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采用熔铸法制备了石墨-铝硅复合材料。金相显微镜测试结果表明,用这种方法能将裸体石墨均匀地分布到铝-硅合金中;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石墨-铝硅复合材料的常温抗拉强度略低于铝硅合金基材,但高温抗拉强度高于基材;热膨胀系数、磨损量都小于基体材料。通过研究还发现,GMC-3复合材料在300℃时的强度高于在200℃时的强度,并具有较高的延伸率,是制造内燃机活塞的较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氧化铝纤维增强铝硅基复合材料活塞的烧蚀性能,对氧化铝纤维及复合材料进行了性能测试及分析.利用所建的烧蚀试验装置测试了复合材料试件的烧蚀性能,并对复合材料的烧蚀机理及烧蚀模型进行了探讨.最后通过建立活塞的有限元模型,分别对铝硅合金活塞和复合材料活塞进行了烧蚀预测计算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氧化铝纤维增强铝硅基复合材料具有致密的网络结构和较大的高温强度,在高温高速气流的冲击下,仍能使材料整体保持很好的结构,材料的线烧蚀量和质量烧蚀量较小;复合材料的烧蚀机制是熔化烧蚀和气流剥蚀的共同作用;所建烧蚀模型及有限元计算方法可以很好地对活塞的烧蚀进行预测,在相同工况下,氧化铝纤维增强铝硅基复合材料活塞的烧蚀量与铝硅合金材料相比非常小,是活塞理想的材料.  相似文献   

3.
SiC_p/Al复合材料的自浸渗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在大气条件下制备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新方法该方法以K2TiF6为助渗剂,使其与碳化硅颗粒均匀混合,在浸渗用的铸模中制成混合体,由液态铝或其合金自动浸渗,制备碳化硅增强的铝基复合材料SiCp/Al分析了影响工艺过程的若干因素指出用该工艺制备复合材料的可行性并对浸渗机理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利用半固态成形技术和快速凝固粉末冶金方法制备高强铝基复合材料,该方法制备的合金具有细化晶粒、增大合金元素的固溶度、减小偏析、形成亚稳相等独特的优势,因此大大提高了铝基复合材料的性能。利用原始创新的WA16为增强相,制备出(1)高强铝合金:该铝合金的强度达于550MPa,硬度大于150HB,延伸率大于4%;(2)高强高硬铝合金:该铝合金的强度这大于600MPa,硬度大于180HB,延伸率大于2%。该铝合金的机械性能已经接近甚至超过美国产7075铝合金。  相似文献   

5.
采用空气加压渗流技术制备了宏观石墨颗粒增强的锌铝共析合金复合材料,运用内耗手段和热分析技术研究了宏观石墨颗粒增强的锌铝共析合金的阻尼行为及其阻尼机制,宏观石墨颗粒的加入大大提高了材料的阻尼性能.复合材料中宏观石墨颗粒的平均直径约0.5和1.0mm、宏观石墨颗粒体积分数为51%和63%.在多功能内耗仪上采用受迫振动方式测量了宏观石墨颗粒增强的锌铝共析合金复合材料的内耗和相对动力学模量.在温度-内耗谱上发现了两个内耗峰,低温内耗峰是晶界峰,其机制为铝/铝晶界的黏性滑移,该内耗峰的平均表观激活能为(1.13±0.03)eV、指数前因子τ0为10^-14s;高温峰是相变内耗峰,其机制为锌铝共析合金中的相转变,依据内耗测量和热分析实验可得该相变峰的激活能为(2.36±0.08)eV.  相似文献   

6.
Cr/WC激光表面改性梯度层组织及磨损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5kWCO2激光器对先后预置不同成分合金粉末的铸造铝硅合金表面进行2次激光扫描,制备了Cr/WC激光表面改性梯度层,并对其显微组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梯度层表面产生了大量的Al9Cr4化合物,且有更多的硅元素固溶在α-Al中,增加了固溶强化的作用,自表面至基体激光改性梯度层的显微硬度呈现明显的连续变化趋势,而单次激光表面改性层与基体之间的显微硬度值则有一突变,微动磨损实验表明,激光改性后的表面抗微动磨损的能力增强,磨损机制不同于铝硅合金基体,而表现出较好的抗粘着损伤性能。  相似文献   

7.
锌基硅相增强的复合材料界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流变混熔复合新方法,制备了硅相增强的锌基复合材料.利用透射电镜(TEM)及能谱研究了该复合材料界面微结构及其特征.发现硅相本身的精细结构中存在大量的缺陷,硅相与基体以及基体晶粒之间的界面处有富锌的η相析出,并就η相形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用挤压铸造法制备硅酸铝短纤维(Al2O3·SiO2)增强铝硅(AlSi)合金复合材料,测试了复合材料的室温及高温强度,并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了Al2O3·SiO2纤维与AlSi合金基体界面.结果表明:3%~10%的硅酸铝短纤维的加入使复合材料的室温及高温强度大大提高,在硅酸铝纤维与基体界面上存在两种反应物:一种物质是MgAl2O4,另一种物质含有Si和P,且二者原子之比为3∶4,呈正交结构,点阵常数为a=0.714nm,b=1.428nm,c=2.409nm.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成果的论文已刊登在大连工学院学报,21(1982),No1,23-30. 铝-石墨复合材料是七十年代新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材料,它具有优良的减磨性和吸震性。研制这种材料采用一般的铝液中引入合金元素的方法加入石墨粒子是不行的,必须采取特殊的工艺方法。日前,国外都采用石墨表面镀镍并用液态下气体喷入等方法。这种方法增加了石墨的处理工序,提高了成本,而且石墨加入量最多只能到15%,我院采用半固态流变方法制备铝-石墨复合材料,其优点:石墨不需镀镍,可使成本降低;石墨加入量可达25%;制备工艺简便易行。通过试验证明,铝-硅8%-石墨6%的复合材料比同…  相似文献   

10.
高能超声在制备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中的作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采用高能超声处理方法制备了致密度高、增强颗粒均匀分散的SiC/ZA22基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高能超声的作用机理、有效作用范围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试验所用高能超声处理条件下(20kHz,1kW),熔液中能造成瞬时局部高温、高压的声空化效应与具有较高速度和加速度的声流效应的协同作用,是高能超声处理技术在制备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时改善增强颗粒与基体合金润湿性,并使颗粒在合金中弥散分布的原因.而高能超声在熔体中有限的有效作用区域,要求利用该技术制备复合材料时,必须在工艺上保证熔体的各个部位均能受到高能超声的有效作用才能获得优质的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2024铝合金、SiCp/Al2O3f混杂增强2024Al复合材料与汽车刹车材料对磨时的摩擦磨损性能.借助扫描电镜对磨损形貌的观察,分析了材料的磨损机理.在本研究的试验条件下,2024铝合金的磨损极为严重,SiCp/Al2O3f混杂增强2024Al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良好.由于SiCp/Al2O3f混杂增强2024Al复合材料的密度较低,因而该材料在汽车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利用SHS熔铸工艺制备Cu-Cr复合材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Cr2O3-CuO-Al为反应体系,提出了制备大功率真空断路器Cu-cr触头复合材料的SHS熔铸工艺,分析了反应体系的热力学原理、SHS产物的凝固过程和最终获得材料的显微组织状况;研究了产生Cu-Cr合金熔体过程中的冷却速度对复合材料凝固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将SHS技术和铸造工艺结合起来,可以实现Cu-Cr复合材料的同步合成与液态成形一体化;而且,提高冷却速度,可获得晶粒细小的Cu-Cr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铝合金复合材料(MMC)的生产途径和制备工艺;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SiCp增强铝合金MMC,并对其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和断裂行为分析;综述比较了用不同工艺生产的MMC的性能及影响因素;试图说明增强体/基体界面结合力是铝合金MMC性能的控制因素;指出寻求适当的界面结合是MMC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为减轻薄壁吸能结构质量、提高结构能量吸收性能,制备碳纤维增强铝合金层合方管试样。对方管试样进行准静态轴向压缩试验,研究碳纤维增强铝合金层合方管的变形模式和机理。提出分段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方管的设计方法;并对其轴向吸能特性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外层碳纤维复合材料与内层铝合金材料的界面出现脱层断裂,内层铝合金材料对方管变形起到了引导作用,外层碳纤维复合材料阻碍铝合金材料的折叠变形,碳纤维增强层合方管较原铝合金方管有效压缩能量提高了35.79%,压缩力效率提高了28.38%;而分段碳纤维增强铝合金层合方管还能有效降低初始峰值压缩力,提高薄壁结构压缩力效率,压缩力效率较原来提高了13.53%,进一步提升碳纤维增强薄壁结构的吸能特性。  相似文献   

15.
该文针对制约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应用的关键问题,提出运用压力铸造使其近终成型。在成功制备SiCp/ZL102压铸件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基体合金、复合材料铸锭及其压铸件的耐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优于基体合金,压铸成型后,压铸件的耐磨性能显著优于复合材料铸锭,将压铸工艺应用于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成型,能够有效扩大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6.
复合电铸制备Cu/SiCp复合材料的工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复合电铸工艺制备碳化硅颗粒 (Si Cp)增强铜基复合材料 ,重点研究了添加剂、颗粒粒径、电流密度、施镀温度、搅拌强度等工艺参数对 Cu/ Si Cp 复合材料中 Si Cp 含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优化各工艺参数可有效促进 Si Cp 与铜离子的共沉积 ,提高复合材料中增强固体颗粒的含量 .在此基础上研究开发了一种可有效促进 Si C颗粒与铜共沉积的混合添加剂 ,可获得 Si Cp 含量较高的Cu/ Si Cp复合材料 .  相似文献   

17.
玻璃/铝基复合材料的新型制备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液态挤压法,将铝液加压渗入由玻璃颗粒制成的预制件中,制备出玻璃/铝基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玻璃颗粒较均匀地分布于基体中;与合金基体相比,复合材料的硬度和抗拉强度得到提高,摩擦性能优于合金基体。  相似文献   

18.
原位合成TiB/Ti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利用钛与硼之间的自蔓延高温合成反应经普通的熔铸工艺原位合成制备了TiB增强的钛基复合材料.通过XRD、SEM、TEM和HREM等分析方法测试了合成材料的物相及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原位合成的增强体为TiB,合金化元素铝的加入并不导致新相形成,增强体均匀地分布在基体合金上.由于TiB的B27结构导致TiB易于沿[010]方向生长而长成短纤维状.增强体与基体合金界面非常洁净,没有任何界面反应.由于原位合成增强体的加入,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基体合金比较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6063Al/Al2O3·SiO2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阻尼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搅拌铸造法,在6063变形铝合金中添加电厂飞灰颗料,制备了飞灰含量分别为5%、10%、15%、20%的铝基飞灰复合材料.采用多功能内耗仪,利用低频扭摆法和声频衰减法对材料的低高频内耗进行了测量.结果发现,在测试的温度、频率范围内,较之铝基体,复合材料的阻尼能力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并且在同一频率、不同温度下,随着飞灰含量的增加和飞灰颗粒直径的减小,复合材料的内耗值有增加的趋势.另外还发现复合材料的低频内耗值要远大于其高频内耗值.在此基础上还对复合材料的内耗机制进行了探讨,认为该复合材料的内耗机制主要有本征内耗、位错内耗的界面内耗,而在较高温度下主要是界面内耗机制.  相似文献   

20.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was to fabricate Cu10Sn5Ni alloy and its composites reinforced with various contents of Si3N4 particles (5wt%,10wt%,and 15wt%) and to investigate their dry sliding wear behavior using a pin-on-disk tribometer.Microstructural examinations of the specimens revealed a uniform dispersion of Si3N4 particles in the copper matrix.Wear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for all combinations of parameters,such as load (10,20,and 30 N),sliding distance (500,1000,and 1500 m),and sliding velocity (1,2,and 3 m/s),for the alloy and the composites.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wear rate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load and increasing sliding distance,whereas the wear rate decreased and then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sliding velocity.The primary wear mechanism encountered at low loads was mild adhesive wear,whereas that at high loads was severe delamination wear.An oxide layer was formed at low velocities,whereas a combination of shear and plastic deformation occurred at high velocities.The mechanism at short sliding distances was ploughing action of Si3N4 particles,which act as protrusions;by contrast,at long sliding distances,direct metal-metal contact occurred.Among the investigated samples,the Cu/10wt% Si3N4 composite exhibited the best wear resistance at a load of 10 N,a velocity of 2 m/s,and a sliding distance of 500 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