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埃博拉病毒     
正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因其极高的致死率而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烈性传染病之一。由于埃博拉病毒致死率极高,加上目前尚未有任何疫苗被证实有效,被列为生物安全第四级病毒。该病致死率高达50%~90%。埃博拉出血热于1976年在非洲首次发现,目前主要在乌干达、刚果、加蓬、苏丹、科特迪瓦、南非、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等非洲国家流行。埃博拉病毒可分为扎伊尔型、苏丹  相似文献   

2.
正1.尼帕、亨德拉、埃博拉、马尔堡、SARS2.它们都是世界上最危险的病毒3.埃博拉病毒极其致命,它们会杀死高达90%的感染者。尽管SARS的致死率没这么高,但它传播得快4.这些臭名昭著的病毒都是近50年内出现在人类中的,其携带者均为蝙蝠5.澄清一点,这真不是蝙蝠的错。最近疫情上升和爆发很可能是由于人类和饲养的牲畜过深地侵入蝙蝠栖息地,尤其在热带地区  相似文献   

3.
正从西非国家几内亚开始蔓延的新一轮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又译伊波拉病毒)疫情目前已报告1323个确诊或疑似病例,其中729人丧生。国际医疗组织对此使用的形容词是"失控"。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已经紧急收紧边境,尤其对从非洲地区回国的游客更是加强健康检测。一时之间,半是疑问半是恐惧的情绪在人们心中蔓延:埃博拉病毒是什么?它到底有多可怕?何为埃博拉病毒?1976年,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博拉河畔的一处村庄,一种此前从未见过的病毒正在此地肆虐,一共318人感染,最终280人死亡,致死率88%。从此,这种高致死率的病毒被命名为"埃博拉病毒"。  相似文献   

4.
 发烧头疼肌肉酸痛这些看似是感冒的症状,也许会将死神带到病人身边。目前西非国家暴发的埃博拉病毒在早期阶段“模仿”了普通感冒症状,在人体潜伏2~21天后,症状就会发展到眼牙床等外部器官出血和内脏出血进而导致器官衰竭,这一病毒的最高致死率可达90%。埃博拉致命性强,目前尚未研发出有效疫苗和药物。面对如此高致死率的病毒,在病人的感染早期,若不能及时诊断和提供有效的防范措施,其对病人自身和病人周边的人群都有巨大的危害作用。有效的疫苗接种,是防止病毒感染和在人群中广泛传染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埃博拉疫苗研发已有多年,为何迟迟不能有产品上市?埃博拉病毒疫苗研发前景如何?这些问题成为近期关注热点。  相似文献   

5.
 埃博拉病毒病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具有极高的传染性,病死率高达90%,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埃博拉病毒列为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病毒之一,目前虽有一个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用于紧急治疗的实验药物TKM-Ebola,但尚无批准上市的用于预防埃博拉病毒的疫苗.建立快速、准确、简便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对及时进行临床诊断救治、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最终控制其传播流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埃博拉病毒实验室检测方法的原理、应用及进展,介绍病毒分离、电子显微镜观察、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抗原检测试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血清中和试验及其他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埃博拉病毒(EVD;以往为埃博拉病毒性出血热)是严重的往往致命的人类疾病。影响范围人类;非人类灵长目动物(大猩猩、黑狸狸和猴子)。治疗进展:病情严重的患者需要获得重症支持治疗。无论对人还是对动物都无可用的已获正式许可的特异性治疗办法或者疫苗。致死率埃博拉病毒有4个变种:埃博拉萨伊(最凶残的埃博拉病毒死亡率90%。);埃博拉苏丹;埃博拉象牙海岸;埃博拉Reston(只对猴子生病对人类没有影响)。历史起源埃博拉是1976年两起同时出现的疫情中首次出现的。一起是刚果民主共和国,靠近埃博拉河的一个村子,另一起  相似文献   

7.
世界卫生组织28日发布埃博拉疫情应对路线图,旨在未来6到9个月内阻止埃博拉病毒在受疫情影响的国家传播以及防止其在国际扩散。世卫组织的路线图表示,截至8月27日,累计发现埃博拉病毒感染病例超过3000例,死亡人数超过1500人。感染病毒的医护人员数量也是“史无前例”。为了阻止埃博拉疫情的传播,该路线图的执行预计在未来6个月内将花费4.89亿美元,其中不包括在受疫情严重影响的国家提供必备服务和重建卫生系统的花费。  相似文献   

8.
埃博拉病毒病(EVD)是严重的、往往致命的人类疾病,病死率高达90%.埃博拉病毒病疫情主要发生在中非和西非靠近热带雨林的边远村庄.该病毒通过野生动物传到人,并且通过人际间传播在人群中蔓延.病情严重的患者需要获得重症支持治疗,无论对人还是对动物都无可用的已获正式许可的特异性治疗办法或者疫苗.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和人用疫苗,提高对感染埃博拉危险因素的认识以及个人可以采取一些保护措施,这是减少人类感染和死亡的唯一方法.本文建立一个埃博拉病毒的数学模型,对疫情进行实证分析;并且对疫情的发展也做了一个预测.  相似文献   

9.
 埃博拉病毒是一类能够感染并引起人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囊膜病毒。发现近40年中,埃博拉病毒给人类生命带来了极大威胁。然而,目前人们对于埃博拉病毒的了解非常有限,尤其是病毒与其宿主细胞受体的结合机制和膜融合机制相关信息的缺失,使得针对埃博拉病毒的特效药物的设计和研发工作阻碍重重。本文综述了埃博拉病毒分类、形态、病毒蛋白和病毒生命周期,着重介绍了高福院士团队在埃博拉病毒入侵宿主细胞的分子机制研究中的成果。通过结构学手段解析了埃博拉病毒激活态囊膜糖蛋白GPcl与宿主细胞受体NPC1分子的复合物结构,从原子水平上阐明了埃博拉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识别的机制,并在结构基础上对病毒的膜融合促发机制做出推测,提出以埃博拉病毒为代表的新的(第5种)囊膜病毒膜融合激发机制,为抗埃博拉病毒药物和疫苗的设计提供了结构基础。  相似文献   

10.
科技界声音     
正目前的资料表明,此次在西非国家大流行的埃博拉病毒,与前几次造成大流行的埃博拉病毒相比,并没有出现大的变异,也没有证据表明在西非国家流行的埃博拉病毒会通过空气在人际间传播。——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教授杨瑞馥《科技日报》[2014-08-03]如果以科学性、应用性、趣味性、艺图片来源:《科技日报》  相似文献   

11.
正当美军导弹驱逐舰"内森·詹姆斯"号在北极执行秘密军事任务时,船上的船员并不知道,此时一种致命病毒引起的超级瘟疫正在全球范围内爆发,由于致死率高达九成,病毒抹去了地球上绝大多数人口。几个月后,当任务宣告结束时,恍如隔世的船员也不得不接受一个残酷的现实,那就是他们可能是这个地球上为数不多的幸存者;而同船的两名病毒专家则担负着研制抗毒疫苗,拯救整个人类的重任……上述这些都是最新系列美剧《末日孤舰》中的故事情节。虽然在不少观众看来,它依然没有摆脱"美国就是人类救世主"的俗套腔调,但是在埃博拉病毒肆虐西非国家的眼下,这样的剧情显然更吊人胃口。  相似文献   

12.
自从2014年3月,西非出现首例埃博拉病毒感染者以来,埃博拉病毒就像噩梦一般传播开来.由于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愈埃博拉病毒感染者的药物,人们真的是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要彻底消灭埃博拉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有幸的是,世界医学学会已经宣布有新的药物可以抑制埃博拉并治愈那些没有病入膏肓的感染者.为了有效的消除埃博拉,合理使用和分配药物,应该生产多少药物呢?根据市场供求理论,药物的生产量由其需求量决定.最后,该文分析了模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网络在为人类造福的同时,也为病毒的传播提供了便利。在网络环境下,病毒传播的范围扩大了,速度大大加快,网络已成为近年来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针对病毒在网络上传播的新特点,分析了网络环境下病毒传播的主要模式,包括E-mail传播、主动扫描传播、通过服务器传播等,介绍了业界的一些对策,并给出了一般用户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以禽类传染发病为主的剧烈传染病。该病毒不仅血清型多,而且自然界中带毒动物多、毒株易变异,这为禽流感病的防治增加了难度。家禽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具有疫病传播快、发病致死率高、生产危害大的特点。二十世纪全世界共发生了17次较大规模的禽流感,但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禽流感的发病频率加快,传播范围更广。  相似文献   

15.
非典型肺炎病毒在空气中传播过程的初步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非典型肺炎(SARS)病毒在室内通过空气中的飞沫扩散传播现象,通过求解非稳态N—S方程和浓度守恒方程,模拟了SARS病毒在空气中传播的动态过程。计算了SARS病人或病毒携带者在咳嗽一次(持续时间为0.4s)和连续咳嗽(每次持续时间为0.4s,咳嗽周期为1s)2种工况下,从嘴里呼出的飞沫在空气中的扩散过程,得到了含病毒飞沫在空气中的动态浓度分布图,指出了可能造成的危害区,为SARS病毒的预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广西科学》2007,14(3):269-269
科学家修改了H5N1病毒的一个蛋白,从而使其用于发现哪些突变可能让这种病毒进行人际传播,并创造出能用来制作预先防范性疫苗的毒株。H5N1病毒引发了禽流感,它也能偶然传给人类。目前还没有报道H5N1禽流感病毒在人际间传播的病例。科学家相信,如果这种病毒要在人际传播,它表面的一种名为血凝素的刺状蛋白必须发生变异。血凝素蛋白的一个称之为受体结合区(RBD)的部分与宿主细胞的特定部分结合在一起之后,这种病毒才能再进入宿主细胞。科学家让H5N1禽流感病毒受体结合区发生特定变化,然后测试结构发生变化的受体结合区识别禽类和人体细胞…  相似文献   

17.
 埃博拉病毒(Ebolavirus)是埃博拉病毒病(Ebola Virus Disease, EVD)的病原体,1976 年首次在非洲发现,目前确认该病毒包括5 个种,其中苏丹型(Sudan ebolavirus)、扎伊尔型(Zaire ebolavirus)、塔伊森林型(Taï Forest ebolavirus)和本迪布焦型(Bundibugyo ebolavirus)均有感染人发病的记录;莱斯顿型(Reston ebolavirus)可致人隐性感染,并与多起猕猴暴发疫情有关,曾在菲律宾的猪中检出。人类埃博拉病毒病的病死率为25%~90%,疫情均发生在非洲,主要集中在10°N-10°S 的非洲地区,本次西非疫情是规模最大的暴发流行,截至2014 年8 月20 日已报告2615 例病例。该病是动物源性传染病,目前证据支持果蝠可能为病毒的自然储存宿主。该病在人群中主要通过接触传播,有症状的病人才具有传染性。未采取正确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家庭护理人员及接触病人血液、体液,或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等污染的物品,或接触病例尸体的人是高风险感染人群。本病起病急,早期表现为发热、厌食、虚弱无力等非特异性症状,可通过检测病毒核酸、抗原、抗体等方法确诊。目前尚无批准上市的特效药和疫苗,以对症和支持治疗为主。预防控制策略主要包括早期发现病例、及时调查处置、追踪和密切观察接触者,以及有效的医院内和社区的感染控制。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网络视频广告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广告形式。它具有制作成本低、传播速度快、传播效果出众的特点,而病毒式网络视频广告表现上述特点最为突出,从而被各大品牌厂商和其他广告主所重视,并成为整合营销传播的一个重要传播手段。  相似文献   

19.
资讯     
《世界博览》2014,(16):12-15
正310亿元为了配合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的实施,日前,财政部、教育部下发了2014年薄改计划中央专项资金310亿元,资金额度比2013年提高50.77%。1埃博拉病毒肆虐非洲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死亡率在50%至90%之间。自今年2月份爆发以来,西非地区已有近900人死亡。该病毒十分罕见,尚没有针对该病毒的疗法和预防感染的疫苗。埃博拉病毒最开始在几内亚的森林中爆发,现在正在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迅速蔓延。德国强烈建议不要前往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称埃博拉病毒的蔓延仍没有结  相似文献   

20.
抗击埃博拉     
《安徽科技》2014,(11):54-56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14年10月15日最新通报:全球已有8997人确诊感染埃博拉病毒,其中4493人已经死亡。疫情已经从西非多国蔓延至美国等地。是时候要了解一下什么是埃博拉病毒,如何有效防控等知识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