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金属间化合物NiAl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在NiAl金属间化合物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主要成果有:NiAl合金超塑性及其机理研究;NiAl合金韧脆转变及其机理;纳米晶NiAl合金及其复合材料;内生颗粒增强NiAl基复合材料及强韧化机制;合金元素的作用以及JJ-3合金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根据半固态搅拌法制备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基本原理,自行设计了一套集熔炼、搅拌等为一体的制备装置,采用机械搅拌法在半固态条件下制备SiC粒子增强ADCl2合金复合材料,重点探讨了SiC粒度、添加量等参数对复合材料显微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SiC_p/Al复合材料的自浸渗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在大气条件下制备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新方法该方法以K2TiF6为助渗剂,使其与碳化硅颗粒均匀混合,在浸渗用的铸模中制成混合体,由液态铝或其合金自动浸渗,制备碳化硅增强的铝基复合材料SiCp/Al分析了影响工艺过程的若干因素指出用该工艺制备复合材料的可行性并对浸渗机理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该文针对制约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应用的关键问题,提出运用压力铸造使其近终成型。在成功制备SiCp/ZL102压铸件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基体合金、复合材料铸锭及其压铸件的耐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优于基体合金,压铸成型后,压铸件的耐磨性能显著优于复合材料铸锭,将压铸工艺应用于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成型,能够有效扩大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5.
不同载荷下TiCrCu合金的摩擦行为与抗磨性能差异显著,影响了TiCrCu合金零部件在工程应用中的使用精度与服役寿命.为使TiCrCu合金在不同载荷作用下具有稳定且优异的摩擦学性能,通过制备石墨烯增强TiCrCu合金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载荷下石墨烯对复合材料摩擦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6~8 N载荷作用下,摩擦表面存在...  相似文献   

6.
采用原位聚合工艺制备长纤维增强ABS树脂BMC,并模压成ABS复合材料板材。研究了玻纤质量分数、长度,填料质量分数,引发剂质量分数,橡胶种类以及质量分数时长纤增强ABS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原位聚合法制备的长纤增强ABS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浸润性及优良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利用工频电流制备表面增强复合材料的新方法,其特点是:对合金熔体施加一个交流电,利用交流电及其感生磁场产生的电磁力,迫使电导率较低的第二相向边缘迁移,凝固后得到表面增强的复合材料.利用该方法原位制备了表面硅增强的铝硅合金,表层硬度比单纯的铝基提高10-20倍.该方法工艺简单,不受铸件形状和尺寸的限制,可用于表面增强金属材料的规模化制备.  相似文献   

8.
高能超声在制备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中的作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采用高能超声处理方法制备了致密度高、增强颗粒均匀分散的SiC/ZA22基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高能超声的作用机理、有效作用范围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试验所用高能超声处理条件下(20kHz,1kW),熔液中能造成瞬时局部高温、高压的声空化效应与具有较高速度和加速度的声流效应的协同作用,是高能超声处理技术在制备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时改善增强颗粒与基体合金润湿性,并使颗粒在合金中弥散分布的原因.而高能超声在熔体中有限的有效作用区域,要求利用该技术制备复合材料时,必须在工艺上保证熔体的各个部位均能受到高能超声的有效作用才能获得优质的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SiC粒子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探讨了不同SiC粒子加入量对材料物理性能、力学性能、磨损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SiC粒子的加入降低了材料的密度和热膨胀系数,但大大提高了材料的耐磨性能;复合材料与基体合金相比,抗拉强度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0.
WC颗粒增强钢基表层复合材料中增强相和组织的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复合剂技术”制备了WC颗粒增强钢基表层复合材料,系统研究了颗粒尺寸对WC颗粒在复合材料组织中的存在形态及复合材料组织变化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WC颗粒溶解于高温钢液,微区内W、C元素的含量显著提高,存在合金元素的相互扩散和迁移;当加入的WC颗粒直径小于100μm时,WC颗粒不再以原有的形态发挥硬质相的作用,而是形成新相(W,Fe)7C3型碳化物来发挥硬质相的作用,最终在铸钢基体的表面形成高碳高钨的白口铸铁组织.  相似文献   

11.
以酸化的碳纳米管为原料,通过原位聚合在其表面接枝PA66得到PA66功能化碳纳米管(NF-CNTs),然后用溶液共混法将NF-CNTs与PA66混合制备了PA66/NF-CNTs复合材料,对比了碳纳米管功能化前后对于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F-CNTs在复合材料中分散性更好;与PA66/CNTs复合材料相比,PA66/NF-CNTs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率更低,渗滤阈值从4%下降为3%;当NF-CNTs的添加量为2%时,PA66/NF-CNTs复合材料的初始失重温度达到最大值390℃,与纯PA66以及PA66/CNTs复合材料相比,分别提升了38℃和13℃.   相似文献   

12.
航空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高韧性树脂基复合材料、液体成型树脂基复合材料和耐高温聚酰亚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材料、工艺及应用技术现状,结合航空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发展现状,分析了航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取中国过渡带北侧山地土壤与莎草科植物(针薹草)开展植物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试验研究,分析不同根系方位及径级下草本植物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增强作用以及抗剪强度指标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相同法向应力下, 根-土复合体试样的抗剪强度随着方位角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加,且当方位角θ=90°时即垂直布根时,根-土复合体试样的抗剪强度达到最大;根-土复合体试样的抗剪强度随着径级的增加而逐渐增大;随着根系方位角的增加,根-土复合体试样的粘聚力逐渐增大;相同方位角时,随着根系径级的增加,根-土复合体试样的粘聚力亦逐渐增大;根-土复合体内摩擦角与根系径级和方位影响不大且规律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复合材料逐渐被广泛应用于输电杆塔横担结构中,为了研究复合材料横担的极限承载力,本文对35kV复合材料横担进行了极限承载能力试验,得到各个测点在不同横向载荷作用下的位移和应变;建立该复合横担的有限元模型,通过计算得到相应测点的位移和应变结果;结合试验与仿真结果,分析了复合横担在横向载荷作用下的变形规律;通过分析根部压接对复合横担极限承载能力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法兰与复合材料芯棒的连接方式。研究结果表明:当横向载荷达到16.91kN时,芯棒上表面与法兰开始脱离,当横向载荷达到29.81kN时,复合横担根部发生失效;结合仿真与试验结果,证实了复合横担根部压接脱离是决定复合横担极限承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提出的新型根部连接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复合材料横担的极限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导热性,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依据,研究了一种热塑性复合材料等效导热系数测定方法。将聚酰亚胺模塑粉、胶体石墨和炭纤维作为原料,制备热塑性复合材料,搭建复杂环境下导热系数测试实验平台,通过稳态法对理论上单一材料的导热系数进行计算。把填料转换成体积含量,研究热塑性复合材料导热性能,发现填充石墨和炭纤维的热塑性复合材料导热性能有很大的不同,需研究一种通用的热塑性复合材料等效导热系数测定方法。生成等效结构,在此基础上,依据常物性、无内热源与稳态热传导对热塑性复合材料等效导热系数进行测定,利用从底向上的计算方式求出等效导热系数。通过实验测试平台测量炭纤维填充热塑性复合材料和石墨填充热塑性复合材料,结果表明,所提测定结果基本分布于实测数据周围。通过人为添加满足正态分布的实验误差当成实验测量值对等效导热系数进行测定,所提方法可在测量误差情况下给出准确的热塑性复合材料等效系数测定结果。可见所提方法测定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6.
高强高导铜基复合材料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高强高导铜基复合材料是一类很有应用潜力的功能材料。本文综述铜基原位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对其制备工艺及性能进行了介绍。最后阐述了该类材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C/C-SiC composites have the potentiality to be applied in shield pumps of nuclear reactors as the bearing material because of their low density, good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excellent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The C/C-SiC composites are fabricated via reactive melt infiltration(RMI) using silicon liquid infiltrated in C/C matrix composites. Friction and wear behaviors of C/C-SiC composites under water lubricated conditions are investigated using the block-on-ring test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resin graphite which is used as the bearing material in shield pumps at present. In addition, friction and wear mechanisms of C/C-SiC composites under water lubricated conditions have been discussed. Results show that tensile strengths of C/C-SiC composites are 150-210 MPa, and compressive strengths are 403-536 MPa. Friction and wear behaviors of C/C-SiC composite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load and the speed. The time to reach a stable friction status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speed. Though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of C/C-SiC composites under water lubricated conditions is slightly higher than that of graphite, the wear rate of C/C-SiC composites is much lower, which suggests that the C/C-SiC composites can sustain a longer life during operation.  相似文献   

18.
利用细观力学模型研究在剪力作用下复合材料的性质.以单纤维复合材料为基础,利用平面应变模型和有限元法计算了3根束和4根束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弹塑性应力-应变关系.对不同的细观结构的复合材料非线性性能进行了数值比较.  相似文献   

19.
石墨烯材料由于其超薄的纳米片层结构,优良的导热、导电功能特性,在弹性体复合材料领域已经取得了众多的应用,并赋予了橡胶复合材料更强的动静态力学性能以及导电导热等功能性。本文从石墨烯的制备开始,重点综述了石墨烯的制备及表面修饰,石墨烯/弹性体制备方法,以及复合材料的各项性能,并阐述了三者之间的相互关联。最后提出了石墨烯/弹性体纳米复合材料领域未来应关注的科学和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20.
采用乳液共混法制得了炭黑/水溶性聚氨酯(CB/WPU)气敏导电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在饱和溶剂蒸汽中的最大响应随着溶剂的介电常数的增大而减小。在非极性饱和溶剂蒸汽中,没有观察到负蒸汽系数(NVC)效应,其最大电阻响应达到106倍以上;而在极性饱和溶剂蒸汽中,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复合材料的电阻将接近于一个平衡值,该平衡值的大小随着溶剂的介电常数的增加而减小,溶剂本身的导电件是导致CB/WPU复合材料在极性饱和溶剂蒸汽中出现NVC效应的主要原因。而在非饱和蒸汽中,复合材料在低压纯蒸汽条件下的最大响应高于在低压蒸汽和空气?昆合气氛条件下的最大响应,复合材料存低压纯蒸汽下没有NVC效应;然而在低压蒸汽和空气混合气氛中,复合材料在极性和非极性溶剂蒸汽中均存存NVC效应.这主要是由于复合材料吸收溶剂蒸汽后,环境压力诱导聚氨酯链段结构松弛引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