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猪细小病毒是引起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主要病原之一。它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给我国乃至全世界的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猪细小病毒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迅速,为猪细小病毒的快速、准确的诊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核酸探针技术、DNA芯片技术等方面对猪细小病毒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进行综述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这项技术。  相似文献   

2.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严重危害我国养猪业。尽管中国很早就研制成功了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但近年来猪瘟的流行和发病特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地区和猪场不断出现非典型猪瘟、温和型猪瘟,给该病的诊断带来了困难。近年来,猪瘟病毒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迅速,为猪瘟的快速、准确诊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核酸探针技术、DNA芯片技术等方面对猪瘟病毒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甲病毒是一类以蚊虫等吸血节肢动物为传播媒介,引起人畜疾病的重要病原体.随着全球气候和生态环境的改变,近几年许多甲病毒病呈现渐盛的状况.据病毒种类和宿主不同,引起疾病的症状也不同,一些发热原因不明的患者也往往与该类病毒感染有关,因此对甲病毒感染的早期诊断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甲病毒的诊断主要依靠病毒分离、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等诊断方法,文章就近年来国内外甲病毒诊断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何秀苗  王桂军  韦平 《广西科学》2000,7(4):319-323
概述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应用于家禽马立克氏病、禽白血病和网状内皮增生症鉴别诊断的研究进展,主要内容包括病毒的基因组结构特征,各病毒的特异性基因或序列及其PCR引物的位置和序列,以及PCR技术对肿瘤病特异鉴别诊断的应用。将PCR技术与其它传统的技术进行比较,PCR技术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好、快速、简便的特点,是目前鉴别诊断家禽病毒性肿瘤病最有效的、最快捷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一些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IBDV近年来的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概况,主要包括IBDv的基因组结构及理化特性、病毒蛋白、不同型IBDV变异的分子基础和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等,以探讨利用病毒重要基因核酸序列的差异进行IBDV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及病毒各致病型快速鉴别诊断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腹泻是牛群中最常出现的疾病。病毒引起的牛病毒性腹泻是一种传染性腹泻,会给牧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研究发现,引起牛腹泻的病毒主要有牛轮状病毒(Bovine rotavirus,BRV)、牛冠状病毒(Bovine coronavirus,BCoV)、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牛肠道病毒(Bovine enterovirus,BEnV)等。此外,牛凸隆病毒(Bovine torovirus,BToV)、牛诺如病毒(Bovine norovirus,BNoV)、牛纽布病毒(Bovine nebovirus,BNebV)、牛星状病毒(Bovine astrovirus,BoAstV)及牛嵴病毒(Bovine kobuvirus/aichivirus B,BKoV)也可诱发牛腹泻。随着病原检测技术,尤其是分子检测技术的进步,许多检测方法如IEM、RT-PCR、ELISA和PAGE已用于病毒的检测和疾病诊断。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资料,对牛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分子生物学特征及诊断技术进行概述,以期为牛腹泻的致病原因和检测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7.
PCR检测试剂诊断对虾白点病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虾白点病(whitespotdisease,WSSV)目前急需准确、快速的病毒诊断技术.PCR诊断方法是目前已知的最佳选择.但PCR技术在使用上存在着某些问题,例如专一性、灵敏度、假阳性、假阴性及定量等,是选择PCR做为病毒诊断试剂时,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市面上已有商品化的虾白点病毒诊断试剂供养殖者选用.IQ2000系统采用已经过证实的白点病毒核酸序列作为PCR的反映标的,具专一性强、灵敏度高、可同时进行定性及定量检测、包含了内控制组及阳性标准品、可有效地排除假阴性及假阳性的问题等特点,无论在学术研究及实际养殖上都可证明其功效.以IQ2000为基础所发展出来的虾白点病毒安全指标,可提供养殖户作为虾白点病毒防治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辅助诊断在中西医结合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计算机辅助诊断(CAD)在中西医结合上的应用,论述近年来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胃癌、血瘀证舌质、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瘀证以及病毒性肝炎血瘀证等采用现代医学诊断的客观指标,利用CAD技术,实现中医辨证的客观化、标准化,提高临床诊断水平和效率  相似文献   

9.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近年来在我国的流行趋势与发病特点十分复杂,仍是我国养猪业的一大威胁.概述了猪瘟诊断技术的病原学方法、血清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的研究进展,为相关养殖人员对猪瘟的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郑寅  徐裂 《今日科技》2011,(3):60-60
浙江省传染病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李兰娟主要研究: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及新型防治技术研究、艾滋病等新发与再现传染病研究、感染微生态学和感染免疫学研究、传染病诊断新技术研究和传染病治疗的新技术和药物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表达猪圆环病毒2型ORF2抗原,为研制猪圆环病毒2型血清学诊断方法以及生物制品生物安全性检验,提供技术支持。方法根据猪圆环病毒2型(PCV2)LC株序列,设计合成5对引物,采用PCR方法从全序列重组质粒PCV2-LC中扩增出了ORF2基因和4个不同ORF2基因片段,分别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上,再分别将各个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中,用终浓度1 mmol/LIPTG诱导。结果表达产物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经Western-blot检测表明,表达的重组蛋白ORF2b、ORF2c、ORF2d能够被PCV2阳性血清所识别,具有良好的抗原性。表达的重组蛋白为ELISA诊断试剂盒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猪圆环病毒(PCV)病是近年来阻碍养猪业发展的重要传染病,PCV因而成为各国学者的研究热点.本文就猪圆环病毒的基因组结构与功能,主要的编码蛋白质及其功能,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等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 (PCV2)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ostweaning multisystemic wasting syndrome (PMWS). In this study, the pig serum and tissue samples collected from different regions of Hangzhou District in Zhejiang Province of China between 2003 and 2005 were analyz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for PCV2 antibody and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for ORF2 gene. The results show that out of 1250 randomly collected serum samples, 500 sera (40%) were seropositive for PCV2. PCR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Hangzhou PCV2 with more than 50% Chinese PCV2 strains and French PCV2 formed Cluster A. Only one PCV2 from Hangzhou belonged to Cluster B with some other Chinese PCV2 and Netherlands's isolates. Cluster C consisted of PCV2 isolates from China, US, Canada, UK and Germany.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CV2 infection was widespread in Hangzhou.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的遗传进化规律,为该病的预防和控制奠定基础。方法对来自世界各国的26株PCV1和262株PCV2的全序列用生物软件进行了核苷酸的同源性比较,并对其ORF1和ORF2进行了核苷酸和推导氨基酸的比较。结果从核苷酸水平来看,PCV1与PCV2明显分为两支,PCV1间分布没有规律,而PCV2间又分为以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序列为代表的亚型Ⅰ和以来自法国和新西兰的序列为代表的亚型Ⅱ;但从氨基酸水平来看,其分型并没有规律可循。从遗传进化树可以看出,PCV2的分布并没有地域性和时限性。数据统计显示,尽管相隔近十年之久,但其同源性并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可见PCV2相当保守。另外对PCV2的碱基和氨基酸突变位点进行统计发现,PCV2序列间更倾向于碱基的颠换,但并无单个碱基和氨基酸的偏好性。结论PCV2相对保守,地域性和时限性分布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猪颅底微血管网建立用于介入治疗的动静脉畸形模型.方法使用液体胶或颗粒介入栓塞猪cAVM模型,其中微导管的位置、栓塞剂的量及注射速度均模拟人体内介入栓塞的过程.通过模拟cAVM介入栓塞过程,观察栓塞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此模型建造简单,通过血管造影可见到供血动脉、畸形血管团和引流静脉.制备的模型均可承受全身麻醉、显微外科手术和血管内操作,没有不良后果.结论利用猪cAVM模型进行新型栓塞剂的实验,操作者可通过此模型进行介入栓塞的训练,提高介入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综述了PCVD过程中等离子体各种粒子和基团的诊断技术和方法。结合我们的研究工作,着重分析诊断技术在发展过程中所碰到的难题及其解决办法和仍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数控机床的推广应用促进了制造业的发展,数控机床的原理复杂,结构精密,机械故障时常发生,进行应诊故障诊断是排除故障的关键。基于对实用诊断技术"望、闻、问、切"的原理分析,提出了诊断的内容与诊断的技巧,通过实例说明实用诊断技术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与借助于先进仪器设备等的现代诊断技术相比较,实用诊断技术"望、闻、问、切"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通用性强、快捷高效等特点,在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罕见病大多数是遗传性疾病,其发病率低,种类繁多且表型复杂多样,导致临床上难以进行及时和准确的诊断。随着分子遗传学、分子诊断技术、基因测序技术及组学技术的进步,罕见病诊断取得了重大发展。在传统基因检测技术基础上,二代测序技术迅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于罕见病的诊断和研究中,三代测序技术也展示出潜在应用价值。虽然传统的酶学检测技术仍占有重要地位,但已不能满足罕见病诊断的需求;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的崛起,使多种罕见病的准确诊断成为可能。同时结合分子影像技术和生物信息技术,计算机辅助诊断也展现出了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以猪圆环病毒Ⅰ,Ⅱ(PCVⅠ,PCVⅡ)为材料,探索多重PCR(multiplex PCR)最佳反应体系.结果表明,两次正交实验共34次反应,就获得了PCVⅠ,PCVⅡ多重PCR扩增的最佳条件组合,所得优化条件稳定,重复性好,说明正交法是一种快速,高效,经济的多重PCR条件优化手段。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石蜡包埋软组织小圆细胞肿瘤中的应用及诊断价值.对诊断未确定软组织小圆细胞肿瘤3例,在光镜组织形态学初步诊断和免疫组织化学初步鉴别诊断后,经RT-PCR技术检测特异性融合基因的表达并测序证实最后确诊为尤因氏/原始神经外胚层瘤、腺泡状横纹肌肉瘤、粘液脂肪肉瘤.分别检测出EWS-FLI1融合基因表达1例,PAX3-FKHR融合基因表达1例,TLS-CHOP融合基因表达1例.因此,分子生物学技术为临床软组织小圆细胞肿瘤疑难病例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了一种可靠、方便、快速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