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采用黏度计测定不同初始温度下环氧树脂的黏度,通过拟合法建立环氧树脂的工程黏度模型。将黏度模型引入树脂传递模塑( resin transfer molding, RTM)成型树脂流动模拟中,结合PAM-RTM软件模拟不同初始温度下树脂的填充过程,讨论树脂黏度变化对RTM成型过程树脂流动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树脂初始温度的上升,填充时间先降后升,在初始温度为40℃时填充时间最短。树脂黏度变化对大型结构件RTM成型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2.
叙述树脂与乱向短纤维的复合原理,分析了用该复合材料制成的内燃机气门罩在成型时玻璃纤维随压力变化的流动特性,并对该产品做了其他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3.
通过静态和动态吸附法研究了2-萘酚在α-甲基吡啶修饰的大孔聚苯乙烯树脂(Mpy)上的吸附行为,并与Amberlite XAD-4树脂的吸附行为进行比较,探讨了树脂结构和化合物性质对吸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Freundlich和Langmuir方程很好地拟合了2-萘酚在Mpy树脂上的吸附行为,2-萘酚在Mpy树脂上的吸附过程存在化学作用,为一级动力学吸附.  相似文献   

4.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杏酸,分析了流动相组成,pH值对银杏酸色谱保留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确定的分离条件下,此方法可应用于银杏制剂中银杏酸含量测定,同时初步建立了一种由GBE中提取分离银杏酸的大孔树脂吸附法.  相似文献   

5.
采用带有热台的显微镜研究了200℃下聚丙烯树脂熔体沿玻璃纤维(束)的流动过程。实验结果表明:高黏的聚丙烯熔体能够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沿纤维束间的微观缝隙自发地流动,并且缝隙的间距越小,树脂的流动速率就越快;树脂熔体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缓慢自发流动以后会加速流动。通过测试交叉纤维间熔体的间距,间接计算了聚丙烯树脂在该状态下自发流动的临界毛细管直径和自发流动的最低压力。  相似文献   

6.
RTM缺陷形成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了树脂传递模塑 (RTM )成型工艺中缺陷的形成机理理论 .该理论能根据纤维增强材料的铺设结构及树脂胶液流动方式预测缺陷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在树脂传递模塑(Resin transfer molding, RTM)工艺中,边缘效应很容易导致制件产生空隙、干斑等缺陷,其根本原因是在纤维增强体和模具模腔之间的间隙区域树脂的流动阻力小,使得树脂在这一区域流动速度更快。基于达西定律并结合流体体积(Volume of Fluid, VOF)界面追踪方法建立了树脂在纤维增强体中的流动模型,开展RTM工艺边缘效应的数值模拟研究,模型可以准确模拟边缘效应的影响,同时研究树脂粘度及树脂注射压力等工艺参数对于流动时间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以对RTM工艺的改善优化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论述了离子色谱中阳离子的保留行为,分别论述了阳离子在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上、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柱上、硅胶柱上、螯合离子交换树脂柱上的保留行为,以及淋洗液的种类、浓度、pH值和改进剂的添加对阳离子保留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溶质在同一色谱柱上的保留行为不同,即使同一溶质在不同固定相上的保留行为也不同.  相似文献   

9.
讨论聚丙烯装置采用DQS、HR和HA-R三种不同催化剂在高熔体质量流动速率纤维类聚丙烯树脂生产中的质量控制,选用合适催化剂方案,达到节约催化剂成本、提高聚丙烯产品质量的目的.经过实际生产验证,使用HR催化剂生产高熔体质量流动速率纤维类聚丙烯树脂,装置可操作性强,生产容易控制,产品加工应用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轴流压缩系统的流动机理,定性分析了多参数轴流压缩系统的非线性流动行为.基于多参数轴流压缩系统Moore-Greitzer简化模型,应用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分析了轴对称流动时的平衡点稳定性和Hopf分岔行为,以及旋转失速流动时的平衡点稳定性和分岔行为.由此,在γ-β参数空间中划分了轴对称流动、旋转失速流动时轴流压缩系统稳定、不稳定流动区域分布图.结果表明:非线性动力学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可以简便地分析分岔参数作用下平衡点稳定性的变化情况;分岔分析方法可以准确地判断轴流压缩系统中过失速流动行为的起始时机;γ-β参数空间的压缩系统流动状态图可以定性地判断轴流压缩系统流动状态.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常见离子交换树脂功能基的性质及其结构特点,得出了强酸性、弱酸性树脂和强碱性、弱碱性树脂的鉴定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上述鉴定方法具有简便易行、灵敏度高、快速准确等特点.并对鉴定方法的原理作出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2.
大孔树脂在天然产物提取分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胜兵 《菏泽学院学报》2007,29(2):81-83,126
综述了大孔树脂的应用原理及方法研究,并介绍了大孔树脂在天然产物不同活性成分提取分离过程中的应用概况.  相似文献   

13.
发现18种氨基酸特别是色氨酸.在ToyopearlHW-40S树脂所填色谱柱上表现出非理想排阻行为的基础上,以色氨酸在该柱上的保留时间为指标,探讨不同流动相改良剂对该凝胶与色氨酸之间的相互作用,阐明这种反常行为是疏水作用,离子交换以及氢键三者综合作用的结果,而疏水作用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流动相组成对该凝胶色谱行为具有明显的影响,从而有助于确立该凝胶理想的排阻色谱条件,为利用该凝胶所具有的吸附性能分离分析肽类和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孙洲  沈葛 《天津科技》2014,(6):23-25
通过对真空灌注工艺中影响树脂流动的相关参数如真空压力、预制件渗透率、树脂粘度等的实验研究,分析树脂在预制件中的流动情况,确定它们与树脂流动距离之间的联系,从而达到优化工艺的目的。通过实验研究分析得出的数据和结论,可以为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材料选择、工艺设计、实际操作、问题检查和处理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5.
水滑石填充PVC材料的热稳定性能及流动性能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用热辊压延法制备了水滑石填充聚氯乙烯(PVC)树脂复合材料.用刚果红、热失重、Brabender扭矩流变仪等方法考察了水滑石对PVC树脂静态、动态热稳定性、流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钛酸酯改性的水滑石在PVC中效果最好;水滑石的加入可提高PVC树脂的热稳定性;随着水滑石含量的增加,PVC树脂的流动性先有所提高而后降低;水滑石在PVC树脂中最佳用量为1%~2%(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16.
超高交联树脂上负载不同的胺基,制备了3种不同质量摩尔浓度的胺基修饰的吸附树脂,研究了其对水体系中苯酚和苯胺的静态吸附行为和热力学性质.结果表明:树脂对苯酚和苯胺的吸附量均随着胺基质量摩尔浓度增加而下降,但树脂对苯胺的吸附量下降更大.回归方程的相关因子都大于0.99,表明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均能较好地描述苯酚和苯胺在3种树脂上的吸附行为,对苯酚的吸附是物理吸附和氢键吸附的共同作用,而对苯胺的吸附以物理作用为主.所有Freundli-ch拟合方程的指数均大于1,对苯酚和苯胺的吸附均为优惠吸附.热力学数据表明:吸附均是放热过程,吸附质在树脂表面的吸附是自发过程.吸附嫡变绝对值随树脂中胺基质量摩尔浓度增加而增加,胺基使吸附质与树脂结合更为紧密.  相似文献   

17.
在合成和表征不同类型的聚苯硫醚树脂的基础上 ,对不同类型 PPS的流变行为以及各类 PPS的结晶度及热历程对不同结构类型 PPS的结晶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各种聚苯硫醚树脂在相同条件下的流变性能有所不同 ,各种聚苯硫醚树脂的结晶度 ,及热历程对其结晶行为的影响也有差异 .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涂料基体-溶剂-超(亚)临界CO2的高压相行为.使用的涂料基体是906-丙烯酸树脂和108-丙烯酸树脂,浓度范围为10%~50%(质量分数),溶剂为醋酸正丁酯.实验在高压反应釜中进行,温度范围35~65℃,压力范围3.0~8.0*!MPa.观测了各组分含量及温度、压力对相行为的影响,并绘制了树脂-溶剂-CO2体系的三元相图.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综述了形状记忆树脂的形状记忆原理、应用、研究现状和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互贯网络弱碱树脂从硫酸铵溶液中吸附铼的扩散传质动力学.考察了铼浓度、树脂粒度和温度对交换速度的影响;测定了有效扩散系数、表观活化能和活化熵等某些动力学和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粒内扩散是交换过程的唯一控制步骤,此类树脂吸附铼过程的动力学行为和苯乙烯系碱性树脂的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