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 :讨论肝门胆管癌诊断治疗的经验。方法 :共治疗肝门胆管癌 2 7例 ,其中 2 0例行经皮肝胆管穿刺造影检查明确诊断 ,2 2例手术治疗 ,12例后装放疗。结果 :死亡 15例均死于肝衰。结论 :本组肝门胆管癌都属晚期 ,预后恶劣 ,如能及早诊断 ,则切除率会有所提高 ;对不能切除的晚期病例可施行胆肠吻合或扩张狭窄的癌性胆管后置管引流 ,术后经此管辅以后装放疗 ,亦可使肝门胆管癌得到较好的姑息性治疗  相似文献   

2.
中下段胆管癌是指胆囊管开口至壶腹部以上的癌。其发病率略低于上段胆管癌。黄志强1995年6月全国调查的82.6%例胆管癌手术病例中分别占中、下段癌占19%,上段胆管癌占22.6%。典型病例:王某某,男.70岁,农民,病历号:744。因腹胀、全身黄染三个月,加重三天于1996年5月13日入院。该患缘于3个月前,因着凉后出现全县黄染、乏力、腹胀、右上腹隐痛、自认为肝炎而未诊治,以后逐渐出现庆油腻,黄染持续不退,尿黄,有时呈浓茶色,时而排陶土样大使,B超、CT检查诊断胆总管末端梗阻,其原因“考虑结石”故此而自取中药、胆石通等治疗…  相似文献   

3.
胆管癌是一种起源于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目前外科手术、放疗和化疗疗效均欠佳,只有手术治疗才可能获得长期生存,而手术切除率最多在25%-50%之间,根治术后五年生存率仅0—30%。其发病原因仍不明,随着对胆管癌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从基因水平探索致癌的机制,  相似文献   

4.
自1999年国外学者Que FG等发现Fas/FasL系统在胆管癌等恶性肿瘤的免疫赦免与逃逸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以来,有关胆管癌Fas/FasL系统逃避免疫系统监视的机理及胆管癌治疗研究得到了蓬勃发展.本文就Fas/FasL系统介导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机制、信号转导途径的调节和在诱导胆管癌免疫逃逸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术 (PTC)在肝门胆管癌分型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2 2例肝门胆管癌 ,15例 (7例拒绝 )术前行 PTC检查 ;其中经右侧穿刺 3例 ,左侧穿刺 7例 ,双侧穿刺 5例。结果 :15例均根据 PTC结果诊断肝门胆管癌并作出 Bism uth分型 ,其中 型 2例 , 型 4例 , A 型 3例 , B型 1例 , 型 5例。结论 :PTC有助于肝门胆管癌的诊断和分型 ,应作为肝门胆管癌诊断和分型诊断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为筛选胆管癌癌变的标志物,开发相应的药物研究,通过对胆管癌血清双向电泳的样品处理、pH范围、上样量的选择、电泳参数的设置和SDS凝胶电泳染色方法等进行比较优化.确定了样品预处理后通过Millpore公司推出的Montage Albumin Deplete kit去除血清中高丰度的白蛋白,再经丙酮沉淀,用裂解液溶解后,采用pH 3.5~10与pH 5~8的两性载体电解质以体积比1∶ 4混合使用,100 μg的上样量,12.5%的SDS-PAGE胶,16 mA/胶进行双向电泳的电泳体系.优化了胆管癌血清双向凝胶电泳的条件,得到了分辨率较好的胆管癌血清的蛋白图谱,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以暹罗鳄(Crocodylus siamensis)胆汁为材料,应用细胞培养、细胞计数、Hoechst33258染色、流式细胞仪等技术研究暹罗鳄胆汁提取物对人胆管癌MZ-ChA-1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实验结果显示,胆汁提取物可明显诱导人胆管癌MZ-ChA-1细胞的凋亡,经1.75 mg/mL暹罗鳄胆汁提取物诱导处理24 h后,人胆管癌MZ-ChA-1细胞的增殖活动受到显著的抑制,细胞生长抑制率达86.71%;光镜观察结果显示,暹罗鳄胆汁提取物处理细胞后,细胞体积缩小,细胞核固缩;细胞核经Hoechst33258染色出现浓染致密的固缩形态和颗粒状荧光;细胞周期检测出现G0/G1期细胞比例升高,S和G2/M期细胞比例下降.研究结果表明,暹罗鳄胆汁提取物对人胆管癌MZ-ChA-1细胞凋亡的诱导具有显著作用,从而为进一步研究细胞凋亡机制提供重要基础和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8.
李海珠  张俊一 《科技资讯》2013,(14):219-219
目的:对金属支架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对晚期胆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60例晚期胆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患者,采用金属支架联合三维适形放疗的治疗方法;对照组30例患者,仅给予金属支架置入的治疗方法。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前、术后7天及术后1~3个月的血清总胆红素的变化情况无可比性(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种治疗方法有显著性差异,有可比性(P〈0.05);两种患者的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异,有可比性(P〈0.05)。结论:金属支架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对晚期胆管癌患者临床疗效好,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左肝管定向穿刺胆管造影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告左肝管定向穿刺胆管造影术的方法。方法:本组70例行左肝管定向穿刺胆管造影术(其中22例肝门胆管癌),61例穿刺成功,成功率87.14%,手术证实无出血及胆漏并发症。结果:总成功率98.57%,全组无住院死亡病例。结论:左肝管定向穿刺胆管造影术可作为PTC的首选方法,能有效防止出血和胆漏,但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右侧径路PTC,左肝管定向穿刺PTC有助于肝门胆管癌的诊断和分型诊断,应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肝癌     
据1979年7月《美国外科杂志》报导,原发性肝癌是预后最差的一种消化道肿瘤。在美国大陆上发病较少,而在夏威夷却特别多见。据统计,在夏威夷水上居住的夏威夷人、日本人和中国人,发病率每10万个男性中,分别为17.5、4.5和4.4。原发性肝癌有肝细胞癌、胆管癌和上述二种的“混合型癌”三种。 Queen医疗中心、圣路易法人医院、KuaKini医疗中心和檀香山医院等单位,从1960~1975年观察了205例组织学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的病人,有条件者均至少随访三年。其中年龄最小的为24岁,最大的93岁,平均年龄61岁。男性161名,女性44名。日本人最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探讨原发性桥脑出血的临床表现,预后与血肿的关系,方法;通过24例经头CT确诊病例,分析其临床表现,预后与血肿间的关系。结果:原发性桥脑出血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复杂多样,预后亦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2.
对线粒体转录终止因子3(MTERF3)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并评估其预后价值。从TCGA和GTEx等数据库提取甲状腺癌患者MTERF3的表达数据,探究MTERF3在甲状腺癌和癌旁组织中差异表达,分析差异表达对患者免疫细胞浸润和预后情况的影响,并明确MTERF3的临床意义。MTERF3在甲状腺癌中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甲状腺组织,该基因在甲状腺癌中表达较低提示患者预后不良。MTERF3是甲状腺癌的预后标志物,是甲状腺癌诊断和治疗的潜在分子靶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犬自发性乳腺癌的基因表达特征和预后标志物。方法 从公共数据库获取多个犬乳腺癌转录组数据集,校正合并获得大样本量的整合数据集。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与疾病预后相关的基因聚类,筛选与预后不良相关的特征性基因并在细胞水平进行验证。结果 共识聚类分析获得的聚类3与犬乳腺癌的低生存率相关,其特征性基因主要富集于细胞增殖相关信号通路。经过单因素分析并与人类数据集提取交集基因,获得11个与乳腺癌预后不良相关的跨物种保守性关键基因。利用犬乳腺癌细胞系证实其中的ZBTB16和ABI3BP基因参与调节乳腺癌细胞增殖。结论 成功获得一组保守性风险基因,可作为生物标志物用于犬自发性乳腺癌及犬乳腺癌动物模型的疾病分型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的诊治及预后情况,对近年来通辽市铁路医院收治的23例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的患儿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通过补充维生素k、输入凝血因子、降颅压、止惊等治疗,病情迅速得到控制,但预后病死、病残率较高,提示我们对高危新生儿应早期预防,以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15.
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手术策略须兼顾安全性、功能康复及预后情况。以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和椎间孔镜射频消融术(RF)后的单纯性LDH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2种微创技术的安全性、术后功能康复与预后质量,旨在评价椎间孔镜RF对老年LDH患者的术后康复和预后的价值与优势。采用围手术期指标来评估手术安全性,采用术后1年时的腰椎活动受限率、腰痛(LBP)复发率作为功能康复指标,采用术后1年时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LDH相关症状的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生活质量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作为预后指标。结果显示,RF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康复期间的腰椎活动受限率、预后ODI评分均显著低于MIS-TLIF组,而2组的LBP复发率、VAS评分、JOA评分无显著差异,说明椎间孔镜RF治疗老年单纯性LDH具有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促进术后康复、提高预后生活质量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的神经胶质瘤患者的转录组数据与临床数据,应用基因共表达法、单因素Cox回归法筛选与预后有关的铁死亡相关长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根据LASSO Cox回归分析与筛选出的lncRNA在样本中的表达情况,将样本分为高、低风险两组,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独立预后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 Curve)、Kaplan-Meier生存曲线、风险曲线、基因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等方法评估铁死亡相关lncRNA在神经胶质瘤预后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通过TIMER、CIBERSORT、CIBERSORT-ABS等方法分析免疫浸润情况,进一步对免疫功能、免疫检查点以及N6-甲基腺苷(m6A)甲基化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获得预后相关的铁死亡相关lncRNA共14个。单因素及多因素独立预后分析、ROC曲线结果表明,铁死亡相关lncRNA可作为独立的预后因子。Kaplan-Meier生存曲线与风险曲线表明,高风险组的生存时间更短。GSEA结果显示,高风险组中同种异体移植排斥、DNA复制、错配修复等显著活跃,而低风险组长程增强效应、磷脂酰肌醇信号系统显著活跃等,此外,基于不同方法高、低风险组的免疫浸润情况也有所差异,高风险组的大部分免疫检查点表达显著高于低风险组,m6A相关基因的表达在高、低风险组中也具有显著性差异。本研究表明,铁死亡相关lncRNA与神经胶质瘤患者的生存密切相关,可作为神经胶质瘤预后新的生物标志物和潜在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发生规律,诊治特点及预后。方法;对延安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1997-2001年6月间13例胎盘早剥进行研究。结果:胎盘早剥起病急,发展快,如果诊断处理不及时会严重母婴生命。结论:胎盘早剥诊断的迟早,处理及否及时与母婴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根据血清谷草转氨酶(AST)与谷丙转氨酶(ALT)比值对重型肝炎的预后判定,曾引起临床医师的关注。本文总结我科1998年2月~2001年10月收治的重型肝炎30例,根据所测得AST/ALT比值大小,进行临床预后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前列腺癌是男性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前列腺癌患者五年生存率仅为30%。m6A修饰和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在前列腺癌的预后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m6A与lncRNA之间的关系对改善前列腺癌患者的预后生存将有所帮助。本文研究了与m6A相关的lncRNA和与免疫基因相关的lncRNA,通过LASSO分析构建了基于六个lncRNA基因的预后模型,将前列腺癌样本分为高、低风险组,KM生存分析显示高风险组患者预后较差。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发现该模型可能是预测前列腺癌患者的独立因素。通过突变数据分析发现肿瘤突变负荷与该模型存在密切联系;免疫浸润分析得出高、低风险组中免疫细胞浸润存在差异;GO和KEGG分析结果发现m6A修饰主要富集在肌肉收缩、离子通道活性上。这些研究结论有望提高前列腺癌患者的预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PCLAF)的术后康复期易发生膝关节不稳定、活动受限等并发症,预后不佳,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合桥固定术是治疗PCLAF的新型技术。以PCLAF患者为对象,旨在明确急性期行双排锚钉缝合桥PCLAF固定术的安全性、疗效及功能预后。利用后抽屉试验(PDT)、后移距离评估膝关节后向稳定性,检测膝关节活动度(ROM),采用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Lysholm评分及重返运动率评价患者的预后。康复评定结果显示,术后3个月CT示骨质愈合良好,术后1年与1.5年的PDT阳性率、后移程度、ROM、Lysholm、IKDC评分较术前均恢复良好,且未见差异,但术后1.5年的重返运动率显著高于术后1年。说明PCLAF患者在急性期行关节镜下双排锚钉缝合桥手术的骨质愈合好,康复进展顺利,术后1年即可恢复膝关节功能,预后佳,术后1.5年时76.5%的患者已重返体育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