦为需要两次手术引流的病人缓解病情,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14.
根据胆管造影术在胆道外科的作用的近代文献可得出下列结论:(1)由于约10%胆总管结石患者缺乏切开胆总管的临床适应证,在决定或否定胆总管探查之前,一切胆道手术必须施行胆管造影术。(2)由于有时发生假阴性,如果临床上或手术时有明显的适应证,即使胆道造影阴性也应作胆总管切开术。(3)由于胆总管切开后胆石遗留率可高达30%,术中必须常规地进行胆管造影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病人的手术时机,抗生素治疗和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重要性.方法回顾分析1993年5月至2008年7月二院收治的142例ACST患者的手术,经十二指肠鼻胆管引流术(ENBD),抗生素治疗和术中胆汁细菌学培养术治疗等情况.结果死亡4例,其中手术治疗死亡1例.手术治疗137例,术后胆道残余结石10例,术后40例次出现并发症.ENBD治疗18例均治愈.术中胆汁细菌学培养123例,108例培养阳性,培养出细菌98株.结论ACST病人诊断一旦明确,应尽早手术.ENBD创伤小,胆道减压效果确实,亦为择期手术创造了条件,术中胆道镜对减少胆管残余结石十分重要,而细菌学培养对指导抗菌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损伤修补术后胆道大出血(简称肝术后胆道出血)发生原因及临床过程,结合文献总结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对1982年以来我院收治的6例肝术后胆道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全部为行肝损伤修补术后胆道大出血患者,出血发作次数为4~10次,其中早期2例及1例合并肝脓肿与腹壁窦道者行手术治疗,其余3例均紧急行腹腔动脉及选择性右肝动脉造影,明确出血部位后进行栓塞治疗.结论严重肝损伤患者初次手术如果止血或修补不完全,术后可出现胆道大出血,选择性右肝动脉造影及栓塞在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应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Mirizzi综合征是一种胆囊颈或胆囊管结石压迫肝总管或右肝管引起完全或不完全梗阻,可以并发胆管炎、梗阻性黄疸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此综合征是阻塞性黄疸的少见原因,术前诊断不易,胆囊切除手术时易误伤胆总管(CBD)或肝总管,值得重视。我院近年来收治10例,均经手术证实。10例中3例在术前已有明确诊断,10例术后均获满意效果。本文对此征术前诊断及术中处理要点进行了讨论。 ·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脓肿经皮肝穿刺置管持续引流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对55例病人经B超和CT证实并定位肝脓肿。穿刺获得脓液后,置入导丝,再置入并保留口径较粗的引流管持续引流。结果经皮肝穿刺置管持续引流成功率为89.1%。平均愈合时间为(21±5)d。7例需再次剖腹进行手术引流。结论经皮肝穿刺置管持续引流创伤小,引流效果好。适用于病程迁延,重危与手术风险大的病人,可完全治愈单发肝脓肿病人,亦为需要两次手术引流的病人缓解病情,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胆管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预防策略.方法选取接受LC术治疗且术后发生胆管损伤的9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同期接受LC术治疗但未发生胆管损伤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整理和统计两组患者基本病历资料、手术基本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病历资料方面(肥胖、Calot三角充血、Calot三角水肿、术前胆囊壁厚度≥3 mm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方面(胆囊三角解剖变异、术中未行胆道造影、术中出现操作不当、术者手术经验不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alot三角充血、Calot三角水肿、术前胆囊壁厚度≥3 mm、胆囊三角解剖变异、术中未行胆道造影、术中出现操作不当、术者手术经验不足为LC术后发生胆管损伤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上应针对胆管损伤的危险因素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无法行手术治疗的梗阻性黄疸患者,在三维超声引导下行经皮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胆道造影进一步明确诊断,减黄,促进肝功能恢复,延长生存期.方法:对无法手术的梗阻性黄疸患者,完善术前检查,无明显手术禁忌,术前准备后行PTCD减黄,术前查生化,术后查生化,并列表比较肝功能,统计数据.结论:对不能手术的梗阻性黄疸患者,行PTCD减黄,能明显改善肝功能,明显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