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应用MCDF(multi-configuration Dirac Fock)方法计算了类锂离子Ni25+和Zn27+2p态的精细结构分裂,在计算中考虑了横光子相互作用、真空极化修正和自能修正对精细结构的影响。计算Ni25+和Zn27+离子2p态的精细结构分裂分别为177 512.60 cm-1和239 100.50 cm-1,与实验值相比误差分别为16.5 cm-1和13.7 cm-1。横光子相互作用和自能修正的贡献较大,而真空极化修正只有很小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利用不可约张量理论导出了类铍离子态精细结构(包括自旋-自旋、自旋-其它轨道以及轨道-轨道相互作用)的解析表达式,完成所有角向积分、自旋求和的计算,使类铍离子1s22s2p3P态精细结构能级最终可以表示为径向积分之和,从而得到了对应能级的精细结构的理论计算值,计算结果与实验观测值误差小于0.08%.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相对论多重组态Dirac—Fock方法得到了Ce~(+48)类氛离子的2p~5、3s、3p、3d组态的精细结构能级能量和跃迁波长值。  相似文献   

4.
用多组态Dirac-Fock和相对论组态相互作用的扩展优化能级方法,在计算中包含了Breit相互作用,真空极化,自能以及有限核质量修正,计算了核电荷数Z从6到80的类铍离子等电子序列的1s~22s2p ~3P_(0,1)的精细结构能级,磁偶极跃迁几率和振子强度.  相似文献   

5.
用全实加关联(FCPC)方法计算了Sc18+离子1s2nd-1s2nf(4≤n≤9)态的跃迁能和波长.计算结果表明,由1s2nd-1s2nf的跃迁产生的谱线的波长范围在硬X射线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Ti+19离子的能量和振子强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全实加关联方法计算类锂Ti^ 19离子1s^22p~1s^2nd(3≤n≤9)的跃迁能、振子强度和1s^2np与1s^2nd(n≤9)态的精细结构劈裂.得到的3种规范下振子强度的计算结果符合的很好,与已有的实验数据也相符合.确定了这2个Rydberg系列的量子数亏损.将上述分立态振子强度的计算结果与单通道量子亏损理论相结合,计算在电离阈附近(|E|≤I/2)束缚态一束缚态跃迁振子强度与束缚态-连续态跃迁的振子强度密度,实现了具有较大核电荷数的Ti^ 19离子量子跃迁特性的全能域理论预言.  相似文献   

7.
用全实加关联方法计算了Sc18+ 离子1s22s和1s22p态的非相对论能量.在计算相对论效应和质量极化效应对体系能量的一级修正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价电子的有效核电荷,在类氢近似下,估算了QED和高阶相对论效应对能量的修正,计算了该离子1s22s-1s22p的跃迁能、波长、在3种规范下的振子强度以及1s22p态的精细结构.得到与现有实验数据符合得很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类镍离子精细结构能级和辐射寿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离化和高激发原子结构参数和跃迁参数的精确计算,对天体物理、热核聚变实验、等离子体诊断和束箔光谱的识别,特别是对真空紫外激光器的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用加Breit修正和QED修正的全相对论多组态自洽场方法,计算了类镍钼离子Mo XV的1s、2s、2p-、2p、3s、3p-、3p、3d-、3d、4s、4p-、4p、4d-、4d、4f-、4f、5s、5p-、5p、5d-、5d、5f-、5f、5g-、5g、6s、6p-、6p、6d-、6d、6f-、6f、6g-、6g轨道的1772个精细结构能级和辐射寿命以及各能级间的电偶极、磁偶极、电四极和磁四极跃迁的跃迁波长、跃迁几率和振子强度,能级的计算值和已知实验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小于0.38%.从计算结果中发现了一些寿命较长的亚稳态能级.  相似文献   

9.
等离子体中原子结构的研究对于等离子体诊断和天文学观测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采用MCDF方法结合离子球模型研究了稠密等离子体对类锂铝离子的能级和跃迁参量(跃迁能、跃迁几率和振子强度)的影响情况.随着等离子体屏蔽强度的不断增强,上述原子结构参量变化如下:1s22p (2 P_(1/2,3/2))的能级不断升高,但1s23s(2S1/2)、1s23p (2 P_(1/2,3/2))和1s23d(2 D3/2,5/2)的能级却不断降低;不同主量子数间的跃迁对应的跃迁参量均不断减小;除了1s23s(2S1/2)-1s23p(2P_(1/2,3/2))间的跃迁外,同一主量子数间的跃迁对应的跃迁参量均不断增大;1s23s(2S1/2)-1s23p(2P_(1/2,3/2))的跃迁参量均先增大后减小;在跃迁的精细结构中,ΔJ=1对应的跃迁几率和振子强度较大,而ΔJ=0的则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0.
根据全实加关联(FCPC)方法给出的波函数,计算了类锂Cu~(26+)离子1s~22p-1s~2nd(3≤n≤9)的跃迁能、波长和振子强度,将这些分立态的振子强度与单通道量子亏损理论相结合,得到该离子从1s~22p到电离阈附近高激发束缚态1s~2nd间的偶极跃迁振子强度以及相应连续态跃迁的振子强度密度.  相似文献   

11.
利用多组态相互作用方法及 Rayleigh- Ritz变分法 ,计算了类锂 B2 +,N4 +三激发态2 p2 np4 So( n=2 ,3,4 )和 1s2 pmp4 P态 ( m=2 ,3,4 )的能量 ,并运用截断变分方法得到能量的改进量及考虑相对论修正、质量极化效应 ,获得了高精度的能量计算值 .同时还计算了该系统之间的辐射跃迁波长、振子强度和辐射跃迁率 .计算结果与文献值吻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2.
Al2O3:Ni^2+晶体的自旋哈密顿参量和光谱精细结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用完全对角化方法计算了Al2O3:Ni^2+的光谱精细结构的EPR参量,得到了与实验相符合的结果。同时,本文首次考虑了自旋-自旋相互作用对Ni^2+离子的EPR参量和光谱精细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根据赵敏光等提出的半自洽3d轨道模型和点电荷模型,建立了过渡金属离子晶体的局域结构与吸收光谱之间的定量关系,对[Cu(H2O)2(en)][SO4]晶体的局域结构和吸收光谱进行了统一解释,还预测了其EPR谱的值.其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观测值符合.  相似文献   

14.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首次合成了新型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Gd2O2S:Eu3+,Si4+,Ti4+.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分光光度计等对合成产物进行了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Gd2O2S:Eu3+,Si4+,Ti4+的晶体结构与Gd2O2S相同,为六方晶系.颗粒的形貌为类球形.Gd2O2S:Eu3+,Si4+,Ti4+的激发光谱呈250~400 nm宽带状,激发光谱主峰位于365 nm;发射光谱为线状光谱,归属于Eu3+的5DJ(J=0,1)→7FJ(K=0,1,2,4)跃迁.最强的发射峰为627 nm和617 nm,均属于5D0→7F2跃迁,且627 nm的发射峰明显远强于617nm,显示出纯正的红色发光;并且Si4+和Ti4+离子的共掺杂可显著延长样品Cd2O2S:Eu3+的余辉时间.  相似文献   

15.
Pb~(2+)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平衡透析和差示吸收光谱法详细研究了Pb2+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平衡透析研究结果表明,Pb2+与HSA的相互作用明显受到缓冲溶液pH影响,在pH 6.3和pH 5.4时,Pb2+在HSA上的强结合位点数分别是2.1个和1.1个,弱结合位点数分别为7.0个和2.4个,通过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Bjerrum方程,首次报道了Pb2+-HSA体系的逐级稳定常数,Hill系数表明Pb2+与HSA的结合具有负协同效应.使用差示吸收光谱法研究物质的量比为1∶1的Pb2+-HSA体系的电荷转移谱带,发现组氨酸咪唑基是Pb2+在白蛋白中的优先配位基团.进一步根据Zn2+与Pb2+竞争结合HSA上的强结合位点,推断Pb2+在HSA中优先结合位点是位点A.  相似文献   

16.
利用密度泛函B3LYP理论在6-311+G(d,p)基组水平上研究四价锗负离子经过6个一价锂正离子修饰后的结构和电子特征,并计算了H2分子在其表面的吸附行为,进而研究其储氢性能。结果表明,由6个Li离子修饰锗离子形成GeLi_6~(2+)团簇结构具有较高的动力学稳定性。GeLi_6~(2+)团簇表面最多能够有效吸附18个氢分子,其质量密度为24.10wt%。H2分子与GeLi_6~(2+)团簇的相互作用能量范围为2.14~4.004k Cal.mol-1。储氢性能研究表明GeLi_6~(2+)团簇在储氢领域有望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利用量子化学理论方法。研究了与大气臭氧层损耗密切相关的自由基反应NH2+ClO的微观机理。在密度泛函B3LYP/6-311+G(d,p)水平上优化得到反应路径上的反应物,过渡态,中间体和产物的几何构型,并通过振动频率分析对过渡态和中间体进行了确认。在高级电子相关组态相互作用QCISD(T)/6-311+G(d,p)水平上进行了单点能计算,得到了反应体系的势能面信息,结果表明,该反应经过缔合、H-转移和离解等过程,最终可以得到五种产物,分别为H2NO+Cl,H2NClO,HCl+HNO,H2+NO+Cl和NH+HClO,由于形成产物H2NO+Cl的活化势垒较低,因而是主要反应通道,而形成产物NH+HClO的通道从动力学上看是最不利的。  相似文献   

18.
以水解钛酸丁酯沉淀制备纳米 Ti O2 粉体 ,通过对比实验发现 :在同样的处理和煅烧条件下 ,反应系统中 PO4 3-,SO32 -,Si O32 -,Al3+ ,Ca2 +和 K+等离子有利于锐钛矿型 Ti O2 稳定 ,并可保持到较高温区 ;而 CO32 -,NH4 + 等离子是 Ti O2 的金红石晶型促进剂 ,在 70 0℃煅烧 2 h,可使金红石晶型的质量分数由 2 5 %分别提高到 6 6 %和 82 % ,且以 NH4 +为晶型转化促进剂产品中无固溶体为好  相似文献   

19.
20.
共沉淀法合成的层状Li(Ni1-xCox)O2,其中X=0.1,0.2,0.3和1,采用XRD和电化学方法对合成的层状Li(Ni1-xCox)O2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镍酸锂中随着Co含量的增加,Co的增加改变了镍离子与周围氧离子和锂离子的相互作用,阻止了锂离子择优位离开镍酸锂晶体,因此,在镍酸锂中增加一定Co可以阻止镍酸锂由H1向M相转变。同理,在钴酸锂中增加一定Ni可以阻止钴酸锂由H1向H2相和H2相向M相转变。锂离子择优位离开镍酸锂时,存在J—T效应,使得镍酸锂在脱锂过程中发生H1向M相转变,与镍酸锂不同,由于钴酸锂在锂离子择优位离开钴酸锂晶体时,不存在J—T效应,钴酸锂在脱锂时发生H1向H2相和H2相向M相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