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元胞自动机模型仿真组织内的隐性知识传递过程.首先构建隐性知识传递网络,然后通过改进元胞邻居空间的结构来仿真组织结构中的隐性知识传递过程,并通过有关数据的收集处理来揭示组织中隐性知识传递的规律和特征.  相似文献   

2.
企业隐性知识价值潜力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隐性知识的概念和特征入手,首先阐述了企业隐性知识价值潜力评价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隐性知识价值潜力评价指标的构成,并构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区间数模糊评价方法对其进行了评价.所得结果为企业制定隐性知识转化策略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服务外包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服务外包供应商的选择评价是服务外包的重要环节. 采用模糊质量功能展开(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 QFD)方法建立服务外包供应商选择的评价模型. 首先, 根据服务外包企业的实际需求建立服务外包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 然后, 由发包企业代表对评价指标赋予模糊权重, 由外聘专家对备选供应商与供应商评价指标的相关性进行打分; 最后, 通过模糊加权平均方法和模糊期望值算子计算出备选供应商的最终排名, 从而帮助发包企业进行决策. 通过实例分析说明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利用案例教学促进隐性知识的流动和共享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具有不易被清晰的归纳、总结、描述和不易传递给他人的特点。为了促进隐性知识的外显、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应该允分利用案例教学方式促进隐性知识的流动和共享。  相似文献   

5.
知识管理中个体知识能力的一种模糊测评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依据个体知识能力的特性及其表现程度,提出了一种关于个体知识能力的模糊测评方法,并通过一个算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应用·该方法的特点是:①针对个体知识能力的不同表现形式,分别进行基于隐性知识能力的模糊测评和基于问卷成绩的显性知识能力的测评,并将这两部分测评结果进行综合,使最终测评结果反映了个体的综合知识能力;②在测评方法中,引入了Delphi方法的基本思想,使每个专家的测评结果通过调整逐步地与群体测评结果达到共识;③关于隐性知识能力的指标,专家以模糊语言短语的形式给出测评信息·  相似文献   

6.
针对建设工程外包项目招标投标活动中的模糊因素影响评标决策结果,引入模糊类推分析评价方法计算基础权重,提出了模糊类推综合评价模型和评价方法,并通过实例说明了模型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种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产品研发知识的竞争。而产品研发知识主要掌握在企业少数的研发人员的手中,这些知识一般是研发人员在平时的研发工作中学习得来或创造的知识,是具有先进性的不能进行编码的隐性知识,隐性知识的对知识转移的路径具有依赖性,转移难度较高,会随着研发人员的离开而消失。因此,企业要想留住研发知识,提高企业整体知识存量,就要对研发人员进行有效的知识转移。而研发人员的知识转移是有一定障碍的,要通过分析研发人员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才能较好地促进研发人员相互知识转移。  相似文献   

8.
张晶 《创新科技》2015,(9):25-27
针对当前用户需求隐性知识挖掘不足及产品持续创新演进方法研究的不足,提出构建用户隐性知识外显化转移的螺旋模型识别用户需求的模糊信息,通过构建R-F-T过程模型,并集成应用产品S曲线和TRIZ技术解决产品可持续创新设计路径发展中的多个冲突问题,进而解决产品演进创新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9.
杨芳  胡翠红 《山西科技》2015,(1):44-45,51
介绍了企业中隐性知识的内涵,重点研究了战略联盟企业中获得隐性知识的障碍,进一步分析了克服这些障碍的方法,找到了有效传递隐性知识的途径,以促进合作企业之间隐性知识的转移。  相似文献   

10.
工艺规划知识的专有性和难以继承性限制了CAPP的发展和应用.为对组织内部的工艺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引入知识管理基础理论,详细阐述了知识的分类、转化、获取、表示和描述.强调组织内部知识管理的核心是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并应利用知识结构图、知识利用图、知识分布图和知识传递图等知识管理模型对知识进行管理.通过案例可以验证知识管理在CAPP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SLA领域,研究者们从多个视角审视了显性/隐性语法知识的关系,并通过大量实证研究,多维度地观察显性语法知识在SLA发展过程中的价值。结果表明:两种知识的关系逐步从无接口发展为有接口,从对立关系发展为协同关系;显性语法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隐性知识的发展。语法教学应着重考虑显性语法知识如何有效转化为隐性知识以及以何种方式促成隐性知识的习得,从而取得语法教学应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隐性知识是通过经验获得的,来源于个体与个体长期互动中的主观感受。图书馆的隐性知识存在于馆员个体和图书馆内各级组织中,同时还能通过流动与共享等方式从图书馆外部获取。通过采取激励、岗位转换以及多渠道交流和现代信息技术等多种措施,加强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有效挖掘图书馆员的潜在知识功能来提高隐性知识的可见度,达到知识共享和创新,从而提高图书馆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3.
研发人员绩效的熵值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熵值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相结合,建立了熵值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应用该模型对研发人员进行绩效评价,可以有效地解决评价过程中出现的主观性和模糊性问题,从而使评价结果更符合客观实际.  相似文献   

14.
社交性软件平台上进行隐性知识攫取,它是否影响隐性知识转移效果以及在何种条件下如何影响隐性知识转移效果,是该问题研究的关键.文章研究在社交性平台下将企业已有知识作为已标注的专业领域知识,通过它引领员工学习并给出评述性标注,形成新知识(隐性知识).新知识再次归集到企业知识库中,继续被循环标注使企业知识集不断创新和积累.研究中为了提高自由标注到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效率,设计基于企业专业知识为集合划分的集合中心半聚类算法,其在每项评价函数上的数据比传统算法都优秀.  相似文献   

15.
主体隐性知识共享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了隐性知识的特征及影响隐性知识共享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对河北华一集团中的隐性知识主体进行了调查。通过对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影响因素的重要性排序并建立了一个促进隐性知识共享的模型。  相似文献   

16.
刘昱 《甘肃科技纵横》2010,39(3):108-110
高校档案作为一种知识存储的直接手段,大量地应用于对现实知识进行管理。由此,对档案的管理就是一种知识管理方式,从而可以按照一般知识管理的流程进行档案管理。通过分析高校中常见的档案管理形式与内容,笔者认为高校档案管理可以按照知识的收集与整理、知识传递、知识交流和知识利用的流程实施,并强调在对显性知识管理的同时,要求档案管理中重视对隐性知识显性化,突出知识管理的全面性。  相似文献   

17.
根据Lee的IT外包的信任模型,构建了基于中国国情的、以信任为基础的IT外包成功的关系模型。该模型将制度信任引入初始信任的形成因素,把知识共享作为相互信任和IT外包成功的媒介。模型和提出的假设用PLS方法进行了验证。通过分析得出,外包双方取得相互信任后,还可以通过积极的信任因素来促进知识共享。  相似文献   

18.
马征 《中国西部科技》2015,(1):106-108,105
隐性知识共享研究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然而以往研究中忽视了对非营利组织尤其是高校的隐性知识共享行为的深入研究,本文通过长期观察高校研究生非正式团体内部普遍存在的隐性知识共享现象,进行扎根理论分析,得出关键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研究生隐性知识共享运行机制模型。  相似文献   

19.
在探索平衡计分卡原理与知识联盟之间联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平衡计分卡原理的激励协同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然后,依据相关指标体系构建了评价激励协同有效性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再次,通过对辽宁省某高校与某软件开发企业的知识联盟进行问卷调查获得了研究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最后,按照建立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激励协同的有效性进行了综合评价,获得了较好的评价效果.  相似文献   

20.
网络辅助教学系统可以弥补传统课堂教学不足,在教育中起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知识管理理论为网络辅助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新的思路。基于知识管理的网络课程注重知识的获取、共享和交流,强调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转换,最终达到知识创新。将知识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应用于网络辅助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以促进学习者从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过度,提出了基于知识管理的网络辅助教学系统的基本设计原则、策略、设计过程模型和系统框架模型。最后将结论应用于系统设计,开发了"JAVA网络辅助教学系统"原型,并通过问卷调查获得了该原型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